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拼音教学

2016-12-10谢文玲

读与写·下旬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谢文玲

摘要:新一年级语文教材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材内容体现时代精神,编排符合语文学习规律,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是构建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

关键词:激发兴趣;创设情境;拼写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064-01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以全新的面貌与小学生见面了。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不约而同地喜欢上了这套教材。拼音教学是一个基础,拼音的质量直接到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虽然其内容枯燥乏味,但书是死的,人是活的,只要能积极合理地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弥补内容的缺陷,同样能让枯燥乏味的拼音教学成为欢乐的海洋。

1.做好一年级学生的汉语拼音启蒙教学,为学生语言能力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年级汉语拼音的学习和教学,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开端,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汉语拼音没有学好,今后的语文学习将是空中楼阁。小学生学前在婴幼儿阶段的岁半至3 岁之间,就试着发音,先从简单的单音节字说起,慢慢过渡到日常生活中的双音节字,以及多音节词和句。所以,小学生在上学前班之前,就学会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常用的词和短句,能够进行简单的、不够规范的语言交流,表达情绪情感。进入课堂以后,教师面临着要纠正不规范发音、说话的问题,还要带领学习对学前孩子来说有生疏的汉语拼音知识。

因此,汉语拼音启蒙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教学中,老师可以采用范读、领读的方式带领学生认识、读会每个汉语拼音字母,再用读、写组成读写结合的方式强化学生对字母的认识与记忆。同时,将简单的拼读结合进去。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规范发音显得尤为重要,出现了教师水平制约教学效果的问题,学生的地方口语纠正了,学会的可同样是不太正确的汉语发音和拼读。现代教学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一状况,磁带跟读和光盘跟读等方式大大加强了汉语拼音教学的规范化,不但提高教师汉语拼音水平,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今后语文水平的发展。

扎扎实实进行好汉语拼音启蒙教学,学生就会获得学习的第一步成功,在今后的学习中不但自信,而且学起来轻松自如。

2.从汉语拼音教学从发,培养一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够调动人的感官,进行高效的学习活动。一年级汉语拼音的学习能够促使学生养成一种好的语言习惯,激发学生对课堂学习,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初步的说,写能力。一年级汉语拼音教学中,教师应当抓住学生特点,把握教学时机。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挖掘教材图文并茂的优势,通过亲和力较强的语言,将学生吸引到汉语拼音的学习中来。当然,他们的注意力持续时间非常有效,教师必须有效抓住课堂最初的二十分钟,进行趣味的拼音教学,收获最佳的教学效果,将枯燥的书写练习放到后面那段学生注意力不易集中的时段。

汉语拼音教学中,教师应该领着学生们找到学习汉语拼音的乐趣,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用游戏活动的形式进行汉语拼音进行教学,将学生们带入游戏中,用游戏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寓知于乐。学生能够快乐地学习汉语拼音,他们学习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厚。

3.色彩记忆,发展视觉空间智慧

所有的孩子都喜欢生动直观的图画和鲜明的色彩,强烈的视觉刺激除了能够引起视神经中枢的兴奋外,还能在他们的"心灵黑板"上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教学中,我坚持以学生为主,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我常设计这样的环节,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给声母和整体认读音节涂色,给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涂色,给字母和音节涂色等等,使抽象的拼音符号变成一个个美丽的彩色记号,让学生在填色过程中不仅受到美的熏陶,记住了这些抽象符号在形状上的细微区别,而且发展了视觉空间智慧。有个孩子就曾拿着自制的拼音卡片对我说:"我以前者分不清声母z、c、s和整体认读音节zi、ci、si,可现在我一看见卡片上的颜色,我就知道它叫什么了,因为我把声母全部涂成了红色,把整体认读音节涂成了蓝色。"受到这个孩子一番话的启发,我黑板上的"拼音角"也利用了不同颜色的粉笔来书写;红色代表声母,黄色代表整体认读音节,白色代表韵母。这种符合儿童认知特点的教学设计我想可能比老师直接把知识灌输给他们要深刻得多。

4.儿歌串连,发展音乐智慧

儿歌是一种将所学内容本身转化为音乐智慧的最便捷、最直观的形式,而这种形式对于爱说爱唱的一年级孩子来说,尤为喜欢。在拼音教学中,无论是教字母的发音,还是规范字母的形式,我都运用了大量的儿歌,有的是传统的儿歌。例如,在教"d、t、n、l"四个声母时,由于教师的不断创造影响了学生,课后,学生聚在一起,认真动脑筋,给"小兔追马图"配上了一首有联系的儿歌:"小马驮大米,米粒洒一地,小兔追上来,劝它快停蹄。"由此可见,通过儿歌,学生不仅可以记住拼音字母的音、形,而且还创设了一种充满韵律的课堂节奏,学生一边拍手,一边说唱,在流动的节奏感中发展了音乐智慧。

5.游戏活动,发展肢体运作智慧

对于刚进校的一年级学生,拼音教学如果不让学生充分地"动"起来,那么他们将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注意力难以集中。在教学中,我经常鼓励学生用肢体、手势来进行"手舞足蹈"。在教学过程中我也碰到过一些难题和障碍,总结一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⑴有些是来自于拼音本身的,如形近的声母、韵母较多,给学生的分辨带来了困难。"b"和"d"、"p"和"q",仅半圆的位置不同而发音不同,而半圆的位置与声母的本音之间又毫无本质联系;⑵有些来自于方言环境的影响。在教学中有这么一个案例:我在教学生发"n"和"l"时,有些学生总也分不清。仔细分析发现并不全是学生口舌不灵,更有可能是来自于"听觉障碍"。他们或多或少地受到了他们所在环境里不甚标准的发音影响,造成他们脑海里"先入为主"的思想;⑶有些来自于家庭环境,毕竟孩子和我在一起的时间仅仅是2~3个课堂时。他们和自己的父母交流的时间较多,如何发动尽可能多的力量关心孩子们的教育和学习是不能忽视的一环。

6.多元设计,全面启蒙

教材努力体现语文学科的综合性,使初人学儿童就能受到比较全面的启蒙教育。例如在汉语拼音阶段,适当出现了词语、句子和儿歌,学生在学习拼音的同时认识部分汉字,把学拼音、识汉字和发展语言结合起来,不但增强了趣味性,尽早获得成就感,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这种"多元设计,全面启蒙"的教材编排,又为教师创造性的教和学生创造的学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例如,我教第四课d、t、n、l时,没有先教怎么认拼音、读拼音、写拼音,而是先从"小兔追马图"开始,让学生看图说话、看图认字,然后学习d、t、n、l四个声母。由于教师的不断创造影响了学生,课后,学生聚在一起,认真动脑筋,给"小兔追马图"配上了一首有联系的儿歌:"小马驮大米,米粒洒一地,小兔追上来,劝它快停蹄。"孩子们的"诗兴"完全出自教材的多元设计。

总之,要搞好一年级拼音教学,培养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是关键。其中利用游戏教学法、自编儿歌、口诀等是有效的方法。培养直呼音节能力是重点又是难点,重视语文教学情境,是培养学生提高直呼音节能力的重要途径。注意方言和普通话音的差距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除以上几点外,还要熟练拼写音节。只要我们注重以上几个环节,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浅析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如何将生活实践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相结合
建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浅谈初三语文阅读教学
培育情感之花 铺就成功之路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