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负性倾向的类型及成因

2016-12-10

决策与信息 2016年30期
关键词:负面新闻负性消极

邓 威

蚌埠市第三中学 安徽蚌埠 233000

浅析负性倾向的类型及成因

邓 威

蚌埠市第三中学 安徽蚌埠 233000

本文回顾了负性倾向的理论研究及其四个方面的概念,并从社会生活中的负面新闻入手,参考前人理论、所做过的实验,针对负面倾向的成因、影响负面倾向程度的因素做了深入探讨,并创新地提出负面程度、内容类别、文化环境等自变量对于负面倾向程度的影响。

负性倾向;负性新闻;偏好

在生活中,往往会存在一种有趣的现象——相同情况下,人们对负面新闻的关注度高于其他新闻。笔者通过查找资料、阅读文献,发现负性倾向(negativity bias)这一专业术语可以很好地解释这一现象。所以,本文将介绍负性倾向的概念、类型,回顾前人所做过的相关、类似的研究,最后提出相应的原因猜想。

一、负性倾向的概念

负性倾向(negativity bias),也称负面效应(negativity effect),是指在同等强度下,比起中性或者积极属性的事件,消极属性的事件对个体的心理状态以及心理过程会产生更大影响的一种概念。

二、负性倾向的类型

Paul和Edward(2001)提出了负性倾向的四个主要方面(aspect),包括负面效价(Negative Potency)、更陡峭的负性变化率(GreaterSteepnessof NegativeGradients)、负性优势(Negativity Dominance)和负性差异的显著性(Greater Negative Differentiation)。这四个方面比较全面地概括了负性倾向的类型。

(一)负面效价(Negative Potency)

负面效价指在给定两个客观上同等重要但是内容相反的消极和积极事件,主观上消极事件比积极事件更有力和引人注目。这是风险规避现象的核心(Kahneman&Tversky, 1979; Tversky&Kahneman, 1991)。比如在政治领域,人们的行为会随短期经济状况变化。在经济萧条时期,人们通常会减少在美国总统竞选中的投票,然而在经济发展时期却并无影响。这可能是风险规避现象最纯粹和有力的实例(Kahneman, Knetsch&Thaler,1990)——比起为了得到某物的付出,人们常常需要更多来放弃自己所拥有。风险规避已经在诸多领域得到证明,但并不经常发生。

由于缺乏对消极事件和积极事件的客观等价性建立一个量化标准(通常是钱),负面效价的证明也受到极大限制。

(二)更陡峭的负性变化率(GreaterSteepnessof NegativeGradients)

证据证明,在空间或时间上临近时,消极事件比负性上的增长比积极事件在正性上的增长更迅速。该理论虽然目前只被一部分经验性的实验证明,但是有潜在的重要性。Cacioppo和他的同事(Cacioppo&Bernston, 1994; Cacioppo, Gardner, &Bernston, 1997, 1999)将这种不对称性融入他们评价空间的计算模型中,假定更陡峭的负性变化率,同时,在极其微弱的消极和积极输入下,有一个净积极输出的趋势。他们还引用了印象文学的证据,证明只有在两者都很显著的情况下,消极事件才占据主导地位。

(三)负性优势(Negativity Dominance)

根据负性优势理论,对于两个合并的消极事件和积极事件,整体性的感知和评价比个体主观价值的代数和更负面。代数相加的个体不是促进因素,而是赋值量。所以只有当我们排除了负性效价所有可能的影响因素时,负性优势才会发生。负性优势被认为是负性倾向最有力也是最常见的例证。文章认为区分负性优势的共时表现形式和历时表现形式是非常有必要的。共时表现形式指对一个个体的消极和积极评价同时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在决定整体评价时,消极成分比积极成分更有影响力。在另一方面,历时表现形式指积极事件的影响力被后来的消极事件相抵消,反之亦然。无论是在生理还是心理领域,负性优势都为解释消极积极事件的不对称性的核心提供了有效的证明方法。

(四)负性差异的显著性(Greater Negative Differentiation)

负性差异的显著性指消极因子往往比对应的积极因子更加复杂,更加差异化。这种现象即是负性倾向的另一个方面。对这一现象最可靠的证明是人类的词汇。当评价价值上的消极现象出现时,人们的词汇比评价积极事件时来得更加丰富多样(Peeters, 1971)。这证明人们对消极事件的认知是更加复杂且有规律的(Czapinski,1985)。

三、前人研究

国内有学者结合中国具体的社会现实,同样对负性偏好做出过大量研究,笔者选取了与本文研究内容相近的几篇代表性文章进行了分析学习。

《网络新闻受众负面偏向的关注度研究——基于传播心理学视角》这篇文章通过对凤凰与网易两个传统门户网站的新闻报道做内容分析,探究受众对不同性质的新闻的偏好程度,在此基础上,又立足传播心理学的视角,从受众的信息获取、主观评价和社会态度三个方面分析了受众产生负面偏向的心理原因。调查过程中,这篇文章以新闻后的评论量与回帖量作为受众对新闻关注度的衡量标准,发现相比中性与正性信息,受众更偏好于负性信息,其偏好存在显著性差异。

国内的另一篇文章,《中国受众的信息需求与满足》,从不同的角度对受众的负性偏好做了调查。这篇论文以焦点群体访谈为研究方法,在北京与金华(意在取样于大都市与小城镇)取样,并将样本分为高收入受众、低收入受众、记者、公关人员等几种类型,调查其对不同性质新闻的偏好程度,其最终所得结论如下:第一,总体来看,大多数人不偏好或兼好正面和负面信息,其次是偏好负面信息,最低比例是偏好正面信息;第二,不同地区受众对新闻正负性的偏好不同,其差异接近显著程度;不同类型人群对于新闻正负性的偏好也存在显著差异。

而另一篇文章,《受众对负面新闻的接受心理分析》,以《中国受众的信息需求与满足》中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受众偏好负面新闻的可能心理。首先是好奇心理引发的潘多拉效应,导致人们总是对反常的事件有强烈的知晓欲望;其次是恐惧心理,负面新闻可以看作是民众恐惧心理的一种表达,所以其可以给民众提供一种释放压力的渠道;最后是体验心理,认为受众在接触这些负面新闻的时候,在心理层面上把可能破坏我们日常生活的意外事件体验了一遍,有利于自身防范意识的提高。

四、相关实验

(一)实验一:脑电位——Kimberley J. Duff的实验:

Kimberley通过后正电位(LPPs)的大小来证实负面偏见存在,其实验步骤如下:

1、把中性的、正性的和负性的刺激放入中性刺激的环境中。

2、这些中性刺激是盘子、吹风机,或者是一个电源插座的照片。

3、正性刺激是红色法拉利跑车、正在享受滑雪的人的照片。

4、负性刺激包括残缺面孔的照片或一把瞄准照相机的手枪的照片。

5、要求参加者看每一张照片,并考虑它是正性的、负性的还是中性的,然后通过按键的方式来显示他们的评价。

6、在他们看照片和对照片作出反应的时候,记录了他们大脑的电活动。

7、该活动(被称为后正电位,简称为LPPs),负责对一个刺激作出喜欢或不喜欢的最初的决定。

结果表明,与正性刺激相比,负性刺激产生了较大的LPPs。总之,以中性面孔为背景的条件下,与友好的、狡猾的、悲伤的面孔比较,人们对威胁的面孔的识别更快、更准确。这个发现为负面偏见(对负面刺激或信息的敏感性更强)的存在提供了证据。

(二)实验二:脑电图仪的记录与事件相关脑电位(ERP)引起的视觉刺激

Electroencephalographic recording of event-related brain potentials (ERPs)反映了认知过程中大脑的神经电生理的变化,也被称为认知电位。与正性的,中性的事件相比,处理负面事件时,ERP区域的活动有更高的振幅和更短的延迟。

实验过程中,实验人员递给受试者50美元,受试者有两个选择。第一个选择是赌一把,赌局的概率是有40%的机会可以把50元都拿走,60%的机会一分都拿不到。另一个选择是不赌,直接拿其中20元走人。实验结果是大多数人选择直接拿20元走人,只有42%的人选择冒险。如果第二个选择换个说法:改成“直接损失30元”,则62%的人选择赌。这是典型的损失规避。

但这个实验的关键之处是,当受试者权衡选择的时候,实验人员正在用核磁共振观察他们的大脑。他们发现,在跟第二组实验受试者说“损失”时,他们大脑中的一个特定区域——杏仁核体(amygdala)兴奋。这个区域的特点是一旦兴奋就会产生一种负面的感情。

五、原因猜想

针对这些现象,笔者根据本学期所学知识,对其产生的可能原因进行了如下猜想:

(一)认知失调与负面倾向

认知失调是指当人们的态度与行为不一致,并且无法对自己的行为找出外部理由时,常常会引起个体的心里紧张的现象。我们知道,大部分的负面新闻都是与社会所宣扬的道德观和价值观相背的,所以阅读这样的新闻常常会与我们的固有态度产生冲突,进而引发认知失调。为了克服这种由认知失调引发的心里紧张,人们常常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改变态度、改变行为、增加新的认知。

接下来,笔者将要论证,现实生活中人们在这种情况下常常选择增加新认知的方法,由此产生了信息处理中的负面倾向。

在面对负面信息带给我们的认知失调时,如果我们选择改变态度来减少紧张感,这就要求我们看到负面新闻就要改变自身固有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这在现实中是不可行的;如果我们选择改变行为,这需要我们立即停止看负面新闻这个行为,这与人的社会性是相背的,因此现实中也是不可行的;所以,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采用增加新认知的方法,也就是在看到负面新闻时,会主动去了解这则新闻更多的内容与细节,最大程度上缓和自己的固有认知和负面新闻之间的冲突矛盾。正是这个原因,人们在处理信息时才会有负面倾向,更多地关注那些负面的信息。正面新闻由于不会使人产生认知失调,所以人们对正面新闻的关注度不如负面新闻高。

(二)第三人效应、从众心理与负面倾向

第三人效应是指人们倾向于高估大众媒体对他人的认知和行为的影响。具体到笔者所研究的问题中,这个效应又可以作如下表述:对于负面信息,受众认为自己受到的影响很小,而别人会轻信媒体报道从而受到较大影响,例如受众在看到飞机事故的报道后,常常不会改变自己乘坐飞机的行为,而是倾向于认为飞机事故更可能发生在别人身上,别人会因为事故的报道而减少乘坐飞机;对于正面消息,受众则会认为自己受到了很大影响,而他人受到较小影响,例如看到股市利好消息时,受众常常觉得自己能通过这个信息获利,而意识不到他人也能通过这个消息获利。

从众心理指个体在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压力下改变行为与信念的倾向,也可以看作是个体对知觉到的团体压力的一种屈服倾向。从众心理产生的原因常常有规范性因素和信息性因素两种,前者我们希望被别人喜欢、接受与支持的愿望;后者指我们希望获得准确性信息,以在给定情境下做出正确反应的愿望。这两个因素导致从众心理在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

[1]张威.中西比较: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J].国际新闻界,1999年01期.

[2]刘雨花.从传播心理学角度分析当今社会的审丑现象[J].新闻世界,2014年10期.

[3]王丽丽.负面报道注意力资源占有现状的受众心理学解读[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93-96.

[4]王众.负面新闻如何获得正面效应[J].新闻研究导刊,2015年13期.

[5]刘毅.基于从社会心理学视角分析网络舆论引导[J].当代传播,2008(3):18-20.

[6]张良君.如何挖掘负面新闻报道中的正面舆论效应[J].传媒观察,2011(9):34-35.

[7]李贤斌.受众对负面新闻的接受心理分析[J].青年记者,2015(5):14-15.

[8]易嘉.挖掘负面新闻的正面效应[J].Chinese Journalist,2010(9):63-64.

[9]李强,苏慧丽.网络新闻受众负面偏向的关注度研究——基于传播心理学视角[J].当代传播,2014(1).

[10]张国良,廖圣清.中国受众的信息需求与满足[J].新闻记者,2004(11):42-44.

猜你喜欢

负面新闻负性消极
无痛分娩用于初产妇的临床效果观察及对负性情绪的影响
安宁疗护对老年肿瘤临终患者主要照顾者负性情绪及心理应激的影响
共患难, 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网络负面新闻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负面新闻”导写及例文
网络负面新闻及其传播特点分析
让自己发光
家庭教育:你种的是积极树还是消极树?
为何当代艺术很多都是消极的,血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