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育模式的探讨
2016-12-10张月娟周芳亮
张月娟+周芳亮
摘 要:本文回顾了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学模式的变革。通过对近年来兴起的新型教学模式——“微课”、“慕课”优缺点的分析,对未来高校教育模式发展方向提出探讨。降低慕课开发制作门槛,建立资源供给平台,推广小型在线教程等极有可能是后慕课时代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微课;慕课;教育信息化;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19-0014-04
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多元化、碎片化、快节奏化的互联网新常态使得学习模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讲授,网络学习、视频公开课、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正在默默却又势不可挡的改变我们的知识获取方式。作为站在创新前沿的高校,如何融合这些多元学习模式,适应教育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值得每个教育工作者及教育主管部门深思。
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背景
1978年电化教育手段的应用拉开了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序幕。随着2001年“网络公开课”的兴起,2003年远程教育进入蓬勃发展时期,教育部投入大量经费进行“精品课程”建设。2010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将教育信息化发展纳入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中。提出了“三通两平台”的建设目标。信息化环境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高等院校的网络覆盖率达到了100%,学生普遍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2012年微课、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慕课(MOOC)、翻转课堂的出现更是掀起了“互联网+”时代下的新热潮[1]。中国教育信息化从循序渐进到快速发展,教师教学手段也经历了从纸质教参、教学资料计算机辅助检索、PPT课件、网络视频、网络教学互动的飞速变革。
二、“互联网+”新时代下微课、慕课平台的优势
1.教学模式的高效性
传统的大学教学模式一般来说,每节课的时间40-50分钟,每次连续2-3节课。这样的教学模式虽然便于学生和教师的日常教学管理,但从认知规律来说,并不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效率。微课及慕课每个视频的时间仅为5-15分钟,每次围绕一个或少数几个知识点进行讲解,充分符合注意力认知规律。而且现有的中文微课视频多为优秀教师团队精心制作,内容大多生动形象,精雕细琢,对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2.学习方式的自适应性
微课、慕课这些网络课程另一个明显的优势就是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接受能力、兴趣爱好、时间分布自主的选择学习进度和学习科目。更大程度上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而且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因此课堂学习后的及时复习非常重要。微视频及慕课平台上讲课视频的重复播放及相关作业的跟进,能够使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有效的学习和复习。
3.时间利用的碎片化
信息时代,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逐渐变得快节奏化,碎片时间大量增多。与此同时,高校具有优良的校园网环境,大学生具有灵活的学习时间安排和学习终端。短小精悍的微视频便于学生利用小段的闲暇时间开展碎片化学习。拓展了学习方式的时空界限。对于互联网时代的学习者来说,利用MOOCs进行碎片化学习将成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4.学习内容的开放性
相较于自己看书,自己实践,教师教学是最容易帮助学生快速、高效掌握知识的一种学习模式。以往由于选课及教学条件的限制,学生想学习某项知识却苦于无人引路,白白走了不少弯路。慕课的出现,使得海量教学视频能够与学生见面,充分的满足了学生对求知欲的追求,方便学生在宽阔的领域进行学习。大大有助于开拓视野,培养复合型人才。
5.学习跨度的终身性
知识经济时代,对学生的个人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习已成为提高生活质量和个人价值的重要手段,也必将伴随终身。微课慕课让每个人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和需要,随时学习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和技术,从而让终身教育和个性化教育有了落脚点。
6.教师教学的借鉴性
微课、慕课的学习对象不仅是学生也可以是同行的教师。通过慕课中优秀教师的示范课,可以直观的感受优秀教师在课程标准理解,教材分析,教学设计方面的经验,这对其他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具有良好的启迪借鉴作用。
三、“互联网+”新时代下微课、慕课平台存在的问题
1.制作问题
有别于“精品课程”的传统课堂录像,高水平的微课、慕课更像一种微电影制作,需要包括摄影师、教学设计师、IT专家、讲台专家等多种专业人士的密切配合与共同工作[2]。目前对于单个的教师而言,仅凭一己之力想要做好一个精美的微课、慕课,专业上挑战性较大,经费上也面临困难。而且初始视频制作及后期的习题交流与反馈对教师的时间与精力亦提出了要求,如果没有特定的政策进行保障,长期大强度的工作量有可能会对他们正常的教学与科研职责发生干扰。
2.可持续发展问题
慕课发展初期,由于创新的激情及对自身形象的推广,高校无偿提供了大量的课程资源给慕课平台。但随着慕课发展的逐渐成熟,其对高校系统的颠覆性冲击力开始显现出来,出于对教授空心化、教师岗位裁员及政府对大学拨款减少的担心,一些高校开始对慕课的过分扩张进行抵制。在认证方面高校也一直有所保留。而另一类微课、慕课供应商为商业机构。这些机构大多是由早期的网络课程网站发展而来。在保证在线教育学习者学籍、证书、学分、乃至未来的学位上并没有太多的话语权。慕课发展骤然遇冷。与此同时,平台的构建及维护亦需要大量资金,而相关盈利模式一直比较模糊,亦对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挑战。
3.后继教师人才培养问题
通过慕课,一批教学能力优秀,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师,会吸引成千上万的学术粉丝,从而成为明星教师。但对明星教师的过分追捧,会产生许多弊端。比如一些青年老师沦为慕课明星教授的助手,失去了脱颖而出的机会。而且由于明星光环的放大效应,相同课程的教师再推出新视频的受关注度将会大大降低,不能给青年教师更多的锻炼机会,不利于教师队伍的梯队建设。
4.内容质量监管问题
微课、慕课从内容上可以分为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两大类。自然学科由于其方法论的相对客观性在意识形态上的分歧不大。但对于人文社科领域而言,其内容、思维方法、知识背景、教学理念不可避免的受到课程输出国的影响。易于出现“文化殖民”现象,成为西方国家民主制度输出的方式[3]。
5.完成率低下问题
慕课使得课程形式和内容变得更加方便,学生似乎也就变得更加自主和自由,以至于自由到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学习,也不知道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更不知道学习一门职业需要进行哪些系统的学科训练。对着浩瀚的慕课课程眼花缭乱、走马观花、浅尝辄止,不知道如何把力用在刀刃上。而且对于一些自主性不强的人来说,缺乏来自教师与学校的适当外界约束与鼓励,也会使得他们畏难而退、半途而废。这些最终都会造成课程接受效果不理想,完成率低问题。
6.课程过于碎片化问题
微课、慕课短小精悍,使得学习起来更加容易上手。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根据人类的记忆规律,长期分散的知识碎片学习模式不仅不容易记忆,而且不容易培养复杂思考能力。真正知识构建的方法应该是从整体到局部。首先在大脑里建立一个大体的知识体系框架,然后再根据联系性原则,选择性的进行具体知识点的延伸学习。单纯的碎片化学习,或者先碎片后整体的学习,会导致学得快,忘得也快。出现过程热闹却最终收获不大的现象。而且现有的微课、慕课平台,课程分布零散,部分专业课并没有形成比较系统的体系,学生无法构建应有的知识大框架。
7.课后交流与评价问题
理念上来说,慕课与传统课程相比而言一个明显的优势就是学生可以与同学、助教及主讲老师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方便的互动,并及时对学生的学习进度进行分析。但由于慕课并不是主流的教学模式,因此网络上的教学答疑互动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便捷,快速。而且在网络搜索极其方便的大背景下,学生在线学业成绩的评价也受到挑战。
8.教育工具化、同质化问题
通过慕课平台实现学分认证、学位获取,一方面满足了学习者对大学学习的渴望,但是也在无形中使得人们把大学当做制造标准化产品的流水线,造成大学自身的定位被改变。大学作为社会和文化机构的功能遭到削弱,不再是思想产生的地方,而是沦为知识经济的生产工厂。而且标准化微课、慕课课程的传播也会大大加剧教育同质化问题,对教育的多元化是一种破坏。
四、“互联网+”新时代下高校教育模式的应对措施
1.降低微课开发制作门槛,将教师的关注点由技术和形式转向教学设计与创意
不管愿不愿意,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微课、慕课必将极大的改变传统的教学体系。因此与其被动接受来自微课、慕课的冲击,不如选择积极面对。对于一线教师,尤其是各个学科教师来说,技术门槛是微课设计开发与应用的拦路虎。因此如何降低微课拍摄与制作技术在硬件和软件的门槛,使教师将精力更多的用在教学设计与创意上,而不是技术手段上具有重大意义。目前一些商业机构敏锐的发现了其中的商机,大量相关设备及软件应运而生。微课、慕课本质上仅仅只是一种应用现代科技实施教学的手段,教学手段仅仅是教学的辅助工具,教学理念的优化和创新才是核心。忘记这一理念而盲目的追求技术形式的华丽化是一种买椟还珠,本末倒置的做法。开发出更多方便快捷的制作软件及设备,使得教师不受技术门槛的限制,方便快捷的将最新的学科发展进展、最新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创意方便、快捷、生动、形象地制作并呈现在学生面前,是一个值得发展的方向。
2.建立慕课要素资源供给平台
生动性和趣味性是微课、慕课取得学生认同的一个重要法宝。因此在微课、慕课教学中,如果能够恰到好处的插入一些课程知识点相关的图片、动画、游戏、作业模块将对整个课程的制作起到极大的提升作用。这些都需要非常专业的计算机开发知识。非教师个人能力所能及。因此,建立慕课要素资源供给平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里面不仅蕴藏着丰富的商机,也有利于教育多元化、可持续性发展。这样慕课、微课的制作就不会仅仅被少数资金和资源雄厚的教学团队所垄断,而能够不断推陈出新,变成每个教师都可以积极参与的一种教学手段。不仅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对教师教学素质的提高也有积极的作用,这种百家争鸣的教学环境最终会提高学校整体的竞争能力,实现教学的良性发展。
3.提供学习评价系统平台的构建,帮助老师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微课、慕课带来的另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转变就是网络大数据存储分析能力使得个体化教学突破了技术上的障碍。高校系统可以充分吸取慕课在课程交互方面的经验,为教师提供学生学习评价系统平台,诸如网络随堂测验、个人档案袋、同伴互评、成果认证等等,这样不仅方便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及学习效果进行追踪。也便于高校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管理。
4.推广SPOC(小规模在线课程)
慕课从2012年的迅速繁荣到2013年的快速遇冷,从中暴露的大量问题表明,作为高校,无视慕课的发展及过分追捧慕课的形式都不是最好的应对态度,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小规模在线课程,又称为“私播课”或许才是是解决慕课问题的有效途径。私播课是由课程教师制作的,用于小范围内的学生。相较于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慕课,私播课具有以下三个优势:①由于教学人数有限,教师可更好的了解学生表现,提供更具针对性、专业力度更大的教学支持,也能更深入地介入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生充分交流、答疑和讨论。②由于课程不是大规模公开,而是每个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群体使用自己制作的课程软件及视频,因而既发挥了慕课促进教学的诸多优点,又不会对同课程的教师发生挤出效应,利于教学多元化、可持续性发展。③为学校储备了大量的师资力量及课程资源,在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拿出来推动大学的品牌效应建设,及方便校内的教学质量交流与监督。
5.改变现有的大学管理及思维模式,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
不能简单把微课、慕课当做网络课堂或者录像看待。慕课是一场教学革命,从教育理念到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法都是颠覆传统的。虽然慕课在本质上并没有改变高等学校的教学指导思想,在理论上也没有太多的创新,但这种大数据的传播模式却会实实在在的对高校的教学及管理工作带来巨大的冲击,改变高等教育的格局[4]。目前慕课的内容来自大学或非教育商业平台。大学必须不断的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和生存能力,在内容提供上不能像以前一样停留在照本宣科上,要成为内容上优质并且源源不断发展的提供者,否则会被商业慕课平台所取代,失去其立身之本。每所大学都至少应开设一门体现大学特色的课程,让全世界都知道要学习某门课程就必须到这所大学来。而且对教师任务的分配上,也要调整时间的供给,使他们有精力,有时间在慕课建设上投入。
6.注意文化传承,建立中国自己的慕课平台
没有完全中立的知识和教学方法。慕课也是一种文化帝国主义的新殖民主义。因为慕课的内容在很大程度受课程原文,课程设置,教学理念的影响,特别是在人文社科领域表现的更为明显。这对于发展中国家是必须认真考虑的“严峻”课题,否则很容易造成本国文化传承的弱势与断层。因此不光要积极参与国际知名慕课平台的构建,提供宣传我国文化符号的优质慕课课程,也要积极搭建中国自己的中文慕课平台。把握好自己的知识产权,凝聚自身的核心品牌竞争力。
7.举办比赛、建立基金会,给新生教师提供成长机会
通过举办比赛推广微课、慕课理念。通过优秀慕课的示范来发挥带动和规范效益。现阶段的微课、慕课建设,由于软硬件的门槛及素材库缺乏的限制,制作一个优秀的课程尚需投入大量的资金与人力,非教师个人所能承担。可以考虑通过建立基金会的方式,降低资金方面的障碍,扩大教师的参加面,通过鼓励多元化来促进新生力量的发展。
8.课程分科框架的重新构建
对现有的课程设置进行调整,根据不同的专业及技能培训需要开发不同类型的慕课课程,并在开始的时候就要注意顶层设计。对一些基本技能的培训,或是职业资格认证课程,可考虑开发提供付费的认证资格的慕课课程,这样既树立了大学的品牌效应,又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对一些带有大学知识产权的课程或专业,则采取私募课的方式,既保护了高校在教育领域的话语权,又能够借助慕课的优势改善教学质量。而且可以提供多种专业教育打包套餐供学生选择,让他们可以随时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利用课余碎片时间选修其它专业课程,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供知识上的支持。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教学手段日益丰富,并对原有教学模式发出了颠覆性的冲击。对于这股新生力量,只有从思想上和行动上勇于接纳和实践,才能更好的推动现代教育的向前发展。但是也不能忘了微课、慕课本质上仅仅只是一种教学手段,教学理念的优化和创新才是核心。“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知识的乐趣与魅力”才是教育活动的真正精髓。
参考文献:
[1]张鸷远.“慕课”(MOOCs)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4,16(2):116-121.
[2]郭英剑.慕课与中国高等教育的未来[J].高校教育管理,2014(5):29-33.
[3]李亚员.国内慕课(MOOC)研究现状述评:热点与趋势[J].网络教育与远程教育,2015(7):55-60.
[4]李婓,黄明东.慕课带给高校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高等教育,2014(7):22-26.
(编辑:王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