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省农村地区数字校园建设的现状及提升对策分析

2016-12-10徐多胡卫星赵苗苗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 2016年10期
关键词:教学环境教育信息化

徐多 胡卫星 赵苗苗

摘 要:2012年辽宁省全面推行实施百所数字校园建设项目。通过四年的建设,不仅在省属市级学校有了一定数量和规模的优质数字化校园示范校,县级市及以下广大农村地区的数字化校园建设也得到了不断的完善与发展,一系列优秀建设成果得以形成。相对于城市地区的数字校园建设,辽宁省农村地区的环境设施尽管有着一定的不足,但是各示范校充分利用自身的区域优势和技术特色,使其各自的信息化校园建设也取得了明显成效,进一步缩小了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同时通过示范校的带领作用,也进一步带动周边学校的相关建设。

关键词:农村数字校园;教学环境;教育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47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19-0061-04

为全面贯彻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和《辽宁省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提出的有关“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精神和要求,引导和规范基础教育学校数字校园建设,推动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辽宁省教育厅和省电教馆开展了“百所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项目”。经过近四年的建设与发展,辽宁省的优质数字化校园建设工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尤其是县级市以下的农村地区数字化校园示范校建设也取得了明显成效,这为接下来广泛推广的农村教育信息化应用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数字化的校园环境、数字化的教学应用和数字化的管理使广大农村地区的中小学基础教育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一、辽宁省农村地区数字校园建设的现状

1.分布情况

如图1所示,在辽宁省首批百所数字校园建设中,辽宁省农村数字学校的建设数量占到整体的21%左右。首批示范校中有农村数字校园示范校18所,其中有小学8所,中学8所,九年义务制教育一体校2所。在全省教育信息化工程建设的带动下,农村数字学校的建设不仅可实现各示范校独具特色的优质发展,进一步促进学校的内涵建设和深度发展,而且还可不断提升各示范校的办学品质,对农村学校的建设提供新的发展思路和努力方向。

如图2所示,受省内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限制,辽宁省各市农村数字校园分布呈现明显的差异性。从整体区域上来看,尽管辽西地区的农村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数目最多,但是建设的质量远没有辽东和辽南地区高,辽北和辽中地区的农村学校在首批示范校所占的比例不是很高。从单个地级城市来看,大连地区的农村示范校较其他城市要相对较多,虽然沈阳地区的农村学校没有被列入到首批示范校中,但是其农村数字学校发展还是非常迅速的。辽西地区的锦州市和阜新市是首批农村学校示范校建设的重点区域。

2.建設现状

(1)管理领导机制

如图3所示,辽宁省首批农村示范校都建立了以校长为核心的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小组,并且分级分层地建立了具体的职能机构,以及对信息化管理校园的相关人员进行了详细的工作部署。该小组的建立对各个农村示范校的数字校园建设及教育信息化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学校领导小组会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研讨,指定并推行符合各示范校自身发展特色的各种相关数字化校园建设规章制度;另一方面也积极推行全校范围内的教学信息化培训、应用管理和教学等工作,解决处理日常数字化校园运行应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为教学实践应用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解决后顾之忧。

(2)信息化基础环境设施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离不开优质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各学校和相关管理部门的不懈努力,首批农村示范校不仅达到了带宽为10Mbps的最低网络接入标准,而且部分学校还接入了百兆以上的光纤,甚至有部分学校实现了校园区域无线网络覆盖的基础信息化环境建设。同时,各学校教师的计算机使用基本实现1:1的配备标准。农村学校“三通两平台”的建设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校校通的建设达到100%,班班通的建设和使用情况达到了90%以上。除此之外,各示范校的网络教室、自动录播教室以及多功能教室建立也得到进一步完善,如图4所示,平均每所学校有3个网络教室、1个自动录播教室并同时配备1个多媒体教室。尤其是多媒体教室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单独计算机和投影设备的配备,而是融合了录播系统、电子交互白板以及多功能触摸式查询机等一系列综合设施。

(3)教师信息化教学应用能力培训

各农村数字校园示范校对教师信息化的培训都非常重视,主要采取校本培训、外请专家讲座和外出学习三者相结合的方式来推进实施,如图5所示。学校除了通过寒暑假集中组织教师到市级示范校进行信息技术能力的相关培训之外,还会组织部分教师到其他区域或省市示范校进行实地参观学习。2015年,通过省教育厅启动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100名县区级管理者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得到提升,约6万名中小学教师进行了教育技术能力测评工作,这为农村地区教师信息化专业能力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各农村示范校鼓励教师进行自学,并且积极为教师信息化能力的提升创造条件。尤其是辽宁省农村各学校特岗的设立,使更多更加新鲜的大学师范毕业生加入到农村教师队伍中。基于这些毕业生的信息素养与技能,使一线农村学校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利用率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4)数字化教学管理

数字化校园平台能够对学生、教师和其他各类公共数据实现电子化的全面调控与管理,全面推动和提高一线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如图6所示。首先是学生电子学籍档案的建立,既方便观察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全面发展状况,又在学生学籍发生变动时能够完全详细地掌握学生之前的学习状况。其次,教师成长档案系统的相应建立,为教师的个人职业成长提供了必要的分析数据和基本状况分析,对教师的自我提升和教学反思也提供了有效途径。最后,日常教学运行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主要是将课程表、课时计划表、工作计划等教学管理档案和教师备课以及相关课件内容全面实现电子化,以便于教师和学生的查阅和共享。

二、存在的问题及提升对策

1.学校之间资源共享、教师沟通交流相对薄弱

通过几年的建设,各农村学校都建立了具有各自特色的校本课程以及相应的数字化教学平台,并以网络为平台开展校本研修,让本校教师在网络上进行学习和交流。但是农村学校在彼此之间的资源共享上还存在相对分离的状态,一些学校的网络平台只对自己学校的教职工和师生开放,阻碍了学校之间的资源共享。因此各学校应设立相应的开放板块,将一些资源开放给其他学校。同时,也应设立相应的交流平台或渠道,让各农村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可以进行相应的沟通交流,这既有助于各学校教师进行教学上的研修,同时也可提升教师的信息化素养。

2.对信息技术课程的不重视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设置的目的就是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与技术应用能力,尽管很多学校已经意识到信息技术融合到各科教学中的益处,但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普遍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还是经常被其他所谓的主科课程所取代。有些农村学校对信息技术的课程定位就是简单的学生网络聊天、玩游戏等活动课程,甚至一些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并不是教育技术学专业出身。因此,在各农村示范数字校园学校已经配备相对完善的硬件设施之后,迫切需要安排相应的专业教师来进行专业化的信息化教学,重视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与知识技能应用,从教师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能力和学生信息素养两个层面来全面提升和发展。

3.家校之间的沟通存在隔阂

家校之间的沟通不畅是阻碍农村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城市学校可以通过网络社交平台建立单独的家校沟通渠道,但在农村学校的应用实施中就会存在一定的缺陷。部分农村学校虽然也已经设立了类似于“在线留言”、“校长信箱”等板块,但是反馈情况和教育效应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也是局限于网络环境的不完善而不能进行很好的沟通和交流。因此,除了最基本的电话沟通之外,农村示范学校也可开展依附于各类社交软件的沟通渠道。此外,农村学校也可以借鉴城市学校的一些成功做法,比如可定期组织家长到学校进行参观,并开设专门的家长培训讲座,同时向学生家长普及数字化信息沟通交流的相关知识等等。

4.对学生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培养不够重视

各类信息化教学环境和数字化教学设施的构建,都是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服务的。农村地区学校往往还是采取传统的讲授法,对基于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学生创造性和问题解决能力发展重视程度不足,并没有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和个性启发。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所配备的多媒体资源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知识情境,以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和维持学生的学习情感,在进一步的问题解决项目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尤其是农村示范学校,更加需要教师很好的引导,让学生能够将实际生活当中遇到的各类困难与所学知识相结合,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实践中找到知识的价值和问题解决的乐趣。

三、辽宁省农村地区数字校园建设的未来发展趋势

1.教育云——提升资源的共享

随着“校校通”和“班班通”工程的进一步发展,云计算支持下的教育云的优势使其在学习资源和学习管理上都变得更加得心应手。基于云计算的教育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将会给人们提供不受时间、地点和高端设备限制而获取计算、存储、应用服务等信息化资源的渠道。尤其对于农村数字学校来说,教育云既能够容纳校本的相关资源,还能提供更加快速而便捷的方式链接外校的大量教学内容,这也弥补了农村数字化学校资源相对匮乏的缺点,实现更多的教育资源共享。除此之外,大量的电子化管理数据也会被同步到教育云中,就转学这个问题而言,尤其是农村学生转学的频率会相对较高,基于教育云的管理,只要对电子学籍进行简单的更改和处理,就能够避免办理相关文件的烦琐,同时也给予学校和学生相互选择和相互了解的权利。

2.社交软件——促进线上线下学习方式的结合

随着各农村学校为每个学生配备个人电脑,学生对信息内容的获取会更加便捷,相关社交软件的应用便于促進学生的开放式学习。社交软件有其在学习上体现出的不足之处,这就需要学校通过对话与沟通的方式,合理引导学生了解社交软件在促进学生学习中起到的潜在的促进作用,以及需要教师在课程设计上充分考虑学生的社交、休闲和娱乐需要,兼顾社交软件的正式与非正式的使用, 引导学生把使用社交软件的技能转移到学习上,社交软件会更进一步促进线上线下学习方式的结合。社交软件会让学习和交流变得更有开放性,尤其对于在课程中存在问题的学生来说,这种方式也提供了一种交流手段,促进他们与教师、同学课下的沟通,对于及时解决问题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同时,社交软件也是进一步加强家校沟通的重要手段。

3.智慧教室——教学模式创新与师生信息素养的提升

智慧教室作为教育信息化推广的一种智慧学习环境,它的构建会成为未来农村数字化教室发展的一种趋势。对于农村数字化学校而言,由于其地区的制约性,往往普通的教学方式不足以对教学内容进行完整的诠释。在智慧教室的教学环境下,会给予学生更多的资源获取渠道、更直观的情境感知环境以及更加丰富的内容呈现形式,以及在学生自主学习和创造力的培养方面也有着传统多媒体教室所无法比拟的优势,这也体现出对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重视。在这种学习环境下,基于问题解决的“个人探究”和“小组协作”会成为主要的教学模式。同时智慧教室的应用会要求教师与学生的信息素养有更深层次的发展,尤其是教师的教学技能,如变化技能、提问技能、讲解技能及运用信息技术技能都有着更高的标准,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尽管面临的挑战巨大,但却能有效地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成长。

总之,伴随着《辽宁省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2013- 2015 年)》的实施进入到收官阶段,辽宁省农村数字校园示范学校的建设也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信息化小组的建立为各所农村数字校园示范学校把握了发展方向;设施配备的相对完善是教育信息化推广的基础;教师信息技能的培养和提升更好地推动了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发展;教学管理的数字化也体现出了信息化发展对学校管理层次的进一步保障。整体上,辽宁省农村各示范数字学校的建设已经在教育信息化推广过程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初步有效解决了城乡之间存在的数字鸿沟问题。虽然在农村学校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任务很艰巨,并且实施过程仍旧会面临很多严峻的考验,但是现有各所农村数字校园示范校所取得的建设与应用成效,不仅能够为其他学校数字化发展起到示范和引路人的作用,而且也能为后续的全面推动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积累宝贵的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838/201008/93704.html.

[2]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 [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342/201203/xxgk_133322.html.

[3]辽宁省教育厅.遼宁省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13):22-27.

[4]伍海燕.中小学校长教育技术领导力与学校信息化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0(10):16-20.

[5]辽宁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印发《2015年辽宁省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的通知[EB/OL].http://new.lnen.cn/zwgk/zwtz/280773.shtml.

[6]马娜.英语专业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内容体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

[7]张屹,黄欣,周平红,范福兰,蔡园园.中小学数字化校园管理水平影响因素分析——基于X省16个市区的问卷调查[J].中国电化教育,2013(10):36-41.

[8]赵岩.浅谈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J].中国教师,2015(S1):38.

[9]郭小娇.高等学校促进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几点建议[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5):7.

[10]唐松林,廖锐.搭建城乡交往平台 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J].教师教育研究,2015(2):32-37.

[11]杨志和.云计算:教育信息化转型的助推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5):9-12.

[12]赵志勇,肖俊洪.浅谈超越技术层面的社交软件在学习中的运用[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84-88.

[13]黄荣怀,胡永斌,杨俊锋,肖广德.智慧教室的概念及特征[J].开放教育研究,2012(2):22-27.

[14]张菲菲.基于智慧教室的高校教师教学技能提高及有效性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5(5):110-114.

(编辑:王天鹏)

猜你喜欢

教学环境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处理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
横跨时空的新兴教学环境——国内“智慧校园”相关文献综述
犹太法则与教学公平的矛盾体现及其控制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地方高校实验教学探讨
信息技术与教学难以深度融合的成因及解决途径探析
营造小学数学教学环境探究
刍议高校体操教学环境的优化策略
高职学院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和思考
创新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