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新思路
——基于千例心理咨询个案的分析
2016-12-09◇潘曦*
◇潘 曦*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新思路
——基于千例心理咨询个案的分析
◇潘 曦*
近四年来,福州大学学生工作部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对1200多例学生个体咨询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来访学生总人数相对稳定,女大学生多于男大学生;咨询的问题以发展性问题为主;低年级咨询人数比例较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加强专兼职咨询师队伍建设,增强学生主动求助意识,多渠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达到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
心理健康;心理咨询;大学生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来,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目前我国高校已普遍设立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心理咨询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的重要信息来源,可以了解大学生群体存在的心理问题,同时又能直接、有效地给予学生帮助与支持。因此,适时对高校心理咨询服务情况进行分析、统计,对于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咨询数据总体分析情况
笔者以福州大学学生工作部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自2012年至2015年的心理咨询记录为模板进行分析,其中大一458人,大二282人,大三265人,大四139人,研究生102人,共获取记录1246条。根据统计分析发现,近四年来访学生总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一方面可以体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初见成效,学生对心理咨询的接纳度逐步提高,主动求助意识增强;另一方面也说明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必须引起重视,要了解学生心理需求,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来访学生在年级上呈现出低年级(大一、大二、大三)人数比例明显高于高年级(大四、研究生)的特点,低年级占咨询比例的80.7%,高年级占19.3%。性别分布上,某校男女生总人数比例基本维持在1.3:1,但前来咨询的男女比例是0.88:1,说明女大学生的心理求助意识明显高于男生,这可能与男女性别角色认同和应对方式有关。心理咨询的人数也受到季节的影响,在每年的春季和秋冬之交学生咨询需求明显升高。春季是心理问题与疾病的高发季节,常见症状主要包括躯体反应不适、焦虑症、抑郁症、慢性疲劳综合症、精神分
裂症等。在学生咨询问题的类型上,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自我、人际问题、恋爱情感问题,仍然是以发展性心理问题为主,与其他高校的统计分析结果基本一致[1]。
二、统计结果呈现的特点及成因分析
(一)低年级心理咨询需求高于高年级
图1 心理咨询人数年级分布情况
采用SPSS16.0对不同年级之间的心理咨询需求是否存在差异进行分析,得到的P值小于显著性水平0.05,表明不同年级之间的心理咨询需求是不同的。从图1看,前来心理咨询的1246人中,大一新生的咨询人数所占比例最高,为36.7%。这种情况主要由于大一新生刚进入大学校园,还处于中学与大学的转变和适应阶段,加之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开设,使得大一新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了解增多,对咨询的需求也相应增多。研究生咨询比例最低,这与研究生阅历更加丰富,人际交往和学习状况较为稳定,同时具备一定的心理自我调适技巧密切相关。
(二)女生咨询求助意识高于男生
表1 心理咨询人数性别分布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女性心理咨询人数历年均高于男性,女性对心理求助态度更积极[2]。其原因主要有:性别特质上,女大学生对外界的变化较为敏感,更容易抑郁、伤感 、情绪化[3]。学业上,女大学生对荣誉更加重视,积极参与各类评优活动,落选容易,出现愤恨、嫉妒等心理。在感情的处理上,女大学生心理细腻,失恋受到的打击要比男大学生更大。社会期待及男性的自我角色定位不同,男儿有泪不轻弹,男生更多地被要求更坚强、更独立、更有担当。一旦遇到问题,首先自己扛着,不到万不得已不向他人示弱,所以在咨询中很多男性来访者的问题程度往往相对更严重。
(三)季节更替时期心理咨询人数呈显著上升趋势
图2 心理咨询人数月份分布图
从图2可以看出,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爆发时间点并不是每月均衡发生或完全随机出现,而是呈现一定的波段性、规律性,存在危机多发期。一年之中精神疾病的多发季节有两个,一是春季,二是秋冬之际(10-12月)。在这两个时间段,学生咨询人次呈上升趋势,这个规律也与众多学者的研究结果一致。
春季受冷暖气流交替影响,气温变化无常,容易扰乱人们的生理功能;该校地处东南沿海地区,每年要经历长时间梅雨天气,直接影响学生的神经中枢系统;秋冬之际,由于冬季昼短夜长,天气寒冷,人接触到的阳光稀少,性激素分泌减少,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褪黑素淞果体素和五羟色胺的分泌失调,让人提不起精神,兴奋度降低,导致患抑郁症的人数明显增加,比平时多出大约10%。
其他问题类型的咨询总量也与时间节点密切相
关。例如在每年1月和6月因学习问题前来咨询的人数最多,其原因是由于处在期末备考阶段,很多学生因为考试压力大引发相应的心理问题。
(四)发展性心理问题仍然是高校大学生咨询的主要问题
目前,自我、人际、恋爱情感在高校大学生咨询问题中居于前三位,而自我和人际问题占咨询问题比例最高。如图3所示。
图3 心理咨询问题类型分布
图4 心理咨询问题类型年份分布情况
单从每一年的统计情况来看,如图4所示,2012-2015年位于前三位的咨询问题类型仍然是自我、人际和恋爱情感问题,表明大学生还是以咨询发展性问题为主。大学阶段是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的时期,大学生从高中阶段紧张的学习生活转而开始关注自我,积极发现、探索、了解自我,但也容易对自我的认识产生偏差,如自卑、自大等。大学是一个可以充分展现人际关系状况的地方,中学不需要太多的考虑和经营自己的人际关系。到了大学,学生不得不面对自己的人际问题,他们渴望和谐的人际关系却往往缺乏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宿舍关系、同学关系、师生关系的失调又会引发其他心理问题。
二、创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路
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宗旨在于促进学生心理的良好发展,而要实现这一宗旨,就必须充分唤起学生主体的活动意识,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各种各样的活动中[4]。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更新思想认识,树立全员育人观念,改变重形式轻实效的工作方式,通过实际调查研究,掌握学生心理特点,注重学生实际心理需求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助人和自助意识。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思路。
(一)分年级、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由于不同年级学生凸显的心理问题不同,高校心理机构要实施分年级、分重点的全方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新生心理健康教育重点放在适应新环境,尽快完成中学到大学的转变上,了解心理科学和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一是在新生入学阶段可以发放《新生入学手册》,做到人手一册。手册内容涵盖新生入学心理调适的内容、有可能遇到的心理问题类型等,有助新生较快地适应新的环境[5]。二是在新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普查,根据普查结果及时开展一对一的回访工作,筛查需及时干预人群。三是在新生中依托心理委员开展朋辈心理辅导。
大二、大三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重点在于帮助学生掌握心理调适技能,正确处理好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等方面的困惑。大四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则配合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开展工作,开展择业、就业和面试等心理调适,帮助学生
正确认识职业特点,客观分析自身职业倾向,做好就业心理准备。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则重点放在处理好与导师、同学的关系,缓解因毕业和就业带来的焦虑情绪等。
(二)分时间、分人群、有实效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与季节、时间节点存在一定相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把握时间节点,在不同时间开展不同内容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福州大学每月开展“月主题”活动,每个月的主题都与学生群体的心理特点密切相关,例如3月的主题是“恋爱与性”;6月的主题是“学习和压力管理”;10月是“适应”等。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形式要丰富多样,可以依托微信公众号、讲座、心理电影、趣味沙龙等各种载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扩大受众面。
学生由于性别差异呈现出心理求助行为不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关注女大学生心理状况的同时,更要积极、主动关注男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可以组织面向男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进行相关调研工作,找到存在男大学生中的心理困惑和心理问题,制订有效方案引导他们积极求助,合理利用各种资源解决困扰,改变对男性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三)分重点、分阶段、有目标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统计分析发现,大学生前来咨询的心理问题90%都是发展性心理问题,障碍性心理问题仅占10%,其中又以抑郁症和焦虑症为主。发展性心理问题一般包含自我、恋爱、人际、适应、学习等,就是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心理问题[6],如果这些问题能够得到适当的处理和引导,个体就能更好的成长;反之,则可能引发其他问题,成长受阻。心理咨询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对高校心理咨询师来说,首先要有相关的资质认定,同时在工作中要不断提高处理不同类型的发展性问题的专业技巧和技能。心理咨询师要明确自身发展方向和咨询优势,有重点、有目标地进行自我提升,可以重点培养和打造每一位咨询师的擅长项目,有的心理咨询师擅长人际关系问题的咨询,有的咨询师擅长危机干预,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高校心理机构要提供充足的保障,保证心理咨询师定期参加专业培训、接受专业督导,不断提高心理咨询服务水平,更好地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扰[7]。
每年心理咨询的学生人数仅仅占学校学生总人数的5%左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清醒地认识到心理咨询工作仅仅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部分,大部分心理健康的大学生群体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对象,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培养主动求助意识,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才是广大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主要目标[8]。
[1]徐东兴,高倩,聂晗颖.大学生常见异常心理探析与对策研究——基于咨询师、咨询机构和学生提供的证据[J].思想教育研究,2015,(5):59-62.
[2]赵欣宇.高校大学生心理咨询相关研究述评[J].中国成人教育,2014,(18):71-73.
[3]纪骁纹,张宁,王纯.男女大学生心理求助特点的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3,(10):766-770.
[4]李红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4,(4):139-140.
[5]余秋梅.当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2,(3):180-181.
[6]吕开东.高校学生心理咨询服务需求分析及对策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6):132-134.
[7]安雪玲,常志娟.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5,(24):76-78.
[8]段巍鹤,毛亚杰,孟令杰,等.大学生对心理健康咨询的认识与态度[J].中国学校卫生,2013,(4):484-485.
(责任编辑:神彦飞 孙文远)
G641
A
1674-9618(2016)05-0072-04
潘 曦,女,福州大学学生工作部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中心主任,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