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的探索

2016-03-18王显芳

高校辅导员 2016年5期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形势学时

◇王显芳 陈 乐*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的探索

◇王显芳 陈 乐*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目前,规范化建设是“形势与政策”课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高校应从必修课设计、组织管理、师资队伍、教学质量等方面逐一破解“形势与政策”课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使之更好地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

“形势与政策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范化

1987年《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和原国家教委颁发的《关于高等学校思想教育课程建设的意见》两份文件明确提出把“形势、政策教育”课列入教学计划,并要求把其定位为必修课。自此以后“形势与政策”课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中不断完善[1]。当然其发展也面临一系列问题,其中尤为重要的便是课程的规范化建设。高校应围绕教学目标与内容,从必修课设计、组织管理、师资队伍、教学质量等方面逐一破解“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实践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形成有特色的课程体系,在课程规范化建设方面进行卓有成效的探索。

一、贯彻必修课程,奠定规范化建设基础

由于没有专门的二级学科做支撑,“形势与政策”课在实践中很难纳入系统化的课程体系,这也是该课程规范化建设面临的重要掣肘。要突破这一困境,就要筑建一个稳固有力的基础,使其在制度设计上迈出规范化第一步。《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教社政[2004]13号以下简称“13号文件”)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形势与政策课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的公共必修课和通识教育课程,是每个大学生都必修的课程,不能一部分人上,一部分人可以不上;也不能喜欢上就上,不喜欢就不上。规范化的基础,就在于此。因此,规范化建设,首先要做到把“形势与政策”课作为必修课建设,纳入高校人才培养方案,进入高校必修课的课程表,覆盖全体学生。

需要指出的是,与其它思想政治理论课相比,“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

是具有很强的现实性与时代性。仅把课程列为必修是不够的,还需要在课程内容上多下功夫。要抓住这个要求,结合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不断完善和丰富教学内容,切实激发作为必修课的“形势与政策”课的教育活力。高校可以根据每年教育部发布的教学要点和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将课程细分为入学适应、形势与政策、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等模块,其中形势与政策模块应包含思想政治、社会民生、经济形势、外交、文化等内容。从“形式”与“内容”两方面做好课程相关工作,把“形势与政策”课建设成为学生喜欢听、受益多的必选必修课程。

二、完善管理制度,夯实规范化建设保障

虽然13号文件明确指出要以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为重点,加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管理,但整体上“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进程缓慢。很大程度在于各高校实际情况不同,课程缺乏统一的教学管理制度保障,因此具体做法也各行其道。一些学者调查研究发现,“配套措施不够有力”“教学内容流动变化大”“教师队伍建设不适应”“学科建设方向不明确”等问题,是普遍存在于各高校实际工作中影响课程规范化建设的重要原因[2]。为破解这一难题,可以通过建设强有力的教学组织单位、严格学时学分分配、配套实施外部支持等举措,为规范化建设提供制度支持。

(一)统筹建设强有力的教学组织单位

一系列上级文件已经从顶层设计上勾勒了课程制度化建设的蓝图,但落实到校级层面,最终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教学组织管理单位进行统筹推动。如可结合各校实际,统筹建设“形势与政策”教研室等专门机构,由其协调教务、院系、学工等部门,一是细化教学目标与内容设计、严格教学过程组织实施、规范教学效果考核评估;二是精心组织授课教师的选拔、培训与考核,三是及时总结心得、改进不足、形成一批可推广的教学经验。

(二)严格学时学分分配,精心建设课程体系

“形势与政策”课所传递的是一门“活学活用”的知识,所以更适合采取深入性、多元化、体验式的授课方式。这就要求课程要配套设计严格的学分、学时制度。要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全环节授课,覆盖到大学的全过程。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大一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上下学期各0.5学分、16学时,总计1学分、32学时;大二课程以实践环节为主,辅之理论学习,共36学实践学时和28学时理论学时;大三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学习相结合,理论教学8学时,实践教学24学时,总计32学时,与大二实践环节结合共计1学分。

(三)做好课程外部管理与激励,保证课程顺利实施

在加强课程本身的制度建设之外,还需要配套实施多方的外部支持。如建立规范化的授课内容确定制度、集体备课制度、教师说课制度、公开示范课制度、领导听课制度以及校级优质课奖励制度等。

三、强化师资队伍,筑牢规范化建设根本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关键,师资队伍的水平直接关系到课程质量的高低。当前,一些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立了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为骨干,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为主体,以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为兼职的专兼职结合的多样化的师资队伍[3]。在“形势与政策”课缺乏专门的二级学科理论支撑的情况下,采取这样的“交叉式”师资队伍建设模式,是一条可行的“缓兵之策”,但这并不能够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破题良方”。

要想真正提升“形势与政策”课效果,必须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理论功底扎实、熟悉学生特点、了解学生需求、队伍结构稳定的师资力量,这样才能有效提升课程的质量,从根本上促进课程规范化建设。要以专职辅导员队伍为“形势与政策”课教师主体,将课程建设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积极发挥辅导员队伍紧密联系学生的有利优势,促进课程目标与育人目标的协调发展。具体而言,还要做好以下两项工作。

一是要严格选配。严格选配思想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敬业精神好的专职辅导员充实到“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一线。充分发挥专职辅导员紧

密联系学生的工作优势,鼓励辅导员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兴趣方向,针对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实际需求,为大学本科生开设形势与政策课。二是要精心培训。进行多层次、针对性的培训,做到不培训不上岗、不学习不授课。具体来说,可以一方面坚持“请进来”,邀请著名高校的专家名师帮助专职辅导员提升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技巧;另一方面坚持“走出去”,选派任课教师参加教育部每年组织的“形势与政策”课骨干教师培训和集体备课活动等,组织任课教师前往兄弟高校学习交流、参加各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研培训班等,提高其教学水平。

实践证明,这种师资结构与仅以专业教师为主的师资结构相比,具有密切联系学生实际的优势,使辅导员与学生关系更加紧密融洽,更利于师生互动和教学相长。

四、提升教学质量,把握规范化建设核心

推进“形势与政策”课的规范化建设,最终目的就是要把13号文件“帮助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教育和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这一根本宗旨落实到位,使课程的教学效果符合这一要求。因此,要在牢牢把握课程使命的同时,探索多种教学方法,抓住提升课程教学质量这一规范化建设的核心。

(一)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和考评方法

“形势与政策”课要严格控制课堂规模,班级人数原则上不超过100人,以保证教学质量与秩序。教学过程中要多采用案例式、启发式、互动式、体验式等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特别是针对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重宏观轻微观、重政策轻实务、重讲授轻参与”等问题,在课堂中倡导小组团体学习,把教学目标从传递信息、传授知识,提升至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层次。在考试评价上,针对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形式,实施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的多元化考核,倡导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

(二)依托“形势与政策小组”推动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

倡导成立“形势与政策小组”等兴趣社团,以凝聚学生兴趣、锻炼学生能力、提升教学质量。通过“形势与政策小组”可以每年组织承办党史知识竞赛、时事知识竞赛、环球论坛等活动,将“形势与政策”课的课堂延伸至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中,把广大学生吸引到课下实践环节,拓宽第二课堂的教育渠道,最终达到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提升的目的,使“形势与政策”课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

(三)科学监测教学质量,严格实施教学评估

为保障“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影响和教学质量,课程管理部门一方面要关注学生反馈,根据学生评教结果及时分析不足并加以改进。另一方面可以设立“助教跟课”制度,由每名助教每学期跟课若干次,并填写《跟课记录表》反馈课堂教学效果,以保证有关部门随时掌控教学情况。此外,积极推动授课教师参加学校公开示范课比赛,以赛促教,作为提升“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质量的强有力补充。

综上所言,“形势与政策”课只有有效融入必修课课程体系,完善组织管理、强化师资建设、提升教学质量,才能真正为学生喜闻乐见,也才能充分发挥其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1]王刚.“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问题与解决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5,(11):19-25.

[2]王民忠,王达品,王包泉.发挥教指委专家督促作用,推进“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8):88-92.

[3]黄秋生,罗成翼.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的七大维度[J].中国电力教育,2014,(23):60-61.

(责任编辑:黄立清 郭诗平)

G641

A

1674-9618(2016)05-0053-03

王显芳,男,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执行副主任,副教授。

陈 乐,男,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专职辅导员,助教。

本文系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高校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以辅导员为主体,建设更规范优质的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期望”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形势与政策形势学时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下的学时发放标准的探索
——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为例
《诗词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节选)
教学大纲国画(工笔花鸟)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TBL教学模式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的运用
浅析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现状及成因
新媒体技术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2011年中亚形势回顾与展望
适应形势 增强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