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限产:沙特自我拯救的战略转变

2016-12-09

中国石化 2016年11期
关键词:欧佩克中东沙特

□ 马 宏

限产:沙特自我拯救的战略转变

□马宏

沙特决策层艰难而坚决地转变了对伊朗、俄罗斯等欧佩克内外产油国的态度,谋求与这些国家合作,共同限产,提振国际石油市场。

2016年9月28日,欧佩克石油产量大会在阿尔及利亚召开。经过四个半小时的会谈,达成限产协议,决定将欧佩克石油日产量冻结在3250万桶至3300万桶。消息一出,国际油价应声大涨。9月28日的WTI上涨2.38美元,涨幅为5.33%;布伦特上涨2.72美元,涨幅为5.92%。同时还拉动了美国股市能源板块上涨,埃克森美孚、雪佛龙等能源公司股价飙升。

伊朗石油部长赞加内表示,在经历两年的油价暴跌后,欧佩克终于达成历史性限产协议。阿尔及利亚能源和矿业部长哈利勒称,欧佩克达成的历史性限定产出目标,较今年8月的欧佩克产出目标减少0.6%至2.1%。未来,欧佩克将成立技术性委员会,研究限产的实施机制,加快市场的供需再平衡进程。

限产态度大转变

从欧佩克达成限产协议的曲折过程可以看出,沙特立场的转变在其中起到决定性作用。有两个关键事件反映了沙特态度的转变,一是沙特与俄罗斯在G20杭州峰会上达成联合声明,表示将联手限制石油产量,维护市场平衡;另一个是在近期的欧佩克内部谈判中,沙特一改此前对伊朗寸步不让的态度,对伊朗扩大石油出产网开一面。业内人士分析说,沙特从坚持不减产、甚至扩大产量与出口,牺牲价格保市场份额,到转向联手欧佩克内外的产油国限产促油价,立场大折转的原因有两个:其一是沙特长期坐吃山空,入不敷出,亟须增加石油收入,稳定政府财政收支;其二是沙特阿美上市在即,沙特政府希望油价上涨,抬高市场对沙特阿美公司市值的估价,以吸收到足够的资金。

转向有深层的国际战略原因

然而,上述分析只涉及沙特立场转变的表层原因和财政金融方面的促成因素。而要全面理解沙特转向的深层原因及其未来发展趋势,还需要深入揭示沙特在美国中东战略中的地位变化及沙特国家战略的转变。

几十年来,沙特一直是美国中东战略的关键支点,是美国在海湾阿拉伯国家中最重要的盟国。但是,奥巴马政府上台后,特别是其第二个任期以来,美国的中东战略进行了大幅度调整,越来越多的美国军事力量从中东撤出,转向亚太地区,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在这一大趋势下,原来作为美国中东战略桥头堡的沙特风光不再,其在美国中东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渐下降。甚至,在伊朗核问题和叙利亚内战问题上,沙特与美国产生严重分歧与矛盾,沙特认为美国与自己的死对头伊朗和解并对叙利亚巴沙尔政权网开一面,是背弃盟友,伤害了沙特的国家利益。更有甚者,就在沙特与美国出现裂痕的微妙时期,美国又做出了更加刺痛沙特的举动。今年早些时候,美国国会参众两院通过了《对恐怖主义资助者实行法律制裁法案》,该法案对1976年的有关法律进行了修正,赋予受害者家属起诉任何可能和“9·11”恐怖袭击有关的外国实体的权利。这个所谓的外国实体不言而喻,就是指沙特。而奥巴马总统在9 月24日,以该法案会有损美国和盟友关系为由,对其予以否决。但美国国会参众两院在9月28日,以97比1、348 比77的投票结果推翻了奥巴马的否决,强行通过了允许“9·11”受害者家属对沙特进行起诉的法案。

沙特在欧佩克内限定石油产量问题上立场逆转,由反对改为支持。李晓东 供图

获知美国国会的立法意图之际,沙特立即针锋相对发出威胁,如若该法案得到通过,沙特将会抛售75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和其他资产。与此同时,沙特在欧佩克内限定石油产量问题上立场逆转,由反对改为支持,并且对伊朗的态度也变得有所妥协。沙特能源部长法利赫表示,伊朗、尼日利亚和利比亚几个特殊情况的国家需要恢复,所以可以“将产量限定在最高水平”,11月欧佩克会议上将具体设置各国的产量上限。正是由于沙特主动表现了灵活宽容的姿态,千呼万唤难出来的欧佩克限产协议终于得以达成。

一方面,早在伊朗核谈判处于胶着状态时,沙特就力主不应放弃对伊朗的制裁,担心伊朗重回国际舞台会威胁沙特既得利益。担心最终成了现实,2015年7月20日,经各国多次谈判与斡旋,联合国安理会最终一致通过伊核全面协议,意味着伊朗遭受国际社会长达10年的制裁被取消,伊朗石油产业的发展迎来新的机遇。果不其然,取消制裁后的伊朗不顾油价低落,开足马力生产石油,力图夺回因制裁而失去的市场,这加剧了坚持“不减产”政策的沙特与伊朗在原油市场上的竞争,导致沙特经济越来越不堪重负。而作为沙特盟友的美国,对沙特的诉求视而不见,反而促成伊核协议达成,导致沙特对美国一肚子怨气。在沙特看来,沙特和伊朗是宿敌,矛盾无法调和,但美国的做法却是在帮助其对手壮大,加剧沙特在国际以及地区事务中所面临的挑战。所以,伊核协议达成以后,沙特每面临来自伊朗的威胁,往往认为美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另一方面,持续五年之久的叙利亚冲突,早已由国内问题演变成国际问题。美国和沙特作为主要参与国,一直以来都没能达成共识。沙特力图武力推翻阿萨德政权,而美国却在和俄罗斯就停火协议进行商榷,并同各方寻求政治解决的途径。此外,在打击“伊斯兰国”以及伊拉克重建等问题上,两国也存在着分歧。美国中东战略的调整,使得沙特与美国渐行渐远。

另外,美国页岩油的开采,不仅减缓了美国对中东能源的依赖,甚至促成了竞争的格局。石油在影响美国中东战略中的作用已日渐衰弱,这不仅加剧了美国中东战略的收缩,也减少了沙特同美国讨价还价的筹码。据统计,美国可开采的石油储量高达2640亿桶,首次超过沙特的2120亿桶,这意味着在未来的能源格局中,将会更加彰显美国的作用。曾经美沙两国在石油领域是贸易合作伙伴,更多的表现为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但如今页岩油异军突起,美沙逐渐成为竞争对手,加剧了两国关系的不稳定性。而此时《对恐怖主义资助者实行法律制裁法案》的通过,给了沙特对美国信任感最后致命一击。

遭受法案沉重打击的沙特不仅终于看清了自己在美国中东战略调整后已经无足轻重的地位,而且震惊地发现失去美国支撑的自己已经面临着类似委内瑞拉的困境,如果继续坚持不减产政策,极有可能步委内瑞拉后尘,陷入经济、政治、社会危机。沙特在长达两年的时间内坚持不减产政策,造成原油价格崩溃,产油国原油收入暴跌,也使自己承受着两位数字的财政赤字,财政赤字占GDP比例已经超过20%。巨大的现金和支出危机,导致沙特社会问题日益增多,精英阶层的薪水也开始被下调,政府已决定减少大批项目支出,削减水、电、汽柴油补贴和各种社会福利。如果原油价格继续低迷,沙特极有可能面临社会政治危机。所以,为了尽快恢复国际石油市场均衡,改善欧佩克成员国财政状况,稳定国内经济,维持社会福利和国防支出,尤其是应对美国与沙特关系蜜月不再局面带来的挑战,九、十月以来,沙特决策层艰难而坚决地转变了对伊朗、俄罗斯等欧佩克内外产油国的态度,谋求与这些国家合作,共同限产,以提振国际石油市场。

主动调整国家发展长期战略

种种迹象表明,沙特决策层已经意识到必须主动调整国家发展长期战略。从长远来看,随着技术的进步、可替代能源的开发、人类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增强,化石能源的使用必定会日益减少。从本轮石油价格暴跌危机过程来看,沙特先增产后限产,已经得到了深刻的经验教训,并已经主动开始调整沙特国家发展的长期战略且有所行动,力图做好面对新能源冲击的准备,实现国内经济收入多元化,逐渐摆脱国家财政对石油的依赖。可以预期,沙特未来的石油政策会更加趋向理性,也将更为市场所接受。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办公厅电子科技学院)

猜你喜欢

欧佩克中东沙特
来自沙特的新燃料
沙特阿美IPO的蝴蝶效应
联防联控严防中东呼吸综合征
彪悍的沙特传统舞蹈:边跳边对自己开枪
山推800万元装载机大单落定中东市场
叙危机诱发“中东大混战”
聂中东艺术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