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区建化工厂,新加坡如何疏解“邻避效应”
2016-12-09陈济朋
□ 文/陈济朋
居民区建化工厂,新加坡如何疏解“邻避效应”
新加坡裕廊化工岛
□ 文/陈济朋
“邻避效应”(Not-In-My-Back-Yard,译为“邻避”,意为“不要建在我家后院”)指居民或当地单位因担心建设项目(如垃圾场、核电厂、殡仪馆等邻避设施)对身体健康、环境质量和资产价值等带来诸多负面影响,从而激发人们的厌恶情结,滋生“不要建在我家后院”的心理。
疏解“邻避效应”,对新加坡而言是现实的必需。作为一个面积只有719.1平方公里的小岛国,新加坡没有办法将化工企业和垃圾焚烧厂安置在偏远的荒郊野岭之中。位于新加坡岛西南方的裕廊岛是化工设施集中的地点,但距离新加坡岛只有大约1公里,从新加坡岛上的居民区可以清晰地看到许多化工设施矗立在那里。
新加坡的成功经验,在于严格管理容易诱发邻避效应的项目,以此为基础,辅之以全面透明、加强沟通的努力,让公众真正了解风险,从而赢得信任,消除心理上的排斥感。与此同时,新加坡也采取综合性的措施,不断提升受影响区域的吸引力。
当然,尽管受到国土面积狭小的局限,新加坡还是尽可能地将工业区与居民区进行了分离,以保障居民区的安全。裕廊岛最初是在几个小岛的基础上,填海连接在一起形成的一个石化基地。记者曾上岛参观一些大型化工厂,印象中整个区域规范有序、管理严格。在一家从事炼化生产的企业,一座庞大的石化设施里各种金属和非金属的管道叠成高塔,环境十分整洁,也基本实现了自动化管理。事实也正是如此,这家公司的高管在开业仪式上强调:安全生产是这家企业的生命线,也是其核心竞争力所在。
在裕廊岛内部,各种不同化工设施之间往往采用水渠等方式进行区隔。事实也证明这样做的有效性,裕廊岛曾发生过炼化设施起火的事故,但由于救援得力和有效的区隔,避免了事态的蔓延。
从新加坡的经验来看,疏解“邻避效应”的关键,不在于将化工厂或垃圾焚烧厂放置在尽可能偏远的地方,而在于如何保证安全生产措施不成摆设。新加坡采取的做法是重罚,让环境违法的成本远高于收益。
“邻避效应”是公众心理上缺乏信任感的表现,加强信息公开、与民众进行有效沟通是疏解的关键所在。例如,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有序组织公众进入工业设施内部进行参观。新加坡的裕廊岛管理非常严格,但在对公众开放的方面也有明确的规定;实马高岛垃圾填埋场也允许公众登记申请参观,还会组织公众教育活动。
当裕廊岛发生炼化厂火灾时,在能够看到火灾现场的地方,当地消防部门负责人和炼化厂的高管,每隔几个小时就召开一次记者会。介绍救火进展,画图解释火灾现场的风险点在哪里,接受记者的追问。正是这些良好的沟通,让公众保持了对项目管理的信任。虽然风险无法百分之百避免,但公众通过政府的严格管理、信息公开,看到了项目安全性的保障。类似的情况也见于新加坡外籍“客工宿舍”的建设。
新加坡政府采取的另一项举措,是在受到相关项目影响的地方改善环境、给当地公众带来福利。例如,近年来,政府在与裕廊岛隔海相望的西海岸一带建设了大片绿地和儿童乐园等公众设施,成了新的地产热点。在风险项目附近建设养老公寓、完善配套的医疗设施等举措,也能让附近居民受益,疏解“邻避效应”造成的心理影响。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