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临床检验学知识问答

2016-12-09吴钟琪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6年11期
关键词:尿量贫血

吴钟琪

作者单位:410013 长沙,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在岗培训园地

医学临床检验学知识问答

吴钟琪

作者单位:410013 长沙,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文章对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必须掌握的医学临床检验学知识进行介绍。

全科医生;临床检验学

临床检验学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包括临床血液学检验、临床化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及临床免疫学检验及临床寄生虫学检验等。鉴于要求基层医院开展的检验项目有限,故仅就基层医院应用较多的项目和常见疾病诊断中涉及的项目进行重点介绍。

1 简述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正常值和影响检查结果的因素

正常成人红细胞数(R B C):成年男性(4.0~5.5)×1012/L(400万~550万/mm2),成年女性(3.5~5.0)×1012/L(350万~500万/mm2)

正常成人血红蛋白量(Hb):成年男性这120~160 g/L,成年女性为110~150 g/L。

可影响检查结果的因素:①病人全身血液总量改变,如大失血早期检查结果难以反映是否存在贫血;②全身血浆容量的改变,如失水或水钠潴留时血液可浓缩或稀释;③病人的年龄、性别;④病人居住地的海拔高度等。

2 简述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多和减少的临床意义

相对增多:多由于水分丧失,血液浓缩致RBC容量相对增加,见于严重吐泻、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尿崩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

绝对增多:即临床所称由多种原因所致的红细胞增多症,可见于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新生儿或胎儿居高原者,以及肝细胞癌、卵巢癌、子宫肌瘤、多囊肾或肾盂积水等。

RBC和Hb减少:通称贫血,指单位容积循环血液中RBC、Hb及血细胞比容低于正常参考值下限。临床上一般依Hb减少的程度将贫血分为轻、中、重和极重度4度:轻度Hb≥90 g/L;中度Hb 60 ~89 g/L;重度Hb 30~59 g/L;极重度Hb<30 g/L。

RBC和Hb减少常见于:①生理性减少,又称生理性贫血,常见于婴儿从出生到15岁以前的儿童,孕妇妊娠中、后期,老年人因造血功能低下可贫血;②病理性减少,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贫血。

3 试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将贫血作分类

红细胞生成减少:骨髓造血功能障碍,造血组织容量减少,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浸润,见于白血病、骨髓瘤、骨髓纤维化等伴发的贫血;原因未明,如慢性系统性疾病(慢性感染、恶性肿瘤、尿毒症、肝病、风湿性疾病和内分泌疾病等)伴发的贫血。

造血物质缺乏和失利用:①铁缺乏,见于缺铁性贫血;②铁失利用,见于铁粒幼细胞性贫血;③DNA合成障碍,见于叶酸及维生素B12缺乏所致的各种巨幼细胞性贫血。

红细胞破坏过多:红细胞内在缺陷(遗传性),见于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酶缺乏所致溶血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异常血红蛋白病、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红细胞外来因素(获得性):见于免疫性溶血

性贫血、机械性溶血性贫血和物理、化学、生物因素引起的溶血性贫血等。

失血:见于急、慢性失血所致的急、慢性失血性贫血,如创伤、钩虫病等。

4 简要说明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的正常参考值

血白细胞计数的正常参考值:成人(4~10)×109/L (4 000~10 000/mm3);新生儿(15~20)×109/L (15 000~20 000/mm3);6个月~2岁(11~12)×109/L (11 000~12 000/mm3)。血白细胞分类的正常参考值见表1。

表1 白细胞分类比值及计数

5 试述中性粒细胞增多和减少的临床意义

生理性中性粒细胞增多:①胎儿及新生儿;②妊娠及分娩时,可达2×109/L,1周后恢复正常;③剧烈运动或劳动后;④严寒、酷热、下午白细胞增多。

病理性中性粒细胞增多:①急性感染,尤各种化脓性球菌感染;②急性出血或溶血,如脾破裂出血、急性溶血性贫血;③严重组织损伤,如心肌梗死后1周内、大手术1 d左右;④急性中毒,如安眠药、代谢性中毒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⑤恶性肿瘤、白血病。

病理性中性粒细胞减少:①某些传染病,如伤寒、流行性感冒等;②理化因素损伤,如放射治疗(简称放疗)或化学药物治疗(简称化疗)后、重金属中毒等;③血液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等;④脾功能亢进症;⑤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等。

6 简述嗜酸性粒细胞改变的常见原因

病理性增多:①变态反应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药物或食物过敏、荨麻疹或血清病等;②寄生虫病,如钩虫病、丝虫病、血吸虫病,肺吸虫病等;③皮肤病,如湿疹、天疱疮、剥脱性皮炎、银屑病等;④某些血液病,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等;⑤其他,如猩红热急性期等。

病理性减少:见于伤寒的极期、长期或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后等。

7 试述淋巴细胞数量改变的临床意义

生理性淋巴细胞增多:婴幼儿期淋巴细胞可达>50%,4~6岁趋于正常成人水平。

病理性淋巴细胞增多:①血液病,如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瘤等;②感染性疾病,主要是病毒感染,如风疹、水痘、麻疹、病毒性肝炎等;也见于结核分枝杆菌、百日咳杆菌、布鲁杆菌感染等;③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及组织移植后的排斥反应也有淋巴细胞增多。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减少或缺乏症病人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增高,但绝对值并不增高。

淋巴细胞减少:主要见于放疗后、化疗后或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免疫缺陷疾病、丙种球蛋白缺乏症等病人。

8 简述尿常规检查的内容

一般性状检查:包括尿量、外观、气味、尿液的酸碱度和尿液相对密度(比重)测定。

尿化学检查:包括尿蛋白检查、尿糖检查。

显微镜检查:包括尿液中细胞、管型、结晶体的检查。

9 简述尿量改变的临床意义

正常成人每昼夜尿量常为1 000~2 000 mL,尿量的多少与饮水量和其他途径所排出的液体量有关,尿量波动还与肾小管浓缩功能、水分摄入量等有关,同时还受肾小管排出的电解质、尿素含量

及血中抗利尿激素的调节。

多尿:每昼夜尿量经常>2 500 mL时称为多尿。

暂时性多尿:见于饮水过多和慢性心力衰竭、慢性肾炎等水肿病人应用利尿剂后,或静脉输注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过多及某些药物如咖啡因等。

病理性多尿:①见于内分泌功能障碍,如尿崩症、糖尿病等;②见于肾脏疾病,如慢性肾盂肾炎及慢性肾炎后期、急性肾衰竭少尿期出现多尿;③见于其他疾病,如高血压肾病、慢性肾小管衰竭、失钾性肾病、高血钙性肾病等。

精神性多尿:常伴排尿次数增加。

少尿和无尿:24 h尿量<400 mL或<17 mL/h时称为少尿、24 h尿量<100 mL称为无尿。按其原因分为肾前性、肾性和肾后性少尿。①肾前性: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休克、严重脱水、心力衰竭、肾动脉栓塞或肿瘤压迫等。②肾性: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急性发作、急性肾衰竭少尿期及各种慢性疾病所致肾衰竭等。③肾后性: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尿路梗阻和输尿管结石等。

10 试述尿液外观变化的临床意义

血尿:见于肾结石、肾肿瘤、肾或泌尿道结石、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膀胱炎等;也可见于血液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血友病等。膀胱或尿道内出血较多时,尿内还可出现血凝块。

血红蛋白尿:见于蚕豆病、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恶性疟疾或血型不合时的输血反应等。

胆红素尿:见于阻塞性黄疸或肝细胞性黄疸。

乳糜尿:见于丝虫病或结核、肿瘤等其他原因引起的肾周围淋巴管引流受阻。

脓尿或菌尿:见于肾盂肾炎、膀胱炎等泌尿系感染。

11 简述尿液相对密度(比重)测定的意义

正常成人尿相对密度波动在1.015~1.025,婴幼儿的尿相对密度偏低,其临床意义如下。

相对密度增高:心功能不全、急性肾小球肾炎、高热、失水和周围循环功能不全时,尿量少而相对密度高。糖尿病因尿含有大量葡糖,其尿量多而相对密度高,可>1.040。

相对密度减低:见于慢性肾功能不全、尿崩症等。在肾实质坏死而失去浓缩功能时,尿相对密度固定在(1.010±0.003),即相对密度低而固定的等渗尿。

12 试述尿蛋白的常见类型及其临床意义

一般尿蛋白定性试验呈阴性反应,定量仅0~80 mg/L。临床意义如下。

生理性蛋白尿:见于剧烈运动、发热、寒冷刺激及体位影响等,但尿蛋白定性一般不超过(+),定量≤0.15 g/24 h。

病理性蛋白尿:尿蛋白定性超过(++)或定量检查持续>0.15 g/24 h,应考虑肾脏疾病的存在。

13 试述尿液显微镜检查的内容

尿液显微镜检查的内容主要是尿液中是否存在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脓细胞及上皮细胞),是否存在管型(红细胞管型、白细胞管型、透明管型、脂肪管型、蜡样管型、肾衰竭管型、颗粒管型),是否结晶体和其他有形成分。

14 简要说明大便检查的目的

了解消化道及消化器官的消化功能及有无疾病。

判断胰腺的外分泌功能。

筛选诊断消化道恶性肿瘤。

检查粪便中的致病菌,用于肠道传染病的防治。

15 简述大便色泽与性状改变的临床意义

正常成人粪便为黄褐色,质软呈圆柱状,病变情况下可有如下改变。

稀糊样或稀汁样便:多由肠蠕动亢进或分泌物多所致。见于各种感染或非感染性腹泻,尤其是急性肠炎时;伪膜性肠炎多见大量黄绿色稀汁样便,内混有膜状物。

米泔样便:呈白色淘米水样,量多,便次频,内含黏液片块,见于霍乱、副霍乱病人。

黏液便:正常粪便混杂少量黏液不易检出,肉眼可见时即量已较多。单纯的黏液无色透明、稍黏稠;黏液脓性便则呈黄白色不透明。小肠炎症时,黏液混杂于粪便中,大肠病变的黏液附着于粪便表面。

冻状便:肠易激综合征常于腹部绞痛后排出

冻状、膜状或纽带状物。坚硬粪团表现黏附少量黏冻为痉挛性便秘的特点。

脓性及脓血便:多说明下段肠道有病变,如疾病、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结肠直肠癌。阿米巴疾病时粪便呈巧克力或暗红色稀果酱样;细菌性痢疾时则以黏液及脓为主。

鲜血便:多为下消化道出血,见于痔疮或肛裂出血。血滴落于排便后者为痔疮,附着于硬结粪便表面者为肛裂。

柏油样便:多见于上消化道出血,一般来说出血量>50 mL即可见,系红细胞被胃肠液消化破坏后变为正铁血红素、卟啉及黑色的硫化铁,后者刺激小肠分泌过多黏液使粪便呈柏油样,表面有光泽,隐血试验呈阳性。服用药用炭、铋剂或铁剂后也可有黑便,但表面无光泽,服用药用炭、铋剂者隐血试验阳性。

白陶土样便: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阻塞性黄疸,使胆汁减少或缺如,粪胆素相应减少。

细条状便:经常排细条状或扁条状粪便,说明有直肠狭窄,多见于直肠癌。

16 简述大便隐血试验的临床意义

常作为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诊断指标之一,特别对少量出血有重要价值。

常作为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诊断筛选指标:消化性溃疡隐血试验间断阳性,消化道癌症早期呈持续阳性,晚期阳性率达95%。

有助于早期诊断流行性出血热、钩虫病等。

17 试述低钾血症的诊断要点

①病史。②临床表现:肌无力,腱反射减退或消失,恶心、呕吐和腹胀。严重时可有心律失常、血压下降、淡漠、意识不清。③血钾浓度<3. 5 mmol/L。④心电图改变:早期现T波降低、变宽、双相或倒置,随后出现ST段降低和U波出现。

18 试述低钾血症的治疗原则、补钾方法和注意事项

治疗原则:①治疗原发病;②用氯化钾补钾,能口服者尽量口服,不能口服者静脉滴注补充;③不要求1~2 d内完全纠正低钾状况。

补钾方法:氯化钾生理需要量为3~4 g/d。一般轻度低钾者应给钾4~5 g/d,重度低钾者补给钾6~8 g/d(含生理需要量)。

注意事项:①严禁静脉注射补钾;②一天总补钾量≤8 g;③补钾浓度应<0.3 g/100 mL;④补钾速度应低于80滴/min;⑤补钾应在尿量>40 mL/h后进行,并注意观察尿量;⑥追踪复查血钾浓度达正常为止;⑦酸中毒及肝功能损害者可用谷氨酸钾。

19 试述高钾血症的诊断要点

①有致高钾血症的病因。②有不能用原发病解释的症状,如意识淡漠、感觉异常和四肢软弱等。③突然出现的微循环障碍,如皮肤苍白、发绀和低血压等。④心跳缓慢或心律失常。⑤血钾>5.5 mmol/L。⑥心电图改变:早期T波高尖,QT间期延长,随后出现QRS增宽,P-R间期延长。

20 试述高钾血症的治疗原则、方法和注意事项

治疗原则:①立即停止摄入钾;②积极防治心律失常;③迅速降低血钾;④及时处理原发病和恢复肾功能;⑤促进多余钾排出体外。

降低血钾浓度的措施:①静脉注射5%碳酸氢钠注射液60~100 mL,然后再静脉滴注5%碳酸氢钠注射液100~200 mL;②25%葡萄糖注射液100~200 mL+胰岛素8~12 U静脉滴注;③肾功能不全不能输液过多者可用25%葡萄糖注射液400 mL+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0 mL+11.2%乳酸钠注射液50 mL+胰岛素30 U静脉滴注,6滴/min;④利尿药的使用;⑤应用阳离子交换树脂;⑥透析疗法,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

对抗心律失常:钙与钾有对抗作用,故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20 mL,可重复使用。也可用30~40 mL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加入静脉补液内滴注。

注意事项:①注意补充血容量,纠正水和其他电解质失衡;②纠正酸中毒;③促进利尿,改善肾功能。

21 试述代谢性酸中毒的诊断要点

①病史。②呼吸深而快。③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或HCO3-<22 mmol/L。④血气分析:失代

偿时pH值和HCO3-明显下降,二氧化碳分压(PCO2)正常。⑤常伴缺水、尿少,尿酸性。

22 试述代谢性酸中毒的治疗原则、方法和注意事项

治疗原则:①针对病因治疗;②纠正缺水和电解质失衡;③血浆HCO3-<16 mmol/L,应用碱剂治疗,可用4%~5%碳酸氢钠注射液。

补碱公式:

5%NaHCO3(mL)=[CO2CP(HCO3-)正常值-测得值](mmol/L)×体重(kg)×0.6;

4%NaHCO3(mL)=[CO2CP(HCO3-)正常值-测得值](mmol/L)×体重(kg)×0.8;

所需[HCO3-]的量(mmol)=[HCO3-正常值-测得值](mmol/L)×体重(kg)×0.4。

注意事项:①首日前2~4 h补给计算量之1/2,余1/2再酌情输入;②防止缺钙性抽搐;③纠正酸中毒同时注意防治低钾血症;④碳酸氢钠宜单独输入;⑤复查CO2CP或HCO3-。

23 试述呼吸性酸中毒的诊断要点和处理原则

诊断要点如下。①有呼吸功能受影响的病史。②有呼吸困难、换气不足、气促、发绀、胸闷、头痛等临床表现。③血CO2CP下降。④血气分析:急性呼吸性酸中毒显示pH值下降,PCO2上升,血浆HCO3-正常;慢性呼吸性酸中毒,pH值轻度下降,PCO2升高,血浆HCO3-升高。

处理原则:①尽快治疗原发疾病;②改善病人的通气功能;③必要时,做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使用呼吸机,以改善通气和换气;④控制感染,扩张小支气管,促进排痰。

24 试述血清钠降低的临床意义

正常参考值:135~145 mmol/L(135~145 Eq/L),无年龄和性别差异。

临床意义如下。①钠盐摄入不足:过度饥饿和营养不良、长期低盐饮食、输液不当可致低盐。②钠丢失过多:见于严重呕吐、腹泻、大量应用排钠利尿药,大面积烧伤及慢性肾功能不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大量放腹水或出汗过多等。

25 试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2007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推荐的糖尿病诊断标准:①糖尿病症状+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11.1 mmol/L(200 mg/dL);②空腹血浆葡萄糖(FPG)水平≥7.0 mmol/L(126 mg/dL);③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中,2 h血糖(PG)水平≥11.1 mmol/L (200 mg/dL)。

(摘自:湖南科技出版社《医学临床“三基”训练·一级医院全科医学分册》)

R19

A

1672-7185(2016)11-0020-05

10.3969/j.issn.1672-7185.2016.11.009

2016-09-05)

猜你喜欢

尿量贫血
蹲久了站起来眼前发黑就是贫血?
颅脑外伤患者甘露醇PICC置管临床疗效探究
新活素联合左西孟旦治疗对慢性心衰急性发展患者尿量及BUN水平的影响研究
人不能“只靠吃米活着”——没有精神就是“贫血”
贫血了?先别急着补铁
老年男性夜尿增多的诊治
综合性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与价值
中小学生贫血原因调查与分析
右美托咪定对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恢复和尿量的影响
妊娠贫血与饮食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