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

2016-12-09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22期
关键词:急诊科专科缺血性

高 帆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 郑州 450014



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

高 帆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 郑州 450014

目的 探讨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院前急救中的作用。方法 对我院急诊科接诊的204例AI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院前急救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132例)和对照组(72例)。观察组采用急诊护理路径进行院前急救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2组患者接诊到开始抢救时间、接诊到接受治疗时间、病情稳定程度、病死率及患者和家属的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接诊到开始抢救时间、接诊到接受专科治疗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院前急救效果及患者和家属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急诊护理路径能降低AIS患者院前急救时间,提高院前急救的成功率及护理质量。

急诊护理路径;缺血性脑卒中;院前急救

脑卒中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生命疾病之一,其中约80%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1]。目前AIS的治疗主要通过静脉溶栓的方式开通闭塞血管促进血流恢复,但有严格的时间窗限制(3~4.5 h)[1]。因此,在发病初期进行及时而有效的急救与护理,对于AIS患者的治疗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使用急诊护理路径对AIS患者进行院前急救,观察其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01-2014-12我院急诊科接诊的204例AIS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2]诊断标准。男140例,女64例,年龄43~76岁,平均(51.1±9.3)岁;患者自发病到呼救时间2~160 min,平均(39.4±17.3)min;所有患者均伴不同程度意识及肢体活动障碍、言语障碍等临床表现。按接诊月份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偶数月份为观察组(132例),奇数月份为对照组(72例),2组患者年龄、性别、发病时间、临床表现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急救护理路径进行院前急救护理。急救护理路径由急诊科主任、护士长及在医务科协调多个科室共同制定,具体步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接诊:从接到急救电话出诊至到达现场前,急救物资充分准备,3 min内出车,在车上使用移动设备与患者家属或知情人联系,充分了解患者发病情况,如症状开始时间、近期患病史、既往史及近期用药史等,指导家属进行家庭护理,如静卧休息、限制肢体活动等。(2)现场急救:到达现场后,急诊护士应迅速协助急诊医师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检测,包括体温、脉搏、心率、呼吸、血压、神志等,及时行心电监测,对疾病进行初步诊断同时根据神经功能缺损量表判断疾病严重程度;保证气道通畅,面罩吸氧,建立静脉补液通道,血糖监测;在该过程中应避免对低血糖患者输入含糖液体,过度降低血压及大量输液。(3)转运:患者病情重者应立即进行转运,若存在昏迷或生命体征不稳定者,通过吸氧、补液等措施带生命体征稍平稳后再行转运。(4)转运过程中的护理:转运过程中应持续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协助医师判断病情进展,同时联系院内各临床科室及辅助科室,做好接诊及各项检查的准备。进行必要的沟通,尽量缓解患者及家属的焦虑、恐惧感,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急救护理。

1.3 观察指标 记录每个患者接诊到开始抢救时间、接诊到接受专科治疗时间、院前急救效果及患者和家属的满意率。

2 结果

2.1 2组接诊到开始抢救时间、接诊到接受专科治疗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接诊到开始抢救时间、接诊到接受专科治疗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见表1。

表1 2组接诊到开始抢救时间、接诊到接受专科治疗时间比较

2.2 2组院前急救有效率及患者和家属的满意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院前急救效果及患者和家属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2。

表2 2组院前急救有效率及患者和家属满意率比较 [n(%)]

3 讨论

AIS的处理原则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康复和早期预防再发,而院前急救是早期诊断及治疗的基础,科学规范的院前急救能够最大限度的避免治疗延误,提高抢救成功率[2]。急诊护理作为AIS院前急救重要的环节,在急救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我国对护理路径的探索主要集中在临床住院患者护理方面,而临床护理路径在AIS患者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健康教育、心理疏导等方面,在紧急溶栓或介入治疗方面尚未形成院前急救护理标准化、具体化的程序,同时在院前急救过程中常出现许多人为的原因,延误了最佳治疗时间[3]。李冬梅等[4]研究发现,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中运用临床护理路径,不但能缩短接诊到开始抢救时间及接诊到接受专科治疗时间,且能大幅度提高院前急救成功率和护理质量,提示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李建芳等[5]研究发现急诊急救护理路径的实施,能大大缩短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从接诊到专科介入治疗的时间,获得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本研究表明,通过规范化的接诊、现场急救、转运等急诊护理路径,保证了护理工作快速、有序、有效的进行,同时观察组患者接诊到开始抢救时间、接诊到接受专科治疗时间分别较对照组短,观察组患者院前急救效果及患者和家属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与上述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提示在AIS院前急救工作中,护士有序的执行疾病护理,配合急诊医师完成患者的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患者快速且有效的急诊护理,为患者的专科治疗争取了更多时间,也大大改善患者的预后,同时也提高了护理质量,获得较高的社会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1] 中华预防医学会卒中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介入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中国专家共识[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4,11(10):556-560.

[2]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2):146-151.

[3] 陈芬.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现状与研究进展[J].中国医疗前沿,2012,7(5):14-15.

[4] 李冬梅,林金生,任伟胜,等.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0):1 848-1 850.

[5] 李建芳,卢艳飞,黄海英,等.急诊急救护理路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紧急介入治疗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13):1 164-1 166.

(收稿2016-01-12)

R473.74

B

1673-5110(2016)22-0139-02

猜你喜欢

急诊科专科缺血性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辨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杜蛭丸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重庆中医急诊专科医联体成立大会召开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在联合中释放专科能量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