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综合康复配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急性脑卒中的疗效观察

2016-12-09李坤彬许梦雅通讯作者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22期
关键词:肌电生物反馈肌力

张 明 李坤彬 许梦雅(通讯作者)

1)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中心医院 郑州 450000 2)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 郑州 450000 3)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郑州 450014



早期综合康复配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急性脑卒中的疗效观察

张 明1)李坤彬2)许梦雅3)(通讯作者)

1)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中心医院 郑州 450000 2)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 郑州 450000 3)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郑州 450014

急性脑卒中;早期综合康复锻炼;肌电生物反馈;生活质量

急性脑卒中(acute stroke,AS)是神经系统较为常见疾病,且具有较高患病率,据相关资料[1],我国每年新发150~200万脑卒中患者,其中约80%遗留不同程度神经功能障碍和肢体功能障碍。AS患者瘫痪肢体功能恢复和神经功能恢复是决定其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综合康复锻炼是促进康复的一个重要手段,肌电生物反馈是一种新兴康复疗法,可借助肌电接收设备,将体内功能变化不易感知信号转变为可感知信号,如视觉、听觉信号,并引导患者进行相关训练,从而恢复机体相应功能。目前临床对于综合康复锻炼研究较多,但配合肌电生物反馈应用较少。本研究选取我院66例AS患者,分析对AS患者实施早期综合康复锻炼配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其神经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06—2016-08收治的66例AS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男16例,女17例;脑出血5例,脑梗死28例。对照组男18例,女15例;脑出血3例,脑梗死30例。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2组患者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符合AS诊断标准[2];首次发病;既往无脑出血史;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加入本研究;预估生命期>1 a;单侧病灶。(2)排除标准:伴明显意识障碍者;重要器官功能衰竭者;合并膝关节等肢体功能疾病者;合并视觉功能障碍者;合并恶性肿瘤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者。

1.3 方法 2组患者均给予早期综合康复锻炼,观察组配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

1.3.1 早期综合康复锻炼: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时逐渐开展早期综合康复锻炼,具体如下:(1)心理治疗:嘱患者调节自身情绪,保持平稳心态,必要时可辅以既往成功案例,协助其树立康复信心;(2)言语训练:以简单到复杂为原则,鼓励患者练习发音,与患者进行日常生活交流,加强其言语功能;(3)平地步行训练:由健侧负重开始,逐渐过渡至患侧负重,前进后退交替训练;(4)坐位平衡训练:端坐状态下,嘱咐患者将重心向健、患侧倾斜,根据患者情况,指导其双腿交叉下完成重心向两侧倾斜;(5)站立平衡训练:指导患者进行站立,保持盆骨前后倾斜,在患侧负重状态下完成健侧内收、外展训练;(6)关节被动活动;(7)体位变换。

1.3.2 肌电生物反馈 :采用生物刺激反馈仪进行治疗,并在显示器前向患者讲解训练方法,肌电生物反馈部位下肢取胫前肌,上肢取手部肌肉、屈肌、腕伸肌。将三极电极片分别置于前臂伸肌群、肩外展肌群肌腹上,辅助电极置于运动时相对稳定位置。连接导线,保证显示屏呈现肌肉运动产生肌电信号,注意指导患者如何配合治疗。选择默认治疗程序,当肌肉表面肌电值到达预设阈值时,释放1次电刺激,刺激频率设置为55.6 Hz,维持9 s,间歇15 s,治疗过程中嘱咐患者放松,若患者痉挛严重,可暂停电刺激,待缓解后继续进行治疗。初始数据记录为采集每个动作最高信号,叮嘱患者尽力对肢体进行活动,以使训练信号强度超过该基线水平,并根据新发最高点调整基线水平,待不能超过时记为1次治疗。50 min/次,1次/d,1周进行5次治疗,共治疗4周。

1.4 观察指标 2组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4周后评定:(1)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价2组神经功能恢复效果,分数越低,神经功能恢复越佳。(2)采用SF-36量表评价2组患者生活质量,取生理功能(PF)、活力(VT)、总体健康(GH)、躯体疼痛(BP)、情感职能(RE)、社会功能(SF)、精神健康(MH)7个维度进行研究。(3)采用Lovett肌力分级标准评价2组干预4周后肌力:Ⅴ级为优;Ⅳ级为良;Ⅲ级为可;0~Ⅱ级为差。

2 结果

2.1 干预4周后2组神经功能恢复效果比较 2组干预前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相比,干预4周后2组NIHS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神经功能恢复效果比较,分)

2.2 2组SF-36评分比较 2组干预前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PF、VT、GH、BP、RE、SF、MH等生活质量各项目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SF-36量表评分比较,分)

2.3 干预4周后2组肌力优良率比较 观察组干预4周后肌力优良率为87.88%,高于对照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28,P<0.05)。

3 讨论

脑卒中后患者生存质量高低取决于瘫痪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有研究[3-4]指出,单纯依靠药物治疗而缺乏早期康复锻炼,AS患者在早期肢体功能恢复几率约为40%,但这种自然恢复是有限的,且并发症在AS发病后2个月内发生风险约为45%,4个月内约为50%,因此对AS患者进行早期康复锻炼是必要的。

综合康复锻炼基于中枢神经功能重组和可塑性理论,采用定向、适量、有针对性锻炼措施,促进部分神经元再生,全部或部分恢复患病机体生理功能,不仅仅关注疾病本身,亦注重工疗、体疗、理疗及心理治疗。但在AS早期,患者常因严重偏瘫而保持静卧状态,无法开展行走与主动训练,且综合康复锻炼治疗AS起效较慢,往往需要较长疗程才可达到显著效果,这限制早期康复临床应用。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借助相关医疗器械,将机体活动时伴发肌电信号转换成实时信号,如视觉或听觉,具有易感知性,并对治疗区内肌肉表面肌电信号进行自动监测,设定动态阈值,通过无任何主动运动肌肉电刺激引起微弱肌电信号,刺激肌肉收缩,同时向中枢神经系统提供感觉输入冲动,从而使大脑逐渐恢复对瘫痪肌肉控制,逐渐恢复患者机体功能。根据《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5],若AS患者肌力较差,康复治疗过程中可酌情给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熊英琼等[6]采用肌电触发生物反馈治疗脑梗死患者早期偏瘫,发现治疗后患者Barthel日常生活能力指数(BI)显著改善。此外有关学者[7]指出,AS早期实施肌电生物反馈可加速脑侧支循环建立,促进缺血半暗带细胞代偿或重组,最大程度恢复患者神经功能。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4周后2组NIHS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对AS患者实施早期综合康复锻炼配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能够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值得注意的是,早期综合康复锻炼开展不及时或不正确,可诱发关节挛缩、肌肉萎缩、患肢失用等,给以后恢复带来困难,因此脑卒中后不仅需早期实施康复锻炼,亦需采用床边康复形式针对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康复治疗方案,并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预防发生意外引发医疗纠纷。目前推荐AS患者早期综合康复锻炼开始时间为神经系统症状不再进展后48 h。在此条件下,越早开始康复治疗越好。本研究观察组患者经过4周综合康复锻炼配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后PF、VT、GH、BP、RE、SF、MH评分及肌力优良率明显较高(P<0.05),充分证明早期综合康复锻炼配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AS是行之有效的。

综上所述,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综合康复锻炼配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能够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提高。

[1] 邓景元,吴琼,彭宇,等.综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4(6):835-837.

[2] 贾建平,陈生弟.神经病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75.

[3] Conti PC,Stuginski-Barbosa J,Bonjardim LR.Contingent electrical stimulation inhibits jaw muscle activity during sleep but not pain intensity or masticatory muscle pressure pain threshold in self-reported bruxers:a pilot study[J].Oral surg Oral Med Oral Pathol,2014,117(1):45-52.

[4] 李林,廖琳,梁莉莉,等.肌电生物反馈配合电刺激改善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临床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30(6):594-596.

[5] 谢羽婕,张驰,胥方元.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治疗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24):7 275-7 277.

[6] 熊英琼,潘婕,吴晓牧,等.肌电触发生物反馈治疗脑梗死患者早期偏瘫的临床疗效评价[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41(1):156-159.

[7] Kang MH,Oh JS,Jang HJ.Differences in Muscle Activities of the Infraspinatus and Posterior Deltoid during Shoulder External Rotation in Open Kinetic Chain and Closed Kinetic Chain Exercises[J].J Phys Ther Sci,2014,26(6):895-897.

(收稿2016-07-12)

R 743.3

B

1673-5110(2016)22-0054-03

猜你喜欢

肌电生物反馈肌力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盆底肌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观察
产后早期联合应用盆底肌电生物反馈仪、电刺激、针对性护理对盆底肌功能恢复的影响
生物反馈治疗仪联合加味补中益气汤对脾胃气虚型功能性便秘的疗效
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盆底肌锻炼在治疗中老年妇女子宫脱垂的康复效果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Ⅲ类错牙合患者的咬合与肌电研究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际在于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