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管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内涵分析与提升途径探究

2016-12-09冀强赛娜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6年10期
关键词:创业能力

冀强+赛娜

【摘要】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国家所需人才却逐渐趋于饱和,这就导致我国现在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因此,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国家积极地鼓励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本文通过介绍了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概念以及经管类大学生创业能力构成体系,分析了大学生创业能力不足的原因,并提出了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的途径,为我国经管类高校学生创业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经管类大学生 创业能力 创业能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27-02

目前,大学生创业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国家、政府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高校也通过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虽然,国家和高校都在积极地帮助大学生创业,但是由于大学生本身的实践能力低、资金不足以及抗压能力弱等各种因素导致大学生成功创业的能力不足,这就要求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要积极地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以此来提高其创业能力。

一、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概念以及经管类大学生创业能力构成体系

1.大学生创业能力概念

创业能力是指创业者依靠自身的综合能力开发新市场、新材料、新产品,得到较好的结果[1]。创业能力包括创业精神,创业技能、创业基本知识、应用国家优惠政策的能力以及自身的综合能力。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主要是从创业知识的了解,创业技能的培训,市场的研究,抓住机遇的能力以及自身综合能力这几个方面进行[2]。

2.经管类大学生创业能力构成体系

大学生创业能力构成体系主要包括创业知识、创业技能以及创业态度[3]。对于高校经管类大学生,包括基本的创业知识,经营管理知识,财务知识等。基本的创业知识指创业的步骤、方法以及具体的策划书写等。创业技能主要指创新、管理能力、社交能力、市场研究能力、机会把握能力等。创业态度指创业的积极性,创业的抗压能力以及最重要的创业的自信心。

二、经管类大学生创业能力不足的原因以及提升的途径

1.经管类大学生创业能力不足的原因

(1)自身因素

经管类大学生创业能力不足的自身原因主要是缺乏创业准备、资金、实践以及能力[4]。根据数据显示,很多大学生都对创业感兴趣,但是,付诸于实际行动的却很少。大学生在创业准备的过程中对创业的前景太理想化,没有做好解决困难的准备。很多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受到市场波动、资金匮乏以及法律风险等问题的影响,会失去创业的信心。其次,创业资金也是影响大学生创业的另一个因素。虽然,国家提供了一些创业贷款,但大学生由于没有资金储蓄,在创业的过程中,只依靠创业贷款无法满足所有的资金需求,这就导致大学生创业能力受到了资金的限制。此外,缺乏创业实践也是影响大学生创业的另一个因素。在高校学习中,虽然参加了创业课程,但是该课程更加重视的是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导致学生缺乏具体的实践操作能力。最后,根据调查显示,影响大学生创业能力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大学生自身缺乏创业能力。大学生创业能力是大学生创业的综合能力,它包括学生创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创业技能、专业知识能力以及个人综合能力等。

(2)高校因素

导致大学生创业能力不足的高校因素主要包括创业教育的缺失和培养模式的同化[5]。由于教育观念的落后,目前我国很多高校依旧没有创业教育,教育的主要目的还停留在理论知识的教授,教学方法依旧是以前就业教育的方法。其次,由于我国很多地方高校创业教育起步较晚,没有形成完整的创业教育体系。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创业教育无法落到实处,无法有效地培养学生创业实践能力。同时,创业教育师资不足以及创业教师队伍良莠不齐都是影响创业教育的因素。目前,大多数高校创业教师队伍依旧是由以前的教师队伍组成,很多教师由于长时间的脱离社会,自身没有创业经验以及对社会市场情况研究不足,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创业实践活动。此外,学校培养模式趋向同化导致高校人才培养能力较低,人才的创新能力严重不足。高校教师长期与学生打交道,对社会市场需求了解严重不足,导致其将创业过于理想化或者过于恐怖化,创业教师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创业学生的态度。此外,在创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受国家政策和教育局创业章程的影响,很多高校按照政策要求培养学生,导致在某一行业创业学生过多,导致行业竞争力过大,严重影响创业学生的自信心。

(3)政策因素

影响经管类学生创业能力不足的客观原因是国家政策制定不配套,政策执行能力不强以及政策的长远性不足。由于大学生没有足够的经济基础和技术基础,这就需要国家优惠政策的扶助。但是,由于创业优惠政策涉及的部门多,政策在落实的过程中,手续繁琐,持续时间过长。政策制定的不完善,大学生创业环境不完善,导致大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处处碰壁,严重打击大学生的创业信心。此外,国家创业优惠政策牵涉部门广,很多政策没有落到实处。由于创业政策是新出台的政策,它与各个政策管理部门之间的规章和条例还没有科学的整合,在执行的过程中,会出现政策与管理部门规章条例的冲突,导致优惠政策落实难。此外,管理部门对优惠政策掌握能力不足,也会影响到政策的落实。最后,创业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我国针对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时间较短,很多大学生在创业初期,优惠政策突然停止,导致创业压力大,甚至会直接导致创业失败。同时,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国家要加强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长期性,加强创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增强创业的实践能力。

2.经管类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途径

(1)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校要不断地丰富学生的校外实践活动,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经管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包括:数据收集、分析能力,财务信息整合能力,市场调查、研究能力,政策解读能力,创业基本技能掌握能力以及出创新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大学生创业模拟实验,落实学生上岗培训,以此来培养学生团队组织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2)找准机会的能力

创业成功的关键是找到一个好的项目,这就要求学生眼光要长远,交际圈要广,并善于发现、抓住机会。要想发现和抓住好的机会,要求经管类大学生完善知识结构,强化认知能力,拓宽融资的渠道,转变传统的观念。在完善知识结构的过程中,首先,要强化专业经管知识的学习,其次,要让学生广泛涉猎各行各业的基本知识,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这样可以扩大朋友圈,在一定程度上,朋友圈也属于人力资源的一部分。针对大学生资金短缺,大学生改变传统的依靠银行贷款以及向亲朋好友借款的方法,积极地寻找投资人来实现融资。

(3)培养学生抗压能力

在创业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很多问题,因此,学生必须要做好心理上的准备,首先,在出现问题时,要具有抗压能力,调节好自身的心态。在学生创业前,学生要明确了解创业失败后果,做好最坏的打算,等问题出现时,避免心理受到更大的冲击。其次,在出现问题时,要通过积极地心理暗示,积极地应对解决问题。此外,学生也要加强身心的锻炼,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

(4)培养学生资源整合能力

经管类大学生创业要加强人力资源整合能力和财务资源整合能力。大学生创业人力资源是关键,在创业的过程中,大学生要善于发现人才、抓住人才以及激励人才,组建自己的创业团队。只有这样,在创业过程中出现困难时,团队成员才能够齐心协力解决问题。此外,财务资源的整合也是创业成功的另一个因素,因此,大学生要拓宽融资渠道,在创业过程中,要尽量降低创业成本。

(5)培养学生管理能力

要想有效的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就必须提高大学生组建团队,管理团队的能力。要想保证团队合作的高效性,大学生必须提高自身的组织管理能力。首先大学生要充满自信心,要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或者建议。作为一个团队,创业大学生要有积极调动团队每一个成员的积极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缓解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国家出台了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高校积极配合国家政策,为创业学生提供方便,但是,由于学生自身的创业能力不足,导致高校经管类学生创业能力无法提高。因此,学生应该培养自身的实践能力,抗压能力,资源整合能力以及管理能力,积极地抓住机会,提高成功创业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郭萌萌.经管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内涵与提升途径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6,10:54-56.

[2]李凡,谢立仁,张明亲.经管类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刊),2009,08:35-37.

[3]曾梅华.广东高校经管类大学生创业问题调查与研究[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3,02:71-78.

[4]贾婉峥.经管类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08:154-155.

[5]杨霞,李洁.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与实践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6:208-211.

基金项目:内蒙古工业大学科学研究项目,S201504,《经管类大学生创业能力结构模型构建及评价体系研究》

猜你喜欢

创业能力
创业环境下大学生专业技能提升对策研究
在校大学生创业能力现状分析研究
五年制高职校校园创业实践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探讨在创新型社会背景下高职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途径可行性
高职院校毕业生创业能力调查研究
大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培养探微
高职生就业与创业能力培养的探讨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产学研用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研究
基于TRIZ理论的女大学生创业能力与精神培养研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体系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