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成手和新手型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特征分析——以《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为例
2016-12-08蒋小钢
蒋小钢
(厦门外国语学校,福建 厦门 361026)
专家、成手和新手型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特征分析——以《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为例
蒋小钢
(厦门外国语学校,福建 厦门 361026)
文章利用“教学行为对”分类理论和课堂观察技术,对新手、成手和专家教师《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复习课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了个案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新手、成手和专家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存在差异,在此研究的基础上,对新手、成手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提出了改进建议。
专家教师;新手教师;成手教师;教学行为;特征比较
一、问题的提出
课堂教学包含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种活动,也即课堂教学的一切行为都是由教师教的行为和学生学的行为所组成的“行为对”构成的,两种行为交织而行构成了课堂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在影响教学效果的其他因素相同的条件下,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与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选择与实施关系密切。
教学实践证明专家教师、成手教师与新手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存在差异,体现了三类教师运用专业知识进行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选用等不同。这些差异在课堂教学中直接表现为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不同。为了比较专家教授、成手教师、新手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差别,这里以高中必修I(山东科技版)第4章“材料家族中的元素”第2节“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的复习课为课例进行研究。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这里对专家、成手和新手教师做如下的界定。专家教师为中学高级职称、省级学科带头人、地市级专家型教师、特级教师等;成手教师为中学一级或高级职称、地市级骨干教师;新手教师为初级职称、从事教学工作0-4年的新教师。
郑长龙-楼延果的“教学行为对”分类理论认为,课堂教与学的行为是一个整体,教与学总是相伴相行的。“教学行为对”就是指化学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围绕教和学的任务,有目的地发生的、相互作用着的教的行为和学的行为的同生共振的行为统一体,并将课堂教学行为对归纳为2大类7小类共20种[4],见下表1所示。
表1 课堂教学行为对
采用课堂观察技术和“教学行为对”分类理论,对新手、成手和专家教师“铝及其化合物复习课”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比较研究。
三、三类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特征比较
(一)新手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
新手教师开门见山,让学生回顾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然后通过PPT进行展示,师生共同回顾铝、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化学性质及其转化关系,讲解每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同时强调书写注意事项,接着学生完成练习,核对答案并做讲解、订正,最后由教师通过PPT总结本节知识。
在上述阶段的教学中,新手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对主要有:提出问题、布置任务、动手书写、讲解陈述、讲问齐答、评价行为、独立思考。其中,使用最多的教学行为是讲解陈述、讲问齐答。通过分析教学实录可以发现,新手教师提出的问题基本属于知识层面,问题简单宽泛,思维容量小,学生基本不需要认真思考即能回答。学生的独立思考仅存在于动手书写化学方程式和做课堂练习。进一步的课堂观察还发现,从教师“教的行为为主”的行为对和学生“学的行为为主”的行为对的角度进行分析,后者的行为对种类偏少,且频次和时长也都不足。这样的教学设计和相应的教学行为,只是对铝及其化合物的知识重新回顾了一遍,学生的认知水平也没有得到提升,也就无法深刻理解和记忆元素化学知识及其化学反应的规律。
(二)成手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
成手教师则是从铝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图入手,提出问题,让学生分析、回顾,对能够发生化学反应的关系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并指出反应类型,是氧化还原反应的,还应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然后教师提问,学生投影展示化学方程式书写情况,师生共同点评。教师接着布置任务,学生练习巩固,师生点评。最后教师通过PPT总结知识完成本节教学。
在上述阶段的教学中,成手教师体现了较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专业知识运用较娴熟,教学思路比较清晰、灵活。从强调元素的转化观入手,直观呈现铝及其化合物之间的关系,使本节知识形成结构化的教学目标很明确,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理解和掌握铝及其化合物的知识。从课堂教学实录分析统计,成手教师用到的教学行为对主要有:讲解陈述、讲问齐答、提出问题、布置任务、评价行为、引导行为、板书展示、作品展示、动手书写、汇报交流、独立思考、讨论思考等。显然成手教师的教学行为对较为丰富,课堂设计形式多样化。其中,讲问齐答这类教学效益较低的行为对使用的频次和时长都较少。讲解陈述主要是应对重要反应、重要反应条件、学生容易错或是学生较难掌握的知识,如铝与强碱溶液的反应,铝热反应等,而且是在学生活动之后进行的。所采用的提出问题、布置任务行为对,都针对思维容量较大的问题,如要求学生总结铝热反应的物质、原理、反应条件、实验操作、现象、用途等,使学生对铝的重要化学性质——铝热反应能够全面认识。再如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反应中的氧化剂、还原剂、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历来都是学生比较难理解的,成手教师能够采用讨论思考、动手书写、板书展示、(学生)作品展示,以及交流汇报的行为对来达成教学目标,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热情,激发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这样的教学效果显然是新手型教师所无法比拟的。通过对课堂实录的分析还发现,对于铝与稀硝酸、氢氧化钠溶液等的反应,当学生一时出现错误认识时,教师并不是直接予以订正,指出学生的错误,而是通过引导行为逐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三)专家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
专家教师则首先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回顾前面所学金属钠的知识,然后提出问题:①以钠为例,画出钠元素的“三线”:元素线、价态线和代表物(钠、氧化钠、过氧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等)的物质线。②模拟上述方法,画出铝元素的“三线”:元素线、价态线和代表物的物质线。③画出铝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图,并在图上标出反应条件,指明反应类型。是氧化还原反应的还应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④布置练习,巩固提高。经学生独立思考和讨论思考后,进行学生作品展示(投影),学生汇报交流,师生进行评价,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PPT展示)。
经过对课堂实录分析可以发现,专家教师在教学设计策略上很注重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知识结构化的思维模型,注重培养学生寻找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应用分类的思想归纳整合零碎的知识片段,自主形成知识体系。从课堂观察还可以看出,学生经过长时间的这种思维建模训练,完全可以熟练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达到较高质量的学习目标。
在落实上述教学设计策略时,专家教师同成手在教学行为应用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如,较少使用讲问齐答行为对,善于应用问题驱动形式开展教学,通过提出问题、布置任务让学生独立思考,对于较复杂的问题,则通过学生的讨论思考、教师引导、学生汇报交流等行为对来达成。教师提出的问题思维跨度较大,需要学生的分析、重组等创造性思维才能完成。通过课堂实录还发现,若从教师“教的行为为主”的行为对和学生“学的行为为主”的行为对的角度进行分析,后者的行为对种类、频次和时长都较新手教师和成手教师多。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教学行为对的差异。三位教师使用频次较多的教学行为对存在较大的差异。专家教师与成手教师运用的教学行为比较相似,教师的主要行为在于设计、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通过引导行为指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讨论思考,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由某些学生为代表面向全班同学进行交流汇报。专家教师与成手教师稍有不同的是,专家型教师更多的使用讨论思考、汇报交流行为和评价行为等行为对,而且评价主体比较多样,练习中的难点、易错点采取“一题两讲”的形式。从课堂观察及课后对学生的访谈可以发现,教学效果更好,更受学生欢迎。
新手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则有较大差别,主要为讲解陈述、讲问齐答、板书展示、布置任务和独立思考。其中,使用最多的教学行为对为“讲问齐答”,这是一种被实践证明为低效的行为对。因为讲问齐答中的“问”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问题,不需要学生深入思考。新手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结果,尤其是学习的难点,没有组织学生思考讨论,也没有让全体同学充分发表意见,以便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状况,而是由教师独自讲解评价纠错。
2.教学行为对类别差异。本节课是铝及其化合物的复习课,其核心知识自然是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制备和用途,以及铝单质与化合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但由于这节课在教材中的特殊位置,属于元素化学知识的最后一个内容,因此在复习教学中,必然还要对整个元素化学知识板块的学习方法做一个整合和总结,复习归纳出学习元素化学的思维模型,形成结构化的元素化学知识,便于有关知识的理解和长时间记忆。因此,如果从教学行为分类中的两个大类进行分析,还可以发现,专家型教师和成手型教师的课堂中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活动占了更大部分,主要是以学生为主的行为方式来达成教学任务的。这样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更切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更有利于学生化学学科素养的培养。
新手教师的课堂教学,学生除了完成教师布置的练习,其余时间基本由教师讲解掌控,复习讲解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练习讲评。学生的学习过程完全按照教师设计的教学课件被动进行。课堂中以学生的学为主的教学行为仅占非常少的比例,学生的活动主要表现为被动的听、看、答。
(二)建议
新手教师应结合教学实践加强对教学理论的学习,其中也包括课堂教学行为理论。通过理论学习,可以了解高效和低效的教学行为,了解哪些教学行为才能正真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才能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展开课堂教学。其次,运用课堂观察方法,通过“同课异构”,认真研究专家教师、成手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也是新手教师专业成长的好途径。
而对于成手教师要成为专家教师,教育理论素养的提升尤为重要。在教学实践中更要认真研究教材,精心设计教学问题和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行为,提高问题的思维质量,保障学生讨论和汇报交流的时间和空间。此外,成手教师还应自觉养成经常性反思课堂教学行为的良好习惯。
[1]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尹筱莉.化学专家一新手教师课堂教学特质比较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3]娄延果.化学课堂“教学行为对”及其组合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
G633.8
A
1673-9884(2016)08-0066-03
2016-07-06
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立项课题(FJJK14-468)
蒋小钢(1965-),男,福建长汀人,厦门外国语学校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