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教育让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堂更“热”
2016-12-08陈丽明
陈丽明
生本教育让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堂更“热”
陈丽明
生本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生本教育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动态地调整教学思路,进行有效可行的教学设计,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潜能。作为职校的专业课教师,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以新课改的理念为准绳,将生本教育贯彻到专业课堂中,让专业课程变得更贴近学生生活。以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教学设计为例,探讨生本课堂的构建。
生本教育;自主学习;问题导向;多彩训练;多元评价
郭思乐教授曾提到:生本教育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从“要学生学”转变为“学生要学”,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构建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学习平台,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获得快乐。
一、以信任为前提 营造和谐型人本课堂
要想使学生真正融入课堂教学中,有效调动起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前提是师生关系必须融洽,所谓“尊其师,信其道”。尊重每一位学生是教育的前提,我们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用心地关注他们的成长。教师还应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在彼此信任、尊重、欣赏、合作的氛围中,和谐的师生关系才会构建成功。
笔者所执教的班级有一位蒋同学,他制图能考100分,但其余各科的成绩都不理想,平时内向,萎靡不振,很少与教师及同学交往。笔者希望他能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的学习中有所突破。在上《金属的结晶结构》这一部分内容时,笔者找到了他:“蒋同学,老师想请你帮个忙,不知道你愿意不?”蒋同学很好奇:“老师,你怎么认识我的?我不知道能不能胜任你布置的任务……”“你制图能考那么高,早已是我崇拜的对象了,我相信你一定能圆满完成任务哦!”“老师,你说说看,我尽力完成任务。”“我想让你帮我准备上课用的道具——玻璃、蜡烛、食盐。有困难吗?”“老师,就这个啊,我保证完成任务。”第二天早上,当笔者走进办公室时,蒋同学早已把上课道具放在办公桌上了。在课上,笔者首先代表全班学生感谢小蒋准备的道具,同时表达了对他制图能考如此高分的欣赏,希望他在我的课堂上也能如此优异。正如希望的那样,他不仅在笔者的课堂上表现优异,而且性格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遵守纪律,关心班集体,乐意帮助同学、教师。
二、以合作为前提 构建兴趣型人本课堂
专业课普遍具有概念性强,专业术语较多,内容比较抽象等特点。例如,笔者任教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时,发现学生缺乏相应的生活经验,对该课程知识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则原本索然无味的知识变得更为死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以吸收,久而久之,便对本课程失去兴趣和信心。本着“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一切为了学生”的准则,注重将生本教育贯彻于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设计好各个学习环节,适时进行引导,使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的自学能力,明确小组协作的团队意识,在课堂活动中提升自身的素质,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在设计“晶体与非晶体”的判别时,以项目驱动法,让学生通过实验来总结实验现象。课前,以小组为单位,准备好云母薄片、石蜡、钢针、打火机等工具,并训练好自己的“小助手”。课上,小助手在云母薄片上涂一层很薄的石蜡,然后用烧热的钢针去接触云母片,让学生观察接触点周围的石蜡熔化后所形成的形状,然后再在玻璃片上做同样的实验。通过学生做实验,并从实验中观察现象,并试着说明现象产生的原因。结果,学生学习积极性高,课堂教学效果好。
在进行课堂教学的同时,要有对知识点进行训练拓展的设计环节。在设计练习时,以基本题为主,再设置一些提高拓展题,训练拓展题的设计也遵循多样性、渐进性和趣味性。采用一题多问,层层深入;通过游戏、闯关练习等形式,富有情趣等。这样,既可以使枯燥乏味的专业课变得生动,吸引学生的探知欲望,保证各类学生均能从练习中有所收获,也对知识点进行了巩固。
由此可见,无论课前、课中或课后,充分相信学生,尽可能让学生自己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不仅可行,而且必要。
三、以自学为前提 创建自主型人本课堂
“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设计,要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考虑,以学生的内在需要及学习兴趣为出发点,注重学生的学法指导,积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老师善于利用”。在教学设计中,特别注重学生课前预习,精心布置“前置性作业”,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课堂教学打埋伏。如在讲授《钢在加热和冷却时的组织转变》章节时,由于学校在热处理方面的实验设备欠缺,学生又缺乏相应的生活经历,再加上专业性术语比较多,本着“简单、低入、根本、开放”的原则,践行生本理念,设计好前置性作业,安排学生准备好实验设备,课堂上由训练有素的小助手讲解,课堂总结、评价都由学生完成,教师只是一个评论员。让每位学生在课前都有事可做,并能独立完成学案上相应的知识内容,完成自主探究。
图1
四、以问题为前提 构建问题型人本课堂
在前置性作业有效完成的前提下,采用做实验的方式进行课程导入。在《同素异构》教学时,引导语:一根直径为1 mm左右的细丝剪成两段,放在酒精灯上同时加热到赤红色,然后分别放入水中和空气中冷却,冷却后进行弯折,对比观察它们性能的差别(填好表1所示表格,并完成填空)。
表1
学生开始分工协作,有人计时,有人点酒精灯,有人剪细丝,有人完成数据填写……
观察现象:虽然钢的成分相同,加热温度也相同,但采用不同的冷却方法,得到不同的力学性能。这主要是因为在不同的冷却速度情况下,钢的内部组织发生了不同的变化。
结论:热处理能使钢的性能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由于铁的同素异构转变。
紧接着进入下一个项目:画出钢在加热和冷却时的临界温度(平衡状态下的临界温度A1,A3,Acm)。
温馨小提示:冬天来到了,气温开始下降,想一想水结冰的实际温度与理论温度有什么不一样吗?冰融化成水又是如何呢?让学生能够将生活小常识带入到学习中来,更好地理解知识点。通过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得出结论:钢的组织转变总有滞后现象,即在加热时钢的转变温度要高于平衡状态下的临界点,在冷却时要低于平衡状态下的临界点。加热或冷却时的速度越大,组织转变偏离平衡临界点的程度也越大。
期间,并适时地添加一些鼓励性的言语。
五、以多元评价为前提 构建激励型人本课堂
传统的教学评价重点是教师的“教”,但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课堂评价已转移到学生的“学”。通过课前的自主学习,课堂上的以活动为载体,项目式教学为驱动,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同学互评以及教师适时的鼓励,通过对课堂教学有效多样性评价的实践,让更多的学生体验学习的进步。
有一次,学生在进行“晶体与非晶体”这个实验时,张同学对陈同学的评价是这样的:“首先,我要非常感谢陈同学,由于实验时用到了玻璃,陈同学看我是女生,怕我不小心划伤手,主动要求我口述,他来完成在玻璃上进行的一系列操作,非常感谢他的配合,我要为他点个赞。”顿时,全班为陈同学鼓起了掌,陈同学则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我相信,这次的学生评价对陈同学的激励作用是非常大的。
教师的评价具有权威性,教师不仅要进行有效的课堂总结,突出知识的重、难点,更应适度地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每位学生都有着不同的个性,教师评价应该注重学生个性的差异,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既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也要用激励性的语言指出其有待提高和努力的方向,教师评价要恰如其分,语言表达需要充满人文关怀,让学生在评价中正确认识自我存在的价值,重拾学习的信心。
郭思乐教授认为:我们今天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生本教育的宗旨,把生本教育做深做透做好。树立一个思想:简简单单才是美,简简单单才是真,简简单单才是好。按生本的思想和方法办事,就是制胜之道。我也坚信:只要我们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充分自主的学习,学会团队协作,体验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良好学习氛围,为学生搭建一个施展个人魅力的舞台,会让我们的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堂更热。
[1] 刘景忠.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职教人[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4.
[2] 郭思乐.教育激扬生命∶再论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 郭思乐.谛听教育的春天∶郭思乐生本教育思想随笔[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
陈丽明,本科,讲师。江苏省宜兴市张渚中等专业学校,214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