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学云”平台的大数据应用
2016-12-08宋彦斌刘志荣
宋彦斌 刘志荣
“慧学云”平台的大数据应用
宋彦斌 刘志荣
慧学云智能教育平台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了师生的高效互动,适应未来的智慧化新教育模式。学生通过该平台的学习,能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从“学会”转变为“会学”,最终实现“慧学”。
云数据教学;学习兴趣;学习习惯
曾几何时,几根粉笔,一块黑板,教师就能讲授一堂课。而现在随着信息技术完美地融入课堂,课堂的容量和知识面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以至于很多教师认为不使用多媒体的课程就不是一堂好课,这种说法虽然有些片面,但不失为信息技术重要性的一种体现。在网络大爆炸的今天,教育行业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在线学习、慕课、翻转课堂、未来学校等越来越多的信息化教学方式开始得到应用,其中不乏比较成功的融合范例,而慧学云智能教育平台(以下简称“慧学云”平台)就是这些范例中和课堂教学融合得非常好的平台之一。
经过一段时间的熟悉和使用,“慧学云”平台逐步融入笔者的教学中。从中笔者体会到了很多原来很难实现的教法、学法及教学反馈方式,在使用相对熟练后,结合“慧学云”平台和学校的自主学习模式做了一节高一化学复习课,经过实践发现其确实能给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推动人们求知的内在力量。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教师在讲台上讲得酣畅淋漓,学生听得聚精会神,我们共同享受着教育的快乐,传授着知识、改变着未来,那是多么幸福的体验。可是当外界的新事物大量进入学生的视野后,那些曾经对知识充满无限渴望的眼神不见了,他们把目光投向了互联网的花花世界,教师的激情已唤不起学生的热切回应。
“慧学云”平台的“智能提分王”系统为笔者解决了这一难题,其界面采取网络游戏模式(如图1所示),给学生新颖和有趣的第一印象,系统内的每一项功能都是仿照流行的游戏模式进行设计的,如高效诊断并解决问题的“惠医馆”、有名师点拨的“国子监”等,具有一定的时代性,也符合当今中学生的好奇心和挑战欲,尤其能将沉迷于游戏不认真学习的孩子重新拉回学习中,使学生重新投入学习,同时学生很愿意利用该系统完成预习及复习,依照任务安排,学生可以明确如何进行预习,久而久之也就学会了预习的方法,使课堂教学的效果有效延伸到学生的课余时间。学生就此也就慢慢地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由“学会”过渡到了“会学”。
图1 “智能提分王”系统学生端
二、关注每一个学生个体
学生学习是个体化的行为,是别人无法替代的。日本学者佐藤学认为,教师在教学中“要以慎重的、礼貌的、倾听的姿态面对每一个学生,倾听他们有声的和无声的语言”。“云智能”是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方式,对每个人的行为、思想等大数据进行记录,通过对大数据的智能计算,提供真正的个性化、智能化的专属解决方案。云智能教育是云智能技术模式与教育的完美融合。“慧学云”平台就是这样先进的教育平台。
“慧学云”平台会记录学生的学习痕迹,包括所看过的讲解视频、做过的题,有问题的知识点及存在的困惑等。在这里有每个学生的统计,更有整个班级的统计(如图2所示),教师可以根据云数据检测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水平,进而针对性地对学生个体进行辅导;更可以通过对整个班级的统计分析,有效帮助教师找准对于学生来说的难点、易错点及“病灶”,进而及时针对学生的共性问题进行课堂上的集中解惑,这是传统教学无法企及的。
图2 学生练习结果分析统计
教师在布置预习和复习任务时,可以选择习题的智能推送,“慧学云”平台会根据学生实时答题的情况针对学生做出改动。例如,学习困难的学生做错一道简单题,那么下一道题仍会是简单题,不会马上拔高习题的难度,但成绩优异的学生由于前面的习题全部正确,所以习题的难度会逐渐加大。可见,平台对于学生个体的关注度很高。
三、强化课堂的教学效果
云数据的好处之一还在于资源共享,平台上有非常多的习题可供我们在课前备课时选择,并且还有“新题”“易错题”等的标注和分类,可以使我们快速找到一些适合自己学生的习题,并且还能自主上传习题,凸显教师的个性化教学。海量的优质资源也让教师突破了章节的限制,可以随时抽取任意知识点上课,灵活运用,使学生真正做到“温故而知新”,这在复习课中尤为重要,让学生学会综合思考问题。
课堂知识的落实一直是所有教师头疼的问题,而“慧学云”平台在这方面有很好地突破。帮助教师的课堂教学变得更形象、更直观,学生做课堂练习时可以不用抄题,直接看着PPT中给出的练习题,在练习本上计算,关键是回答后教师对所有学生的答案一目了然,不用再黑板抄题或打印试卷,既省力又省时,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在练习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谁也不愿意让别人看到自己不会或做错,让课堂上充满活跃的气氛,思维活跃了,学习效率也就提高了。开始时确实会有些学生不积极参与,听其他学生得出答案后自己照选,也有的随便选,但当答案清晰地显示出每个学生的选择,有的学生就感觉不好意思了。通过教师的引导,慢慢地每个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起来,听课效率逐渐提高了。建议教师可以分两种形式,简单的题,独立思考回答,谁都不许说出答案,争取每个学生都能理解学会。有难度的题,以小组为单位,组内沟通,但组与组不商量,先随机提问小组内任意成员,再公布正确答案,让学生既合作提高,又相互竞争。“慧学云”平台的答题时间显示可以告诉教师和学生,谁回答得最快、最好。教师的一声赞扬、个人的加分、同学的羡慕,让每一个学生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四、“慧学云”平台应用教学实录
为了展示“慧学云”平台的教学效果,笔者设计了一节公开课,内容是高一年级化学必修2的第三章《有机化合物》复习。
1.课前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自主完成本节课学案,并利用“慧学云”平台的视频进行查漏补缺,完成“慧学云”平台学生端上的预习题。教师通过数据分析,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2.课中过程
(1)学生展示课前自主完成并小组交流的学案(分为五大块内容,每小组完成一块)。
(2)重做“慧学云”平台课前预习题,并展示对应习题的预习答题数据。在学生每交流完一大块知识内容后,将该部分知识点所对应的课前“慧学云”平台预习题以及课堂练习的形式再次要求学生答题,统计答题情况,然后展示“慧学云”平台的预习数据,并对两次答题进行对比,观察学生经过复习后的提高之处。给答题最快的前3名学生加分,促进学生提高答题速度和正确率。
(3)“慧学云”平台交互测试。利用“慧学云”平台上课交互模式做练习,练习题均选自“慧学云”平台题库,并自主上传7道高考选择题,用以提升学生的知识掌握。
3.课后学生复习
布置作业:完成“慧学云”平台“智能提分王”系统中的任务,复习“有机物”相关内容(试题的选取采取“智能推送”,如图3所示)。
图3 智能推送试题
4.课后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属于学生已学知识,通过复习起到将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的知识融会贯通的作用。先依照学案由学生自主完成,并进行小组交流,预习过程中通过“慧学云”平台系统观看视频查漏补缺,并完成精选的预习题。课堂中先由小组派一名代表展示学案内容,其他学生进行订正,然后在每一块知识内容完成后都将此部分的课前预习题以课堂练习的形式再次让学生做一次,完成后,展示课前“慧学云”平台的统计数据,以此对比学生学习前后的答题水平,最后拔高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将课前另外选好的5道习题和7道自主上传的高考选择题作为练习。课后完成“慧学云提分王”系统中的复习内容,习题以智能推送的形式派发。
“慧学云”平台的应用确实提升了师生交互活动的效率,教师能及时通过数据了解学生对某一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提高教学效率;为学生提供能力诊断与个性化学习方案,因材施教,实现教学数字化管理,实时监控教学质量。不过在使用过程中应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学生做题速度有差异,思考慢的学生着急,所以此部分学生出错率较高;二是学生独立思考与交流讨论时,有学习困难的学生可能无法独立完成,但没有时间寻求帮助。
五、结束语
“慧学云”平台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了师生的高效互动,适应未来的智慧化新教育模式。学生通过“慧学云”平台的学习,能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从“学会”转变为“会学”,并最终实现“慧学”,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基。
宋彦斌,本科,中教一级。太原市第三十中学,03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