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资渠道、外商直接投资与民营企业出口*——基于浙江省民营企业的经验证据

2016-12-08温州商学院外语外贸学院张士军

财会通讯 2016年32期
关键词:劳动密集型银行贷款外商

温州商学院外语外贸学院 张士军

融资渠道、外商直接投资与民营企业出口*——基于浙江省民营企业的经验证据

温州商学院外语外贸学院张士军

本文使用Tobi t模型,对融资渠道、外商直接投资和民营企业出口的相互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论表明,民营企业出口与是否获得良好的银行贷款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不同类型的外商直接投资对民营企业出口的影响效应不同。研究结论对于构建外商投资企业和本土民营企业的和谐关系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探索。

外商直接投资 融资渠道 民营企业出口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源于我国实施的吸引出口导向型外商直接投资的优惠政策,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外商投资受援国和出口大国,一度赢得世人的赞誉。然而,部分学者对于我国长期实施的鼓励外向型外商直接投资的一贯政策并不乐观,其所质疑的是,外商投资企业是否抑制并替代了国内民营企业的正常出口,这引申出另一个问题,外商投资企业宽松的外部融资渠道、国内民营企业融资约束和民营企业出口三者之间是否存在必然的联系。从跨国公司的融资结构来看,主要有四个典型来源:政府预算资金(针对合资企业)、国内银行贷款、自筹资金(包括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和盈余结转)、国外融资。一个典型的外商投资企业经常综合利用上述所有融资渠道获得所需资金,目前从政府预算资金、国内银行贷款、自筹资金、国外市场融资等渠道获得资金分别占融资总额的8%、20%、17%和55%,这表明在中国经营的外商投资企业已经成为国内金融资源的垄断使用者。

与外商投资企业丰富的金融资源和便捷的融资渠道相比,国内民营企业却难以从银行系统贷款,包括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在内的中国银行业一直存在对民营企业的贷款歧视,“融资难”是一个长期困扰民营企业的问题。正因为受到金融抑制,国内民营企业很难进行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和产业升级,也很难与国外市场达成长期出口契约安排。国内这种融资规则在压抑民营企业发展的同时,反而为进军中国的外商投资企业扩大融资提供了条件。根据这种观点,我国特有的这种重视国有企业和大型外商投资企业,而忽视广大中小型民营企业的融资政策偏差,导致出口导向型外商投资的大量涌入。因此,大量的外商投资进入中国并不必然是国内经济强盛的象征,两个相关研究问题顺次抛出:融资渠道与企业出口之间是否存在必然的联系?外商直接投资对本土民营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机制是什么?本文试图探索这些科学命题。目前,有关经济增长与融资之间关系的文献研究较为丰富,但有关融资渠道、外商直接投资和出口之间相互作用的微观机制却少有涉猎。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通过构建模型,模拟融资渠道、外商直接投资和民营企业出口之间的相互关系,并用我国外商投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微观数据进行实证检验。

二、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研究以浙江省民营企业为样本,采用微观动态面板数据,通过构建模型,实证检验融资渠道、外商直接投资和民营企业出口之间的相互关系。数据来源于商务部网站、浙江统计网、万得数据库、FT中文网、路透社网站、各公司网站和年度财务报表,以及中国统计局编制的中国工业企业统计年度报告(2000-2012),该报告几乎涵盖了所有年销售额超过五百万人民币的民营企业数据。根据研究需要,考虑数据的完整性,剔除2000年以后新建的民营企业,并剔除2000~2012年个别年度数据缺失的民营企业,共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民营企业2438家。

(二)变量定义

(1)被解释变量:出口强度。被解释变量Exporti j t为j产业中民营企业i在t时期的出口强度,出口强度定义为出口在总销售额中所占份额,民营企业i在时间t可能有正的出口额(出口强度大于0),也可能有负的出口额(即进口,此时出口强度小于0)。

(2)解释变量。一是银行贷款,银行贷款Banki j t是指j产业中的民营企业i在t时期所有融资结构中的银行贷款部分,用银行贷款额占总资产的比例表示。二是外商直接投资(FDI),本文采用外商直接投资存在强度来衡量FDI,外商直接投资存在强度FDIi j t表示j产业中在t时期外商投资企业产出占该产业总产出的比重。

为了采集产业j在t时期的外商投资企业存在强度,本文定义H FDIj t为“水平型FDI强度”,即某一产业中外商投资企业产出占该产业总产出的比重,据此推出两个与外商直接投资相关的指标:“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本地民营企业在j部门t时期的外商直接投资后向联系是该民营企业为外商投资企业提供中间投入品,即“后向联系”为:

βkj代表本地民营企业在k部门产出中提供给外商投资企业j部门的比例,称之为上游FDI,度量了当地民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的前向联系强度。

H FDI、DFDI和UFDI这三个FDI指标被外商投资企业的市场导向(市场寻求型、出口导向型)进一步区分,市场寻求型为外商投资企业以国内市场为销售区域,出口导向型为外商投资企业以海外市场为销售区域,即出现了六种类型的FDI:出口导向型水平FDI、市场寻求型水平FDI、上游出口导向型FDI、上游市场寻求型FDI、下游出口导向型FDI、下游市场寻求型FDI,而市场导向可以由外商投资企业公布的国内市场销售额和出口额进行比较、判断。

(3)控制变量。本文采用Xi j t代表一组控制变量:一是新产品创新(PIi t),用民营企业i在t时期新开发的产品在总产出中所占比例来表示;二是经营期限(POi t),用民营企业i从开始创立到t时期所经历的年限表示;三是全要素生产率(TFPi t),采用索洛剩余法进行测算,比如本年度的产量比上年度增长了15%,而其中要素投入增长了10%,则剩余的5%即为该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四是劳动培训支出(LTEi t),用t年劳动培训投入占工资总额的比例表示;五是企业规模(ESi t),用民营企业i在t时期登记在册的员工人数表示;六是自筹资金比率(SFRi t),通过非正规金融渠道或非金融渠道的筹资额在总资产中所占比例来表示。

(4)特征变量。一组特征变量Di j t包括产业类型、进入时间,均为虚拟变量。ε为随机误差项。其中产业类型中资本密集型赋值为1,劳动密集型赋值为2;进入时间变量中在2002年之前进入的外商投资企业记为1(我国于2002年1月1日正式加入W TO),在2002~2008年之间进入的外商投资企业记为2(2008年为全球性金融危机),在2008年之后进入的记为3。

(三)模型构建为了验证融资渠道、FDI和民营企业出口之间的相关性,本文构建了Tobi t模型,引入出口强度作为因变量,为消除异方差和自相关问题,本文以FDI和Bank的滞后一阶作为工具变量,构建动态面板Tobi t模型如下: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表1显示了浙江省民营企业和投资浙

αkj为本地民营企业在j部门产出中提供给外商投资企业k部门的比例,假设提供给外商投资企业的产量比例越大,本地民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的关联度越大,称之为下游FDI,度量了当地民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的后向联系强度。

以同样的方式界定外商投资企业在上游行业的指标,即“前向联系”为:江的外商投资企业2009年、2012年的平均产出份额和出口强度,很显然,相比本地民营企业而言,外商投资企业(界定为外资至少占25%的股权份额)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均有较大规模的存在。但表1也表明,外商投资企业在服务国内市场方面也有较大的利益存在。值得注意的是,民营企业的产出份额在2009~2012年间增长幅度超过两倍,但出口强度并没有如此大幅度的变化。

表1 民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的产出份额和出口强度数据

(二)回归分析 利用工具变量模型分别对全样本、劳动密集型样本、资本密集型样本进行估计,这样进行处理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初步认为出口导向型FDI与劳动密集型部门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二是由于技术差异,劳动密集型部门和资本密集型部门可能面临不同的外部融资需求。

表2显示了Tobi t模型的边际效应,与现有的经验证据一致,无论是劳动密集型部门还是资本密集型部门的民营企业,企业规模和生产率增长对出口倾向起到正向的显著性影响,例如,根据IV Tobi t模型,对所有民营企业而言,企业规模平均增长10%,则出口强度平均增长3%。产品创新对出口也有积极的效果,这种影响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不显著,但在资本密集型行业通过了10%的显著性检验,因为资本密集型行业的新产品开发对于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更为关键。相比之下,员工培训对于出口的影响效果在劳动密集型行业更加显著,但在资本密集型行业却不显著,这表明,传统行业的技能提升在国际商务活动中更加重要,而资本密集行业则注重增加高新设备等硬件投入,提高技术和自动化水平。企业成立的时间虽然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但影响程度极小可以忽略不计。

需要重点强调的是,能够获得良好的银行贷款对促进出口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无论是劳动密集型部门还是资本密集型部门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尤其银行贷款融资对于促进劳动密集型部门出口的效果更加明显。对于所有样本而言,自筹资金对于出口也有一个正向的显著性影响,但在资本密集型部门为负向关系但不显著,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资本密集型部门的民营企业针对出口的比例较小,大部分面向国内市场,这也进一步印证了前述的劳动密集型部门民营企业的出口强度高于资本密集型部门民营企业的出口强度这一事实。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对于国内民营企业而言,融资水平和出口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总之,正规融资渠道(即银行贷款)提高了我国民营企业的出口强度,这一积极效果在劳动密集型产业更加明显,相反,自筹资金对于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出口影响微乎其微,这样看来,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出口更加高度依赖外部融资,而不能仅仅通过内部渠道融资。

表2 银行融资、出口与FD I溢出效应

研究发现,来自FDI的出口溢出效应呈现出典型的异质性特征:

第一,出口导向型水平外商直接投资有强烈的出口增强效应,这一增强效应在资本密集型行业更为显著,其途径是出口导向型外商投资企业通过将国际市场信息传递给当地同类民营企业而实现。

第二,出口导向型水平FDI的出口溢出这一正外部性对于获得更多银行贷款的劳动密集型民营企业更加显著,这在加入出口导向型水平FDI和民营企业银行贷款的交叉项后可以清楚的看出,因此,良好的融资渠道不仅对出口有无需置疑的影响,而且也帮助国内民营企业更好的利用来自该行业外商投资企业产生的外部性的出口溢出效应。但这一效应在资本密集型部门却不显著,原因仍然在于资本密集型行业主要面向国内市场,对于水平型FDI的出口溢出效应并不敏感,其获得银行融资更有利于国内市场的发展。

第三,市场寻求型水平FDI对国内民营企业的出口有消极影响,这种消极影响效果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中获得更多银行贷款的民营企业更为显著,这种消极影响效果的一种解释是,市场寻求型水平FDI缺乏出口溢出效应,而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国内民营企业为了与市场寻求型外商投资企业争夺更多的国内市场份额,需要更多的融资去扩大投资以提高市场竞争力。

第四,下游行业的出口导向型FDI对国内民营企业的出口并没有显著影响,这似乎表明,在中国的外商投资企业并没有大量的本地化采购,或者与国内中间供应商的互动过程中并没有为后者提供积极的出口机会。但加入下游行业出口导向型FDI和民营企业银行贷款的交叉项后出口促进效应开始显著,这说明引入下游行业的出口导向型FDI情况下,那些具有良好融资渠道的民营企业有更好的出口,这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尤为显著。

第五,下游行业的市场寻求型FDI导致国内民营企业出口强度下降,这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为市场寻求型外商投资企业提供中间投入品的本土民营企业更加倾向内销导向,这种情况在资本密集型行业尤为显著,原因在于为下游市场导向型FDI提供中间品的多为资本密集型企业。但当加入下游行业市场寻求型FDI和民营企业银行贷款的交叉项后出口强度开始发生逆转,这说明引入下游行业的市场寻求型FDI情况下,那些资本密集型行业中具有良好融资渠道的民营企业有更好的出口,这一现象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却并不显著,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可能在于资本密集型企业获得融资后生产能力增加,扩大规模,除部分产品满足内需市场,大部分产品开始搏击海外市场,避开国内市场竞争,摆脱外资控制,寻找新的生存空间。

此外,无论外商投资企业采用何种战略导向,上游行业的FDI和国内民营企业出口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可能的原因是上游FDI既不会产生出口溢出效应,也不会产生国内市场竞争,因此对国内民营企业的经营和市场战略不产生显著影响。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采用一个包括2438家民营企业的面板数据集,对融资渠道、FDI和国内民营企业出口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分析和实证检验,对融资渠道和FDI的内生性和异质性进行控制。研究结果表明,在融资渠道结构中,获得良好银行贷款与更好的出口业绩显著正相关,尤其是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的政府非关联企业,而自筹资金对于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出口影响微乎其微。出口导向型水平FDI对民营企业也有较强的出口促进效应,这种正外部性对那些能够获得较好银行贷款的劳动密集型民营企业效果更为显著;相反,国内市场寻求型FDI对本土民营企业的出口有不利的影响,这种消极影响效果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中获得更多银行贷款的民营企业更为显著。下游行业的出口导向型FDI对国内民营企业的出口并没有显著的影响,但能获得良好银行贷款的劳动密集型民营企业则有更好的出口;而下游行业的市场寻求型FDI中,资本密集型行业中具有良好融资渠道的民营企业有更好的出口。无论外商投资企业采用何种战略导向,上游行业的FDI和国内民营企业出口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具有政府背景的民营企业,其获得银行贷款与出口强度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相关性,特别对具有政府背景的资本密集型行业的民营企业而言,银行贷款对其出口的促进作用没有积极影响。

由此看来,通过与外商投资企业构建纵向产业链,加大出口溢出效应的情况是相当罕见的。这些研究结果表明,为了培育本土民营企业的出口,相对依赖于FDI产生的出口溢出效应而言,消除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歧视是一个更为有效的方式,本研究的重要启示在于,为了扩大民营企业的出口,国家应该对国有银行体系进行系统性改革。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民营企业才有了自营进出口权,不再通过国营贸易公司代理出口,即使这样,民营企业仍然受到金融抑制,民营企业融资难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尤其那些没有政府关联的民营企业。本研究具有重要的政策要义,更多的融资一般意味着更多的出口,而更多的外商直接投资(尤其是市场导向型的FDI)则意味着更少的出口机会,为了培育国内民营企业的出口,金融体制改革是一个更加有效的政策选择。

*本文系2016年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16NDJC132YB)阶段性研究成果。

[1]Al f aro,Laura,AreendamChanda,SebnemKal em l i -Ozcan,and Sel i n Sayek.FDIand Econom i c Growt h Rat es:The Rol eof Local Fi nanci al M arket s,Journal of i nt ernat i onal Econom i cs.2004,64,89-112.

[4]De l a Fuent e,A.and J.M.M ari n.Innovat i on,Bank M oni t ori ng,and Endogenous Fi nanci al Devel opm ent.Journal of M onet ary Econom i cs.1996,38,269-301.

[5]M oral es,M.F.Fi nanci al Int erm edi at i on i n a M odel of Growt h Through Creat i ve Dest ruct i on.M acroeconom i c Dynam i cs. 2003,7,363-393.

[6]Jacoby,H.G.Borrowi ngConst rai nt sandProgress Through School:Evi dence f rom Peru.Revi ew ofEconom i cs and St at i st i cs.1994,76,151-160.

[7]St i gl i t z,J.andA.W ei ss.Incent i veEf f ect sof Term i nat i ons:Appl i cat i ons t oCredi t andLabor M arket s. Am eri can Econom i c Revi ew.1983,73,912-927.

[10]Acem ogl u,D.andF.Zi l i bot t i.W as Prom et heus Unbound by Chance?Ri sk,Di versi f i cat i on and Growt h.Journal ofPol i t i calEconom y.1997,105:709-775.

[11]Bernard A.B.,Eat on J.,Jensen B.and S.S.Kort um. Pl ant s andProduct i vi t y i nInt ernat i onal Trade.Am eri can Econom i c Revi ew.2003,93:1268-1290.(编辑 朱珊珊)

猜你喜欢

劳动密集型银行贷款外商
终于中了
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劳动密集型产业不能丢
聚焦《欧盟外商直接投资审查条例》
一起由质押监管骗取贷款的贷案及风险防范
劳动密集型企业缴纳社保费情况调查
当前宏观经济政策下中小企业融资现状研究
商业信用对货币紧缩政策的传导机制研究综述
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谁是冒牌外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