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体化追寻
——谈李少白童话
2016-12-08吴振尘
→吴振尘
本体化追寻
——谈李少白童话
→吴振尘
中国童话由叶圣陶《稻草人》(1921)开始,就“走出一条自己的道路”,实际上已经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化的童话创作道路。稻草人著名的形象让人联想到《绿野仙踪》(1900),但在中国童话中,它目睹的是中国的社会和生活,其想象的内容、表达的主题,都有着自觉的本土化追寻。
李少白童话的主要特色之一,即在于本土化的书写方面,包括想象的本土化、生活的童话化、主题的现实化。
一、想象的本土化
一般认为,童话的重要特征是具有浓厚的幻想色彩。在幻想想象中体现本土化,是李少白在童话中所自觉追求的。
1.角色名称的本土化
《找家》写小花狗看到啄木鸟等有事情做,就找智慧大仙,大仙让它给人看家。小花狗就开始找人类的家。作品里面出现智慧大仙,这是和西方童话不同的。《冰淇淋大厦》和《小神鸟》里有绿林仙姑。《银狐变猪》中有转世大神、投胎、转生证、假唱,既有本土化形象和文化的运用,也有社会内容的加入。《伟伟的奇遇》中塑造了风神、雷神,具有本土化神话色彩。《金口玉言》角色则是中国元素的皇帝。
《回龙山的故事》写吞云吐雾的乐于助人的龙,吸到了汽车尾气、烟囱浓烟、化工厂的毒气,打喷嚏把吸到的云都喷出来,就是乌云,大雨导致洪水,人们遭殃。听了动物们的告诉,“人们这才明白,吸云龙受这么大的苦,责任原来在自己的身上。”作品的龙、旱魔、水鬼,都是本土化的形象。
2.表达内容的本土化
《云娃娃的游戏》想象活泼,有西游的悟空斗二郎神时变化的乐趣。末段的最后一句:“他俩说着,笑着,肩并肩向前飞去,飞向远远的天边,飞向太阳公公睡觉的地方……”不够力量。面对屋顶青烟、晚风中的歌声,这么美的世界,应该说人类世界更美。它们要把人间的美,说给天上的伙伴/家人听。《会变魔法的猴子》里猴子的变化,让人联想到《西游记》,有本土化的运用。《想变人的猴子》在具有民间故事色彩之外,还有《西游记》色彩,如“猴兄弟仔细一听,原来是猕猴桃树在说话,便回答说:‘我们要到山顶找长眉老人哩。’”
《名人脸谱》对京剧脸谱做了发挥。《森林里带回的零蛋》里的魔法笔画什么就出现什么,是马良神笔的借鉴。《哪吒改行》写哪吒找不到工作,最后成立一个“太空废品回收无限公司”,带着天兵天将朋友,一起收集太空垃圾。中国传统的神话人物加上科幻元素,想象具有本土化的色彩。
3.叙事情节的本土化
《狐狸取名字儿》花背狐狸狐七改名字的故事,改成狐一,被选为族长;改成狐亡,被当作狐王邀请出席森林艺术节;改成狐头,被当成糊涂(虫),被大象驱赶。从谐音找到乐趣,突出了汉字的特点。从取名上,看到花背狐狸的狡猾、钻营,利用不明、同情上位。这样的人,终有倒台的一天。《狼婆婆学人话》在民间故事、《小红帽》的基础上进行了继承和改造,姑娘抵挡住了唠叨、劝告、批评、假话,却被奉承迷住,被老狼得手吃掉。
《金口玉言》写老皇帝告诉小孙子当皇帝的注意事项:“皇帝是金口玉言,句句话都是圣旨,金科玉律,说一不二,不要随便说话就是了。”小皇帝说什么就出现什么,说宰相是哈巴狗,宰相就真的像哈巴狗一样走路。念唱颠倒歌,就都实现了。最后小皇帝“宣布取消皇帝”,得到百姓的拥护,以后当了元首。
二、生活的童话化
生活不断发展变化的,生活本身即具有地域性。把普通的生活,变成童话,是儿童文学作家高明于常人的地方。这也是把生活变成艺术的方式,同时能解决童话幻想脱离实际生活的不足。
1.生活童话
从现实生活中引发想象,产生故事,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神奇的望远镜》写山山没有内容写日记,就拿望远镜到处看。主角山山能把望远镜里眼前的东西拿来拿去,神奇的事情就能写日记了。《会走的树》从大杂院居民的角度,写所见的树都自动换地方,原因是树留下水坑里石灰水、洗发水的气味,体现人对树的某种破坏。《金口玉言》从生活实际的角度,否定了皇帝的说一不二。借助童话想象的便利,小皇帝所说的一切都属实了,连颠倒歌都成为了现实,尤其是“八十岁的老头坐在摇车里”,“老皇帝从床上爬起来,坐到小皇帝儿时的摇车上玩起来。”这种对生活的颠倒,能引发对生活的深入理解。
童话离不开动物角色,如果动物能替换成人(当然动物自有其物性),可视为拟物的手法,即把人拟成动物。《丑小鸭笑了》中出现的丑小鸭就是现实生活中残疾小朋友,原本残疾的丑小鸭很自卑,在朋友的鼓励下,发现生存的优点。作品中符合物性的单腿赛跑和捉虾比赛的两个比赛项目,专为鼓励而设计。《找家》的小花狗依次找到了山神庙、小吃店、旅店,最后找到人的家,以此引导幼儿认识家的内涵。《树下的队伍》表达了非洲象是站着睡觉的科学知识,并且讽刺了盲从的心理。
2.知识童话
把生活中的现象、知识,用充满幻想的童话形式表达,容易为儿童理解和接受。《动物王国的趣事儿》介绍了猫科动物(《猫科长》)、蜗牛牙齿(《会写字的蜗牛》)、蜻蜓的复眼(《偷看大王》)、动物的逃跑知识(《怪墨水写出的怪作文》)、动物吃石头(《吃石头的学问》)、动物住处的说法(《笑破肚皮的作文》)、狗是色盲(《小黄狗开火箭》。)还有介绍七星瓢虫吃蚜虫(《蚜虫婆婆》)、能打败水蛇的鳜鱼(《鳜鱼斗蛇》)、吃寄生虫的小姐鱼(《小姐鱼》)、吃老虎牙缝里肉屑的虎雀儿(《虎雀儿》)、最懒的猴子树懒(《最懒的猴子》),等等。《山大王,海大王》里的大灰狼和小狗各自利用所知的科学知识称王(称霸),小狗利用海潮涨落知识打败了利用回声知识的大灰狼。《两朵蒲公英》较生动地传达了蝴蝶授粉、蒲公英结果子、繁衍的知识。《穿山甲和花儿》写了花儿、结果、种子发芽、长成树苗的知识,同时也写了穿山甲和花儿之间珍贵的友情。
3.科幻童话
把生活中的问题,和科幻元素结合,是对童话元素的改动和丰富。《咪咪星球的儿童节》设计了外星上的假想国、乌托邦,对国际争端、经济等问题,做了儿童化的解决。所有的争端都在于缺乏童心/爱心/友谊/共赢/共存,科幻的设计,也表明这样的理想国与地球社会之间,还有不近的距离。
4.校园童话
《辣椒娃和鸭梨老师的故事》以校园生活为题材,以儿童的想法对待老师的作业布置、参加兴趣小组、吃特效泡泡糖变假爸爸、争取秋游、打喷嚏赶走老狼和老虎、举办狂欢舞会撮合老师爱情、打碎玻璃争着负责任、惩罚电游室老板等,把角色处理成蔬菜水果,进行童话化。
三、主题的现实化
童话的主题表达需要围绕儿童成长实际出发,儿童文学(幼儿文学)主题表达,“应当主要以原型和母题为主要内容和永恒不变的内容。”(刘晓东《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5页)母题可以开启人的本性和无意识,爱、顽童、自然,是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刘绪原《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这里的三大母题,实际上“也就是儿童文学的三大永恒主题”。(方卫平序言二)对永恒主题的把握的方向是对的,具有儿童精神发生学的理论依据。当然,永恒主题在现实中,还可以进一步细化。李少白童话的主题能够结合儿童生活的现实去立意表达,在具备普世化的同时,也能重视哲理化的表达。
1.主旋律主题
主旋律的价值观凝聚着人类的美好理想,其中爱国/爱家、友善、诚信、奉献等,为作家作品常见的儿童教育主题。
爱家(爱国)的主题。《啄木鸟的天堂》写小啄木鸟托托寻找天堂的故事。“生我养我的地方,才是我真正的天堂啊!”既突出处处是天堂,也从原点出发又回到原点的追求,传达出哲理思考。《找家》对于家的理解,没有人不是家、有吃的地方不是家、有家人的地方才是家,“有温馨、有爱的地方,才是真正的家啊!”这样,就把什么是家具体形象地讲明白了,容易为儿童接受。在爱家的主题外,还有个人价值的实现、自我的觉醒的主题,尤其是表达了动物和人的关系,人类的温馨和爱,正是动物所需要的家园。家不是物质的存在,更是精神的栖息之所。《智叟治山》表达爱家乡的主题,智叟通过游历,“人怎能离开哺育自己的摇篮呢?”带回种子种在山上,把山变成聚宝盆。愚公不再移山,也在挖洞种树了。在如何建设家乡的问题上,一个是破坏搬走,一个是因地制宜,美化(绿化)家乡。由寓言到童话,古为今用,体现改编的智慧。
民主的主题。《金口玉言》表达了民主思想,金口玉言是皇帝专制的表现,专制和民主对立。专制的弊端通过小皇帝的小和童话,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卒章显志,“干什么事儿都能听听人们的意见,和大家商量着办,国家治理得很好,人民过上祥和的日子。”
友爱的主题。《你要的我要的》通过生动的故事,巧妙地传达了植物可吃部分(萝卜、甘蔗、玉米)的科学知识。小猴把东西分给朵朵一半,“我是故事逗你玩玩的。”体现了友情的主题,比起《该不该收钱呢》中的猴子,以及《晒枣子》中的狐狸,是友善的。作品也有从反面立意的,《三个和尚外传》讽刺平均主义、利己主义,《老鼠的礼物》讽刺卖假货的现象。
团结的主题。《圆圆的圈儿》讲了在红马的提示下,逃跑的斑马群采取了围成一个大圆圈对付狮子,从而胜利。“后来,大家都爱用圆圆的圈儿,来显示团结的力量。”故事很生动地讲出了抽象的圈儿,发现和创造性了新词汇。《老鼠“敢死队”》从反面说明团结的重要性。故事在《伊索寓言·系铃铛的猫》假设空话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让老鼠们有所行动,站在了猫的面前,并围住了猫。还是因为怕第一个死,导致围攻失败。故事寓意丰富,团结行动是其中主要的方面。
助人的主题。《美丽的小泥人》做好事不留名,宣扬了美德。《雪人姐姐》写雪人姑娘舍己救人的高尚行为。《长颈鹿的围巾》赞扬了互助精神。长颈鹿脖子不需要围巾,“不冷吗?”是猜测。动物们就忙起来了,结果不需要,但其中的帮助的感情是温暖的。《想变成人的猴子》探讨做人的道理,提倡为别人着想,即为人民服务。猴子可以变成人,只要有爱心。人若失去善心,“还会失去做人的资格的。”
强调实干。《手影儿猫》以手影儿形象构思故事,表达了传统文化艺术的魅力。创造的手影儿当作角色,也体现了万物有灵,以及对如造物主一样的人的颂扬。故事还明确地表达了人造的猫论,“谁是真正的猫,这下都看清了吧!”好猫坏猫(手影儿猫),吓跑老鼠才是真正的猫。故事对主旋律话语进行了生动和巧妙的表述。
诚实的主题。《该不该收钱呢》体现了商品交换中的狡诈与诚实的矛盾问题。傻熊多多要收钱的时候,猴子说是用酸枣糊糊换的,因为没吃酸枣糊糊,不用交钱。猴子用语言的逻辑把朵朵绕得思路不清晰,变傻了,这种傻,也是我们平常人容易犯的毛病,何况是儿童。儿童在作品中可隐喻为朴实纯真的人,面对商品社会中的狡诈,难免受欺负。《麻烦的车》包括傻熊多多的三则关于车的故事,故事里突出了傻熊多多的傻,猴子、黄鼠狼都不诚实。车是现代化的表现,对现代化进程中的问题,傻熊无法理解,傻也可以视为前现代的淳朴。《名人脸谱》里老鼠米克借名人效应(脸壳)行威吓、欺骗之事,被黄狗训斥,最终命丧猫手,有讽人喻世的用心。
2.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教育
《懒嫂当模范》主题是关于幼儿良好习惯的教育。构思上有创意,用机器人保姆来教育改变幼儿。机器人的身份,喻意先进教育观念与先进科技之间的关系。也把放电视(“会说话的衣服”)、变戏法等非现实,表达得更自然些。加上生动、形象(电视屏幕)、示范给幼儿,帮助其树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兰嫂到懒嫂,是作者提倡的一种教育观念。“是啊,看来在孩子面前,我们有时候要‘懒’一点才好哩!”这里的懒,是培养孩子独立、自理的生活能力与习惯的教育。《除虫药草》表达家长不当的育儿方式,只喂药包办,不让幼儿自主活动。袋鼠的形象选择尤其形象,家长把幼儿整天放在袋子里,溺爱有加。《三篮红薯》是傻熊多多的故事,主题是提倡儿童动脑、动手。
3.生态主题
《森林的感谢》表达生态伦理思想的自然价值论。大自然对人无私的馈赠,只需人善待、同情(自然)弱小。小姑娘驱赶花蛇救了小鸟,因此获得自然的馈赠,满载而归,只因慈悲,得以丰厚的回报。“小姑娘把蚌送回山溪。她戴着项链,背着蘑菇、灵芝,提着红薯,握着人心果,走在回家的路上。”《回龙山的故事》生动地揭示了环境污染的现实问题,吸云龙都差点一命呜呼了。《天鹅湖》星星国里的“最有本领的”天鹅姐姐斩不断黑龙、净水瓶也挡不住黑水怪,只能无功而返。
4.文化和哲学的主题
认识自我。《虎大王的小名儿》写虎王威威去魔法医院,换上大象的鼻子、长颈鹿的脖子、马的蹄子、野猪的嘴巴、豪猪的硬刺、孔雀的大尾巴,但在竞选比武大会上失败,被认为是“大虫”,最后恢复原样。《丢失了自己的小猩猩》的小猩猩小黑要求外星猴给自己换长臂猿的手、金丝猴的毛和聪明的脑袋,结果是成了怪物,“呆呆傻傻的,什么话也不会说,倒像个没有灵魂的大木偶。”老猩猩点明主题:“失掉什么都不可怕,千万不可以丢失我们自己啊!”最后小猩猩都又换回了自己的脑袋和身体,高兴地说:“现在,我又找到自己了,这是多么快乐的事啊!”《伟伟的奇遇》告诉儿童惊天动地的事情,也是平平凡凡的。
发扬传统文化。《冰淇淋大厦》有绿林仙姑施展法术造了冰淇淋大厦,被大家一吃而空,“只有你们自己动手造的房子,才是好房子。”西方的文化(冰淇淋)不能生存栖息,只有自己动手,结合各自特点,才是好房子。《一个中国字在国外》发扬了中国传统文化,对西方(外国)不足的一种纠正。
表达道家哲学。《巨人和小人》设计了“连接南坡、北坡的神奇山洞”,设身处地,巧妙地解决了两地人们的纷争。故事也诠释了庄子说的“小大之辨”,道理当然适宜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是现实,更是哲学。
责任编辑:赵燕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