璀璨千年的星空诗画
2016-12-08谭仲池
→谭仲池
璀璨千年的星空诗画
→谭仲池
公元二〇〇八年八月八日,北京神秘、迷人的夜晚。当时针指向二十时零三分,随着奥运村“鸟巢”开幕式晚会现场,飞出雄浑、激越、奔放的音乐旋律,天安门上空突然礼花轰鸣,火花银树,异彩绽放。紧接着象征奥运图案的五环,在“鸟巢”和“水立方”的云端灿烂闪耀,继而,凝聚奥林匹克精神和意志的“历史足迹”从永定门外的上空,沿着空中的中轴,经前门到“鸟巢”的上空,闪电般走来了二十九个光芒四射的大脚印。一瞬间,全世界的电视观众都为之震惊高喊:“中国大脚印!”
这就是千年璀璨的中国烟花铸就的,当今世界必然走向更加光明、和谐、美好未来的闪光足迹。然而,世人可曾知道,烟花焰火的发源地却在湖南浏阳。
浏阳位于湖南东部,莽苍奔涌的罗霄山脉如绿色的城墙,怀抱着由东向西展开的丘陵田园盆地。而发源于大围山和张坊的大小溪河,则在双江口汇合成闻名天下的浏阳河。县城临水依山而建,如城似宫,四面青山环绕,浏阳河则穿城西流,直奔湘江。杜甫晚年泛舟河上,写下了“浪足浮纱帽,皮须载锦苔,江边地有主,暂借上天回”的千古绝唱。《全唐诗》收录此诗,标题注有“浏阳县”三字。据《三国志·吴书·孙权传》记载:“汉建安十四年,权拜周瑜为偏将军,领南郡大守,以下隽、汉昌、刘阳、州陵为俸邑。”“吴蜀分荆州,长沙郡属吴,吴遂以长沙郡东部地区,析置刘阳县。”走进这座曾历经历史烽火和漫长岁月风雨洗礼的古老山城,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宽阔街道,绿树掩映中的楼台亭阁,扇扇商铺的琳琅满目,夜晚河岸上空飞腾的绮丽焰火,都会如诗如画地,把我们的脚步和思绪拉回遥远的昨天,去触摸这座古城,去感觉这片山水氤氲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祥瑞之气,山水灵光和文化脉动。就在这片神奇而厚重的土地上,相传唐贞观年间,大医学家、炼丹家孙思邈从他的故乡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不远千里来到浏阳,在浏阳城东的一座小山隐居炼丹。这期间跟随孙思邈学习炼丹的浏阳人李畋,从“伏火硫磺法”中得到启示,发明了制造花炮的火药技术。之初,李畋将火药灌竹引爆,毕剥有声制作出“爆竹”,并用来压邪和驱散山风瘴气,庆贺岁旦,遂又逐渐演变为将火药灌于纸筒之中,结串成“鞭炮”,以成为黎明百姓节日婚丧燃放,象征吉祥欢乐的喜庆之物。因此发明,后来李畋被世人尊为花炮祖师。唐开元四年(716年),诗人张说在《岳州守岁》中写道:“桃枝堪辞恶,爆竹好惊眠。歌舞留今夕,犹言惜旧年。”到了宋代,爆竹已在民间普遍用于节庆。在众多赞美爆竹烟花迎春祈福的诗中,北宋诗人王安石的《元日》最为形象、喜悦、脍炙人口,以致流传至今:“爆竹声中一岁除,东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据一九三五年所撰《中国竞业志·湖南篇》记述:“湖南为爆竹的发源地,而‘湖南爆竹之制造,始于唐盛于宋,发源于浏阳也。’”同年,由湖南省经济调查所编著的《丛刊·湖南之鞭炮》也记述:“鞭炮为湖南之特产,尤以浏阳所产,具有历史之信誉,盖湘省鞭炮之制造,发源于浏阳也。”随着时间的推移,鞭炮的不断改进和配方的研究提升,穿越一千多年的历史时空,作为一个曾经承载着中华民族智慧的传统手工艺品,从最早发出强烈“噼啪”声的爆竹,发展到今天五彩缤纷、绚灿美妙的烟花焰火,成为了绽放在全世界人民心中的欢乐之花、吉祥之花、梦幻之花、友谊之花。正因如此,烟花焰火的诗画情境在诗人心中,也不断铺展升华,亦如烟花焰火般明媚、璀璨,流韵飞彩。
在咏赞烟花焰火的古诗词中,我尤为钟情宋代诗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一词:“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读这首词,除了让读者尽情领略到了烟花焰火绽放时,所呈现的那种梦幻般的缤纷情景,更引人步入一种美妙高境,去品味人生的精彩,引发无限遐想和对生命的灿烂向往。更重要的是,像辛弃疾这样的“男儿至死心如铁,补天裂”的血性诗人,元夕烟花焰火的观赏,使他能有此心境,该是何等难得啊!
南宋是烟花的成熟期,不仅都城、宫廷以放烟花的形式欢庆节日,而且民间的富裕人家也以放烟花为荣。即使是乡间的平民百姓也都会放鞭炮辞旧迎新或庆贺生日,祭拜祖先。诗人朱淑真在《元夜》一诗中写道:“火树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春风。新欢入手愁忙里,旧事惊心忆梦中。但愿暂成人缱绻,不妨常任月朦胧。赏灯那得工夫醉,未必明年此会同。”
即使写“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诗人马致远,当他在春节看到人们踏着烟花的七彩缤纷或放歌起舞,或腾龙玩狮的热闹情景,也欣然命笔,在《正月》一词中无限感叹:“春城春宵无价,照星桥火树银花,妙舞清歌最是他,翡翠坡前那人家,鳌山下。”
到了元朝,以烟花焰火为题材的诗词,要数赵孟頫的《赠放烟火者》,他用比拟的手法形象逼真、生动巧妙地描绘出一幅绚丽多姿的烟花焰火画卷:“人间巧艺夺天工,炼药燃灯清昼同。柳絮飞残铺地白,桃花落尽满阶红。纷纷灿烂如星陨,火霍喧豗似火攻。后夜再翻花上锦,不愁零落向东风。”
烟花焰火是美丽的、神奇的、灿烂的,它声光色味俱齐,撩人眼目,扣人心弦,香沁心脾。然而,创造它的人们却要历经艰苦辛劳,甚至冒生命的危险。这也许正是人们不大了解的地方。熟悉烟花焰火生产流程的人,在欣赏其美轮美奂的无限风情之时,也会在心灵深处萌生缕缕凄清和伤感。明代诗人矍佑的《烟火戏》这首诗不仅赞美了烟花爆竹,而且借爆竹赞美了花炮人的献身精神:“天花无数月中开,五色祥云绕绛台。坠地忽惊星彩散,飞空旋作雨声来。怒撞玉斗翻晴雪,勇踏金轮起疾雷。更漏已深人渐散,闹竿挑得彩灯回。”
清朝的烟花鞭炮已发展到很高的水平,浏阳花炮已有进贡朝廷的明确记载。诗人允禧的《圆明园·召看烟火恭纪》一诗就记述了在圆明园放浏阳烟花的生动情景:“银汉星桥不动尘,斜飞火凤入勾陈。一声雷起地中蛰,万树花开天上春。太乙高楼灯似昼,未央前殿月移轮。君王行乐新年盛,先使恩光遍近臣。”
历史的车轮转到了当代,咏叹烟花焰火的诗更以她那特有的内蕴和情韵,风姿绰约地亭亭玉立于文学园地中,使人陶醉,使人倾倒。
诗人柳亚子在一九五〇年国庆节看了天安门的焰火后,吟《浣沙溪》一首赠毛主席:“火树银花不夜天,弟兄姐妹舞翩跹,歌声唱彻月儿圆。不是一人能领导,哪容百族共骈阗,良宵盛会喜空前。”
读这首词,我们完全可以幸福地想象,当时庆祝国庆节,中国人民袒露出的那种空前的喜悦情景。由之,我们也更可以想到,每年的国庆佳节,千家万户都要燃放鞭炮、烟花焰火,表达自己对祖国的深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这该是一种怎样的心灵寄托和情感倾泻啊!
我一直敬仰和崇拜的诗人公刘,一九九〇年秋天已趋古稀之年,他来到浏阳去拜谒谭嗣同墓。我随先生前往,在墓前,诗人动情地吟道:“清风缕缕自来去,穿无梭地,织它热烈的气息,吐纳于你我的呼吸。”此种对谭嗣同肝胆昆仑的感叹,令我至今铭记于心。在浏阳我还邀他去参观了花炮生产厂。他离开浏阳时,还特地把他写的一首咏烟花的诗送我留念。这首题为《五月一日的夜晚》的诗,满怀热情地赞美了“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夜晚,天安门广场上空绽放烟花的盛况。诗中充满着民族自信:天安门前,焰火像一千只孔雀开屏/空中是朵朵云烟,地上是人海灯山/数不尽的衣衫发辫/被歌声吹得团团旋转……整个世界站在阳台上观看/中国在笑!中国在舞!中国在狂欢/羡慕吧,生活多么好,多么令人爱恋/为了享受这一夜,我们战斗了一生。
无论是香港、澳门回归举办的盛大焰火晚会,还是每年一度的春节,远在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也都要在“中国城”举行大小不一的焰火迎春晚会。隔海相望的台湾同胞,更是喜气洋洋地张灯结彩,燃放焰火鞭炮庆祝新年来临。台湾诗人白灵写的《烟花》,就尽致淋漓地将烟花人格化,不拘泥于物情物态本身的描述,而是借物寓情,表达诗人对那“美的夜”的神往。诗中写到:大家看到了没有/我们的四周人山人海/他们都是赶来看我们的/各位怀里的种子都抱紧了吧/我们的目标是正上方/那美丽的夜空/记住,越高越好/你们听,这一刻又是多么的安静/人们都在屏息等待,等待我们出发/各位都准备好了吧/好,各就各位/砰!/去呀,弟兄们/上那广阔的天空去。
烟花诗不但在中国文学园地像五彩缤纷的花朵常开不败,而且在外国文学园地里也占有一席之地。外国烟花诗也同样写得很美很感人。美国诗人非马写了一首《花·烟火》:微弱的星光下/一群植根于泥土的花/仰着天真的脸/看/花枝招展的烟火/现身说法/渲染大都市的/酒绿灯红。
读着诗人心中的“花枝招展的烟火/现身说法”,让我想起一九八六年七月,浏阳参赛团队在第二十一届国际烟花节夺魁的动人情景:
那年的八月八日《尼斯日报》发表了题为《明晚,中国让火药发言》的文章——
“几千年前发明火药的国家参加第二十一届蒙特卡罗烟花节,必将带来直接影响公国文化生活的效果……星期六晚上,本地区居民和避暑者可以从容不迫欣赏中国手工艺者的才能,他们是否会像他们的祖先那样令人满意地让火药发言?”
九日二十一点三十分,在一阵优美动听的中国乐曲声中,“轰轰轰”六枚迎宾礼花弹腾空而起,顿时蓝色的天幕上,云喷霞飞,花雨缤纷,异彩竞放。在花团锦簇中,一面象征摩纳哥国旗的红白帷幕腾悬在夜穹。具有中国特色的烟花焰火,一开始就把所有的观众牢牢地吸引住了。
奇迹一个接着一个在空中出现。不论是耀眼的宫灯,还是彩响花、旋花飞车,都美不胜收,令人陶醉。尤其令人叫绝的是最后一个节目:中国参赛组经过精密的计算、设计,别具匠心地将规格各异的六百枚礼花弹在左右两道防波堤上,采用四、六、八、十五、二十发的交叉同步燃放法,在七分钟内准确无误地送上夜空。二十一点四十三分,随着一声声轰鸣,一个精彩的节目“欢乐的摩纳哥”,以它无比的辉煌灿烂,呈现在观众眼前。天空霎时出现了迷人的仙境。那红霞紫雾,那银树火花,那彩虹金龙,那亮灯碧玉,那绿的翠、白的银、丹的火、黄的金……这是中国烟花的精灵,它将自己灿烂的身影留在蒙特卡罗市海湾的轻风里。那诗情般的赞美,那欢喜的眼泪,那暴风雨般的掌声久久不息。海港涨潮了,海港起风了,人们在狂奔高呼:“好!中国第一,中国第一!”
进入新世纪,浏阳烟花焰火以它更加妩媚缤纷的姿容,无论在上海世博会上,还是参与国际上多次烟花焰火比赛,都豪迈地播撒着东方花语的璀璨和浓郁芬芳。现在的浏阳烟花焰火不仅能绽放数千米长的彩色瀑布,能勾画壮丽的城楼和山水奇观,还能在水上升腾梦幻般的芭蕾舞蹈与花团锦簇。中国已成为全球烟花爆竹最大的生产国和出口国,出口贸易额和产量分别占到全球的百分之七十和百分之九十。而浏阳的国内国际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百分之五十和百分之六十七。二〇一五年十月二十六日,国际标准化组织烟花爆竹技术安全会第四次年会及小组会,在“彩虹之国”南非举行。这场历时五天的国际大会审核通过的九项烟花爆竹国际标准,都是由湖南人唱主角主持制定的。其“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安全会秘书处就设在浏阳,故被世界各国烟花爆竹组织公认为‘中国烟花绽放国际标准’!”
托尔斯泰说过:“艺术起源于人们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在自己心里唤起曾经一度体验过的感情,在唤起这种感情以后,用动作、线条、色彩、声音以及言辞所表达的形象来传达这种感情,使别人也能体验到这同样的感情。”这个精辟论述诠释了浏阳烟花焰火所包含的感情体验、艺术创造、审美情趣以及将感情美、形象美、音乐美献给人类和世界的至爱情怀。当我们看到浏阳的烟花焰火在世界各地倾情绽放,在不同的节日和庆典乃至在一些国家的皇宫呈现的吉祥灿烂,飞洒的花雨芳香,就会自豪地想到,正是“花炮精灵”在传达中国人的智慧、感情、文化和壮美梦想。
千年璀璨临天下,星空诗画自浏阳。浏阳人的心灵、智慧、情感创造之美,以它生产的烟花焰火而辉耀全球。今日的浏阳县欣逢盛世,正焕发出无限生机活力。二〇一五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一千一百二十亿元,位居全国经济百强县第二十七位;工业百强县中排名第十五位;获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十佳生态文明市”。凡到过浏阳的人都会为它的葱郁森林、清澈河流、流翠田畴、优美生态、规划精致干净的乡镇,和古典而现代气息浓厚的县城风姿而倾慕;都会为它深蕴历史文化光泽的古城廓、老巷、民居和庙堂而伫立遥想;都会为它所孕育的历代英杰志士叱咤风云的创举,和擎天气概而折服。我们在古镇大瑶李畋故乡的花炮博物馆就能窥见浏阳花炮漫长的发展之路,所呈现的沧桑岁月缩影。回顾浏阳鞭炮烟花焰火的发展脉络,直到今天的辉煌开放与环保、安全共生的现实斑斓,与文化审美境界的升华,让我们更加欣喜地看到了“一带一路”的美好前景。
著名学者刘再复也说过:“在智慧、信仰、爱这三项人间精神高塔中,爱是最重要的。”就是因为浏阳花炮人懂得爱,忠于爱,创造爱,奉献爱,也就倍加珍惜感受爱。而浏阳烟花焰火放射的每一道光彩,飘洒的每一缕芬芳,都是爱与美的绽放,情和梦的飞腾,是心灵与自然的深情拥抱,是理想与光影的巧妙融汇,是形、色、声、力的相融共辉,是艰难探索、风险攀登的朝夕守望。从这个在烟花星空建构的精神高塔,我们可以瞭望到一个无比纯粹、深邃、神圣、至爱至美的欢乐世界和心灵天堂。
我是浏阳山村走出的孩子,曾经梦想自己也是一朵烟花。而我现在向往和憧憬的世界,也如璀璨烟花焰火,会越来越神奇美丽,永远充满仁爱、平和、温暖和欢乐!
责任编辑:吴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