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音乐审美促进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以《金色的秋天》为例
2016-12-08林见南
文‖林见南
以音乐审美促进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以《金色的秋天》为例
文‖林见南
【摘要】提升音乐审美水平对于中学生各种心理要素的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本文尝试从中学生这一特定审美主体的心理特点入手,分析音乐审美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作用,并以中学音乐教材中音乐欣赏的指定曲目《金色的秋天》为例,探讨当代中学生应当如何进行音乐审美。
【关键词】音乐审美;心理发展;中学生;《金色的秋天》
早在2000多年前,中外哲学家就已认识到音乐对人身心健康的促进作用。荀子在《乐论》中提到:“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毕达哥拉斯也说:“适当地享用音乐,可以大有助于人身健康。”[1]近年来,国内音乐教育研究蓬勃发展,主要研究视角有审美教育、人学以及音乐基础知识与音乐审美教育的关系。[2]然而,由于美学、音乐学、心理学三大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之间缺乏及时的交叉应用与整合,因此当前对中学生音乐审美的研究缺失了心理学的视角。本文着眼于中学生各方面的心理特点,以对中学音乐教材中音乐欣赏指定曲目《金色的秋天》为例,探讨中学生进行音乐审美的意义、可能性与途径。
一、中学生的心理特征
人的心理是一个由繁多的心理现象和一定的心理结构构成的复杂系统。传统心理学多把心理结构作“知、情、意”的分类。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当代学者大多根据大脑机制与涉及客体的复杂程度,区分出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情感等心理要素。在这些要素之上,是人的两大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依赖的心理功能,以及理性的认知功能与感性的情感功能。将所有心理功能、要素进行整合,则构成了每个个体完整而独特的人格。[3]
中学生处在各种心理要素都飞速发展的时期。感知觉方面,他们的视觉、听觉灵敏度不断提高,区分音高的能力明显提升;注意方面,他们注意的稳定性和持续时间显著增加,观察事物的精确度、概括能力也明显上升;思维方面,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并不断发展,想象力也有所提升,表现为目的性愈发明确、创造力不断增强;而在情感方面,他们区分、体验各种情绪的能力突飞猛进,体验的强度也越发深刻。
另一方面,发展过程中的波动与反复,使中学生容易出现各种形式的行为与心理障碍。有些中学生拉帮结派欺负弱小,行为具有攻击性,人际关系处理不佳,或出现偏执、强迫行为的征兆。这些行为都有其心理方面的根源,集中表现为自身各方面现状与自我要求之间的差距,包括学习能力、人际技巧、情绪调控能力、思维能力等。这种差距会使中学生体验到矛盾感、不适感;如果不能较好地加以疏导,就容易出现自卑、自责或过度自信的不良心态,并演变为抑郁、焦虑、厌烦、恐惧等情绪问题,甚至可能出现认知、人格的失调。[4]
二、中学生音乐审美的作用
(一)维持心理健康
1.缓解压力,使中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当代中学生面对着来自学业的难题、老师的督促、父母的期待、同学的竞争等各个方面的压力时,若能打开音响,静静聆听一首乐曲,聆听或悠扬、或轻快、或雄壮的旋律,哪怕只是学习间隙的几分钟,又何尝不是缓解紧张与疲劳、调节情绪的好方法呢?
2.陶冶情操,丰富中学生的精神生活。音乐审美,顾名思义,其对象必须具有审美价值,即不能是庸俗、肤浅的乐曲,而应当是艺术性与思想性兼备的高雅音乐。在高雅音乐的欣赏中,学生可以填补精神生活的空虚,体验到人类创造音乐的美好感情,唤起并保持人类崇高的道德情感,保持身心健康,并在精神生活上得到音乐美的情感寄托。
(二)促进心理发展
1.认知功能。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可以锻炼中学生对音响、音频、音色的感知力、辨别力和记忆力,从而提升他们的感觉、知觉、记忆能力。此外,必要的音乐知识和理性认识有助于增进中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在学习这些知识的过程中,他们的思维能力也得以提高。
2.情感功能。音乐审美的方式多种多样,但都离不开对音乐中情绪和情感变化的关注与领悟。从根本性质来说,音乐审美是对音乐的一种感性体验,对中学生情感、情绪的感知能力的发展大有裨益。
3.人格整合。心理学家荣格在一个世纪前已经指出,现代人存在着过分崇拜理性而忽视感性的倾向[5]。理性与感性,犹如人格的双腿,不可偏废其一。对理性的强调,可以促进科学技术、社会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发展;但若因此而压抑了人性中原始的情感功能,从长远看,无论对个体的人还是整个人类,都是弊大于利的。可以说,现代人的大多数心理疾病,都源自人的情感受到压抑、情绪无法表达与宣泄。对于情感功能尚不完善的中学生而言,这种压抑的危害尤大。情感功能的缺失,会使他们不擅感知他人的情绪,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愈发困难;使他们封闭自我,找不到宣泄不良情绪的渠道,产生与整个世界对立的倾向,从而诱发各种心理疾病;甚至使他们的大脑生理发育受到影响。而音乐审美,无疑是这一时代通病的理想药方。音乐是最富情感的艺术,最容易激发、调动中学生的情感。只要有一定的听力,任何一个中学生都可以听懂乐曲所要传达的情感。在运用、发展情感功能的同时,他们的感性与理性功能也将更为协调,从而使他们的心智更加健全、人格更为完善。
三、中学生进行音乐审美的方法
人类认识客观事物的一般规律,是在注意资源足够的前提下,先用各种感官获取对该事物个别属性的感觉;随后将这些感觉进行整合,形成知觉;再调动个人记忆中已有的知识,并运用思维,形成对事物的理性认识;或与个人的性格、当下的心境结合,产生情绪情感变化。根据这样的规律,可以将中学生的音乐审美过程分为三步:
(一)初步体验
比如对乐曲《金色的秋天》,中学生们应当在了解作曲家创作时的状态、时代背景、写作技法等之前,不带任何先入之见地聆听,形成对作品最初的感性体验。
心理学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意象”,指的是人在接受客观事物的刺激后,在头脑形成的关于这个事物的形象。产生意象有两个前提,一是感官对外界刺激的接受,一是想象力不受阻碍地自由发挥。音乐是一种声音、一种听觉刺激,但产生的意象却不受感官的限制。在音乐审美的初步体验阶段,聆听《金色的秋天》时,中学生们若能充分释放自己的想象力,产生一个个或视觉、或听觉、或嗅觉的意象,对于音乐的情感共鸣、乃至随后的理性理解都大有裨益。
(二)理性思考
当然,停留在纯粹的聆听与想象阶段是不够的。在有了初步的感性体验之后,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的本能的好奇心会让他们想要弄清楚:“我体验到的情绪和作者一样吗?作者想要表达的到底是什么?”此时,他们自然会自发地收集《金色的秋天》的创作背景、结构、表达内容及情感等方面的资料,对乐曲进行更深入的分析、了解。
《金色的秋天》创作于1961年秋季,作者是著名作曲家郭祖荣,主要描写了作者站在一座高山上,放眼眺望,看到一片秋高气爽、丰收在望的景象,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炽热情怀,以及对于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根据乐曲旋律及情感的变化,可将作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一个散文式的、浑然一体又一气呵成的单乐句段落。恰似作者在登山过程中,看到秋风拂过树叶、拂过河水,一派清新浪漫的景致。随后,乐曲主题第一次完整地出现,那甜美如歌的旋律仿佛作者胸中酝酿着的情绪,呼之欲出。乐曲主题第二次呈现时,乐曲节奏加快,如同作者登上山顶,猛然看到大片金色的稻田,萦绕心头的欣喜、激动喷涌而出,化作动人的歌声。调性的不断转换,则仿佛作者的兴致越发高昂,歌声也越发嘹亮。而主题终止在下行音阶上,犹如带着寒意的秋风吹过,使人在赞叹、留恋之余,平添几分的思索。而当乐曲主题第三次出现时,乐句的后部有了更大的变化,旋律也呈现不断向上的趋势。[6]仿佛作者的视线从近处向远方移动,思绪也从现在飘向了未来。歌声乘着风飘向远方,留下了无限的遐想。乐曲主题的三次变化重复,既是作者对于这幅震撼人心的画面的再现,也展现了自己情绪不断堆叠、思绪愈发深刻、终于百感交集的过程。整首乐曲仿佛一首赞歌,歌颂着秋季的美景,歌颂着劳动人民的辛勤,歌颂着伟大的祖国。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中学生的想象力毕竟不够强大,对乐曲过多的理性认识是有可能束缚他们的想象力的。[7]这也是音乐审美的第一步在于感性体验的另一个原因。如果学生们发现自己最初的联想是“错误”的,不要急于否定自己,更不要怀疑自己的音乐审美能力,应当明白对音乐的理解本来就有不同,这是很正常的。正是音乐的非语义性与不确定性才为人们的不同想象与联想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创造性音乐思维活动奠定了基础。中学生正处在对新事物最敏锐、对新知识最渴望的时期,只有经过自觉的聆听、共鸣、思索,具备了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审美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他们对音乐的理解才会不仅是生动的、深刻的,而且是令人信服的。
(三)感性升华
中学生们对《金色的秋天》最初的感性体验有助于促进他们的理性认识,理性思维也能使他们对于作品的审美更加深刻。正如白居易《琵琶行》中所说“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诗人先是听到琵琶曲,在情感上有所触动,又听到琵琶女的倾诉,发现她的身世与自己当时的遭遇十分相似,这使得他对于琵琶曲的理解迅速加深,继而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经过此前的感性体验与理性思考,伴随着学生们音乐审美能力、思维能力、情绪感受与表达能力等的全方位提高,他们感受到的情绪、创造出的意象在强度、种类、形象程度、感染力上都将明显提升。
音乐具有直抵人类心灵最深处的强烈力量。通过音乐审美,可以疏导中学生的情绪,陶冶他们的审美素养与情操;可以使他们的感知觉更加敏锐、注意力更加稳定持久;可以使他们的思维更敏捷、想象力更丰富,体验、表达情绪情感的能力更强;更可以使他们的人格更完整、人性更充盈,更加适应纷繁复杂的当代社会。
参考文献:
[1]何乾三.西方哲学家文学家音乐家论音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
[2]范晓华.感受•体验•表达——中小学音乐审美教育实践探究[J].艺术百家,2012(1).
[3]张积家.普通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4]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5]C•G•荣格.人格类型[M].上海:三联书店,2009.
[6]杨亮.秋天的童话——郭祖荣小提琴曲《金色的秋天》的音乐学分析[J].音乐创作, 2014(10).
[7]彭以松, 聂衍刚, 蒋佩.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特点及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10).
作者简介:林见南,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