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理解《长征》诗中的“三军”
2016-12-06周恒
周恒
七律 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若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是一首毛泽东书写长征豪情的名诗,它曾在以前的初中语文课本上作为讲读课出现,现在新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中仍保留有;在新版的初中历史课本八年级上册第十三课《红军不怕远征难》中将《长征》诗的第一句作为课题,同时又把全诗作为该课引文的重要内容介绍,足见这首诗的重要性。
长征的意义无需赘言,这里说一说《长征》这首诗。
长期以来,《长征》这首名诗以不同的表现形式在各种不同的场合展现。不管是主观还是客观,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不管是历史还是现实,不管是政治意义还是历史意义,也不管文学价值还是思想价值,不论从哪一个方面讲,《长征》这首诗都曾经是并将长久是一篇不朽的佳作。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这首诗又曾多次作为材料题在高考、中考等大中型考试中出现过,相信在纪念长征胜利八十周年的今年更会是一个语文、历史、政治等学科的热点。但笔者在近年的历史教学中,在参阅一些历史辅导资料中,却发现了一些教师、学生疑惑的问题。在这些疑惑中,最令人担忧的是对诗中的最后一句“三军过后尽开颜”中“三军”和“尽开颜”的理解。
在一些历史辅导资料中,对三军的解释大多为“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顺着这个解释,那么“尽开颜”也就顺理成章地解释为“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红军长征胜利结束。这看似是一个很合情合理的解释,但实际上是一个不合时宜的误会,更是一个不可原谅的知识性错误,并且是由第一个错误引发了第二个错误。
红军长征中是有三支主力军队:红一方面军,活动于湘赣边,称中央红军,以毛泽东、朱德为领导;红二方面军是活动在湘鄂西的贺龙、关向应部与湘赣边的任弼时、肖克部合并成的;红四方面军是开始在鄂豫皖,以后又西征到川鄂陕地区的张国焘、陈昌浩、徐向前部红军。但毛泽东在《长征》诗里的“三军”是不是上面的“三军”呢?。
答案是否定的。
这里的“三”首先是泛指、虚指,泛指军队。
泛指,在语文教学上很普遍。三、六、九等数字,在古汉语中多是泛指,表示“多”或“不定数”的意思。“三军“在古代常有上中下三军或左中右三军之称,后来通常用以泛指军队,近代的“三军”常泛指陆、海、空军。但《长征》一诗中的“三军”仅仅是经过岷山、六盘山的红军,他们经过岷山、六盘山进入陕甘境内,到达陕北的吴起镇,与前来接应的陕北红军会师,这支军队是红一方面军即中央红军。
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个“三”又是实指,具体指向红一方面军,当然这里面也有一些红四方面军的队伍,下文有说明。
红一方面军与陕北红军的会师是在1935年10月,比红二十五军(徐海东等人率领的红军,在1934年11月16日从鄂豫皖根据地河南罗山县何家冲出发,于1935年9月16日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与陕北红军会合,后称陕北红军)与陕甘红军会师的时间晚近一个月。但人们一般把会师多从政治意义的层面上理解为与红一方面军级中央军的会师,所以历史政治教学中都把红一方面军与陕北红军的会师看作长征中的第一次会师,而不把红二十五军与陕北红军的会师看作第一次,也不把此前的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的会师看作第一次。因此《长征》诗后面的“三军过后尽开颜”应是红一方面军过了六盘山进入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后,全军大有长出一口气的感觉。所以,诗人以“更喜”来表达翻越雪山后的喜悦心情,以“尽开颜”来表达全军的兴奋心情。
1934年10月24日,贺龙等领导的红三军团与任弼时等领导的红六军团会师后称红二方面军,开始长征;1935年6月12日,红一方面军先头部队在夹金山、达维之间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后张国焘分裂南下;1936年6月3日,红二方面军在四川甘孜附近的绒岔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经过艰难的斗争与争取,迫使红四方面军的张国焘改变错误路线,共同北上;1936年10月8日,红四方面军的先头部队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1936年10月22日,红二方面军红一方面军主力在甘肃隆德将台堡(今属宁夏)会师。这才是红一、红二、红四三个方面军的会师,这才表明红军长征的胜利结束。
由以上介绍可以知道,红军长征过程中到达陕北的红军有七次会师。初中历史课本和高中历史课本根据史料的轻重价值和学生负担的取舍要求,只写了两次大的会师,即吴起镇会师和会宁会师。
《长征》发表于《诗刊》1957年1月的创刊号上,标明写作时间是1935年10月。由此可知,吴起镇会师与真正的“三军”会宁会师整整早了一年。诗刊同期还发表了毛泽东的“清平乐”《六盘山》,可以作为佐证。
另外一个常识是,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的是中央红军。红四方面军由于张国焘的错误领导,曾经往来折返草地三次,行程远远不止二万五千里,他们比中央红军走的路程更远,所受的苦难更大。
长征是中华民族的一笔伟大财富,长征是中华民族辉煌历史的精髓。而历史是过去时间发生的事件以及这个事件带来的影响,忽视时间,就可能是“穿越”剧。《长征》一诗在过去的语文课本上明确标明写作时间为1935年10月,现在的历史课本上却没标明写作时间,这恐怕是引起学生疑惑的原因,但作为教师、教辅资料编写者,一定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决不能以其昏昏而使人昭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