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红四方面军在川陕苏区对文物古迹的保护
2018-10-21沈道全
沈道全
摘 要:红四方面军当年在川陕苏区,一面反对封建迷信,一面加强文物保护。制定正确、合理、科学的保护政策,强化了宣传措施,在战争中注重文物古迹保护,硝烟散尽,使后人更加懂得保护文化遗产,让艺术遗产更加璀璨夺目。
关键词:红四方面军;政策;措施;文物保护
在大巴山南麓,很早以前就被我们祖先开发,几千年的历史,留下了许多光彩夺目的文化艺术遗产。其中尤以广元皇泽寺、千佛崖,巴中南龛、水宁寺,通江的千佛崖等地的摩崖造像和名胜古迹最为著名。1932年底红四方面军从入川建立川陕苏区,到1935年初撤离,对苏区众多的文物古迹,实行了全面保护。
一、正确的保护文物古迹的政策
中共川陕省委在《省委关于和反动团体斗争的决议》中强调指出:“严格反对乱打菩萨、庙宇、乱拆祠堂祖坟等幼稚行为。”川陕苏区之所以能贯彻执行保护文物古迹的政策,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有一支宣传贯彻政策的庞大队伍。
(1)领导亲自抓宣传教育工作。张国焘在《胜利了!做些什么》为题的演讲中这样强调:“对于此地,关于群众方面,在落后农村中,老农妇甚至千百万群众都迷信在忧忽迷离之间,隐然尚有神明的保佑,祖宗菩萨的迦护。但是我们为去掉这些迷信绝不是用打菩萨、毁庙宇,强迫地逐出端公、和尚、道士说能成功的”。要靠“自己捏两把汗来种田比烧香求谷子靠得住多了”。“想单用行政手段来解决这些事件是最大的蠢虫,只有深入站在群众中间,用一切群众的日常生活所能体验的方式,不要鄙视任何落后的表现,耐心地解释和组织工作——这是我们一切工作的起点”。
(2)充分发挥了群团组织的力量。当年川陕苏区的群众团体是一支庞大的队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对宣传贯彻保护文物古迹的政策,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例如:共青团川陕省委要求苏区广大团员,要发挥模范先锋作用,号召各级团组织“以后每年每月内,要各乡开一次群众大会,来宣传识字和反迷信工作,告诉群众只有团结在共产党领导之下,保护苏维埃,才是穷人真正的出路”。“各级团部要多多的出版一些很通俗的科学常识的小册子,多作科学的讲演,来养成群众的正确思想”。为了让广大群众便于接受,他们将反封建迷信的内容,编成歌曲,在广大青年中普遍教唱。川陕苏区在召开的劳动妇女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向广大劳动妇女作了这样的指示:“反封建迷信,组织反宗教大同盟,经常进行宣传工作,阻止妇女去烧香求神,指出一切天堂地狱、因果、轮回的说法,都是欺骗劳动妇女和一切工农群众,替地主资产阶级效力”。并着重指出广大劳动妇女是受封建迷信最深者,要获得这一解放,必须砸碎这一精神枷锁。由于川陕苏区有这样一支宣传保护文物古迹政策的强大队伍,故这些政策和措施才得到了实施和采纳的保证。
二、战火纷飞 文物古迹丝毫无损
根据地时期,战火纷飞,红四方面军在川陕苏区短短两年多,不仅粉碎了敌人的两次大的围剿(“三路围攻”、“六路围攻”),还成功地取得了三次进攻战役(仪南、营渠、宣达)的胜利……足见当时战争之频繁。战斗中,炮火、枪弹对文物古迹有着直接的危害。然而,红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对取得战斗的胜利,与保护好文物古迹有着清醒的认识,那就是既要取得战斗的胜利,也要保护好文物古迹。
例如:1933年1月,红四方面军在巴中县城南二里的南龛山,进行了激烈的反击战。而南龛山,有驰名川北地区的上千余尊神态生动,凿刻精美的摩崖造像,以及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众多的诗、词、歌、赋、寺庙、亭阁。在这样风景名胜区摆战场,那些文物古迹随时都有被毁掉的危险。为了保护这些民族文化艺术遗产,免于战火的破坏,“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同志,在作好反击战部署后,亲自到巴中城南南龛,指示部队要注意群众纪律,要注意保护历史文物”。老红军罗纯州曾回忆:“一天我随同徐向前总指挥从城里到大连山察看地形,路经南龛坡时,徐总观看了摩崖造像,并对一连同志指示说:‘要同志们注意,不要破坏了文物,要好好保护。还叫我留下作宣传。”有徐帅这样远见卓识的总指挥,和广大指战员在战斗中的精心保护,尽管“南龛反击战,连续进行了进三天两夜,敌人举行了数十次反扑,数百人以上的反扑,约有十次,”“红军抓住战机,在第三天下午,全线发起猛攻(南龛、西龛等各个阵地)穷追猛打……”但是,那众多的文物古迹却没有受到一点损害。1984年和1987年,徐向前元帅先后两次接见了川陕苏区巴中赴京汇报的同志。在汇报交谈中,徐帅除对巴中南龛石窟文物古迹非常关心,还满怀深情地询问了现在对这些文物古迹的保护管理情况。当徐帅听到巴中南龛摩崖造像现尚存完好,他满脸露出兴奋,再三告诫:“这些文物古迹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非常难得的宝贝呀!能完整的保存下来,可真不容易啊!”
如今遍布巴城四周的摩岩造像,其石窟艺术举世闻名,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多次来巴中考察,它始建于隋,兴盛于唐,迄今保存完好的有55处,521龛窟、7200余躯,其中,隋唐佛教艺术18处,6800余躯。被中外专家誉为“盛唐彩雕全国第一”的南龛、西龛、北龛、水宁寺摩岩造像石窟群,规模宏大,雕刻玲珑具有很高的艺术研究价值,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巴城历史文化的载体,是打造巴中文化名市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文化旅游的一大亮点。
综上所述,当年红四方面军这种珍惜民族文化艺术遗产的爱国主义思想,和那些保护文物古迹的动人事迹,以及破除封建迷信,重在宣传教育的宝贵经验。今天仍值得我们借鉴,继承发扬。
参考文献
[1]《川陕革命根据地历史文献选编》上223-224页.
[2]《张国焘问题研究资料》385-387页.
[3]《川陜革命根据地历史文献选编》下699页、223-224页.
(作者单位: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