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点粗暴,多点唤醒
2016-12-06湖北天门中学高三25郭子颖
●湖北天门中学高三(25)班 郭子颖
少点粗暴,多点唤醒
●湖北天门中学高三(25)班 郭子颖
前不久,安徽师范大学推出 “文明用语特价菜”活动,学生使用文明用语如“阿姨您好”,就可享受特价菜。此举旨在引导学生尊重食堂工作人员,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问题是,它真的会有实效吗?
我承认,学校的出发点是极好的,可是它采用的方式却是粗暴的,以为砸钱就可达到目的。它已然忘记了,教育是靠唤醒起作用的。
问个小朋友为什么说“谢谢”,他会告诉你这是父母的要求。问个安徽师范大学的学生,他有可能说是为了得到一份特价菜。这不让人感到滑稽吗?一个人之所以真诚主动地说文明用语,是因为他有素养,是因为他尊重对方,而不是受胁迫或受诱惑。不是发自内心的行为是不可能真诚也不可能长久的。
为什么 “讲文明、树新风”的道德引领需要金钱与物质来诱惑?由此事,我悲哀地发现,在当今物欲横流的时代,教育亦难独善其身,它逐渐趋向粗暴化了,竟以为花钱就可做好道德精神的引领工作。很多家长对孩子说,你考多少分我就给你买啥,分数越高奖励越多,结果导致“为物质而学”的观念深入人心。某些大学老师竟用发红包的方式来吸引学生按时出勤上课,为求知而学变成了“为金钱而学”。某些学校用奖励学分来鼓动学生为家人洗脚,让“为学分而孝”的思想充斥头脑……这是我们心目中理想的教育吗?教育是事关灵魂的工作,它要求教育者亲近学生的心灵,以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学生的灵魂,如此才能达到“树人”的目的,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可如今,本该从精神上引领学生,却成了用金钱的诱惑来吸引学生,难道不应当反思这种教育方式吗?
物质奖励确实能发挥作用,但不容否认的是,其作用是有限的,起作用的时间也是短暂的,一旦奖励没有了,它之前所起的作用就烟消云散了。而且,难免有学生只是冲着奖励而改变自己的言行,这种不走心的行为有什么意义呢?如一个学生打心眼里不尊重食堂工作人员,他说“阿姨,你辛苦了”的目的只是为了得到一份特价菜,那么他即使把文明用语说上一百遍,依然不能转变其思想。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它没有捷径,来不得半点马虎。安徽师范大学要想出实效,还需静下心来,摒弃金钱诱导的方式,注重用道德熏陶、引导学生。要通过细致的教育,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体会到食堂工作人员的辛苦和服务精神的可贵,从而使学生打心眼里尊重劳动,尊重为他们服务的劳动者。同时也可让食堂工作人员使用文明用语,让学生也感受到尊重,产生良性互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身体力行,自觉使用文明用语,当可产生良好的感染、引领作用。
卡尔·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作为“灵魂的塑造师”的老师和“栋梁的孕育者”的学校,请少点粗暴,多点唤醒,千万不能走偏方向。
【简评】作者以“粗暴”一词给安徽师范大学的教育方式定性,态度鲜明地予以了批评。理由有二,一是此方式不走心,二是其作用不恒久,而根源皆在教育者不静心、求捷径,忽视了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唤醒学生灵魂的工作。作者还由此看到了如今在教育中较为普遍的物质奖励模式,并因此而失望忧虑,可见作者平时对教育有着一定的观察和思考。在批评的同时,作者指出了正道所在:少点粗暴,多点唤醒。本文层次清晰,语言平实而可见理性思考的力量,析理中肯则透露思辨的深邃。(指导老师:刘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