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有机建筑理念与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想的关联研究

2016-12-06张若诗庄惟敏ZHANGRuoshiZHUANGWeimin

世界建筑 2016年11期
关键词: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建筑师

张若诗,庄惟敏/ZHANG Ruoshi, ZHUANG Weimin

新有机建筑理念与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想的关联研究

张若诗,庄惟敏/ZHANG Ruoshi, ZHUANG Weimin

本文着眼于新有机建筑理念与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哲学的思想关联,通过8位进行了新有机建筑探索的代表性建筑师的思想或实践为例具体说明,以期深入理解新有机建筑理念的价值,发掘其哲学内涵,为生态文明背景下的绿色建筑实践提供一定的思想参照。

新有机建筑理念,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哲学观,关联,价值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3BAJ15B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78275)

1 研究背景

“新有机建筑”(new organic architecture)由大卫·皮尔森(David Pearson)在21世纪初所著的《新有机建筑》[1]一书中首次提出。它并非一个具体的流派,而是指自1980年代开始,在后工业时代与生态文明背景下运用新技术对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的“有机建筑”理念的拓展与补充;它是一种“活着的传统”的更新与发展。

然而,结合近年来与新有机建筑相关的研究与实践,可发现其涵盖范围广、内容纷繁复杂。从建筑层面看,“新有机建筑”本身的定义不甚清晰:它既强调传统有机建筑中自然化的形态与构筑方式,也包括对新技术中拓扑、分形几何以及非线性等手段的利用,而这些特征也常见于其他建筑;这就为在操作层面上进行新有机建筑设计范式的总结带来了困难。从思想层面看,由于后工业社会背景的影响,新有机建筑不再局限于传统有机建筑“整体性”“生命性”等理念,而是开始向着一种“新的和激动人心的方向”发展;但是,关于此“方向”的核心价值究竟为何物则无人探究。从研究内容看,我国近年来对于新有机建筑中“绿色”“可持续”等内容的关注,大部分集中在技术和政策层面,少有对精神表达和哲学内涵等更为深远的主题的探寻;此时,新有机建筑“就有可能不再是一种全新的、整体建筑的先锋”[1],对“新”的理解也难免会产生偏颇。

要把握新有机建筑设计方法,首先需要理解其基本内涵,而对其哲学价值的探究则是理解其内涵的重要途径。结合大卫·皮尔森《新有机建筑》的内容与新有机建筑产生的后工业时代的哲学背景综合考量,可发现与新有机建筑同时期出现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哲学与其有着颇为相似的观点。本文即着眼于研究新有机建筑理念与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哲学观的思想关联,选取进行了新有机建筑探索的代表性建筑师或理论家为例,以期探究新有机建筑理念哲学层面的含义,挖掘其核心一脉,深入理解其价值,以便为生态文明背景下的绿色建筑实践提供一定的思想参照。

2 新有机建筑理念

2.1新有机建筑理念的内涵

“有机”一词来源于化学学科,与“无机”相对应;生物学中的“有机”指“自然以及活着的有机体”,“有机体”则为“通过独立的专门化器官间的相互作用而存活并决定生命过程”[2]的个体。传统有机建筑基于此发展而来,其强调建筑与自然的和谐一致、建筑自身的有机生长及相较于古典建筑的突破。然而,囿于文化、思想、技术等局限,这种理想并未完全实现,同时其内涵也缺乏对于人、自然及建筑关系的哲学探索。新有机建筑理念即为在后工业时代的生态文明背景下,对此“传统”进行了延续,对其不足进行了更新与拓展。结合大卫·皮尔森在《新有机建筑》一书中的叙述,新有机建筑理念的思想内涵可初步总结为以下几方面:

(1)为人而建造(of the people)

新有机建筑理念对于人的关注是基于传统的新发展,其包含三部分内容:一是对使用者健康的关怀;二是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关注;三是自内而外(inside out)的设计方法。

(2)流动的能量(energy flow)

新有机建筑被认为是自然能量流动的结果;这种能量源于自然,又微妙地体现于人类的身体、思想与精神之上。

(3)连续的当下(continuous present)

“连续的当下”包涵连续性与当下性两个,它指此时此地的创造。它关联过去与未来,描述了一个“不断融合而又再生的轮回之旅”。

综上,新有机建筑理念的思想内涵是本文研究的基础对象。

2.2代表性建筑师或理论家

新有机建筑的出现和发展离不开建筑师与理论家的推动与实践。通过考量其思想与实践,并结合《新有机建筑》一书中的叙述,本文选取了巴特·普林斯(Bart Prince)、道格拉斯·卡迪纳尔(Douglas Cardinal)、格里高利·伯吉斯(Gregory Burgess)、叶祥荣(Shoei Yoh)、贾维尔·赛诺西亚(Javier Senosiain)、尼科斯·A·萨林加罗斯(Nikos A. Salingaros)、巴尔克里什诺·多什(Balkrishna Doshi)及李晓东进行具体研究。需要提及的是,这些建筑师或思想家并非意味着被归入“新有机建筑”的阵营,而是他们的大部分想法或实践比较清晰地体现出了部分新有机建筑理念的内涵,是本文研究新有机建筑理念哲学思想的媒介。

3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哲学观

后现代主义哲学包含两种观点:一是解构性后现代主义或消除性后现代主义,旨在阐述“解构性”世界观中不可或缺的成分;二是建设性或修正的后现代主义,强调对现代性的修正、补充和发展[3]。本文关注的为后者——以大卫·格里芬为代表的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哲学观。产生于1980年代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哲学基于怀特海(Alfred North Witehead)的有机哲学理论发展而来,它是众多后现代主义哲学学派中最具实践性的一支,也是最契合新有机理念内涵的一支。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哲学观既保留了现代性中至关重要的“人类自我观念、历史意义和一致真理”等的价值,又希望挽救前现代中“神性世界、宇宙含义和附魅的自然”[3]等积极的概念;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个体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和构成性(constitutive)的关系、超越二元性和实利主义的有机主义(organism)、前现代的当下复归、对未来利益的关怀、对父权制度的反思等;其核心内涵立足于“建设”。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建设性”向度表现在倡导创造性、鼓励多元思维风格、关爱世界等三个方面,而以大卫·格里芬为代表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哲学观又具有强调人与他人或他物的内在关系价值、有机的整体世界观、新的时间观等特点;具体来说,即内在的、本质的、构成性的关系、人在自然中的家园感和亲缘感、带有女性色彩的对过去和未来延续性的关怀。这种哲学观推崇“生态主义”和“绿色运动”,是一种时代哲学,带有后现代的生态意识;它“将人们‘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于自身之中”。可以说,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哲学旨在重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包容性的关系。

综上,“现代真理和价值观与前现代真理和价值观的创造性结合”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哲学观恰与新有机建筑作为一种“活着的传统”的特点不谋而合。同为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社会背景下的产物,同包含对“生态性”的关注,同基于“包容性”的普遍价值观,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哲学因此成为本文中研究新有机理念的工具;下文即希望通过研究两者之间的具体关联,以更深入地理解新有机建筑理念的内涵与价值。

4 新有机建筑理念与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关联研究

4.1贯穿始终的“能量流”

在新有机建筑理念的基本内涵中,“能量”来自于自然,贯穿于人,又以具体的建筑空间所体现。美国建筑师与理论家尼科斯·A·萨林加罗斯的“普适尺度”理论[4]对这种“能量”做了具体阐释:“普适尺度”理论建立在人类“遗传、感知和生物结构中先天有的适应周边环境的规则”之上,认为“对应人类生理机能而建造的建筑才是具有适应性的建筑”(图1)。在他看来,每一种尺度都有其存在的意义;现代主义放弃小尺度“装饰”是非“生物性”的;“我们所知道的所有文化都在其本土建筑中进行着普适尺度的进化,包括乡土建筑和纪念性建筑”。从城市角度来看,普适尺度由于有了“自然的原则”而促进了好建筑的“生成”、维护了城市系统的稳定(图2);可持续的传统城市用很多小型项目来修补城市肌理的生命力,其符合“人类由进化而形成的独特的生理机能”,促进了人类的生理健康。可见,来自自然的“能量”促进了建筑师对建筑与城市的认知,而这种影响又将通过建筑为使用者“提供情感慰藉”。

对“能量流”的哲学解释即源于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想。大卫·格里芬在其《后现代世界中的上帝与宗教》(God & Religion in the Postmodern World)1)一书中,提出万物都具有相互关联的能量(panenergism)[5];而在《后现代精神》中,又阐述了这种能量“扎根于我们的躯体、我们的社会环境,最后扎根于我们的自然母体”,由此引出托马斯·博里所提及的生态时代的核心价值:分化(多元的生命形式)、主体(一切事物都具有内在能量)与交流(“同一性”的关系和对一切生命的热爱)。结合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哲学对“能量”的哲学性解析,再次思考它在新有机建筑中“流动”(flow)的过程,就可理解其旨在通过对自然的吸收与应用,创造出有利于人类生理和心理健康的建成环境(图3);新有机建筑传递了自然的精神价值。

可以说,新有机建筑理念中反映出的贯穿始终的“能量”是其哲学内涵的基础。

4.2关系重构中的“同一性”

“同一性”是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哲学的伦理基础,它被解释为“由与他人的深切的统一感以及与自然的深切的统一感组合而成”。它在个人关系方面推崇建设性的关系,而在人与环境关系方面则以有机整体论替代现代哲学的唯物自然观。“同一性”在新有机建筑实践与思想中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人与人关系的重构

1 普适尺度的长度(图片来源:参考文献[4])

2 来自普适理论的“好建筑的十五个原则”(图片来源:作者根据参考文献[4]自绘)

3 能量的传递与循环(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新有机建筑理念相较于传统有机建筑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对于“人”的关注,其中第一部分表现在对人与人关系的重构。美国建筑师巴特·普林斯“由内向外”(inside out)的工作方法就是一个例证:从使用者内心的需求出发进行设计;建筑师的价值不在于堆砌既有的建筑形式,而是帮助业主挖掘内心深处对空间的悸动;“在业主和使用者之间建立起了一种有创意的关系”[6](图4)。

印度建筑师巴尔克里什诺·多什同样提到,建筑因人而有了意义,因此不论老幼贵贱,任何人都可以表达他们的意愿甚至嗜好;建筑的形式由人的多样的、轻松的、随意的活动催生而来[7]。新有机建筑理念包涵着由建筑带来的亲情感,这是建筑师脱离其统治欲而重构与业主关系的结果(图5)。

这一点体现了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哲学“同一性”中超越现代的二元论和实利主义的有机思想,具体解释即“后现代人世界中将拥有一种家园感,他们把其他人或物种看成是具有其自身的经验、价值和目的的存在,并能感受到他们同这些人或物种之间的亲情关系”[3];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现代人的统治欲和占有欲”转为了在交往、理解中获得享受和任其自然的态度。个人关系在这里是良好的社会雏形,也是设计发展的基础。

(2)人与环境关系的重构

人与环境关系的重构是有机建筑理念出现之初就在探讨的问题。在传统有机建筑中,自然常常作为建筑师获取灵感的源泉,环境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作为客体存在,建筑-环境的关系是其探讨的主题;而在新有机建筑中,“人”被认为是自然的一部分,建筑师以谦逊的态度对待自然环境,其关注的是人-建筑-环境的整体和谐;环境不再是客体,而是与人一致的主体。以墨西哥建筑师贾维尔·赛诺西亚为例,他通过自然建构建筑,形成了亲切、自然、随性的空间。贾维尔认为人是属于自然的,他希望创造一系列让人感受到生命原初性的如“母体或动物巢穴”的空间;这类项目“不是代表要退化到原始人的方式,而是表示对自然的有意顺从”。其《建筑仿生》(Bio-Architecture)一书通过研究自然本身的功能、空间、结构、形态以及动物与人的自然规律,寻找建筑顺应于自然的“生长”法则[8](图6)。

加拿大建筑师道格拉斯·卡迪纳尔也提出,设计一栋建筑需要“倾听空间、材料与太阳、月亮、风、水和土地之间的微妙的交流”[9]。这种新有机建筑理念的实践为人与环境搭建了一个桥梁,人–建筑–自然成为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图7)。

新有机建筑理念中人与环境关系的重构体现出了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哲学中 “同一性”的另一个方面——“人与自然具有一种共同演化的深切的统一感”。它以一种非人类中心的有机整体观代替了唯物自然观,即从现代哲学中“世界的祛魅”转向建设性后现代哲学中“自然的返魅”。建设性后现代哲学认为,宇宙中的一切都是有经验的,因此他们都具有意义,而不能仅仅被作为通向人类目标的手段;而新有机建筑理念中构建的平等互利、和谐一致的人–建筑–环境的关系恰恰证实了这一点。

“同一性”的关系是“建设”的产物,它所强调的超越二元性与人类中心主义的有机思想也是新有机建筑理念的重要哲学内涵之一。

4.3“连续性”中的过去与未来

新有机建筑理念中还包含着对建筑“连续性”的探索。格里高利·伯吉斯谈到,与万物生长变化的“轮回”一样,“我们的生命与建筑处于融合与再生中”;“轮回”也意味着要学习“留存的那些本土文化的、与自然合为一体的大智慧”[10](图8)。

日本建筑师叶祥荣将其设计理论总结为“动态的建筑”(Architecture in Motion),他认为建筑是自然现象的一部分,建筑通过“漂浮、呼吸、延伸、扭曲、摇摆甚至漫步”得以延续[11](图9)。

中国建筑师李晓东对中国传统“白贲”美学的研究[12]与其乡土建筑的实践也体现出“包含过去也指向未来”[13]的特质;其篱苑书屋的设计就使建筑成为变化的自然[14](图10)。

4 普莱斯住宅,加利福尼亚州克罗纳德马——满足业主对私密与开放的共同需求(图片来源:参考文献[6])

5 古发艺术中心,印度,巴尔克里什诺·多什设计——形由心与行而生(图片来源:http://www.admagazine. fr/decoration/articles/la-folie-organique-de-javiersenosiain-aguilar/1946)

6 有机住宅,墨西哥,贾维尔·赛诺西亚设计——巢穴式的自由空间(图片来源:http://archnet.org/sites/4447/ media_contents/17640)

7 加拿大人类文明博物馆,道格拉斯·卡迪纳尔——建筑与自然微妙的交流(图片来源:https://s-media-cache-ak0. pinimg.com/originals/d1/e3/29/d1e329f8184596f4d9cc54eae 510e095.jpg)

新有机建筑中的“连续性”表现为一种不断变化和创新的过程;它传承过去而又面向未来,它具有灵活可变的特质,因此更具有适应性。相比于传统有机建筑来说,它表现出了可持续的价值。

新有机建筑理念的这种“连续性”与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哲学中对过去的敬意与对未来的关怀如出一辙。在建设性的后现代精神看来,“当下的经验在某些方面和某种程度上包容了过去的经验”,“每一个个体都有过去和现在的反应”。这在新有机理念中体现在对传统的当下解读。而同时,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哲学也包含着对未来利益的关怀;这既基于对超越个人利益的思想,也基于其自然主义泛神论(naturalistic panetheism)。新有机理念中的可持续思想即是这种哲学观的外化表现。

综上,通过对新有机建筑理念与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想的关联研究,新有机建筑理念清晰地体现出对自然精神能量的延续、对整体伦理关系的重构、对当下的创造,以及对过去的传承和对未来的关怀;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也为“生态运动提供了哲学和意识形态方面的根据”。对新有机建筑理念的哲学研究有助于设计者形成更为完整的设计观,并将其外化为真正有机的建筑空间。而在“绿色建筑”实践飞速发展的“新常态”下,这种哲学观更应成为建筑设计过程中的思想基础,以避免技术至上主义的膨胀,同时推动真正可持续建筑的发展。

8 布兰母布克生活文化中心,澳大利亚,格里高利·吉伯斯——木构架、泥土砖、石头烟囱、彩色钢板等来自本土的智慧(图片来源:http://www.theplan.net.au/ interview-with-internationally-acclaimed-architect-gregoryburgess/)

9 奈桔社区中心与护士学院,日本,叶祥荣设计——来自自然的建筑结构通过扭曲、延伸等使建筑又成了自然的一部分(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1])

10 篱苑书屋,北京,李晓东设计——“人为的介入消隐在与自然的对话中”(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4])

注释/Note

1)“桑尼”是SUNY,即纽约州立大学的缩写;“桑尼系列”指着重针对于介绍研究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哲学的系列丛书。大卫·格里芬为“桑尼丛书”写了序言。本文所引《后现代精神》与《后现代世界中的上帝与宗教》(God & Religion in the Postmodern World)均从属于此系列。

/References

[1] David Pearson. New Organic Architecture: The Breaking Wav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1.

[2] Ahmet Omurtag. What is an Organism? // Deborah Gans, Zehra Kuz. The Organic Approach to Architecture. Chichester: Wiley-Academy; Hoboken, NJ: John Wiley and Sons. 2003: 49-52.

[3] 大卫·雷·格里芬. 后现代精神[M]. 王成兵 译.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4] 尼克斯·A·萨林加罗斯. 新建筑理论十二讲:基于最新数学方法的建筑与城市设计理论[M]. 李春青 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5] Griffin, David Ray. God & Religion in the Postmodern World.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89.

[6] Mead, Christopher Curtis. The Architecture of Bart Prince: A Pragmatics of Place. New York: W.W. Norton & Co, 2010.

[7] James Steele. Rethinking Modernism for the Developing World: The Complete Architecture of Balkrishna Doshi. London: Thames and Hudson Ltd, 1998.

[8] Javier Senosiain. Bio-Architecture. Amsterdam; Boston: Architectural Press, 2003.

[9] Taylor, Edward F, Jr. Architect of the Land of the Unkown. Americas, 1998, 50(2): 44-51.

[10] Burgess, G. The Multiplicity of the Whole. Architecture Australia, 2004, 93(6): 98-100.

[11] Anthony Iannacci, Kisho Kurokawa, Greg Lynn, Shoei Yoh. Shoei Yoh: In Response to Natural Phenomena. Italy: L'Arcaedizioni, 1997.

[12] 李晓东,杨茳善. 中国空间[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13] 周榕. 从中国空间到文化结界——李晓东建筑思想与实践探微[J]. 世界建筑,2014(09): 33-35.

[14] 李晓东. 篱苑书屋,北京,中国[J]. 世界建筑,2011(11): 108-113.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Concept of New Organic Architecture and the Philosophy of Constructive Postmodernism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Concept of New Organic Architecture and the Philosophy of Constructive Postmodernism

concept of new organic architecture, philosophy of constructive postmodernism, connection, value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2015-11-25

猜你喜欢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建筑师
胖胖的“建筑师”
从后现代主义传记戏剧到元传记:重读《戏谑》与《歇斯底里》中的荒诞性
元艺术与后现代主义
舆论监督报道要注重“建设性”
建设性舆论监督:让公共治理的“大树”免遭“虫蛀”
推进社会治理:建设性舆论监督新探索
后现代主义的幻想
当建筑师
浅谈后现代主义对服装设计的影响
梦想成真之建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