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省消费结构变动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联分析

2016-12-06高瑶

关键词:信息熵消费结构协整

高瑶

(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安徽蚌埠233030)

安徽省消费结构变动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联分析

高瑶

(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安徽蚌埠233030)

在强调供给侧改革和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的背景下,为促进安徽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使之与消费结构相协调,本文将以科技创新为中介,考察消费结构变动和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联。内容包括用合理指标分析安徽省消费结构、产业结构的基本情况,然后构建一个VAR模型。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时间序列单位根检验、模型稳定性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最后以方差分解分析来进一步考察变量之间影响的强弱,得出结论:(1)安徽省消费结构变动和产业结构升级之间不是双向传导的;(2)作为中介的科技创新因素对消费结构变动影响较大,而消费结构变动对科技创新影响不大;(3)科技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带动作用很小,而产业结构升级能很好地带动科技创新。根据该结论,本文将提出相关建议。

消费结构;产业结构;VAR模型;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

一、引言

市场严格按照“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路径实现经济的发展和平稳运行,消费作为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必然对生产起到一种引导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居民每一阶段的消费需求变化在整体上就呈现出消费结构的变化升级,这种变动趋势对生产的引导体现在产业的优胜劣汰,产业在被筛选和优化过程中的变动整体就表现为产业结构的升级。安徽省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而长期以来,在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消费结构优化的情况下,产业结构优化的步伐却相对比较缓慢。为了深入分析安徽省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笔者尝试将科技创新作为中介,引入到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理论框架中。本文将在梳理和参考现有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安徽省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基本状况,运用实证研究找出消费结构变动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关联,分析发现问题所在,为安徽省扩大内需和产业优化升级提供参考。

二、文献综述

研究消费结构在推动经济增长和优化产业结构中的重要作用时,早期学者们大多选择用里昂惕夫开创的投入产出分析法和郎奇(1973)的扩展线性支出模型来定量分析消费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代表性人物有傅家荣、[1]刘小瑜、[2]马伯均[3]等。随着经济的发展,此方面研究趋向于分省市和计量模型的更新,姜涛(2009)在投入产出分析法的基础上运用需求结构分解分析方法计算了消费结构升级的产业结构效应,发现消费需求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其中最终需求对产业结构的影响贡献要大于中间需求的影响;[4]陈海波、朱华丽、刘洁(2012)立足江苏省,运用协整模型分析得出江苏省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之间存在长期正向的均衡关系,二者相互耦合发展。[5]马成文(2010)、[6]王欢(2011)、[7]苏大鹏(2015)[8]等人在安徽省消费结构变动和产业结构升级关联的实证研究中发现,消费结构变动是产业结构升级的最基本的原因,前者是后者的内在动因。

以上具有代表性的文献,实证的变量选取上都只是包含了代表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两个变量,而实际上,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关联的强弱与影响二者传导的中介因素有很大的关系,因此田学斌、闫真(2010)尝试将影响传导的收入因素引入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理论框架中,发现从收入角度看二者的关联更有利于二者的协调共进。[9]结合政府当前反复强调要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以及安徽省劳动、资本要素对产业结构的贡献率逐渐下降的现实情况,科技创新要素无疑会成为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有效选择。实际上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之间是存在互动关系的,产业结构升级中某产业必然快速成长,而为了保持其适当的规模,必须对其产品或服务进行改进,这就极大依赖于科技投入,先进的技术又将掀起新一轮固定资产投资,过程中对科技的重视和运用推动了科技进步。[10]正如施穆克勒所说:最主要的发明导致投资急剧膨胀,投资增加又促使产生更多改进的发明,而且需求力量促进了发明,即投资越多,就要有越来越多的发明来满足这些行业所需要的资本货币需求。[11]王胜(2005)、[12]刘冰(2007)、[13]赵和楠(2013)、[14]贺宝成(2015)[15]等人还提到消费结构与技术创新是密不可分、相互影响的,特别是消费结构由低级向高级的转变过程中,技术创新有着重要的“消费拉动效应”,技术创新能促使新的消费热点的产生,长期将引起消费需求和消费结构的升级。根据以上文献,笔者整理出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和科技创新三者之间的理论框架图,如图1:

图1: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理论框架图

因此本文将立足中部省份——安徽省,着重考虑安徽省消费结构变动和产业结构升级传导中的诸多影响因素之一的科技创新因素,应用实证搞清安徽省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关联和互动关系。

三、安徽省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变动情况的分析

(一)消费结构变动情况的分析

恩格尔系数的大小通常用来衡量消费结构是否合理,所谓恩格尔系数就是反映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的总体趋势的一个指标。然而消费结构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受不同因素的影响,会呈现出一种变化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逆性,这类似于热力学上分子的运动状态,而测度运动状态混乱的或不确定度的热力学上称为“热力学熵”。之后信息传播学引入了“熵”的概念,称为“信息熵”,当某个信息真实发生的几率更大,就表明它被传播得更广泛,可以说信息熵代表着信息的价值。为了体现消费结构变动测度信息的可靠性,结合消费结构变动的特征,本文将“信息熵”运用到经济学中,用“消费结构信息熵”来代替大多文献中使用的“恩格尔系数”,信息熵值越大,说明消费结构变动越合理。根据信息熵的定义和基本公式,本文定义消费结构信息熵公式为:

其中,i表示第i个消费项目,本文将消费结构中的消费项目分为8大类,分别是食品、衣着、居家产品、医疗、交通和通信、文教娱用品及服务、其它商品及服务。Pit表示t期第i个消费项目在全部消费项目中占有的比重。利用以上公式笔者计算整理出了安徽省1997-2014年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信息熵,如表1。农村也可做相应的研究,本文以城镇居民为例。

表1:安徽省1997-2014年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信息熵

从表1看出,1997年到2014年食品衣着在所有消费项目中所占的比重一直很大,但能明显看出比重逐年变小,相反的,医疗、交通和通信和文教娱服务的比重逐年上升,这说明安徽省消费结构合理化越来越明显,消费需求呈现出多样性和多元化的特点。并且信息熵就更简明直观的反映了安徽省消费结构变化的真实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到1999年消费结构信息熵为1.575,此后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收入的不断提高,信息熵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到2014年达到了1.817,消费结构信息熵值的逐年上升表明安徽省消费结构变动有合理化的趋势。

(二)产业结构变动情况的分析

“配第—克拉克定理”表明经济的不断发展会促使劳动力从“一二产”流向“二三产”,此后学者们将收入加入到产业结构变化的考量中,从收入角度,产业结构的测度公式可以表示为:

产业结构系数SC=(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国内生产总值

其中产业结构系数SC越大,说明二三产所占比重越大,一产比重下降,那么产业结构越合理。根据该公式笔者整理出安徽省1997-2014年产业结构系数的变化情况,如表2。

表2:安徽省1997—2014年产业结构系数表

表2显示安徽省1997年到2014年的第二、第三产业各自比重总体上是增加的,但是不似产业结构系数那样逐年增加,在这期间二、三产各自因多种因素的影响会有一些波动,总体上产业结构系数SC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每一年的值均较前一年有所增加,尽管增加地相对缓慢但也能表明安徽省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存在且持续的。

四、安徽省消费结构变动与产业结构升级关联的实证研究

(一)研究方法和数据指标选择

1.研究方法

本文选择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对安徽省消费结构变动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简单来说,VAR模型作为一种动态的联立方程模型,通常用于时间序列的预测和随机扰动项对变量系统的动态影响。本文正是采用的时间序列,同时能解释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之间的动态关系的理论还很不充分,而现有相关研究又能表明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及科技创新之间必然是相互影响的,因此具体考察三者之间是如何影响的、它们的关联是怎样的,建立VAR模型是很好的选择。本文还将在VAR模型的基础上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时间序列的平稳性和VAR模型本身的平稳性;确保模型平稳性后,实证中即可引入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和多变量的Johansen协整分析,最终还需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和方差分解分析。

2.数据指标选择

本文共选取了3个变量,变量序列均为时间序列。消费结构变量用“消费结构信息熵”(IE)表示,产业结构变量指标用产业结构系数(SC)表示,而中介变量本文选择用能代表科学技术投入的“企业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R&D)”(简化为RD)指标。科技进步指标不仅包含R&D这种表示企业自发投入资金进行产品研发的指标,还包含了技术引进指标,然而众多实证研究表明,R&D是引进先进技术的基础,R&D能力越强,产业越能获得优势。因此本文选择R&D来衡量科技投入。R&D数据来源于安徽省1997-2014年统计年鉴。另为了避免检验误差,提高实证结果准确可靠性,本文对数据做了相应处理,将IE和RD取对数,SC已经很小,取对数后变为负值并不合适,因此保持不变。

(二)实证分析

1.模型设定

其中,yt为m维内生变量向量,xt为d维外生变量向量,A1...AP和B1...Bt是待估计的参数矩阵,p和r是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的滞后阶数,c为常数项。是随机扰动项。

本文不考虑外生变量的影响,模型只由消费结构信息熵(lnIE)、产业结构系数(SC)和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lnRD)三个内生变量组成,因此本文模型设定为:

2.单位根检验

在做协整分析之前之所以要对时间序列的平稳性进行检验,是为了避免非平稳的时间序列的伪回归现象。是否平稳就是看模型是否存在单位根,若存在,则表明序列是非平稳的,则做协整分析时就要确定该序列的滞后阶数。单位根检验结果见表3:

表3:ADF单位根检验

由上表知,序列lnIE、SC、lnRD的一阶差分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都是平稳的,满足协整检验的前提条件。

3.确定最优滞后阶数

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全部划定完成并经省政府批复,组织开展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推进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建设工作,各市(地)基本具备应急供水能力。制定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方案,完成入河排污口核查工作,严格入河排污口登记、审批和监督管理。推进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建设,黑龙江省污水处理率进一步提高。组织开展河湖健康评估工作,有序推进中央补助河湖水系连通项目建设。组织开展清河行动,推进河湖综合治理。完成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年度任务。

提高模型估计准确性必须确定VAR模型的最优滞后阶数P,计量经济学中判断最优滞后阶数的准则通常用AIC信息准则和SC信息准则,应用Eviews6.0得到判断结果如图2。

图2:VAR滞后阶数判断结果

图1说明滞后阶数为3是最优的,则应建立三阶滞后的VAR模型,即VAR(3)模型。

4.模型稳定性检验

模型是否稳定是能否做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的关键所在,Eviews里判断VAR模型稳定性的方法是做出“单位圆”,看所有特征根的模的倒数(图中用圆点表示)是否都在单位圆当中,若都在,则说明该模型是稳定的。Eviews6.0检验结果如图3:

图3:VAR(3)模型稳定性检验

检验结果表明VAR(3)是稳定的。

5.Johansen协整检验

已知3个时间序列的都是非平稳的,在10%临界值下均为I(1)序列,而序列的组合是否平稳,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十分有效。对应单变量时间序列可能出现零均值、确定性趋势或随机趋势一样,协整方程也可能包含截距和确定性趋势,本文选择“序列有线性确定性趋势并且协整方程仅有截距”。

图4: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

图4显示有3个似然比统计量大于5%水平下的临界值,表明三个原假设都被拒绝,也就是说协整关系共有3个。协整系数标准化后结果如图5:

图5:标准化协整系数

协整关系能够用数学表达式清晰地呈现出来,令其等于vecm,得到:vecm=lnIE+9.46SC-0.24nRD。

在对vecm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时笔者发现该序列是平稳的,那么就证明了协整关系。

6.格兰杰因果检验

表4显示3个变量两两之间均没有严格的双向因果关系,消费结构变动是产业结构变动的重要原因,但产业结构升级引起的消费结构变动却不明显;科技创新可以带动消费结构升级但是消费结构所能引起的科技创新不显著,这说明市场对于消费者的需求反应不敏感;科技创新在产业结构升级当中的作用不强,说明安徽省产业结构升级中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不高,没有发挥出科技创新应有的作用;然而产业结构升级却是科技创新的原因,这说明科技创新是以产业为导向的,没有起到科技引领产业升级的先导作用。

7.方差分解分析

方差分解分析就是检测各新息对模型内生变量的相对重要性,或者说是用来确定各变量相互影响的强度。本文对产业结构系数的时间序列(SC)和消费结构信息熵的时间序列(lnIE)进行方差分解,预测期选择10,结果见图6和图7。

图6:SC的方差分解分析

图7:lnIE的方差分解分析

如图6所示:第一列是预测期,第二列S.E.是各预测期标准误差,这两列对结果分析不重要,本文将不过多叙述。第三列表明,产业结构系数的变化中0.3%-6.04%的变化能够由消费结构变动解释;第5列说明SC的0%-5.50%的波动由科技投入变动引起.从该结果中还可以看出消费结构和科技投入变动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差距不大,而消费结构变动对产业结构系数变动的影响是逐渐变大后又变小的,说明消费结构对产业结构是有拉动作用的。但传导过程中其他因素的作用也必须考虑到,仅仅关注消费对产业的拉动作用,预期效果可能会有所减弱。而科技研发投入的影响是逐渐增大的,这说明科技创新在产业结构升级中的作用越来越大,需要引起重视。

从图7可以看出,lnIE的0%-3.51%的波动由SC的波动解释,0%-41.61%的波动由lnRD波动解释。由此可见科技创新的影响超过了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上图还可以看出产业结构对消费结构的影响甚至可以说很弱,这与格兰杰因果检验的结果是一致的。而lnRD变动的影响跳跃式的从0%变大到41%,说明在改善消费结构中,消费者更加追求品质和多样性,这对产业的技术要求很高,当创新带动的产业升级可以跟上消费结构的变动,消费结构就能得到较大的改善。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根据实证分析,本文将结论归纳为:

1.安徽省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变动并不是双向传导的。前者对后者促进作用较为明显,但后者对前者调整的影响不大,这可能是因为产业的发展不合理,很难满足消费者长期的需求,其调整的过程并没有体现出改善的持久性。

2.消费结构和科技创新不是双向因果关系。科技创新可以带动消费结构升级但是消费结构升级所能引起的科技创新不显著,这说明市场对于消费者的需求反应不敏感,因此就不会想到提高创新能力,生产出消费者真正需要的产品。

3.产业结构和科技创新之间也不是双向因果关系,科技创新在产业结构升级当中所起的作用较弱,然而产业结构升级却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原因之一,说明安徽省产业结构升级中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不高,没有发挥出科技创新应有的作用,没有起到科技引领产业升级的先导作用,这与生产者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均不高有关,而拥有创新意识的某些产业能够获得的资金和资源不足以支撑整体的优化升级。

(二)建议

在此结论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几点相关建议:

1.要激发和维持本省居民的消费热情,努力提高产品及服务的质量及可选择性。产业结构对消费结构变动的影响较弱说明安徽省在产业的角度上扩大内需的力度不够。扩大内需需要居民积极的消费热情作为支撑,要让居民想消费,有消费的愿望。而最近频频出现的海外购物浪潮提醒我们,要想调动居民的消费热情,首先要明确居民需要什么,然后这些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要满足消费者需要。落实到安徽省,作为农业大省,这几年也逐渐重视起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的发展,因此经济水平处于快速提高的状态,居民收入也相应提高,消费欲望必将伴随着收入的提高而增加。特别是对于第三产业服务业和信息服务业这种科技含量较高的行业来说就有了发展的契机和空间。

2.减少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尝试搭建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交流平台。市场或企业对消费者需求反应不及时的重要原因在于信息的不对称,企业往往难以掌握相对于生产来说变化较快的消费热点,技术创新也就与需求脱节。因此搭建企业和消费者的交流平台,例如建立一个专门的网站等方式,将消费者想要什么以及用后体验反馈给企业,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企业的更新进步,长此以往必然能带动整个产业的优化升级。

3.重视科技创新在经济传导中的巨大潜力,加大产业的科研资金资本投入。创新是产业结构得以升级的灵魂,淘汰落后产能和僵尸企业,强调市场竞争机制的优胜劣汰作用,才能使产业健康发展下去。安徽省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过大已严重阻碍了安徽经济的前进,特别是国企机制体制严重落后,因有国家财力做后盾,整个企业安于现状,技术创新能力低下,使得产品收入低于各项成本支出,若同时政府还不增加和鼓励科研投入,势必会严重阻碍安徽经济发展。消费需求难以满足将引起消费结构升级过程停滞,通过各种影响因素又将传导至产业结构,使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变缓。淘汰落后产能、增加科技创新投入势在必行。

(注:本文系安徽财经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安徽省消费结构变动和产业升级的关联分析”,项目编号:ACYC2015064)

[1]傅家荣.消费需求结构是产业结构演进的根本动因——对消费需求结构和产业结构关系问题的思考[J].消费经济,1997,(2):22-26.

[2]刘小瑜.中国产业结构的投入产出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02.

[3]马伯均.消费结构优化是衡量产业结构优化的标准[J].消费经济,2003,(6):18-21.

[4]姜涛.转型时期中国居民消费升级的产业结构效应研究[D].山东大学,2009.

[5]陈海波,朱华丽,刘洁.江苏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协整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2,(2):60-65.

[6]马成文,毛舒乐.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对我国产业结构变动影响分析[J].特区经济,2010,(10):170-171.

[7]王欢.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1,(2):24-27.

[8]苏大鹏.安徽省产业结构、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怀化学院学报,2015,(8):36-41.

[9]田学斌,闫真.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理论框架与实证分析[J].消费经济,2010,(3):20-24.

[10]周叔莲,王伟光.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J].管理世界,2001,(5):70-78,89-216

[11]F.M.谢勒.技术创新——经济增长的原动力[M].新华出版社,2001.38.

[12]王胜.消费与技术创新关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5.

[13]刘冰.技术创新的消费推动论[J].科学管理研究,2007,(1):9-12.

[14]赵和楠,万甘忆.科技进步对居民消费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3,(38311):113-115.

[15]贺宝成,冯均科.绿色消费与技术创新演化博弈模型及仿真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5,(5):209-213.

[16]孟范昆,刘东皇.消费结构升级与产业结构升级互动关系实证研究[J].商业时代,2012,(32):8-11.

[17]吴丰华,刘瑞明.产业升级与自主创新能力构建——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3,(5):57-69.

[18]刘金红.居民消费升级对江苏产业转型的影响研究[D].中共江苏省委党校,2014.

[19]周开权.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对于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作用研究[J].轻工科技,2015,(5):128-129,131.

[20]李政,杨思莹.创新强度、产业结构升级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2007—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的空间杜宾模型分析[J].社会科学研究,2016,(2):1-7.

猜你喜欢

信息熵消费结构协整
基于信息熵可信度的测试点选择方法研究
基于ELES模型的河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协整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协整分析
河南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协整分析
河南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协整分析
一种基于信息熵的雷达动态自适应选择跟踪方法
我国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机制的理论探讨
从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方面对发展低碳会计的建议
杭州市首次开展旅游消费结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