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方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
2016-12-06刘锦红蔡春江李钰慧李智慧王文星李坤田雪瑞刘超
刘锦红 蔡春江 李钰慧 李智慧 王文星 李坤 田雪瑞 刘超
·论著·
自拟方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
刘锦红 蔡春江 李钰慧 李智慧 王文星 李坤 田雪瑞 刘超
目的 探讨自拟方(通腑愈疡汤)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溃疡结肠炎患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通腑愈疡方(红藤、地榆、败酱草、大黄、五倍子、黄芪、木香、延胡索、制没药、乌梅、细辛等组)加减保留灌肠,对照组采用甲硝唑100 ml保留灌肠1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症状消失率和临床总有效率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1),且中医证候积分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腹痛、腹泻、黏液便、脓血便等各症状临时消失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自拟通腑愈疡方灌肠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且比较安全。
自拟通腑愈疡方;灌肠;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迁延难愈的消化科疑难病症,中西医方法治疗都很难治愈。灌肠法是治疗本病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实践证明,中医药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而中药灌肠法是患者越来越愿意接受的灌肠方式之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在唐山市中医院消化科门诊及治未病科门诊就诊的溃疡结肠炎患者患者60例。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25~50岁,平均年龄(40.83±3.42)岁。采用完全随机分组设计的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入选的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据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中,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40.92±3.52)岁;平均病程(15.34±3.67)年。对照组中,男15例,女15例;平均年龄(40.76±3.56)岁;平均病程(15.65±3.71)年。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中,2组患者中均无退出和失访病例。
1.2 诊断标准 (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协作组修订的《对我国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1]。(2)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世界华人消化杂志江学良等总结和完善的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标准[2]。
1.3 纳入病例标准 (1)符合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诊断标准的患者;(2)年龄25~60岁;(3)疾病处于活动期患者;(4)知情同意,自愿参与该调查,并能如实回答调查问卷者。
1.4 排除病例标准 (1)对中药过敏者;(2)合并心、肝、肾及血液系统等严重疾病者;(3)孕妇及哺乳期女性;(4)不符合入选标准,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符合上述4项中的任意一项者即排除。
1.5 治疗方案 (1)对照组:0.5%甲硝唑(四川太平洋药业有限责任公司)100 ml保留灌肠。(2)治疗组:自拟通腑愈疡方,由红藤、地榆、败酱草、大黄、五倍子、黄芪、木香、延胡索、制没药、乌梅、细辛等组成,水煎取汁200 ml,分2次灌肠,早晚各1次,连续2周。(3)灌肠方法:嘱患者左卧位或右卧位,根据溃结部位决定,下垫高,保证尽可能延长汤剂停留时间。灌肠药100 ml,温度39~40℃,用空的密闭式输液瓶盛灌肠液,插入一次性输液器,剪去连接穿刺针的过滤器,连接肛管,插入深度为15~20 cm,以缓慢恒定速度灌20~30 min灌肠完毕,保留30 min。灌肠选取在睡前,保证时间充足,也能减轻患者的压力。
1.6 疗效评定标准 采用2000年全国炎症性肠病学术研讨(成都)制定的UC诊断标准[3]。 痊愈:经治疗腹泻、腹痛、黏液血便等症状消失,乙状结肠镜检肠黏膜正常;好转:腹泻、黏液血便次数减少,腹痛减轻,乙状结肠镜检查肠黏膜病变有明显改变;无效:症状及乙状结肠镜检查同治疗前无变化。中医症状轻重分级4及记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制定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分级及评分标准,按无、轻、中、重度4级分别计0、1、2、3分。
1.7 观察指标 观察2组症状消失时间和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4]。
1.8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等级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4.26,P<0.01)。见表1。
表1 2组疗效比较 n=30,例(%)
2.2 2组间症状消失率比较 治疗组治疗后腹痛 、腹泻、黏液便、脓血便等症状近期消失率分别为83.33%(25/30)、76.67%(23/30)、56.67% (17/30)、66.67%(20/30);对照组近期症状消失率分别为66.67% (20/30)、63.33%(19/30)、40.00%(12/30)、53.33%(16/3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间症状近期消失率比较 n=30,例(%)
2.3 2组中医证候积分 2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分别为(11.32±2.35)、(10.23±2.83);2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分别(3.15±1.38)、(8.14±2.3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2组症候积分比较 n=30,分,±s
表3 治疗前后2组症候积分比较 n=30,分,±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治疗组比较,#P<0.05
组别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组11.32±2.353.15±1.38*对照组10.23±2.838.14±2.35*#
2.4 不良反应 治疗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腹痛1例、便秘1例,肛门失禁不良反应1例。2组均未出现失访及退出病例。
3 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迁延难愈的消化内科常见疑难病。主要症状为腹泻或便秘,病初症状较轻,粪便表面有黏液,以后便次增多,重者排便10~30次/d,有里急后重感,粪中常混有脓血和黏液,可呈糊状软便[5]。消化不良时常表现厌食、饱胀、嗳气、上腹不适、恶心、呕吐等。全身表现多见于急性暴发型重症患者,出现发热、水电解质失衡、维生素、蛋白质丢失、贫血、体重下降等。
影响其发病的机制尚不清楚,但其发病与环境、心理因素、饮食、免疫因素、感染等众多因素密切相关[6]。影响其发病的因素众多,所以该疾病迁延难愈,极容易复发。
现代医学多采用氨基水杨酸、 类固醇激素、 免疫抑制剂、前列腺素类和抗凝药、微生态制剂、抑酸保护胃黏膜等药物治疗[7],有一定的临床效果,但同时也会出现一些肝肾功能损伤等副作用。
溃疡性结肠炎属于中医 “痢疾”、“泄泻”、“肠风”、“肠癖”、“脏毒”、“滞下”、“胃痛”等范畴。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与饮食不节、 情志失调、 劳累、 先天禀赋等因素密切相关。中医在治疗本病方面,无论是内服还是外用,均具有独特的优势。
中药保留灌肠,使药物直达病所,作用直接,促进肠黏膜炎性反应和溃疡面修复,便于病灶恢复,是治愈溃疡性结肠炎的有中医特色的外治方法之一[8]。
本灌肠方为蔡春江教授自拟方,蔡教授从事中医消化临床二十余年,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方面具有独到的见解[9],在治疗该病的过程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他认为本病的发生伤及气血, 寒热错杂、虚实夹杂证更为常见[10]。初期多为实证,疾病迁延不愈,正气耗伤, 转为虚证;寒热之间亦是如此转化,最后出现寒热虚实夹杂的病证。加之患者中西药杂投,更是使病证、病机更加复杂化。
本方中红藤活血通络,败毒散瘀;地榆清热解毒,消肿敛疮,败酱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活血行瘀,以上三药配伍,用于泻溃结中的热毒,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以上药物具有抗炎作用[11,12];大黄能清热邪、解热毒,利于各种热毒病症早日走出肠道,促进疾病的痊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药具有一定促进胃肠道动力作用[13]。五倍子、乌梅止血收敛药,本类药物多涩,或为炭类,或质粘,其性多平,或凉而不寒,功能收敛止血。利于脓血便的痊愈。棕榈炭、五倍子乌梅等,多为酸涩收敛,主入肺经或大肠经。能够涩肠止泻痢。黄芪补气升阳、益卫固表,用于升提人体中气,免得过下伤正气,现代药理研究本药具有类激素总用,利于促进溃疡的痊愈[14]。木香行气止痛、延胡索活血,利气,止痛,制没药属于生肌收口药具有解毒、收涩、收敛、促进新肉生长的作用,掺布疮面能使疮口加速愈合。细辛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全方补虚泻浊,通腑涤肠,涩而不滞,通而有度,共奏愈合溃结之功[15]。
本方清热与温里并用,活血与收涩同用、补虚药与泻实药同用,看似相互矛盾,实则不然,阴中求阳、阳中求阴,补虚泻实、通涩并用,与中医相生相克、互化互藏的观点是一致的。
在治疗的过程中,辩证溃结的证型,是寒、是热、是虚、是实,对上方中的药量进行调整,以达最佳效果。
以上研究虽然只是一个小范围、小样本的研究,但是它也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了自拟通腑愈疡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值得在临床治疗该病过程中进一步推广。
1 中华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协作组: 对我国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中华消化杂志,2007,27:545-550.
2 江学良,权启镇,王志奎.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分型及疗效标准.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0,8: 332-342.
3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对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建议.中华内科杂志,2001,40:13.
4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消化不良中医诊疗共识意见.中国中医药杂志,2010,25:722-723.
5 潘国宗.走出溃疡性结肠炎诊断的误区.中华内科杂志,2007,46:32.
6 桑力轩,刘汉力姜敏等.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研究.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7,15:2249-2254.
7 陈曦,田耀州,夏军权.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研究进展.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9: 293-295.
8 赵正平,滑永志, 陆敏.溃疡性结肠炎灌肠疗法研究近况.光明中医,2004,29: 2688-2690.
9 王颖,蔡春江,李钰慧,等.类肾上腺皮质激素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1例.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5,23:740.
10 周仲瑛主编.中医内科学.第1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69.
11 高学敏主编.中药学.第1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65.
12 彭成主编.中药药理学.第1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398.
13 李强.大黄药理与临床应用.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35.
14 刘玉莲,杨丛忠.黄芪药理作用概述.中国药业,2004,23:63.
15 邓中甲主编.方剂学.第1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34.
10.3969/j.issn.1002-7386.2016.22.034
063000 河北省唐山市中医医院(刘锦红);河北省人民医院中医科(蔡春江、李钰慧);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48医院检验科(李智慧);河北省迁安市中医院医保科(王文星);华北理工大学中医学院(李坤、田雪瑞、刘超)
蔡春江,050051 石家庄市,河北省人民医院中医科;
E-mail:caichj326@sina.com
R 574.621
A
1002-7386(2016)22-3476-03
2016-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