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烧伤患者的临床效果

2016-12-06班耀林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6年11期
关键词:植皮引流术换药

班耀林

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烧伤患者的临床效果

班耀林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烧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鞍山医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124例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换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创面愈合时间、疼痛程度、治疗费用、治疗满意度及植皮生长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治疗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植皮成功率、皮片成活优秀率、肉芽组织生长良好率及细菌培养阴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与传统换药治疗相比,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烧伤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促进创面快速愈合,降低治疗费用,且治疗满意度较高。

负压封闭引流术;传统换药;烧伤;创面愈合;临床效果

烧伤是一种临床较常见的疾病,是指火焰以及热液、蒸汽等造成的皮肤、黏膜等组织损伤,严重者甚至可伤及肌肉、骨骼、关节及内脏等结构,对患者外观形象、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1]。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是近年来临床推广应用的一项新型技术,其能有效修复急、慢性创面或创腔,对烧伤患者的创面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对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提高生命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就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烧伤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鞍山医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124例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观察组患者中,男

36例,女26例,年龄18~60岁,平均(38±5)岁,其中Ⅱ度烧伤35例,Ⅲ度烧伤27例;受伤原因:热液烫伤20例,火焰灼伤26例,蒸汽烫伤10例,电力击伤6例;受伤部位:手部26例,四肢22例,躯干14例。对照组患者中,男35例,女27例,年龄

18~62岁,平均(39±4)岁,其中Ⅱ度烧伤36例,Ⅲ度烧伤26例;受伤原因:热液烫伤21例,火焰灼伤25例,蒸汽烫伤10例,电力击伤6例;烧伤部位:手部25例,四肢22例,躯干1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烧伤程度、受伤原因以及烧伤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2]:①本研究已经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鞍山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订了知情同意书;②患者烧伤面积为30%~60%,或Ⅲ度烧伤面积小于烧伤总面积(TBSA)的20%。排除标准[3]:①精神障碍疾病;②治疗中途入院或者治疗中途转出;③严重糖尿病、低蛋白血症、血液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④心脏、肝脏、肾脏等脏器严重功能障碍。

1.3 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术进行治疗,具体步骤如下:①彻底清除创面坏死组织、相关分泌物以及其他异物,创面止血后使用0.9%氯化钠溶液+碘仿+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创面以及周围皮肤,使其保持良好清洁状态。②使用干纱布将创面及周围皮肤擦拭干净,待其干燥后根据创面大小修剪负压封闭引流敷料,确保负压封闭引流敷料大小能够完全覆盖创面,修剪后将其覆盖于创面表面,使用丝线固定负压封闭引流敷料。③于创面边缘3 cm处留置硅胶引流管,同时于已覆盖完毕的负压封闭引流敷料、硅胶引流管上粘贴半透性粘贴薄膜,确保薄膜能够完全封闭整个创面,薄膜覆盖区域应超过创面边缘3~4 cm。注意薄膜与创面皮肤的密封性,保持其完全封闭,避免漏气,粘贴过程中应轻柔操作以免对敷料、引流管形成挤压,避免影响敷料液体流动及出现引流管堵塞现象。④将引流管于创面边缘3 cm薄膜下引出后,将其连接至负压源前封闭连接,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系膜法或者直接使用医用胶水进行连接。在负压引流术操作过程中,

应持续关注吸引管是否堵塞、是否持续有效。术后5~7 d,打开封闭的负压封闭引流敷料,观察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情况,根据创面实际恢复情况决定是否行植皮修复手术。此外,护理人员还应该每天使用肝素清理、冲洗引流管。

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换药治疗。首先完全清除创面坏死组织、相关分泌物以及其他异物,而后将准备好的碘仿敷料湿敷于清洁后的创面上,确保完全覆盖后进行包扎、固定,每天换药1次。换药过程中应该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清除创面上的分泌物,确定创面已长出新鲜肉芽组织且完全覆盖创面后,给予皮片移植修复并封闭创面。

1.4 观察指标

1.4.1 治疗效果[4]优:受损创面完全愈合,移植皮瓣生长情况良好;良:受损创面大部分已愈合,移植皮瓣大部分生长情况良好;可:烧伤受损创面小部分愈合,移植皮瓣小部分生长情况良好;差:烧伤受损创面无明显愈合,移植皮瓣极少存活。总优良率(%)=(优例数+良例数)/总例数。

1.4.2 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 采用VAS对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同时使用我院自制的满意度评分标准评定患者的治疗满意度(总分5分,得分越高则满意度越高)[5],此外对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治疗费用进行比较。

1.4.3 植皮生长情况 测定两组患者植皮生长情况,包括植皮成功率、皮片成活优秀率、细菌培养阴性率以及肉芽组织生长良好率。其中皮片成活优秀率指皮片成活面积≥95%创面面积,且无感染、血肿症状。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2.2 治疗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VAS评分及治疗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指标比较(±s)

组别例数创面愈合时间(d) VAS评分(分)治疗满意度(分)治疗费用(千元)对照组62 13.9±2.15.9±1.5 3.2±1.417±6观察组62 7.1±1.83.0±1.4 4.9±0.6 6±4 t值 9.242 8.416 5.627 12.715 P值 0.000 0.010 0.016 0.000

2.3 植皮生长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植皮成功率、皮片成活优秀率、肉芽组织生长良好率及细菌培养阴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植皮生长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相关研究显示,随着日常生活、工作环境中烧伤诱发因素越来越多,烧伤患者数量呈逐年升高趋势[6]。临床常见的烧伤类型包括热烧伤、电烧伤、化学烧伤等,可对患者生理、心理均造成严重创伤[7]。传统换药贴敷治疗是早期烧伤患者的常用方法,其能有效保证创面清洁,促进创面快速愈合。但是,患者此时仍然残留大面积坏死组织,单纯药物治疗易出现创面水肿、感染等并发症;此外,传统换药直接接触创面,疼痛程度极高,换药次数过多还会增加肌腱、骨骼等组织损伤的发生率[8]。

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烧伤患者,首先负压引流敷料以及粘贴性薄膜能有效平衡创面各部分压力,使创面坏死组织以及分泌物能够均匀渗出并通过硅胶引流管引出,保持创面始终处于清洁状态,促进受损创面快速愈合,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并降低创面水肿、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同时,负压封闭引流术中所用敷料能够为创面提供氧气与微酸性环境,促进创面纤维细胞、网状细胞等充分增殖,刺激创面血管再生以及血液运行,为创面愈合提供更多营养,促使创面快速愈合。负压封闭引流术良好的封闭特性,可以避免多次换药,降低创面感染发生率[9]。粘贴膜紧贴创面,可避免创面愈合时形成的无效腔,提升愈合效果[10]。本研究由于人员限制而未对患者的住院生活限制等问题进行调查,且未对负压封闭引流术的远期治疗效果进行研究。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VAS评分及治疗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满意

度、植皮成功率、皮片成活优秀率、肉芽组织生长良好率及细菌培养阴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与传统换药治疗相比,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烧伤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促进创面快速愈合,降低治疗费用,且治疗满意度较高。

[1] 徐刚,周杰,罗艺,等.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严重烧伤截肢术中的应用观察[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2015,10(6)∶512-514.

[2] 张守忠,韩行,崔金秋.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烧伤整形术中的应用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190-191.

[3] 张向涛,赵连魁,郑文立,等.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烧伤整形患者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13)∶1450-1451.

[4] 宋厚梅,袁琴芳,王芳.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的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16)∶133-134.

[5] 肖啟龙.负压封闭引流术在烧伤整形专业中的临床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97)∶57-60.

[6] 刘辉霞,申美平.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术在修复老年深度烧伤患者创面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7)∶1522-1523.

[7] 白永强,邵洪波,孟令敏,等.负压封闭引流与传统换药治疗烧伤创面疗效比较[J].海南医学,2016,27(10)∶1672-1675.

[8] 张陈威.负压封闭引流联合人工真皮移植治疗难愈性创面的研究[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4.

[9] 刘巧荣,石磊,丁兆红,等.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术应用于口腔颌面间隙感染患者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5,22(15)∶48-50.

[10] 王合丽.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术在急、慢性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分析[D].芜湖∶皖南医学院,2013.

R644

A 【DOI】10.12010/j.issn.1673-5846.2016.11.058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鞍山医院,辽宁鞍山 114000

猜你喜欢

植皮引流术换药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疼痛护理管理在VSD联合自体游离皮片植皮治疗糖尿病足感染创面中的应用
不同植皮方式修复大面积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分析
门诊换药间隔时间对伤口愈合的影响的研究
中药透皮技术对植皮术后坏死的临床应用
维护服在胆囊穿刺引流术后患者管道维护中的应用
换药处置架在行负压引流术糖尿病足换药中的应用
加强党建 换汤又换药
一步法超声引导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治疗高龄胆道梗阻的探讨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骨外科针对创伤软组织缺损治疗中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