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针联合中药汤剂治疗退行性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效果

2016-12-06波谢正红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6年11期
关键词:温针汤剂退行性

雷 波谢正红

温针联合中药汤剂治疗退行性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效果

雷 波1谢正红2

目的 探讨温针联合中药汤剂治疗退行性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佛山市顺德区大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60例退行性膝骨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观察组患者采用温针联合中药汤剂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Lysholm评分、膝关节功能、疼痛程度。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Lyshol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2周、3周、4周,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范围、活动能力、疼痛情况、稳定性及自我评价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针联合中药汤剂治疗退行性膝骨关节炎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减轻疼痛程度。

温针;中药汤剂;退行性膝骨关节炎;临床效果

退行性膝骨关节炎具有发病率高、病程长、病残率高等特点,在临床较为常见,好发于中老年人,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早期临床常采用西药治疗,虽可暂时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但无法加快康复速度。近年来,随着中西医结合理念加深,有部分学者尝试着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实施中医特色治疗,包括针灸、推拿、理疗、中药汤剂等治疗。有研究表明,中医治疗效果更为显著,且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1]。本研究就温针联合中药汤剂治疗退行性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60例退行性膝骨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45~76岁,平均(57.6±2.6)岁;双膝损伤16例,单膝损伤14例。对照组患者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46~77岁,平均(58.5± 1.8)岁;双膝损伤15例,单膝损伤1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退行性膝骨关节炎临床诊断标准;②均同意参与本研究,并遵从医嘱。排除标准:①对本研究药物过敏;②近3个月内接受过针灸治疗;③合并其他关节损伤;④近6个月内注射过透明质酸。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澳美制药厂,批号:20100828),0.75 g/次,2次/d,口服。观察组患者采用温针联合中药汤剂进行治疗,其配方包括:黄芪30g,蜈蚣1条,桂枝、川芎、牛膝、秦艽、人参、杜仲、赤芍、当归、防风、干地黄各10 g,桑寄生15 g,独活20 g,细辛6 g、甘草6 g,将其水煎至600 ml,每日1剂,分3次服用。感冒发热、阴虚内热、湿热症患者忌用。温针操作方式为:取穴:阿是穴、足三里、三阴交,梁丘、膝眼、鹤顶、血海。操作前协助患者取坐位,将膝关节完全暴露于视野,嘱患者放松心情,对针刺穴位进行消毒,再选用毫针(40~50 mm)进行穴位针刺,使用提、插、捻、转法,得气后留针于穴位上。在留针过程中,在针柄上(距离皮肤2~3 cm)插入2 cm的清艾条段,并将其点燃,在针下放置一张硬纸片,避免患者烫伤皮肤,待艾条燃尽后,将针柄上灰烬去除,然后拔针,温针隔日1次。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疗程,1个疗程为14 d。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ysholm评分,内容包括上楼情况、疼痛情况、跛行情况、下蹲受限情况,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恢复越好。于治疗后1、2、3、4周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分数越高说明疼痛越剧烈。治疗完成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膝关节功能,膝关节功能主要是由活动范围、自我评价、稳定性、活动能力、疼痛情况5个方面进行评判,分数越低说明患者恢复情况越差。

1.5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经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关节肿胀、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均消失,同时肢体功能恢复至正常状态;有效:经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关节肿胀、关节疼痛、活动受限)逐渐好转,同时能够完成正常工作和生活活动;无效:经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关节肿胀、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呈恶化状态,且不能完成简单日常生活活动[2]。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Lysholm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Lysholm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Lyshol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Lysholm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患者Lysholm评分比较(分,±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30 66.2±2.8 72.4±2.5观察组 30 65.1±3.5 94.2±1.6 t值 1.3436 39.8789 P值 >0.05 P<0.05

2.2 VAS评分比较 治疗后1周、2周、3周、4周,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比较(分,±s)

组别 例数1周后2周后 3周后 4周后对照组30 7.6±1.86.5±1.0 5.1±0.6 4.28±1.52观察组30 4.1±1.22.4±1.5 1.2±1.7 0.93±0.19 t值 8.537012.0668 11.8250 11.9783 P值 P<0.05P<0.05 P<0.05 P<0.05

2.3 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范围、活动能力、疼痛情况、稳定性及自我评价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2.4 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3 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分,±s)

表3 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分,±s)

组别 例数 疼痛 活动范围活动能力 稳定性自我评价对照组 30 70.3±2.4 68±4 70.0±1.0 70.4±3.1 71.4±2.4观察组 30 94.1±2.1 93±4 93.2±2.4 94.2±2.4 92.4±4.3 t值 40.2077 24.7943 47.9646 32.827123.6183 P值 <0.05 <0.05 <0.05 <0.05<0.05

表4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3 讨论

随着年龄增长,关节软骨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骨化、裂纹、炎症、机械性外伤等,其在造成关节软骨损伤的同时,还可导致机体发生免疫反应,严重时,周围软组织可出现充血、水肿、肌肉挛缩现象,且膝关节本身属于负重较大、解剖结构较为特殊的关节,因此易出现关节功能紊乱,从而引发膝骨关节炎。有研究表明,膝骨关节炎的发病率高达13.6%,目前治疗的首要目的在于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患者肢体功能[3]。

现代医学理论认为,退行性膝骨关节炎主要是由于干骺端血流增加、边缘骨赘、骨硬化、滑膜炎所致,其在组织学方面早期临床表现为软骨表面碎裂、软骨细胞克隆形成,后期则表现为血管入侵,并伴有软骨硬化现象[4-5]。而在中医理论中,退行性膝骨关节炎属“鹤膝风”“痹症”“骨痹”等范畴,主要是由于肝肾亏虚、风寒湿痹阻、气血不顺,而致血瘀于骨关节发病。因此,治疗基本原则为益肝肾、补气血、祛风除湿、活血通经[6]。

中药汤剂配方中独活、桑寄生具有祛风除湿、养血和营、活络通痹之功效;牛膝、杜仲、熟地黄可补益肝肾、强壮筋骨;川芎、当归、赤芍补血活血;黄芪、人参、甘草补气扶脾,使气血旺盛,有助于祛除风湿;蜈蚣搜风剔络,桂枝、细辛温经通络,秦艽、防风可祛周身风寒湿邪。诸药合用,可达到益肝肾、祛风湿、止痹痛、补气血之功效[7]。温针主穴包括阿是穴、足三里、三阴交、梁丘、膝眼、鹤顶、血海,其中足三里具有健脾补虚、益气养血之功效,三阴交具有补益肝肾之功效,梁丘具有通痹止痛之功效,鹤顶具有养肝柔筋之功效,膝眼具有行气止痛之功效,血海具有祛风寒之功效[8]。《医学入门》载有“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温针能将艾火的热力直接传导入穴位,辅以艾绒温经通络之性,两者合用可达到温阳散寒、除湿通痹之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其可改善膝周血液循环,松解粘连现象及膝关节疼痛,促使炎性介质吸收,促使患者肢体功能恢复[9]。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Lyshol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膝关节活动范围、活动能力、疼痛情况、稳定性及自我评价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1周、2周、3周、4周,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温针联合中药汤剂治疗退行性膝骨关节炎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减轻疼痛程度。

[1] 陈益丹,邱华平,金肖青,等.不同针灸方法对膝骨关节炎模型细胞因子及基质金属蛋白酶影响的比较研究[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16,26(1)∶42-45,64.

[2] 徐风玲.温针灸结合刺络放血治疗膝骨关节炎3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24)∶75-76.

[3] 邱玲,翟佳丽,刘迪,等.温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震后板房区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2)∶2261-2263.

[4] 高洁,欧阳八四,张音,等.电针与温针灸治疗肾虚髓亏型膝骨关节炎疗效比较[J].中国针灸,2012,32(5)∶395-398.

[5] 张玉霞.电针与温针灸治疗肾虚髓亏型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比较[J].医学综述,2013,19(10)∶1903-1905.

[6] S Farrokhi,S Tashman,AB Gil,et al.Are the kinematics of the knee joint altered during the loading response phase of gait in individuals with concurrent knee osteoarthritis and complaints of joint instability? A dynamic stereo X-ray study[J].Clinical biomechanics,2012,27(4)∶384-389.

[7] 陈萍.温针配合中医透药治疗膝骨关节炎56例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9)∶155-155.

[8] 邱玲,翟佳丽,刘迪,等.温针内外膝眼配合康复训练治疗震后板房区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 20(4)∶391-392,399.

[9] T Conrozier,J Balblanc,P Richette,et al.Early effect of hyaluronic acid intra-articular injections on serum and urine biomarkers in patients with knee osteoarthritis∶An open-label observational prospective study[J].Journal of orthopaedic research,2012,30(5)∶679-685.

R274.9

A 【DOI】10.12010/j.issn.1673-5846.2016.11.012

1佛山市顺德区大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东佛山 528300

2佛山市顺德区大良医院,广东佛山 528300

猜你喜欢

温针汤剂退行性
传统中药制剂丸、散、汤剂的研究现状
调中益气汤联合外洗汤剂治疗压疮的效果观察
口服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
体检报告“退行性改变”是有病了吗
温针与毫针治疗颈椎病患者颈部疼痛的疗效对比
Systematicevaluationand trialsequentialanalysisofwarming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joint mobiliz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scapulohumeral periarthritis
退行性肩袖撕裂修补特点
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30例临床报道
溶石汤剂治疗胆结石46例
温针配合整脊手法治疗腰椎退行性滑脱症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