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性化康复锻炼方案治疗老年肩袖损伤患者的疗效

2016-12-06吴术红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年21期
关键词:外展肩袖关节镜

吴术红 刘 毅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关节外科,贵州 遵义 563003)



个性化康复锻炼方案治疗老年肩袖损伤患者的疗效

吴术红 刘 毅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关节外科,贵州 遵义 563003)

目的 探讨个性化康复锻炼方案对肩袖损伤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80例肩袖损伤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治疗,将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术后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脉冲磁疗、短波、非甾体类抗感染药物治疗,并给予观察组患者个性化康复锻炼。对比术前、术后6 w、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两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美国肩肘医师协会评分(ASES)、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UCLA),术前、术后1年两组患者不同角速度下肩关节等速肌力测试情况。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ASES、各项肩关节功能UCLA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w、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两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ASES、各项肩关节功能UCLA较术前均显著提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不同角速度下肩关节等速肌力测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两组患者的各不同角速度下肩关节等速肌力测试情况较术前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给予肩袖损伤老年患者个性化康复锻炼能够提高肩关节外旋/内旋(ER/IR)峰力矩比值,改善肩关节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肩袖损伤;个性化康复锻炼;常规康复训练

近年肩袖损伤的发生率逐年升高,17%~41%的肩关节病变患者为肩袖损伤〔1〕。肩袖损伤患者主要表现为肩关节疼痛,同时伴有肩关节外旋(ER)、外展、内旋(IR)障碍等。随着关节镜技术的不断发展,且老年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力较差,关节镜下修复肩袖损伤因其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已经成为临床治疗的主要方式〔2〕。但是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水平与患者术后的康复训练也有密切相关性〔3〕。因而本研究探讨个性化康复锻炼对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后的肩袖损伤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肩袖损伤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自愿参加本项研究并已经签署知情书。观察组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65~89〔平均(71.63±8.83)〕岁;病程0~25〔平均(19.73±9.39)〕个月。对照组40例,男27例,女13例;年龄65~92〔平均(72.84±9.23)〕岁;病程0~24〔平均(18.83±9.65)〕个月。两组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

1.2 方法

1.2.1 心理疏导 因术后拆线后患者肩部活动仍然受到限制,肩部周围出现麻痛等症状,对生活造成影响,因此部分患者会产生焦虑、抑郁的不良情形下。康复治疗师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为患者详细讲解康复治疗的目的、注意事项等。通过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帮助其消除心理障碍,树立康复的自信心。

1.2.2 康复训练 观察组:采用个性化康复锻炼。康复训练包括4个训练阶段,每个阶段训练2~4 w。患者术后使用肩吊带,且采用蜡疗、超声波、药物减轻疼痛、控制炎症。(1)第1阶段:保护性康复训练,时间为术后1~6 w。①在患者可耐受的范围内进行被动活动练习;②钟摆运动:与地面平行弯腰,使用健侧手拖住患侧手臂上肢进行左右前后的摆动,然后交替进行逆时针划圈和顺时针划圈;③每天进行3次屈伸腕、握手、屈伸肘、旋转前臂等主动练习,每次进行10~20次;④主动助力关节活动度(ROM)训练,包括外展、前屈、ER、IR等;⑤训练2 w后拆线并进行肩部外展、前屈、三角肌、ER、IR训练;每天对疼痛部位冷敷3~6次,每次20~30 min。(2)第2阶段:增强肌力康复训练,时间为术后7~12 w。①除去吊带并进行滑轮练习和肩梯练习;②主动助力ROM训练,包括外展、前屈、ER、IR等,训练范围较第1阶段训练扩大;③肩部肌肉练习。A俯卧肩外展,使用器材为哑铃,患者采取俯卧位,保持肩关节中立位,外展90°,在水平面内进行ER动作;B水平外展ER,使用器材为哑铃,患者采取侧卧位,保持肩关节前屈90°,外展至水平位进行ER动作;C俯卧后伸,使用器材为哑铃,患者采取俯卧位,保持肩关节前屈90°,由中立旋转位牵拉为中立位;D侧卧ER,使用器材为哑铃,患者采取俯卧位,保持肩关节中立位,屈肘90°后进行ER动作;E站立体侧肩ER,使用器材为弹力管,患者采取站立位,双手自然垂下,在腋窝下垫毛巾,屈曲肘关节为90°,前臂进行ER动作,肩关节转动为中立位然后缓慢回至起始位;F站立90°件ER,使用器材为弹力管,患者采取站立位,手臂向前离冠状面30°,屈曲肘关节为90°,进行手部ER和前臂ER动作,前臂与手部垂直后缓慢回至起始位。(3)第3阶段:运动功能恢复训练,时间为13 w以后。此时患侧肩袖已经基本愈合,全范围内基本无痛感,需要对肩部力量进行强化,不断改善对神经肌肉的控制力。①借助桌子、门等对肩关节囊进行全方位牵拉,每天进行3次,每次牵拉20个,每次牵拉时间为10~20 s;②使用沙袋带和哑铃凳进行全方位的力量练习;③主动助力ROM训练,包括外展、前屈、ER、IR等,训练范围较第2阶段扩大;④进行等速肌力训练。(4)第4阶段:恢复活动期,时间为6个月至1年,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逐渐进行慢跑、游泳、球类等娱乐性体育活动,并逐渐加强力量练习和柔韧性练习,但是禁止进行竞技体育运动。

1.3 观察指标 对比术前、术后6 w、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两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美国肩肘医师协会评分(ASES)、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UCLA),术前、术后1年两组患者不同角速度下肩关节等速肌力测试情况。(1)ASES:包括生活功能评定和主观疼痛评定两部分,各50分,总分100分。(2)UCLA:包括10分的功能评分,10分的疼痛评分,5分的前屈肌力评分,5分的前屈角度评分,5分的满意度评分,总分35分。(3)等速肌力测试:在角速度为60°/s、180°/s和300°/s时采用等速肌力测试系统对患者肩袖肌肉ER和IR的峰力矩及其比值。每个角速度分别测试4次,间隔20 s,取平均值。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 结 果

2.1 肩关节功能ASES比较 术前两组肩关节功能ASES无差异(P>0.05)。术后6 w、3个月、6个月、1年两组肩关节功能ASES较术前均提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肩关节功能UCLA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的各项肩关节功能UCL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w、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两组患者的各项肩关节功能UCLA较术前均显著提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不同角速度下肩关节等速肌力测试比较 术前两组不同角速度下肩关节等速肌力测试情况无差异(P>0.05)。术后1年两组各不同角速度下肩关节等速肌力测试情况较术前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1 两组肩关节功能ASES比较(分,±s,n=40)

与本组内术前比较:1)P<0.05

表2 两组肩关节功能UCLA评分比较(分,±s,n=40)

与同时间点对照组相比较:1)P<0.05;与本组术前比较:2)P<0.05,下表同

表3 不同角速度下肩关节等速肌力测试情况比较

3 讨 论

肩关节运动中肩袖发挥稳定和支持盂肱关节的作用,肩关节外展上举时,肱骨头通过肩袖肌肉的收缩能够将肩关节作为运动轴的中心进行后伸、前屈、内收、外展、环转和旋转等活动,且能够避免因三角肌的收缩使肱骨头对喙肩弓或肩峰造成损伤〔4〕。若人体进行剧烈活动未做好准备活动或者应对突发事件,均有可能发生肩袖损伤,即时肩袖损伤程度较轻,患者在进行较大动作时可能会发生严重的肩部撞击症等,对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5〕。随着关节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补术已经成为临床上治疗肩袖损伤的主要方式〔6〕。除了肩袖损伤本身对患者功能和结构的损伤外,修复受损所引起的炎症反应、组织水肿,修复中形成的瘢痕等均会对肩关节功能的恢复产生一定的影响,且老年患者因机体各项功能均衰退,术后恢复慢,因而肩袖损伤老年患者术后需要进行康复锻炼,对术后患者的肩关节功能恢复进行促进〔7〕。

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个性化康复锻炼能够促进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这是因为术后进行个性化康复锻炼,可以显著缓解局部组织的炎症反应和水肿反应,加速组织的愈合,减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预防肩周肌肉萎缩和肩关节周围组织粘连的发生〔8〕。且术后进行的早期康复训练,能够使患者在不对修补后的肩袖产生损伤的基础上进行肌力训练和关节活动度训练,并根据肩袖愈合过程的不同阶段,对肩袖进行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能够有效缓解肩袖功能康复过程中产生的疼痛,促进局部组织愈合,且通过不断康复锻炼能够逐步增强肩袖肌肉的肌力,稳定肩关节,逐步恢复肩关节的活动能力、活动范围和运动能力〔9〕。肩袖损伤老年患者发生损伤后,ER和IR肌群不能保持原有的平衡状态,继续进行肩关节活动,会导致病情恶化,加重损伤。在本研究中,患者通过对ER肌群进行适度的运动锻炼,既能够在一定程度内锻炼ER肌群,也能够预防对IR肌群过度强化〔10〕。且进行个性化康复锻炼患者能够主动参与康复锻炼,提高患者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提高治疗依从性,且康复锻炼方案简单易掌握,通过康复训练师的指导即可进行自主锻炼,降低了家属误工费、病人交通费等支出,提高了社会效益〔11〕。

综上所述,给予肩袖损伤老年患者个性化康复锻炼较常规康复训练能够提高肩关节ER/IR峰力矩比值,改善肩关节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1 Le BTN,Wu XL,Lam PH,etal.Factors predicting rotator cuff retears:an analysis of 1000 consecutive rotator cuff repairs〔J〕.Am J Sports Med,2014;42(5):1134-42.

2 费文勇,Park JY,章洪喜,等.关节镜下缝线桥技术修复全层肩袖损伤的疗效观察〔J〕.中华手外科杂志,2013;29(1):21-4.

3 庄 泽,卢华定,陈郁鲜,等.肩袖损伤后单排与双排缝合方法比较的Meta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18(29):4742-51.

4 Killian ML,Cavinatto L,Shah SA,etal.The effects of chronic unloading and gap formation on tendon-to-bone healing in a rat model of massive rotator cuff tears〔J〕.J Orthopaed Res,2014;32(3):439-47.

5 王国伟,林永杰,毛军胜,等.体外冲击波治疗慢性肩袖损伤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3;35(6):479-80.

7 黄成龙,吴 华,陈 刚,等.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后早期及延迟康复治疗介入的疗效比较〔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30(3):255-9.

8 王 琦,卢耀甲,熊传芝,等.肩关节镜肩袖修复的术后护理与功能康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22):157-9.

9 潘丽英,潘 军,孙 晨,等.系统早期活动方案用于肩袖损伤术后患者功能锻炼效果探讨〔J〕.护理学杂志,2013;28(10):84-6.

10 刘述芝.系统康复训练对老年肩袖损伤患者肩关节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3):3182-3.

11 张伟明,杨 帅,谢 青,等.康复训练在全关节镜下修复肩袖损伤术后的疗效分析〔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3;35(1):43-6.

〔2015-05-17修回〕

(编辑 安冉冉/曹梦园)

吴术红(1977-),男,硕士,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关节外科疾病研究。

R49

A

1005-9202(2016)21-5399-03;

10.3969/j.issn.1005-9202.2016.21.085

猜你喜欢

外展肩袖关节镜
肩袖肌群训练联合电针对肩袖损伤的疗效
外展悬吊式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重度OSAHS的疗效分析
关节镜下使用Fast-Fix半月板缝合器治疗半月板损伤的疗效
肩袖损伤基因表达变化的研究进展
SLAP损伤合并冈盂切迹囊肿的关节镜治疗
肱骨外展动作中肩袖生物力学的有限元分析
外展项目的运营和管理初探
关节镜下治疗慢性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的早期随访研究
网球运动员肩袖损伤的生物力学分析
肩袖损伤的诊断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