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集成论的区域经济扩散效应模型研究与实证分析
2016-12-06邵李津
邵李津
(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福建福州 350116; 闽江学院, 福建福州 350108)
基于集成论的区域经济扩散效应模型研究与实证分析
邵李津
(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福建福州 350116; 闽江学院, 福建福州 350108)
通过厘清区域经济扩散效应的理论,分析扩散效应产生的原因,初步构建基于集成论的扩散效应理论基础模型并对其进行作用机理探索,通过实证分析给出几点管理启示,为增强区域中心城市扩散效应的驱动力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集成论;区域经济;扩散效应;模型
一、扩散效应的理论及产生原因
1. 扩散效应理论
瑞典学派的主要创始人冈纳·缪尔达尔(Karl Gunnar Myrdal)在 1957 年出版的《经济理论与不发达地区》一书中提出了“扩散效应”(Diffusion effect)和“回波效应”(Return effect)概念,以此来说明国际间和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1]
所谓的“回波效应”是增长极的负面效应,主要强调发达或先进地区(增长极)的经济扩张给周围不发达或落后地区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具体包括了人口迁移、资本流动、贸易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所有经济、非经济的不利影响;相反,“扩散效应”体现了增长极的正面效应,指的是经济中心向其他地区扩张的离心力。[2]经济扩张中心的基础设施改善等情况会使周围地区获得资本、人才等,刺激促进落后地区发展,使其逐步缩小与先进地区的差距。扩散效应是回波效应的反作用,增长极地区的优先增长会带动周边更多地区的经济发展。[3]在扩散效应的具体内容上,依据佩鲁增长极的含义,扩散效应主要包括技术扩散、资本扩散、规模经济扩散、凝聚经济扩散四个方面。[4]
此后,缪尔达尔运用这种理论模式分析亚洲国家的制度体制、劳动力使用、人口质量以及当地民众的教育观和生活观,揭示亚洲国家贫困的原因。[5]同时,他指出:“扩散代替回波是经济体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在世界范围内发达经济体内地区差异较小,扩散效应已经成为主流,而在发展中国家则正好相反,中心城市和区域其他城市的差距越来越大,甚至有些国家的大部分人口和资金都集中于首都,导致国内其他地区落后、贫穷。”[6]
笔者综合诸多的文献分析,认为扩散效应更多的是“满则溢”的结果,它不仅表现为产业的转移,还表现为对中心城市的一种功能性的疏散,以及资源、要素和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扩散。但,无论是何种扩散,都有其自身的规律与产生原因,我们需要对这些进行研究,以便提出新的扩散理论模型。
2. 产生扩散效应的原因
(1)创新驱动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城市的空间扩散指的是创新的扩散。换句话说,创新引起了扩散。商业模式的创新、制度的创新、技术的创新、文化的创新等,造就了新产业、新产品、新思维,促进了产业的升级,出现了良驱逐劣的现象,落后的产业、设备和技术就会流向周边相对落后的地区,承接了上一级发达地区淘汰的产业,带动了当地居民的就业,也吸引比其更次一级区域的生产要素,从而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典型的例子就是东亚地区产业进化情况,首先是由日本承接欧美国家淘汰的产业,其次“亚洲四小龙”承接日本淘汰的产业,最后中国大陆接力“四小龙”淘汰的产业,以此类推。
(2)中心城市的边际成本递增与边际收益递减
根据弗里德曼理论,一个经济区域从“回波”到“扩散”一般要经历四个阶段:第一,未形成“增长极”的高位区与边缘区孤立发展、互不相关阶段;第二,“增长极”刚形成,“回波效应”逐渐增强并吸引边缘区资源向高位区聚集阶段;第三,“增长极”资源聚集繁盛,但由于高位区租金、工资等成本上升,导致边际效益递减,“扩散效应”促使部分资源有序流向边缘区阶段;第四,“回波效应”与“扩散效应”日趋于平衡,区域经济差距缩小。[7]因此,中心城市的产业集聚经济与规模经济不总是存在的,当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出现拐点,引起边际收益递减以及边际成本递增,这样就会引起资本向外扩散。例如,当中心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其土地租金与工资水平会越来越高,生产成本随之攀升,这样资本收益水平下降。当下降到一定程度时,资本为了寻求更好的收益,就会向周边或其他地区扩散,与此同时,也会引起一些生产要素的流动,如技术、人才等。
(3)外部环境不经济,引起人才流失
由于中心城市过度的集聚,引起了外部不经济的上升。如,人口过于稠密,基础设施超负荷,无法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社会服务,交通拥挤,物价水平上升,生活成本大幅度上升,环境污染日趋恶化等。再加上现在发达的交通网络和信息技术,让空间距离不再成为问题。这样,就引起了劳动力的流动,尤其是一些关键的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转向了周边地区或其它城市。反过来,关键人才的流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资本的流动,随之而来的是人才与资本在周边地区进行重新组合,建立了企业,形成了产业,进而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4)国家政策的导向
弗里德曼曾认为,在一个国家的发展历史上,地区融合将不会主动出现。换句话,区域经济的均衡,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都不可能是由市场自发力量而产生的。只有将市场自发的力量与政府的干预相结合,才能形成强大的扩散效应。因此,国家或地方政策的引导为扩散效应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如对企业在落后地区投资兴业,给予财政、金融和税收的优惠和照顾等,必将会吸引一部分来自中心城市的生产要素,间接强化了中心城市的扩散效应。
二、基于集成论的扩散效应模型的构建
1. 模型建立
城市是一个集成体,是一个社会集成复杂巨系统,因此,它也存在着“集成力场”,如图1。
由于集成力场的本质是存在力的作用,而力是一个矢量,所以,集成力场是一个矢量场。既然是场,就一定存在能量级,由于遵循能量守恒定律,高能级层的能量达到饱和时,就会向低能级层传递,即扩散。与此同时,场核的向心力,引起了回波效应;场核的离心力,引起了扩散效应。对于城市中的生产要素来讲,当带来的边际效益大于零时,显然地,向心力是巨大的;当边际效益小于零,但总效益仍然是大于零时,向心力逐渐变小,离心力开始增大;当边际效益小于零,且总效益小于零时,离心力大于向心力,生产要素开始脱离场轨,流向次级层,产生扩散效应。除此之外,当其向心力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的变化,会变得无穷小,且小于另一个场核的引力时,也会引起生产要素外流,产生扩散效应。
笔者基于此,并通过对吴秋明教授根据万有引力公式所提出的集成力模型[8]进行改造,构建了中心城市扩散效应的初步模型,表述如下:
(1)
式中:
F(Force)为不同经济发展程度的城市对整个经济区域中自由流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吸引力;F>0时,产生向力心;F>0时且产生向力心;F<0时,产生离心力;
Q代表不同经济发展程度城市的质量;
q代表整个经济区域中自由流动的各种生产要素集合;
d(distance)为要素到达不同经济发展程度区域的心理距离;
E(Environment coefficient)为代表城市环境系数(E>0),我们假定:简单环境,E=1;复杂环境,E<1;环境越复杂,越不经济,E值越小;
R代表生产要素的效益系数(-1≤R≤1且R≠0),我们假定:边际效益>0,R=1;边际效益<0且总效益>0时,0 T(time)为时间参数。与自然系统中的集成元素性质不同,在以人为主要构成成分的社会系统中,集成元素的质量、心理距离、环境、效益都是时间的函数,从而导致集成内力也是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9] 现,笔者对以上有关参量做个详细的说明,具体如下: (1)城市质量(Q)说明 最早学者们是用城市人口规模代表城市质量,但由于城市人口规模深受城市性质和产业结构的影响,与城市经济规模的相关度不稳定,因此用人口规模代表城市质量的量度方法有较大的局限性。然而,GDP却可以较好地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而被广泛用于区域经济差异和经济空间结构研究中[10],因此本文选取人均GDP代表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并以此来评价一个城市质量。 (2)环境特征(E)说明 指的是一个城市的领导环境、市场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政策制度环境、城市基础建设等软硬件环境。 (3)心理距离(d)说明 与资源主体(经济主体)的心理距离(d),主要表示:城市交通网络、信息网络发达程度;知识、信息、技术等资源共享程度;产业关联度;要素的供求匹配性;经济横向联系程度;形成集聚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难易度等。 由式1可知,当-1≤R<0时,F为负数,产生了离心力,进而形成了扩散效应,即扩散效应的初步模型。与此同时,作为中心城市的周边腹地城市也可运用该模型,来提高自身对资源要素的吸引力,即向心力,当其引力大于中心城市的引力,同样也会产生扩散效应。 2. 扩散效应作用机理 如图2中,Q1表示中心城市1的质量,Q2表示周边欠发达城市2的质量,q代表中心城市中自由流动的各种生产要素集合;F1与F2为分别中心城市1的向心力与离心力,F3为周边的向心引力。F1与F3的表示如下: (2) (3) 笔者根据式2与式3进行简单的扩散作用机理分析,假设R1与R2均为正值,当F1 笔者将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大背景下,分析北京对河北省的扩散效应。 1. 京冀两地产业发展情况对比 (1)京冀两地GDP情况比较 近年来,在国家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的情况下,京冀两地的经济总量不断增长。由于河北与北京的区域地理面积与人口规模差异较大,就GDP总量而言,河北省的地区生产总值明显高于北京,但人均水平均却远小于北京,如图3所示。 由图3可知,京冀两地的 GDP 增速较为接近,经历了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后均于 2012 年趋于放缓。2008 年北京地区人均 GDP 约是河北省的 2.8倍,2013 年北京约是河北省的 2.42倍,两地之间的差距略有降低。2005—2014 年京冀差距由3.14倍缩小至2.5倍,说明在此期间河北省经济发展速度略高于北京地区,二者之间差距呈现先扩大又缩小的趋势,但是经济差距依然存在。总体上,北京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河北省。 (2)京冀两地产业结构比较(见表1、表2) 表1 2005—2014 年京冀两地三次产业结构比例 数据来源:《河北经济年鉴 2015》《北京统计年鉴 2015》 表2 工业化阶段和产业结构变化的关系 由表1,表2可知,从2010年以来开始,北京第一产业占比小于 1%;自2012年开始,第三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占比已超过 77%,北京已形成后工业化阶段的“三、二、一”型产业结构。然而,河北省仍处于以“二、三、一”型的工业化中期,第一产占比逐年下降,第二产业占比略有缩减,第三产业逐年增加,但是第一产业比重仍高于全国水平,第三产业发展依旧滞后,产业结构有待优化升级。北京处于产业高梯度,河北省处于产业低梯度,两地的产业结构差异使得在产业扩散转移上具备了条件。 2. 京对冀的扩散效应情况分析 2014年2月,中央政府将首都经济圈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并决定加速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之后,首都经济圈规划中河北十市功能迅速进入升级阶段,如图4。 京冀两地产业结构存在差异,产业梯度明显,京对冀的产业扩散转移日益明显, 到目前为止,已有约1000家企业率先从北京迁至河北,其中大部分是制造类企业(见表3)。 2015 年前 10个月,河北省共引进北京市、天津市的项目 3621个,47.3%的引进资金来自京津,达 2748 亿元。[11] 2015年4月,中关村在北京以外设立的首个创新中心——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成立,将成为保定市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新型产业发展的创新中心、孵化中心和科技中心,已有 39 家企业入驻该中心。 表3 近年北京部分企业搬迁情况北京部分企业的搬迁信息汇总 资料来源:戴德梁行研究部 沧州渤海新区项目建设取得丰硕成果,2015 年累计承接京津项目 83 个,总投资 1823 亿元。[12]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率先实现北京监管职能跨省份延伸,吸引 30 余家北京药企落户。[13]北汽集团于沧州黄骅汽车产业园成立黄骅分公司,2015年4月一期项目启动,首批 SUV、MPV 经济型乘用车已下线。 中关村海淀园秦皇岛分园已于 2014 年成立,扩大了产业发展空间,更好地促使科技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截止 2015 年 10 月份,已有 50 余个高新项目拥有落地对接意向,多个项目已投入运营。[14] 过去7年间,中国高速铁路网的飞速发展已经极大地增加了北京与河北南部城市之间的交通联系。于2015年竣工的大七环路将有效增强北京与河北之间的城市交通网,总长940公里,其中近80%的路段位于河北省,这条最外部的环路贯穿廊坊、承德和张家口等城市(见图5)。 3. 基于集成论模型的京对冀的扩散效应分析 从以上北京迁移到河北的企业数、河北从北京引资的数额、河北地价的增长率等方面的数据,均可以发现,近年来,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不断深入,北京对河北省的扩散效应也较大的上升趋势。 笔者将通过扩散效应的基础模型对上述情况进行实证分析: (4) (5) 式中: Q1(t)表示北京的质量;Q2(t)表示河北省的质量; E1(t)表示北京的环境特征值;E2(t)为河北省的环境特征值; R1(t)表示北京对经济要素的效益系数;R2(t)表示河北对经济要素的效益系数; d1(t)表示北京与各种经济要素的心理距离;d2(t)为河北省与各种经济要素的心理距离; q(t)表示各种经济要素;F1与F2为分别北京与河北对经济要素的作用力。 根据图3显示,北京的人均GDP远大于河北省的人均GDP,北京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河北省,因此,北京的质量大于河北省的质量,即Q1(t)>Q2(t)。 关于两地的环境系数E值的比较。随着北京市的人口数的超饱和,交通拥堵情况不断恶化,环境污染严重,很多方面已经超出了城市的承载力,行业竞争也进入白热化。此外,政府也出台相关政策对一些第二产业进行禁止与限制,政策环境、领导环境都不理想,E值极小;相反,河北省为了承接北京的产业,出台了很多优惠的政策,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与投资环境,政府领导的引资积极性很高,同时也加大了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市场空间大,而且城市的承载力远远没有达到饱和,因此E值接近于1,E2(t)>E1(t)。 关于两地对经济要素的心理距离d值比较。高铁网的飞速发展极大地增加了北京与河北南部城市之间的交通联系。于2015年竣工的北京大七环路有效增强了北京与河北之间的城市交通网,因此空间上的距离已变得不是问题了。然而,由于从政策环境及领导环境方面,对于一些产业来说,反而河北比北京更具有亲和力,心理距离就变得较小,因此,d2(t)远小于d1(t)。 关于两地效益系数R值的比较。随着北京的人工成本、租金成本、时间成本、资源获得成本、竞争成本等各方面城市“拥堵”成本上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一些经济主体的边际效益,甚至出现负增长的情况,导致一些企业总效益呈现负数,造成R1(t)极小;然而,河北省正处在发展阶段,国家政策也有意分流一部分产业到河北,与此同时,政府出台财税减免与土地廉租,甚至免费提供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再加上当地的用工成本相对于北京较低,所以,很大程度上,就会出现相关迁移而来的企业的边际效益是递增的现象,R2(t)接近于1,R2(t) >R1(t)。 综上所述,对于一些在京企业等相关经济要素而言,由于E1(t)极小,d1(t)极大,R1(t)极小,根据式4,可以看出Q1(t)对F1的影响就显得微乎其微了,因此,F1极小甚至出现负数,F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扩散效应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如何做到在“不宰杀正在生蛋的鸡”的情况下,增加扩散效应?这是众多学者一直在探索研究的问题。笔者根据初步构建的扩散效应基础模型,并结合区域发展实际,给出几点管理启示。 1. 鼓励创新,加快“新陈代谢” “中国制造2025”、G20杭州峰会“创新增长方式”等,无不说明创新在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乃治本之策,同时也表明了中国着重推动创新、新工业革命的决心。创新,在任何的历史阶段,都是经济长久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通过创新,加快产业升级,转移淘汰产业到周边地区,实现主动溢出的扩散效应。实现路径:一是,中心城市政府需把“创新”列为发展的第一战略,强化政府的战略意识;二是,成立创新领导小组,由政府主官与龙头企业主组成,主要作为协调创新需要的各类资源与利益关系处理;三是,建立有利于创新的体制与机制,让创新得以落地;四是,构建科技创新平台集群,为各类企业创新提供平台服务,共享知识、技术和信息,使得自主创新成为可能;五是,扶持一批重点创新型企业,政府根据增长极原理通过相关政策扶持一批重点创新型企业先发展起来,再带动相关企业的发展,进行形成产业集聚或集群,提升整体的竞争力,为城市的发展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2. 建立产业对接机制,实现无逢链接 产业从中心城市向周边腹地城市扩散转移的过程中,常常出现很多的困难,这让许多企业望而却步,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扩散效应的实现。 实现路径:一是,政府设立产业对接协调领导小组,协调一些利益冲突较大的矛盾,建立并完善包括地区间协调、产业协调、基础设施协调、环保协调等的协调机制;在产业转移与承接的两地政府之间建立一个联席会,定期开会进行对接,民间社团也要发挥一定的作用;另外,可以在两地轮流举行一些合作交流的对接活动,如:产业对接会、论坛等。二是,对于产业转移与承接,政府一定要搞好顶层设计,对产业进行分类,哪些适合转移,哪些适合承接,这样,政府才能有的放矢地出台相关政策予以支持。三是,搭建一个公共信息平台,把有意愿转移企业的情况放到平台上;有承接意愿的地方,也把自己的环境、政策、优惠条件放到平台上,各个企业就可以在这个公共平台上和承接地进行对话交流,这样,就提高了扩散的效率与效果。 3. 加快周边非中心城市基础建设,优化投资环境 从模型中E值与R值来说,中心城市对周边非中心城市进行经济辐射的同时,周边城市也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投资环境,首先要让环境变得更加的经济,可以通过市场导向与政府推动相结合,优化区域投资环境,制定各种优惠财税政策,建设并完善各种配套设施,从而降低企业的投资成本、交易成本,这样才能有效地吸引资本等经济要素的流入。 其次,扩散效应的根本动力来自市场机制,要建立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完善市场交易体系。此外,各级政府的行政壁垒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辐射的步伐,因此,要摈除现行体制、机制上的弊端,加强各级政府之间的对话沟通。清除限制人才、资本、技术、产品等要素在地区间自由流动的障碍,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建立统一开放的要素市场,促进生产要素按照市场机制在各区域间合理有序自由地流动,扩散效应也就随之释放了。 4. 缩短心理距离d(t),强化扩散效应 通过缩短非中心城市与各类生产要素的心理距离,是强化扩散效应的另一个途径。笔者将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一是,改善交通网络,缩短直接空间距离。有这么一句话:“要想富,先修路”,这很清楚地说明了落后的交通是当地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非中心城市的政府应该要抓住各种机会,建立适合各种运输方式联运的、高效快速的综合立体交通运输网络,便于各类生产要素的快速到达,以及生产完的成品或半成品能迅速的抵达目标市场,这样就大大节约了各类生产要素的交易成本。二是,非中心城市要通过一系列有效的优惠政策以及软硬件环境,塑造 “亲产业”的形象,缩短与各类经济要素的心理距离,提升自身的引力,进而强化中心城市的扩散效应。 5. 筑巢引凤,助力扩散 非中心城市要通过建立空间布局合理、配套基础设施完善、政策环境良好的工业园区,吸引从中心城市扩散而来的优质企业,带动相关配套企业的入驻,充分利用产业转移过程中的技术溢出效应以及吸收借鉴其先进的管理经验,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再通过产业集群,构建特色的产业链,进而带动区域间人才、技术和资金的流动,助力中心城市的扩散效应。 扩散效应与回波效应是在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的一种此消彼长的经济现象,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规律和资源有效配置规律使然。总之,笔者研究扩散效应的主要目的,是想解决两个问题:通过扩散效应,解决回波效应给核心城市带来的“拥堵成本”,重新调整核心城市内外的产业结构;通过扩散效应,调节区域经济的协调且相对均衡发展,实现较为合理的资源配置。当然,区域经济的乌托邦就是区域经济一体化,这需要我们更多的努力、耐心与毅力。 注释: [1] Karl Gunnar Myrdal,EconomicTheoryandUnderdevelopedRegions, London:Gerald Duckworth,1957. [2] 韩纪江、郭熙保:《扩散-回波效应的研究脉络及其新进展》,《经济学动态》2014年第2期。 [3] 崔秀丽、郭靖林:《“回波效应”大于“波及效应”:东西部差距拉大的内在机制》,《贵州财经学院学报》1997年第9期。 [4] 谭崇台:《发展经济性》,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3年,第274-276页。 [5] 冈纳·缪尔达尔:《亚洲的戏剧—南亚国家贫困问题研究》, 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年。 [6] 冈纳·缪尔达尔.:《亚洲的戏剧》,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第 45页。 [7] Friedman J. ,RegionalDevelopmentPolicy:ACaseStudyofVenezuela,Cambridge,Mass: MIT Press,1966. [8][9] 吴秋明.:《集成管理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 [10] 李小建、乔家军:《20 世纪 90 年代中国县际经济差异的空间分析》,《地理学报》2001年第2期。 [11] 高红超:《京津冀人力资源服务从业资质实现互认互通》,http://news. eastday. com/eastday/13news/auto/news/china/20151230/u7ai5132688.html. [12] 皮家琪:《渤海新区 3 个项目在“2015 京津冀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签约》,http:/ /www.bhna.gov.cn/2015/1121/9252.html. [13] 赵 建、张近情:《京津项目为何青睐这里—看渤海新区如何创新机制抢抓协同发展重大机遇》,《河北日报》2015 年10月22日。 [14] 徐 岳、方问禹:《创新创业成京津冀产业协同新热点》,http:/ /news.xinhuanet.com/local/2015-10/08/c_1116752418.html. [责任编辑:黄艳林] 2016-06-25 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社科类)(JAS160412) 邵李津, 男, 福建南平人, 闽江学院讲师, 经济学硕士, 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F061.5 A 1002-3321(2016)05-0051-08三、实证分析
四、管理启示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