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鹿作品互动短评
2016-12-06
栗鹿作品互动短评
>>王佳妮(笔名猫纪子,1994年生于上海崇明,现为大四学生,兼职广告业,喜爱聂鲁达。)
炼梦师面对这个世界,勇敢而执着,而在炼梦的世界里,一切都是强烈而神秘的。这“最长的一天”像一支悲壮的曲子,笔下的世界,每一刻都那么惊心动魄。在亦梦亦真的世界里,她体验着每一个新鲜的时刻,梦中的每一个形象都真实而生动,而历经的场景又那么具体。作者不动声色地描写着一切,或激烈的,或平淡的,或世俗的,又亦或是那些爆炸式的情景。在作者的叙述下,这梦中的离奇世界显得异常真实,结尾处又突然将人拉回现实世界,原来关于炼梦师的一切也都源自一个孕妇的想象。不是的,明明故事中的情景还在眼前,那些巨大的轰鸣,嘈杂的人声,以及缄默的片刻都还仿佛停留在耳边,嗡嗡作响。一切早已分不清,究竟是梦境还是现实,唯有当即做一场梦,来一次鉴定,做一场见证。看不见的城市,我们活着的世界,其实也只是一场精心杜撰的绮梦吧?
>>鲨二甜(原名唐梓淇,男,1990年生于吉林,现为海军某部排长,业余写小说,喜爱日式小清新风格,文学口味偏爱青山七惠、向田邦子以及雷蒙德·卡佛。)
小说安静地抛弃了故事和对话, 剩下的是一片有类伯格曼影像里的静谧,细致的境况描绘与诡谲的想象升发让作者潜浸很深,乃至入了哲。而文本嵌入了不可思议的套层结构, 最终这是一场母亲的梦,一个婴儿的梦,抑或是少女的梦,都难解难辨,但炼梦师的身份本也是轮回。鬼斧神工之语层出不穷,没有虔诚笃静无法得来这样的比喻,而这些比喻从虔诚笃静中流动着油画般的光彩,天女散花般点缀着行文,同时兼具了大师的幽默和少女的浪漫。我觉得我们每个人都偶有天才的时刻,只是这天分行走得太快,难望项背,而栗鹿实在是个非常努力的写手,才常能在转角追上天才的自己。
>>后德嘉树(1993年生。第二届九州之星全国六强。希望自己是一列不停脱轨,横冲直撞的蒸汽火车。)
这是一个用梦境扭曲时间和空间的故事,由丧母而孤独的少女体验溺水开始,到她尚在母腹中受到怜爱结束。作者将故事推展得克制而冷静,最后梦境和现实重叠联通,成为一个闭合的环,造梦人成为梦中人,死亡成为获得自由的方式。整个故事充满隐喻,夜成为禁锢身体的现实牢笼,而短暂稀少的白昼成为灵魂自由狂欢的时刻。抹香鲸,这善潜而巨大的生物,因濒死而升上海面选择搁浅为自己死亡的方式,像是少女选择在腐烂的尸骸中沉睡获得自由和幸福。
>>番君(1994年典型天秤座,就读于华南农业大学。业余文学爱好,喜欢张爱玲和日本推理小说。)
炼梦师不断追忆着过去,重塑一个又一个的梦境,以为这便是永远。梦境与现实的不断交织,到底是抹香鲸还是炼梦师,到底是结束一切还是重获新生……这不禁让我想到今敏的作品,不断切割交换的蒙太奇手法。炼梦师的哭泣让我油然而生一种孤独感,往事酸楚自在心,而今不过是云烟。人生的欢愉辛酸只在缝隙之间,但白昼漫长却没有尽头。在梦境里获得的自我满足都会幻灭,只有回归到现实的终结才是永恒。
>>林结鹤(大二学生,就读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生于1995年。喜欢看书,有收集书的爱好,偶尔写些小短文。)
很安静地读完这个故事,很美好,很幻灭。在看到炼梦师将自己埋在抹香鲸的尸块里时,鼻子忽然一酸。也许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她要孤独地走完自己的生命,但却一直努力地想要给自己拼凑一个美好的梦而已。没得到的关心,没得到的疼爱,没得到的陪伴,就在梦里实现一次,不可以吗?
“我是自己的宗教,也是唯一的孤儿,”执拗地,想要给自己一个梦而已,直到听到“咔哒咔哒”的声音,我想她很明白她接下来要做什么,因为她听到的,是来自她内心的声音吧。
母亲与孩子连着一条脐带,直通内心。虽然无法预料未来,也一定感受到炼梦师的孤独了吧,因为那种悲伤才会莫名地哭起来。我不是炼梦师,可却像是真切地触碰到她的孤独,拼命想在梦里寻求一点温暖的孤独。
最后的温暖,是睡在抹香鲸的尸块里。
最初的温暖,是睡在母亲的肚子里。
所以,愿意死去,幻灭般的。
>>程仪媛(女,90后文学爱好者,华师中文毕业,读过几年圣贤书,尘世中的一个迷途小文案。)
梦是潜意识的表达,潜意识中又藏着自己都不知道的记忆。炼梦师如此迷恋白昼和抹香鲸,导致炼梦失败和最终的死亡,源是还在胎中时母亲看的新闻和书,也许还有那么一个未说的梦。潜意识和我们都不记得的记忆,能在冥冥中决定命运么?
故事好似是一个光怪陆离的梦。契里柯说:“形而上的艺术,表面十分宁静,但给人的感觉却像是在宁静中会有什么事情要发生。”这大概也是作者想要塑造的。最爱开篇的炼梦师的出场,极致的描写似乎都能看见这幅油画的凹凸纹路了。
(责编:郑小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