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风健身舞生存价值研究①

2016-12-06文蕊香黄宽柔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31期
关键词:民间舞舞蹈民族

文蕊香黄宽柔

(1.江西应用科技学院体育教学部 江西南昌 330100;2.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广东广州 510006)

中国风健身舞生存价值研究①

文蕊香1黄宽柔2*

(1.江西应用科技学院体育教学部 江西南昌 330100;2.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广东广州 510006)

中国风健身舞在我国开展的时间不长,目前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有人认为它和民族健身操非常相似,又有人认为它就是民族民间舞,从而引发了外界对中国风健身舞生存价值的质疑。笔者试通过对中国风健身舞目前发展情况的调查以及理顺中国风健身舞与民族民间舞、民族健身操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探讨中国风健身舞的生存价值。该文选取了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中国风健身舞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中国风健身舞民族健身操都起源于民族民间舞,它的诞生增加了一个健身锻炼的渠道和一批愿意从事民族民间舞的挖掘、搜集、整理、加工、编创工作的人员,这将有益于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中国风健身舞 生存价值 民族健身操民族民间舞

1 选题依据

“中国风健身舞是中国大学生体协健美操艺术体操分会全新创立的具有中国民族传统特色的健身比赛项目。在中国五千年悠久历史的积淀中,在56个民族特色舞蹈熏陶下,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在保持中国民族风格、强健身体两大特点的基础上,突出民族舞蹈的特色,操、舞、乐三者结合,用中国人自己的传统健身方式展现全新的健身理念,以传承中国民族文化为目的一种健身项目。”[1]

作为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健美操艺术体操分会全新创立的运动项目,中国风健身舞在我国开展的时间不长,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目前还没有介绍中国风健身舞的相关书籍,文献资料也只有为数不多的几篇,因此,外界对中国风健身舞不太了解。笔者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以及访谈多位专家发现中国风健身舞和民族民间舞、民族健身操三者之间的关系不太明确,从而引发了外界对中国风健身舞生存价值的质疑。那么中国风健身舞在如此大的竞争压力下到底有着什么样的生存价值?

笔者试通过对中国风健身舞目前发展简况的介绍以及理顺中国风健身舞与民族民间舞、民族健身操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中国风健身舞生存前提进行研究,从而认识中国风健身舞的生存价值。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该文以中国风健身舞这一新兴的运动项目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中国知网(CNKI)全文数据库及相关专业刊物文献资料,搜集并整理关于中国风健身舞、SWOT分析法、AHP-SWOT分析法的文献资料,为该文的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及实证依据。

2.2.2 专家访谈法

借助2014年成都举办全国大学生健美操锦标赛的机会对6位中国风健身舞方面的专家进行访谈,为确定中国风健身舞SWOT四个因素的指标获得第一手资料。为该论文的撰写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2.2.3 录像分析法

通过对中国风健身舞规定动作、民族健身操规定动作视频,以及2014年中国风健身舞比赛、2014年广东省民族健身操比赛视频进行录像观摩,分析中国风健身舞与民族健身操的共同特征与不同特征。

2.2.4 逻辑分析法

通过运用对比、归纳、分析、推理等逻辑分析方法,对观摩录像资料、数据结果、专家反馈意见等内容进行逻辑分析,从中得到结论。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对中国风健身舞生存前提的探究

作为大体协原创项目的中国风健身舞,很多人对它还不了解。同时有更多人对中国风健身舞、民族民间舞、民族健身操三者之间的关系和概念认识模糊。有人认为:“现在已经存在了民族民间舞和民族健身操,为什么还要创立中国风健身舞这个项目?”如果不将这三者的关系弄清楚,将直接影响中国风健身舞这一项目的生存与发展。因此,笔者认为:对中国风健身舞生存前提的探究就是对中国风健身舞、民族民间舞、民族健身操三者之间关系的探究。

“协议解除劳动合同”(以下简称协解)政策实施十年来,国家的经济形势发生了较大变化。随着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社会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利益调整正处于各类矛盾的错综交织中。作为国有企业改革产物的协解人员,历经了十年变迁,其思想观念、经济收入、婚姻家庭、工作生活等方面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尤其是协解人员心理层面的起伏直接影响着对其的管理及稳定工作。因此,从心理学角度不断深入分析、思考协解人员的思想状况和心理根源,积极探索和尝试做好协解再就业人员管理工作的新角度、新思路、新方法,将会为进一步做好油田再就业工作,保障油田稳定大局起到更大支持作用。

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而民族民间舞则是中华大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民族民间舞是我国各族人民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创造、发展,并在广大群众中广泛流传的舞蹈形式,是我国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也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由于各族人民的生产劳动方式、生活环境以及宗教礼仪等的差异,导致了各民族民间舞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较强的地域性。民族民间舞的发展局限于民族地区,外界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受到限制。同时,民族民间舞还受到民族人口数量、人文环境、社会生态环境的制约,导致民族民间舞的发展规模与速度敌不过外来舞种。在这种情况下,民族民间舞亟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创新与发展是永恒的主题。在民族民间舞需要开拓创新的同时,由西方传入我国的健美操运动也需要更好发展,而我国丰富的民族文化积淀恰好为健美操在我国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同时也顺应了健美操运动本土化、民族化的国际潮流。

民族健身操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它来源于民族舞蹈,是在我国民族舞蹈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出来的成果,作为体育与艺术完美结合的产物,民族健身操的创编是以健美操为蓝本,加入民族民间舞的元素,具有着民族民间舞蹈和健美操的双重属性。

中国风健身舞同民族健身操一样,也起源于民族民间舞。但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锻炼身体,而不是为了祭祀、表现一种生活场景、叙说一个故事或展现一个舞台艺术,在创编过程中要求以我国民族民间舞蹈为蓝本,将民族民间舞中的技巧难度较高、有一定风险的动作去除并赋予科学的健身理念。它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将民族民间舞简化和加工而形成的民族舞蹈系列;另一部分是在民族民间舞蹈中提取元素,融入健美操的操化特点创编而成的民族健身系列。

外界传出质疑的声音:中国风健身舞和民族健身操是不是同一个事物不同的名称呢?中国风健身舞与民族民间舞、民族健身操三者之间的关系到底如何?笔者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专家访谈以及问卷调查。(如表1)

根据表2可知,对于中国风健身舞与民族健身操是否相似或相同的问题,专家们的看法不一。民族健身操的资深专家——华南师范大学的许爱梅老师认为:中国风健身舞与民族健身操二者近似,都是选择民族舞蹈元素与健身操模式相结合,形成的一种有氧健身活动方式,只是主办方不同所取得名字不同罢了。但首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民族健身操规定套路的创编成员赵海波老师认为民族健身操和中国风健身舞是不同的两个项目。因为民族健身操在创编时必须结合健美操的弹动、韵律、基本步伐。而中国风健身舞的创编,对这些并没有硬性规定。

图1 中国风健身舞与民族民间舞、民族健身操三者的关系图

表1 “中国风健身舞与民族健身操是否相似或相同”专家问卷调查情况表

表2 “中国风健身舞与民族健身操是否相似或相同”专家访谈情况表

中国风健身舞的专家中:首都体育学院的李昂老师认为中国风健身舞和民族健身操是不相似的,因为中国风健身舞是以舞为基础,以达到健身的效果,适当吸收健身操的发力方式与方法;而民族健身操则是以操为基础,吸取民族民间舞的元素,使健身操更具中国民族风格。同是首都体育学院的王莹老师认为:一个是舞,讲究韵律、美感,注重健身等综合方面的开发;另一个是操,注重力度,主要以锻炼身体、健身为主。首都体育学院的冯爱云老师认为它们二者的区别就是舞和操的区别。中央民族大学的李俊怡老师和首都师范大学的胡彦老师认为中国风健身舞的民族健身系列与民族健身操在动作、音乐元素的提取方面以及功能方面是相似的。

根据以图1表明:中国风健身舞和民族健身操都起源于民族民间舞。中国风健身舞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直接由民族民间舞简化,并赋予科学的健身理念使之成为具有浓厚民族韵味,同时还适合健身的民族舞蹈系列;另一部分是从民族民间舞中提取元素之后与健美操的操化融合成为民族健身系列。民族健身操是由民族民间舞和健美操结合而形成的,它与中国风健身舞的民族健身系列都是民族民间舞与健美操迸发出的火花。它们在动作元素、音乐、服饰的选择上趋于相同,并拥有着相同的健身功效,也都是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但是,民族健身操是以健美操为主体,而中国风健身舞是以舞蹈为主体。创编时民族健身操的要求严于中国风健身舞的民族健身系列,它要求包含健美操的基本步伐、操化动作、过渡与连接、托举、动力性配合等动作,融入具有民族风格特点的动作元素,突出健美操项目特征,强调成套动作的力度、速度及一定的运动负荷。相比之下,中国风健身舞的民族健身系列是以民族舞蹈元素为主体,在创编时没有这些硬性规定,在套路创编过程中加入一段或几段民族民间舞也是允许的。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民族健身操和中国风健身舞的民族健身系列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似的,但还存在着不同。中国风健身舞不仅包括民族健身系列还包括民族舞蹈系列,民族健身操偏重于操化类动作,而中国风健身舞更倾向于舞蹈类动作,因此,中国风健身舞并不等同于民族健身操。

根据以上对中国风健身舞与民族民间舞、民族健身操三者关系的探究,笔者认为中国风健身舞可以作为一个健身项目继续生存下去,而且它的存在不会对其他项目造成不良影响。

3.2 对中国风健身舞生存价值的思考

根据中国风健身舞目前的发展情况,通过中国风健身舞与民族民间舞、民族健身操三者之间关系的阐明,发现作为新兴的运动项目的中国风健身舞有着独立存在并继续发展下去的理由。在这个百花齐放的21世纪,随着日渐兴起的健身热,各种各样的健身项目层出不穷。中国风健身舞的出现为大众健身增加了一个健身锻炼的渠道,同时也增加了一批愿意从事民族民间舞的挖掘、搜集、整理、加工、编创工作的人员。中国风健身舞的练习者们可以不受场地、器材的限制,可供选择的健身内容比较丰富,凭借着各民族舞蹈的不同魅力,能够激发不同人群的学习兴趣,因此,中国风健身舞不失为一种经济实用、健康文明的健身方法,符合《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第三条中所要探索的健身方法:“积极探索和推广易于开展、小型实用、健康文明的体育健身方法。”[1]积极推广和发展中国风健身舞将对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有一定的益处。

除此之外,中国风健身舞是根据民族民间舞的基础上创编而成的,无论是音乐、动作还是服饰方面都是对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同时也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因此,它具备着一定的生存价值。

4 结论与建议

(1)中国风健身舞和民族健身操都起源于民族民间舞。中国风健身舞分为民族舞蹈系列和民族健身系列两部分,民族舞蹈系列是民族民间舞的简化和加工;其民族健身系列与民族健身操均是民族民间舞与健美操相结合的产物,拥有着相同的健身功效,也都是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二者虽然在实质上是相同的,但在创编方面有所不同,民族健身操要求包含健美操的基本步伐、操化动作、过渡与连接、托举、动力性配合等动作,并以之为主体;而中国风健身舞在创编时,对这些没有硬性规定。同时,中国风健身舞不仅包括民族健身系列还包括民族舞蹈系列,民族健身操偏重于操化类动作,而中国风健身舞更倾向于舞蹈类动作,因此,中国风健身舞并不等同于民族健身操。

(2)在全民健身的大背景下中国风健身舞的诞生有一定的生存价值——增加了一个健身锻炼的渠道,同时也增加了一批愿意从事民族民间舞的挖掘、搜集、整理、加工、编创工作的人员,这将有益于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1]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健美操艺术体操分会.全国大学生中国风健身舞比赛规则及评分方法[Z].2014.

[2]王光.中国风健身舞在高校的推广研究[J].广西教育,2014,20 (4):169-170.

[3]葛月华.我国民族民间舞现代发展的融合性趋势探究[D].成都:成都体育学院,2013.

[4]杨英.民族健身操中民族元素的探索[D].北京:首都体育学院,2013.

[5]余师芳.民族健身操的价值及发展策略研究[D].广西:广西民族大学,2010.

G80

A

2095-2813(2016)11(a)-0150-03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31.150

①文蕊香(1992,3—),女,汉,湖南长沙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广场体育艺术健美操啦啦操团体操。

黄宽柔(1950,2—),女,汉,广东陆丰人,研究生,教授(博导),研究方向:广场体育艺术,E-mail:1142866340@qq.com。

猜你喜欢

民间舞舞蹈民族
地域特色舞蹈在高校课程中推广的思考
民族民间舞的艺术特点与情感表现探究
论民间舞课堂教学的继承与发展——以“东北秧歌典型人物精品课”为例
学舞蹈的男孩子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舞蹈课
MINORITY REPORT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古往今来新疆锡伯族民间舞的典型变化初探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