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产品流通体系竞争力的时序变化与地区差异
2016-12-05崔卫华胡玉坤
崔卫华,胡玉坤
(东北财经大学产业组织与企业组织研究中心,辽宁 大连 116025)
中国农产品流通体系竞争力的时序变化与地区差异
崔卫华,胡玉坤
(东北财经大学产业组织与企业组织研究中心,辽宁 大连 116025)
本文基于竞争优势理论,构建包含32个基础指标的农产品流通体系竞争力指数,采用两步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对2005—2014年中国不同层面的农产品流通体系竞争力进行测度,并从时序变化和地区差异两个角度分析测度结果。研究表明:流通效率是提升中国农产品流通体系竞争力的最主要因素;流通现代化和流通环境的影响力次之,是提升农产品流通体系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而流通规模对中国农产品流通体系竞争力产生较小的负面影响。时序变化上,2005—2014年中国农产品流通体系竞争力指数整体上呈现显著上升态势,四大区域指数均呈现平稳上升态势,各省份指数均呈现波动中上升态势。地区差异上,2005—2014年中国省际农产品流通体系竞争力水平差异较大,但呈现显著收敛态势,较大的省际差异主要来自东部地区内部省际差异和四大地区间的差异。
农产品流通体系;时序变化;地区差异;两步全局主成分分析法
一、引 言
农产品流通问题关乎广大农户、中间商和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始终是农业经济和贸易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关注农产品流通过程的微观理论研究,主要包括农产品流通的渠道模式[1]、体制机制[2]、组织结构[3-4]和供应链管理[5]。但由于地情迥异等原因,在理论指导实践过程中仍出现局部理论脱离实践的现实矛盾。因此,对中国农产品流通状态的现实状况进行客观评价,对于从全局把握中国农产品流通体系各环节的优势与劣势、特色与瓶颈、重点与难点,进而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国外研究集中于对农产品流通效率的评价。Semrmadevir提出农产品流通效率的两种测度方法,一种以生产者所得占零售价格的比重来表示,另一种以技术效率、速度效率和价格效率三个指标综合测度[6]。Kumar和Husain[7]基于农产品各流通环节的差价,构建不同流通渠道下农产品流通效率比较分析框架。国内研究正在从流通过程的理论研究向流通状态的实证研究延伸,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对农产品流通效率的评价研究[8],另一类是对农产品流通现代化水平的评价研究[9]。虽然流通效率及现代化是农产品流通状态重要的评价内容,但已有研究仍存在不足:首先,研究视角较为单一,缺乏对整个农产品流通体系运行状态的综合性评价。其次,研究范围较为狭窄,缺少从不同层面对中国农产品流通状态及时空差异的实证测度。最后,评价方法仍受局限,较少应用能够处理复杂指标体系面板数据的量化方法。因此,本文基于竞争优势理论,构建一套能够较全面反映农产品流通体系综合运行状态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两步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分别从全国、区域和省际三个层面测度2005—2014年中国农产品流通体系竞争力的时序变化与地区差异。
二、理论框架、指标体系与研究方法
(一)理论框架
本文基于竞争优势理论,明确了农产品流通体系竞争力的理论内涵。竞争优势理论是流通体系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基础,其对农产品流通分析具有典型意义的理论形态有四种:
效率竞争优势理论。在区域层面,流通效率是评价流通体系竞争力的核心指标,可通过流通速度、库存率和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三个指标衡量[10];在企业层面,单位人员流通效率、单位资本流转速度和单位商品成本,都体现了不同流通企业竞争力的差异;在产业层面,竞争力则直接表现为产业平均利润率和资产报酬率等效率指标[11]。因此,经济效率和速度效率是反映流通体系竞争力的核心指标。
规模竞争优势理论。内部规模经济理论认为,企业规模扩大有助于提升企业研发、专业化分工和抗险能力等多方面的竞争力优势,外部规模经济理论则认为,产业规模扩大可为企业带来额外报酬,如生产与交易成本的节约、技术进步和管理效率提高等。因此,产业规模较大有利于资源或生产要素共享,从而在单个企业规模不变的条件下增强产业竞争力。同样地,对于流通体系而言,适度的流通规模是改善流通效率进而提升流通体系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要素竞争优势理论。资源要素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一大因素,具体包括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要素和基础设施等[12]。对于现代流通体系而言,流通现代化是强化人力资源、资本要素和基础设施等流通要素竞争力的主要途径。因此,流通现代化和流通竞争力目标一致,两者相互促进,流通现代化水平是反映流通体系竞争力的重要指标[10]。
环境竞争优势理论。竞争力环境是指影响产业竞争力的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主要指基础设施的完备性,软环境主要指影响产业发展的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等,与波特钻石理论中相关与辅助产业具有类似的内涵。对于流通体系而言,应从产业层面引申至环境层面,即流通体系的相关与辅助环境,包括流通制度环境和流通市场环境。政府行为是影响产业竞争力的一大因素[13],尤其对于市场化改革的中国而言,政府行为不但是流通制度环境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影响流通市场环境的关键因素。可见,流通制度环境和流通市场环境是影响流通体系竞争力的一大要素。
综上所述,农产品流通体系竞争力的理论内涵极为丰富,是一个多要素、多层次的复合结构系统,能够衡量整个农产品流通体系的综合运行状态及各个环节的协调发展水平,是农产品流通体系“强度”与“韧度”两种运行状态的有机统一。
(二)指标体系
Feurer和Chaharbaghi[13]较早提出竞争力是一个相对概念,选取相对指标来构建农产品流通体系竞争力指数,可保证分析结果的可比性和准确性。本文分别应用文献分析法和频度统计法确定农产品流通体系竞争力四个维度的特征内容,并具体选取32个基础指标:*限于篇幅,基础指标计算方式未在正文列出,留存备索。流通规模指标包括农产品流通业资产规模、农产品流通业劳动规模、农产品流通业营业面积规模、农产品流通业产值规模、农产品流通业收入规模和农产品流通业税收规模;流通效率指标包括农产品流通业流动资产周转率、农产品流通业固定资产周转率、农产品流通业存货周转率、农产品流通业劳动生产率、农产品流通业人均营业收入、农产品流通业人均利润率、农产品流通业资产报酬率、农产品流通业成本费用利润率和农产品流通业费用率;现代化指标包括农产品流通业高学历人员比重、农产品流通业连锁经营率、农产品流通业第三方物流比重、农产品流通业统一配送率、交通网密度、载货车辆密度、货运吨位密度和移动电话普及率;环境指标包括农产品流通业人员市场化程度、农产品流通业销售市场化程度、农产品流通业资本市场化程度、农产品流通业科技创新强度、农产品流通业税负水平、科技进步水平、消费者权益保护、中介组织服务条件和知识产权保护。
(三)研究方法
本文借鉴钞小静和任保平[14]使用的两步主成分分析法,解决确权主观性等问题。但如果要处理面板数据,需要做进一步改进,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在技术上可处理面板数据[15]。因此,本文综合传统主成分分析法的两种技术改进,使用两步全局主成分分析法测度中国农产品流通体系竞争力。
三、时序变化分析
(一)数据来源
本文所选取指标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统计年鉴》《大中型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企业统计年鉴》等。数据处理上,以2005年为基年消除价格因素影响;对基础指标采用均值化的标准化处理方法,以协方差矩阵作为主成分分析的输入。*以协方差矩阵作为主成分分析的输入,不仅可消除量纲和数量级的影响,还能准确判断基础指标的相对离散程度。
(二)指数测算
多指标综合评价的关键在于确定指标权重,现有研究一般根据主成分特征值大于1或累计贡献率大于85%的原则来确定权重。但单个主成分综合原始数据信息的能力以其贡献率衡量,其综合原始数据信息的能力不可能超过第一主成分综合原始数据信息的能力[16]。因此,本文权重由第一主成分系数除以相应的特征值开根号得到,进而计算得到2005—2014年中国农产品流通体系竞争力指数。
流通效率权重最大为0.73,是提升中国农产品流通体系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也是形成中国农产品流通体系竞争力时空差异的主要原因。流通现代化权重为0.62,是提升中国农产品流通体系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印证了“流通现代化与流通竞争力目标一致,相互促进”的理论。流通环境权重为0.41,表明随着中国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对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影响日益增强。流通规模权重为-0.09,表明近年来中国农产品流通业相对于整个流通业的规模处于轻度萎缩状态。
(三)结果分析
1.全国层面
从表1可以看出,全国农产品流通体系竞争力指数呈现显著上升态势,除流通规模指数略有下降,其他指数的变动趋势不尽相同,均呈现上升态势。
2005—2014年中国农产品流通体系竞争力指数增长态势较为明显,由0.82增至2.48,年均增长13%,增幅较大且增速稳定,可见近年来中国农产品流通体系竞争力有较大提升,处于稳步上升状态,这得益于农产品流通效率、流通现代化和流通环境三个方面的协同发展,也与中国中央一号文件持续关注“三农”并着重强调农产品流通问题有较强的现实关联。
2005—2014年中国农产品流通规模指数呈现稳中有降态势,由1.01降至0.89,累计下降12%,年均下降1%。农产品流通相对规模小幅下降,是由于近年来中国投资驱动模式带动工业品流通规模扩张,从而导致农产品流通规模相对缩小,但2005—2014年中国限额以上农产品零售额年均增长23%,这表明其绝对规模仍有较大提升。
2005—2014年中国农产品流通效率指数呈现明显上升态势,由0.35增至1.58,累计增长351%,年均增长18%,增幅较大且增速平稳,其增幅和增速在四个维度中均最高,且趋势同农产品流通体系竞争力指数基本一致,表明农产品流通效率作为提升农产品流通体系竞争力的核心因素,其指数走势和综合竞争力指数高度相关。其中经济效率为农产品流通效率提升贡献约69%的份额,可见经济效率是农产品流通效率和综合竞争力提升的“重中之重”。随着中国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农产品流通业市场环境得以改善,低效率的国有企业逐渐退出市场,逐步形成可竞争性的农产品流通市场,最终表现为农产品流通企业经济效益稳步提升。
2005—2014年中国农产品流通体系现代化指数上升态势较为明显,累计增长188%,年均增长13%,其增幅和增速仅次于流通效率,表明流通现代化是综合竞争力提升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中组织现代化对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贡献为54%,设施现代化对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贡献约为46%。因此,软件与硬件现代化协同发展,推动着农产品流通体系竞争力的提升。在“投资拉动”模式下的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农产品流通体系的硬件现代化迅速发展,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设施和渠道的社会投资大幅增加,而农产品流通体系的软件现代化发展则相对缓慢。随着产能过剩的加剧和经济转型的深入,组织现代化水平快速提升,农产品流通业在人员素质和经营模式等方面取得较大改善,软件现代化逐渐赶超硬件现代化,成为推动农产品流通体系现代化的第一要素。
表1 2005—2014年中国农产品流通体系竞争力指数
注:限于篇幅,农产品流通体系竞争力四个维度的指数未在正文列出,留存备索 。四大区域按照《中国统计年鉴》的标准划分。
2005—2014年中国农产品流通环境指数呈现平现稳上升态势,累计增长93%,年均增长9%。由于环境要素通过影响其他要素作用于流通体系竞争力,故流通环境指数的增长和权重处于较低水平,但随着市场机制的完善和政府职能的转变,流通环境要素的影响日益显著。其中市场环境对农产品流通环境改善的权重为33%,制度环境的权重为67%,表明相较于市场因素,现阶段中国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制度环境对其综合竞争力的影响更为显著,政府在农产品流通环境的营造中仍发挥着决定性作用。随着农产品流通市场化的推进,市场环境对农产品流通体系竞争力的影响逐步加深。
2.区域层面
从表1可以看出,2005—2014年四大区域农产品流通体系竞争力指数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水平差异较为明显。四大区域农产品流通体系竞争力指数均呈现稳步上升态势,增幅较大且增速稳定。
东部地区农产品流通体系竞争力指数远高于同期其他地区,约是西部地区的3—4倍,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5—2倍,可见东部地区在各时期农产品流通综合实力上具备明显优势。但从动态角度来看,东部地区农产品流通体系竞争力指数增幅和增速均处于末位,表明东部地区农产品流通体系发展潜力和活力逐渐减弱,这主要由于东部地区农产品流通规模增长受限。
中部地区农产品流通体系竞争力指数为同期全国平均水平的74%,其增幅和增速均位于首位,表明其农产品流通综合实力较弱,但发展潜力较大。中部地区是中国最大的农产品供应地,虽然农产品流通效率和现代化水平较低,但农产品流通规模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东北地区农产品流通体系竞争力指数略低于中部地区,增幅和增速均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虽然东北地区农产品输出量较大,但受流通产业结构固化和国有比重较大等因素影响,农产品流通效率指数和流通环境指数较低,且流通规模的潜力难以释放。
西部地区农产品流通体系竞争力水平最低,约为同期全国平均水平的52%,但增幅和增速仅次于中部地区。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和“一带一路”区域战略的推进,西部地区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潜力正在积聚。
3.省际层面
从表1可以看出,各省份农产品流通体系竞争力指数均呈现波动中上升的增长态势,但竞争力水平及增速的差异比较明显。综合考虑农产品流通体系竞争力水平及增长态势的差异,可划分为五类:
上海和北京属于中国农产品流通体系高度发达地区,其竞争力指数具有高水平、低增速的特征。2005—2014年两市农产品流通体系竞争力指数稳居全国前两位,且远高于其他省份,其中上海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6倍,北京则为2—3倍,但这种差距逐年缩小,两市农产品流通体系竞争力指数的增幅和增速均处于全国后列。北京和上海是全国的经济与政治中心,占据商贸、物流、交通和信息等多方面优势,体现在流通效率、流通现代化和流通环境三方面。
广东、天津、浙江、江苏、山东、重庆、福建和辽宁属于中国农产品流通体系发达地区,其竞争力指数具有中高水平、低增速的特征。2005—2014年这八个省份的农产品流通体系竞争力指数均位于全国前列,其中广东、天津、浙江、江苏和山东五省份优势较为明显,且排名较为稳定,属于农产品流通较发达地区,重庆、福建和辽宁三省份于全国平均水平上下波动,属于农产品流通次发达地区。增长方面,八省份农产品流通体系竞争力指数具有较低的增幅和增速,均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以下。因此,农产品流通体系较发达的五省份均位于东部沿海地区,其农产品贸易环境宽松,物流体系发达,市场化率较高,公共服务完善,体现为农产品流通体系各环节协调发展;农产品流通体系次发达的三省份中,重庆作为我国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农产品流通设施完备,产业集聚明显,产业链条延伸较长,福建和辽宁均为沿海省份,农产品商贸环境优越,市场需求充足。
河南、安徽、河北、陕西、山西、湖南和湖北为农产品流通发展中地区,其农产品流通发展水平和增速均处于全国中游位置,于全国平均水平上下波动。这些省份主要位于中国中部地区,农产品供应能力较强,产业链延伸充分,物流仓储系统发达,但受经济基础和需求潜力的限制,农产品商贸规模较小,流通业经济效率偏低。
贵州、内蒙古、云南、黑龙江、新疆、青海、甘肃和西藏属于中国农产品流通后发地区,其流通业起步较晚,发展水平较低,但增速均位居全国前列,后发优势明显。这些省份主要位于中国西部地区,城镇化和工业化推进缓慢,农产品流通缺乏有效的产业和市场支撑。
广西、吉林、江西、宁夏、四川和海南属于中国农产品流通滞后地区,其农产品流通发展水平和增速均处于全国后列。这些省份主要位于中国边远地区,经济基础薄弱,流通成本较高,导致农产品流通发展水平较低。此外,多数省份缺乏能够有效支撑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的关联产业,农产品需求规模较小,农产品流通的潜在动力不足,导致农产品流通发展速度较慢。
四、地区差异的测度与分解
基于表1的结果,采用目前测度地区差异常用的两个统计指标:变异系数和锡尔指数,分别对2005—2014年中国农产品流体系竞争力的地区差异进行整体测度和分解。
令Iit表示第t年第i省份的农产品流通体系竞争力指数,EIt表示第t年的均值,St表示第t年的标准差,变异系数公式为:CVt=St/EIt。
(一)地区差异测度
中国省际农产品流通体系竞争力差异明显,但呈现收敛态势。2005—2014年中国省际农产品流通体系竞争力指数的变异系数平均值为0.87,处于较高水平,表明农产品流通体系竞争力的省际差异较大。变异系数从2005年的0.99下降到2014年的0.75,降幅明显,且基本处于逐年下降态势,表明中国农产品流通竞争力的省际差异明显持续收缩。同时,全国锡尔指数呈现出与变异系数高度一致的走势,验证了省际农产品流通体系竞争力差异持续收敛的结论。
(二)地区差异分解
省际差异主要来自东部地区内部省际差异和四大区域间的差异。2005—2014年东部地区农产品流通体系竞争力差异远高于其他地区,差异贡献达39%以上。由于同一区域内部省份具有相似的区位条件和发展环境,且省份间的发展外溢性较明显,故出现较大的内部差异表明东部地区内部可能存在较严重的农产品流通“两极分化”现象;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内部差异程度相近,差异贡献约为10%;中部地区农产品流通体系竞争力内部差异最小,对全国差异的贡献始终低于3%,表明中部地区省份间农产品流通发展较为均衡;四大区域间的差异较大,对全国差异的贡献持续处于33%以上,仅次于东部地区,表明中国农产品流通体系竞争力水平存在较严重的区域分化现象。
(三)地区差异演化
2005—2014年省际农产品流通体系竞争力差异呈现显著收敛态势,除中部地区差异明显扩大外,其他地区内部和区域间的差异均呈现平稳收缩态势。东部地区锡尔指数由2005年的0.20下降为2014年的0.14,降幅为30%,地区内部差异收敛幅度较大,高于其他地区。此外,除2007年出现小幅上升外,东部地区锡尔指数处于逐年下降状态,表明东部地区内部差异收敛态势明显;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锡尔指数走势相似,均呈现平稳下降态势,且差异处于收敛状态;中部地区为农产品流通体系竞争力差异最小的地区,且锡尔指数无明显变化;四大区域的锡尔指数呈现明显下降态势,降幅约为35%,表明中国农产品流通体系竞争力的区域分化现象逐渐减弱。
五、结论与启示
本文分别从全国、区域和省际三个层面,对2005—2014年中国农产品流通体系竞争力的时序变化和地区差异进行测度。结果表明,流通效率是提升中国农产品流通体系竞争力的最主要因素,流通现代化和流通环境的影响力次之,是提升农产品流通体系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流通规模对中国农产品流通体系竞争力产生较小的负面影响;2005—2014年中国农产品流通体系竞争力指数整体上呈现显著上升态势,四大区域农产品流通体系竞争力指数均呈现平稳上升态势,各省份农产品流通体系竞争力指数均呈现波动中上升态势;2005—2014中国省际农产品流通体系竞争力水平差异较大,但呈现显著收敛态势,较大的省际差异主要来自东部地区内部省际差异和四大区域间的差异。
本文的政策启示是:首先,应以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为核心目标,以推动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和改善农产品流通环境为渠道,以适当的农产品流通规模为发展基础,制定符合中国实情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发展战略,促进中国农产品流通体系各环节影响因素的耦合协调发展,综合提升中国农产品流通体系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其次,企业是农产品流通体系整体效率的主要来源和载体基础,要明确农产品流通企业在整个流通体系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深化农产品流通产业市场化改革,加速实现市场在流通体系资源配置当中发挥决定性作用,鼓励流通企业以市场为导向自主决策。同时加强政府在产业竞争、行业规制、食品安全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执法力度,保障适度的流通市场竞争和稳定的农产品供应服务。再次,政府对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和流通环境起着决定性作用,继而影响农产品流通效率和竞争力的提升。因此,要适当转变政府在农产品流通市场中的职能,精准定位政府在农产品流通体系中的角色,逐步减少政府对农产品市场主要经营事务的直接干预,转而着力于流通现代化和流通环境等市场配套服务的改善,稳步实现政府由农产品流通市场的主导者、参与者向服务者、监管者的角色转变。最后,适当引导农产品批零、仓储物流等流通企业的横向合并和纵向合并,发挥产业规模经济效应,整合并延伸产业链条,加强农产品流通产业内部子产业间的关联,促进各流通环节生产要素合理配置,压缩农产品流通成本,拓展企业盈利空间,推动农产品流通规模竞争力向效率竞争力转化的互动发展模式。
[1] 赵晓飞, 李崇光.农产品流通渠道变革:演进规律、动力机制与发展趋势[J].管理世界, 2012,(3):81-95.
[2] 张闯,夏春玉,刘凤芹.农产品批发市场公益性实现方式研究——以北京新发地市场为案例[J].农业经济问题,2015,(1):93-100+112.
[3] Pennings, J.M.E., Meulenberg , M.T.G.The Hedging Performance in New Agricultural Futures Markets: A Note[J].Agribusiness,1997,13(3):295-300.
[4] Bolotova, Y., Connor, J.M., Miller, D.J.Factors Influencing the Magnitude of Cartel Overcharge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Food-Industry Cartels[J].Agribusiness,2007,23(1):17-33.
[5] Metters,R., Walton, S.Strategic Supply Chain Choices for Multi-Channel Internet Retailers [J].Service Business, 2007,1(4):317-331.
[6] 王彬,傅贤治,张士康.基于综合“DEA-偏好锥”模型的鲜活农产品流通模式效率评价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8,(12):5176-5181.
[7] Kumar, R., Husain, N.Marketing Efficiency and Price Spread in Marketing of Grain: A Study of Hamirpur District, U.P [J].India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2002,17(5):390.
[8] 王娜,张磊.农产品流通效率的评价与提升对策研究——基于流通产业链视角的一个分析框架[J].农村经济,2016,(4):109-114.
[9] 涂洪波,赵晓飞,孙剑.我国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模糊综合评价[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78-85.
[10] 商务部“十一五”专项规划课题组.流通现代化及流通业竞争力研究(上)[J].商业时代, 2006,(4):11-13.
[11] 金碚.竞争力经济学[M] .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 2003.63-69.
[12] 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李明轩,邱如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2.48-55.
[13] Feurer, R., Chaharbaghi, K.Defining Competitiveness: A Holistic Approach [J].Management Decision,1994,32(2):49-58.
[14] 钞小静, 任保平.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时序变化与地区差异分析[J].经济研究, 2011,(4):26-40.
[15] 周江燕, 白永秀.中国省域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理论与测度[J].中国农村经济, 2014,(6):16-26.
[16] 钞小静, 惠康.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测度[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9,(6):75-86.
(责任编辑:孙 艳)
2016-08-16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机制创新与政策体系研究”(12JZD025)
崔卫华(1963-),女,辽宁本溪人,副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产业经济与区域经济研究。E-mail:eika@foxmail.com
F724
A
1000-176X(2016)11-01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