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生活情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2016-12-03丁玉锋
丁玉锋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创设生动有趣、富有生活气息的情景,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增强学习的内驱力。教师应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将数学问题与生活情景相融合,在知识的获得中,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创设生活情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养成敢问、爱问、善问的习惯。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创设生活化的情景,使学生置身于情景中,产生问题,进而充满探究的期待,增强学习新知的期待,提高学习效果。
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教师设计了这样的情景:自行车比赛即将开始,场地上摆放了各种形状车轮的自行车供选手选择:有的自行车车轮是圆形的;有的自行车车轮是椭圆形的;有的自行车车轮是正方形的,还有的自行车车轮是三角形的。A、B、C、D,4名运动员,分别选择了车轮形状不同的自行车进行比赛,比赛结果会怎样呢?教师借助多媒体播放了动画,运动员们奋力向前,学生形象、直观地看到骑着车轮为圆形自行车的运动员快且稳,骑着车轮为其他形状自行车的运动员慢且上下颠簸得厉害,同学们被逗得哈哈大笑,比赛的结果可想而知。此时教师因势利导,问:“同学们,看到刚才的比赛情景,你想知道什么知识?”骑着车轮为圆形的自行车,为什么会又快又稳,而车轮为其他形状的自行车又慢又颠簸呢?圆它有哪些特征呢?如何画圆呢?圆由哪些部分组成呢?这样让学生从有趣的生活情景中提炼出了数学问题,感受到学习知识的乐趣。
二、创设生活情景,促进学生理解新知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用教材来教,而不是教教材”。因此,应该以教材为依据,精心研读教材,但不必拘泥于教材,可以借助于生活中的情景,将静态的数学知识,转化成动态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以活动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促使学生自觉地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让学生在参与探究的过程中,产生内心的体验,提升思维能力。
在教学找规律知识时,教师出示了这样一道题目:“小明、小华、小芳3人,每两人通一次电话,一共通了多少次?如果他们互相寄一张节日贺卡,一共寄了多少张?”对于这样一个问题,很多学生在解答时,在理解上都会出现偏差,认为两个问题的答案是一样的,为了让学生体会两个问题的不同含义,教师在课堂中创设了这样的生活情景:教师在课前准备了3个对讲机,学生们一看到小巧的对讲机,立即来了兴致,于是教师让3位同学模拟打电话的情景,进行对话,在直观的演示中,学生们明白了一共通话3次,就达到了每两人通话一次的目的。紧接着,教师拿出了课前准备好的多个玩具,继续让刚才扮演打电话角色的同学,分别挑选一个自己喜欢的玩具,送给另外2位同学,赠送玩具的活动结束以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每个学生手中有几个玩具,一共用了几个玩具,很快得出了第二个问题的答案,加深了对简单搭配和排列现象中规律的认识。教师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景,让学生通过活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三、创设生活情境,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数学既来自生活,又回归生活。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间隔排列的知识时,教师出示了这样一道题目:“从1楼爬到3楼需要60秒,那么以同样的速度,从1楼爬到6楼,需要多少秒?”这是一道涉及爬楼梯的问题,很多教师都觉得爬楼梯的问题很不好教,究其原因,是因为很多教师都让学生用画线段图的方式来解答,学生很难理解。题目出示以后,就有学生立即站起来说是120秒,并有很多学生随声附和,教师此时并没有急于向学生讲解,而是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爬楼梯的情景,学生联想到生活中的经历,很快想到从一楼爬到三楼,实际上只是爬了两个间隔的高度,从1楼爬到6楼,需要爬5个间隔的高度,基于这样的认识,学生很快列出了算式:3-1=2(个);60÷2=30(秒);6-1=5(个);30×5=150(秒)。这样就得出了正确的结论,强化了学生的认知,让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少走弯路。
教师通过设计生活化的情景练习,帮助学生内化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让学生由“课本数学”转向了“生活数学”,使数学与学生的生活零距离接触,培养了学生活学活用、举一反三的能力。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为学生创设贴近生活的情景和练习,把数学知识融入生活,使学生对数学学习充满热情,不断增强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学会用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