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是”字句习得研究

2016-12-03杨沛

现代语文 2016年10期
关键词:偏误句式留学生

摘 要:“是”字句在汉语学习者的习得过程中出现频率很高。关于“是”字句的习得研究也比较多,留学生在具体使用中存在一系列问题。本文以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的韩国留学生的“是”字句为基础,从语义层面对他们的习得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偏误产生的原因,以期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是”字句 “是” “是……的”

“是”字句是汉语学习者接触比较多的一种句型,贯穿整个汉语习得的始终。来自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的分析不断丰富着人们对“是”字句的理解。在汉语本体研究、汉语习得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中,“是”字句的研究也比较普遍。留学生在使用“是”字句的过程中依然出现了很多偏误,所以关于“是”字句的研究必须不断推进,以便更好地为对外汉语教学事业服务,促进“是”字句本体研究的发展。

前人对“是”字句的研究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但大多数都将侧重点放在了“是”字句的本体研究。在本体研究中,一种是从“是”字句的语法和语义角度来分析;另一种是按照“是”字所表示的不同词性来划分。对于留学生“是”字句的偏误分析以及汉语与外语语言要素的对比方面,前人的研究则涉及得非常少。对留学生学习过程中所产生偏误的分类和原因还没有很明确的认识,界限也不清楚。“是”字句的习得研究涉及到留学生习得过程的各个方面,本文以韩国留学生为例,从“是”字句的语义层面加以阐释,采用偏误分析和对比分析的方法,将“是”字句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情况进行分类,寻找习得过程中偏误产生的原因。

一、语义层面的“是”字句

对于“是”字句的分类可以从它的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进行,其分类的标准各有不同。前者是“是”字前后成分中各词语的特点,后者是“是”字前后成分之间的搭配和关系。根据“是”字句的语义,可以将它分为以下几类:

(一)表示判断

在汉语中用判断动词“是”作谓语的句子被称为“是”字句。可以说“是”字句是判断句,但是判断句并不仅仅只有“是”字句这一种。如:

(1)小明是我初中同学。

(2)这件衣服是红色。

例(1)中的“是”字既表示一种判断说明,也是一种肯定。例(2)的否定形式是在“是”字前面加上否定副词“不”。不可以说“这件衣服是不红色”。

(二)表示强调

“是”字用于增强语气,一般情况下后面接谓词性的词(形容词或者动词),表示确实如此,其功能有时和副词相同。如:

(3)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这样奇异的绿。(朱自清《绿》)

(4)是他偷了我的东西。

(5)这件衣服是挂在那边的。

例(3)中的“是”字表示强调潭深这一事实。例(4)中的“是”所强调的是偷东西的主语“他”。例(5)中的“是”则强调“挂在那边”,可以看出“是”字句在表达强调意义时所强调的对象与“是”字句的语义有关系。在不同的语境中,说话人根据谈话对象的不同,所强调的事物也会有所不同。在这里,语境对于整个强调对象的理解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表示存在

“是”字句在使用过程中除了表示判断这一基本用法之外,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用来表示存在,即表达既有的事物。既可以指人具有某种能力,又可以指某物存在于某一地点。例如:

(6)山的那边是海。(王家新《山的那边是海》)

(7)他是能干的。

例(6)既表示以海作为参照物的山的位置,也可以说是海存在于山的那边。例(7)中“能干”是主语“他”所具有的一种能力,也确确实实是一种存在。

从“是”字句表示存在这一点,可以看到这类句子中“是”的作用相当于动词“有”,表示具有。例如:山的那边有一片海;他具有一定干事能力。“是”字句的这一用法,使用范围非常之广。这也是留学生习得过程中容易混淆的一部分,需要特别注意。

(四)表示确定

这类用法比较晚才出现的,“是”字在这里可以作为“确实是”来讲,这是从“是”字句的语法句式角度分析出来的一个语义层面。在实际生活中这样的例子非常多。如:

(8)他是聪明,果然考得不错。

(9)是要交作业的,但是我一不小心把作业忘在家里了。

例(8)中的“是”是对他聪明这件事的确认,后面用实例加以说明。其实,在“是”字句表示确定意义这一方面,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即“是”表示转折,但是这层意思包含在确认意义里面。例(9)中“是”字既肯定了要去交作业这一事实,同时和后半句形成一个转折,可以在“是”前面加上“虽然”,可以说是一种简便的用法。这里的“是”既有“确认”义,又带有转折的意味。

(五)表示比喻

这一语义类型非常明显,也很好理解。比喻句分为明喻和暗喻两大类。明喻指句子中出现明显的比喻标志的词,如“像、像……一样”等。而暗喻中没有这些比喻词作为标志,这时候“是”字的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了。例如:

(10)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

将“青少年”这一群体比作花朵和太阳,没有用到喻词。“是”在这里充当比喻词,表示比喻义。

这一类型的比喻句结构一般为“本体+是+喻体”,用“什么是什么”来直接表达比喻,这种用法成为比喻句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六)表示选择

“是”字句在表示选择的情况时,一般用“是……是……”或者“是……还是……”这类形式,表示两者选一或是多者选一,有时“是”字可以省略,句义不变。如:

(11)我不说什么了,你觉得你自己是对是错?

(12)这个周末天气好,我们是去爬山,郊游还是去野炊?

例(11)是要听话人在对与错之间做出选择。在例(12)中,说话人用了“是……还是……”来让听话人在“爬山、郊游、野炊”三者之间做出一个选择。

(七)“是……的”句式

句式“是……的”作为句子的结构,并不属于语义层面的划分。它在习得研究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朱德熙认为“是……的”句型是一个连谓结构,可以用来强调小句中的一些成分。如:

(13)钓鱼是爸爸教我的。

(14)毛衣是蓝色的。

例(13)是一个表示强调的“是”字句,用了“是……的”句式,若去掉“的”,这句话就不符合汉语规范,整个句子就必须改为“教我钓鱼的是爸爸”。例(14)是一个表示判断的“是”字句,突出毛衣的颜色。

“是……的”也可以表示存在、选择等多层语义。除此之外还有“是”加“的”字结构。可以说“是……的”句型在“是”字句的语义表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一些情况下,若缺少“的”,整个句子便讲不通。

二、偏误分析

“是”字句是留学生在习得汉语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随着习得过程的深入,“是”字的语义将不断增多,成为“是”字句习得的一大障碍。

下文从语义层面,基于HSK动态语料库,从573条韩国留学生的语句中,选取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句子加以说明。

(一)“是”字遗漏

*(15)现在,他已经六十三岁的人了。

*(16)这是没有道理的,也不可能的事情。

*(17)可是,有一天他的妻子得了病,这种病不治之症。

例(15)应该在“已经”后面加上判断动词“是”;例(16)应该在“也”后面加上“是”;例(17)应该在“这种病”后面加上“是”。

本该用“是”字却没有用,属于偏误中的遗漏。遗漏“是”字,整个句子就失去了表示判断这一语义功能。这不仅使得语义表达不全面,而且也影响到了语法结构的完整性。

(二)“是”字缺失和误加

“是”字句表示强调意义,这一类型涉及到语义和语气两个不同的方面,在这一方面其实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

*(18)我毫不犹豫地说:“那当然我的父亲。”

*(19)我的地址是如下:北京语言学院4号。

例(18)应该在“当然”后面加“是”,这里的“是”字句很明显是对一个问题的回答,“是”字在这里强调“父亲”。例(19)中本来打算用“是”来强调地址,但却没有达到预想中的效果,加上“是”字后,句子反而不符合规范了。这属于“是”字误加。

*(20)学习没多久就听懂了一些中国人的话,那时候我非常高兴,特别第一次听懂电视剧的时候。

例(20)应该在“特别”后面加上“是”,因为听懂电视剧是学习汉语没多久就让我非常高兴的一个特别的经历,是一种存在,所以不能漏用“是”字。

省略了“是”字会造成整个句子语义不完整,不利于交际的顺利进行。

(三)“是……的”句式偏误

“是……的”句式属于“是”字句的语法范畴,留学生在习得汉语时经常遇到这类句型,他们容易混淆“是”与“的”的用法。这不仅造成表达上的错误,也容易造成交流障碍。如:

*(22)这可能人们对健康太敏感造成的。

留学生可能认为用“的”字足以表达语义,因而忽视了“是”的使用。没有“是”,整个句子是不完整的,应该在“可能”后面加上“是”。

在例(22)这类句子中,“是”和“的”同时使用,才可以表达完整的语义。留学生在使用时为了简便,自行省略其中之一,会导致表达不当,同时也会影响到对其他语句的理解。如果在本不该用“是……的”句式时而加了“的”,就显得多余而又表意不明。

以上“是”字句习得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遗漏、误加、错用的情况,使得留学生在使用“是”字句进行语义表达时出现一系列困难,会直接影响到他们阅读理解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

三、原因分析

导致韩国留学生在“是”字句习得过程中出现偏误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一)母语的负迁移影响

汉语的语序(SVO)和韩语的语序(SOV),会影响到语义的表达。在教学中应该针对韩国留学生母语的特点,对比汉语和韩语的不同,对学生易错的地方加强指导和练习。

(二)目的语的负迁移影响

留学生在“是”字句的使用过程中,会接触到大量只需要用“是”字的句子,有可能会因为一现象的影响,在“是……的”句式中省略“的”。汉语中还有许多省略“是”字的语句,留学生在学习和使用中往往会摸不着头脑。

(三)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的影响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策略,在与他人交往时也会采取不同的态度和方法,这些都会影响到语言学习。留学生在使用汉语交流时,普遍存在害怕犯错这一心理状态,担心出现关键词的遗漏或者误加等一系列情况。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

(四)学习环境的影响

学习环境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学生生活在非汉语环境中,接触和使用汉语的机会非常少。他们在课堂上学到的“是”字句的使用方法在实际运用中出现问题在所难免。如果学生处于汉语环境中,这对他们的学习非常有利,但“是”字句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这就需要老师多讲,学生多听、多练。

四、结语

关于“是”字句的习得研究,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本文以语义层面的“是”字句习得为研究对象,基于HSK动态语料库,以韩国学生的语料作为分析对象,对其进行了分析、探讨。研究发现,偏误源自习得过程的各个方面,包括学习者、教师、教材等。根据偏误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金秀贞.韩国学生“是”字句偏误分析[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2012:20-27.

[2]张素芳.蒙古学生习得汉语“是”字句情况考查及偏误分析[D].

长春: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7.

[3]郑蔓成.现代汉语“是”字句[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

论文,2011:47.

[4]刘丽宁.亚洲地区韩语学习者“是”字句习得情况调查与研究

[D].广州: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2.

[5]李佳慧.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强调句型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

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27.

[6]江敏.对外汉语中“是”字句及偏误分析——针对母语背景为俄

语的留学生[D].乌鲁木齐:新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19-22.

[7]魏正义.“是”字句用法种种[J].语文天地,1999,(8):

26-27.

[8]朱斌.“是”字句研究述评[J].江汉大学学报,2007,(4):

1-3.

[9]曾常红,李桂群.“是”字句研究综述[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6,(10):224.

[10]杨春庸.对外汉语中“是……的”句型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

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4,(5):74.

[11]丰烨.“是”的语义类别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

位论文,2009:46-49.

[12]王凌云.“是……的”句研究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D].济南: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36-43.

(杨沛 浙江杭州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311121)

猜你喜欢

偏误句式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留学生的“捡”生活
“一……就……”句式偏误研究
例析wh-ever句式中的常见考点
新HSK六级缩写常见偏误及对策
特殊句式
介词框架“对……来说”的偏误分析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