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字句中“是”之词性探析
2016-12-03盖姝慧韩国廷韩腾
盖姝慧 韩国廷 韩腾
摘 要:“是”字句是汉语句式中比较特殊的句子类型,前人研究的成果不多。本文就“是”的词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辅之大量例子,力求将问题阐述得清晰透彻,为汉语学习者提供帮助。
关键词:“是”字句 词性 系词
一、“是”字句概念界定
“是”字句是由判断动词“是”做谓语构成的句子,主要表示判断。所谓“判断”是说明事物等于和属于什么。基本结构是:名(人或事物)+是+名(人或事物)。例如:
(1)我是新来的那个留学生。
(2)他是伟大的科学家。
二、“是”之词性分析
“是”之词性,经过归纳,主要有以下3种说法:
(一)动词说
这类观点把判断句中的“是”定性为动词,认为“是”在宾语前面作动词,表示同一或归类。例如:
(3)鲁迅就是周树人。
(4)牛是反刍动物。
(5)他是开车的。
把“是”定为动词,有助于现代汉语的语法教学和语法学习。在对现代汉语中的判断句作语法分析时,可以避免过去由“判断合成谓语”之说所引发的一些争议,在语法教学中具有实用性,但引发了另外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
1.把“是”定性为动词,在理论上难以自圆其说。从词汇的角度说,词义的变化是由实而虚,某一个词原来是实词,在使用过程中意义逐渐虚化而发展为虚词。“是”原是指示代词,从词义上说是一个半实半虚的词。一般的语法教科书都将其归在实词里,当“是”用来复指主语时,它的称代作用已经减弱,由此进一步虚化而成为系于主语上的系词。如果把它看成动词,那就意味着虚词演变为实词,这不符合词汇发展变化的规律。在汉语词汇里,只有实词虚化为虚词,没有虚词发展为实词的实例。
2.认为“是”的词性是动词的学者,是先认定“是”后面的名词为句子的宾语,进而推断出它是动词。这是为句法分析的方便所作出的分析,并不是对“是”字的词类归类分析,在研究方法上似有本末倒置之嫌。
3.把“是”定为动词的重要依据是“是”字前面可以加副词,如“他不是北京人”“出席这次会议的都是共产党员”之类。这种语法现象,严格说来是古代汉语副词在判断句中的常见用法在现代汉语中的继承和沿用。在先秦汉语里,副词可修饰判断句的名词谓语。例如:
(6)吾乃梁人也。(《战国策·赵策》)
——我就是魏国人。
(7)子诚齐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你真是一个齐国人。
(8)是皆秦之罪也。(《战国策·秦策》)
——这些都是我苏秦的罪过。
魏晋以后出现了原来直接用于名词谓语前的副词改用在“是”之前的判断句式。例如:
(9)访之乃是逸少。(《世说新语·雅量》)
——拜访他的原来竟是逸少。
(10)荣体变为枯体,枯体即是荣体。(范缜《神灭论》)
——荣体已变成枯体,枯体就是荣体。
例中的“乃”和“即”分别用在判断词“是”之前,但副词“乃”和“即”所肯定的仍是“是”后面的成分,而不是“是”。
4.把“是”定为动词容易掩盖判断句的基本句型特征。判断句是根据谓语性质确定的句子类型,它的基本功能是谓语对主语进行解释或分类,谓语与主语或是等同关系,或是类属关系,它的句型特征是名词谓语。把“是”定为动词,“是”则成了判断句的谓语,那么它后面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就只能视为宾语。这样一来,判断句和叙述句在句型上就没有分别了。
(二)助词说
这类观点把判断句中的“是”定性为助词,认为“是”字并不是判断句句型的主要特征,而是加强判断意味的成分。例如:
(11)今天是晴天。
(12)明天是星期天。
(13)后天是中秋节。
(14)鲁迅是浙江人。
如果把这几个判断句中的“是”字去掉,就变成了:
(11)'今天晴天。
(12)'明天星期天。
(13)'后天中秋节。
(14)'鲁迅浙江人。
转换后的句子仍然是判断句,只不过判断的意味弱一些而已。把“是”定为助词,而将“是”字后面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仍看作谓语,这样理解能反映汉语判断句以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为谓语的基本句型特征。但这种观点也有重大的缺陷。
1.并不是所有判断句中的“是”字都可以省略,如“我们是教师”“他是妈妈的心肝宝贝”之类的句子,如果省略了其中的“是”,就变成了“我们教师”“他妈妈的心肝宝贝”,与原句意思已经不一样了。
2.如果把“是”定为助词可以省略的话,那么否定判断句如何表达就成了一个大难题。
(三)系词说
这类观点把判断句中的“是”定性为系词,认为“是”就像英语中的“to be”一样,是一个系词,是一个集合了多重含义,多重功能的特殊的词。系词“是”包括名词义、指代义和判断义。
1.汉语中“是”本身就具有名词性的“存在”意义,比如“事实求是”中的“是”。《说文解字》:“是,直也,从日正。”段玉裁注:“以日为正则曰是。从日、正,会意。天下之物莫正于日也”“以日为正,则正于日也。”《尔雅·释言》:“是,则也。”郭璞注:“是,事可法则。”对于《说文》与《尔雅》中对“是”的意义的解说,历代语言学家从未提出异议。仔细分析“是”字的形体和古人对它的解释,可以看出“是”包含两个因素:准则、断定。“日”即准则,以“日”为标准判断其它事物是否“直”“正”即为断定。《尔雅·释诂》:“法,常也。”这个“常”是常理、规律之义。
2.“是”在上古文献中主要用作近指代词,具有指代义。在先秦时期,主语后面往往用代词“是”复指,然后加上判断语,“是”字经常处在主语和谓语的中间,这样就渐渐产生了系词的性质。例如:
(15)韩是魏之县也。(《战国策·魏策》)
——韩国是魏国的邻国。
(16)余是所嫁妇人之父也。(《论衡·死伪》)
——我是出嫁的女子的父亲。
(17)此必是豫让也。(《史记·刺客列传》)
——这个人一定是豫让。
(18)此是家人言耳。(《史记·儒林列传》)
——这是家人的言论。
例(15)~(18)中的“是”,只是系在主语上,而没有称代的意义,在句中已失去了代词的性质和作用,已虚化为系词,这些“是”从语法形式上可以看作是判断词。
3.上古判断句中主语为复杂短语时,用“是”复指这个复杂短语,同时兼表判断。也就是说,这类“是”一身而二任,同时具有代词和判断词的功能。例如:
(19)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论语·里仁》)
——发大财和做大官,这是人人所盼望的。
(20)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左传·僖公三十年》)
——我不能在早些时候重用你,现在国家遇到了紧急情况才来找你,这是我的过失。
(21)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孟子·梁惠王下》)
——古人有这样德行的,周武王便是这样的人。
三、结语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和归纳,把“是”字句中“是”的词性总结为3类,并对其中的特殊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这对广大的汉语学习者正确、快速把握“是”字句大有益处。
参考文献:
[1]张智义.功能视野下汉语特殊句是字句的演变研究[J].江苏外语
教学研究,2014,(2).
[2]金家恒.“是”字句句法语义研究[J].黄山学院学报,2004,
(5).
[3]陆俭明.八十年代中国语法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4]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5]彭宣维.语言与语言学概论:汉语系统功能语法[M].北京:北京
大学出版社,2011.
(盖姝慧 韩国廷 辽宁抚顺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外语学院 113001;韩腾 四川成都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61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