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策略”指导学生提高化学应试能力
2016-12-02张志军
张志军
考试是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全面检测,不同学科的考试有不同的方法和策略.高三学生的调查问卷显示,在涉及化学的考试状况时,有42%的学生选择了“经常考虑不全,顾此失彼的失分情况较多”,有32%的学生选择了“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做题时缺乏思路”.同时问卷调查还显示,不少学生对待化学考试还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
一、树立坚定的信心
任何科学规范的考试必然有一定的难度和区分度,而高考化学试题的命制,尽管在能力考查上不断创新,但难度把握好,中低档试题占到80%.翻看近年全国及各地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已见不到“繁、难、偏、旧”题目的影子,取而代之的题目是基础性、灵活性的,大多属于“旧题改造”,题型常见、解法常见.高考尚且如此, 平时考试又有何惧哉?正所谓难度在下降,信心要提升.
二、确立平稳的心态
荀子曰:“心何以知?虚壹而静.”指的是虚心而冷静地观察事物,就能得到正确的认识.我国高考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影响高考成绩的20多个因子中,排在前两位的是考场心态和考前心态.“两强相遇勇者胜”,比的是一种心态.考试中,在费尽周折做完一道题目后,不要手舞足蹈、兴高采烈地认为“我做出了,估计别人做不出”.而应该这样想,“我能做出不奇怪,这是我应有的水平,大家都会做,但是我必须答的更准确、更规范.”同时,在遇到不会的题目时,也不要错误地认为别人都会做,从而怀疑自己.考场心态关键是调整到情绪平稳、态度积极为最佳.
三、运用恰当的方法
考试成绩的高低取决于考生的准确率和答题速度.化学题题型多样,解法多种,运用恰当的解题方法,不仅能提高准确率,还能提高答题速度,节省时间.下面归纳了几种常用解决近年高考计算题的方法.
1.基元法
判断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是一种常见题型.当遇到具有某特定组成的有机基团时,根据有机物碳原子的成键规律,通过确定“基本单元”下的基团同分异构体数目,直接确定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数目.常见的有:
—C3H7有两种(正丙基和异丙基);
—C4H9有四种,分别为—CH2CH2CH2CH3、
—CH(CH3)CH2CH3、—CH2CH(CH3)CH3、—C(CH3)3.
例1(2015年高考全国新课标Ⅱ 11题)11.分子式为C5H10O2并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的有机物有(不含立体异构)
A.3种B.4种
C.5种D.6种
解析据题意不难判断,该物质为饱和一元羧酸,分子中羧基占据一个碳原子,余下4个碳原子为饱和烃基碳原子,根据基元法,由于丁基有4种,故符合题意的有机物同分异构体就有4种,正确答案为B.2015年海南卷的第5题则如出一辙:分子式为C4H10O并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物有(不含立体异构)
A.3种B.4种
C.5种D.6种
2.守恒法
运用三大守恒规律——“质量守恒、电荷守恒和得失电子守恒”的解题方法,是指抓住变化的始态和终态,忽略繁杂的过程,找出其中守恒的物理量,确定量的关系,从而简化解题过程,快速求得结果.
例2(2014年高考山东卷9题)等质量的下列物质与足量的稀硝酸反应,放出NO物质的量最多的是
A.FeO B.Fe2O3 C.FeSO4 D. Fe3O4
解析分析题意,放出NO物质的量最多的应该是稀硝酸得电子最多的,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应是+2价的铁的化合物失电子最多的,即等质量的铁的化合物中,Fe2+的物质的量最多的.设铁的化合物的质量均为m,则A项n(Fe2+)=m72;B项n(Fe2+)=0;C项n(Fe2+)=m152,D项由于Fe3O4可以看作FeO·Fe2O3,故n(Fe2+)=
m232.
综上不难看出,正确答案为A.
3.反应顺序法
高考化学试题涉及的化学反应往往不再单一,经常遇到多种物质相遇,此时根据物质的性质不同,或者借助灵活的方法,对反应的先后顺序做出准确判断,然后问题才可以迎刃而解.
例3(2014年高考上海卷22题)已知:
2Na[Al(OH)4]+CO2
2Al(OH)3↓+Na2CO3+H2O
向含有2 mol NaOH、1 mol Ba(OH)2、2 mol Na[Al(OH)4]的混合溶液中慢慢通入CO2,则通入CO2的量和生成沉淀的量的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ABCD
n(CO2)/mol2346
n(沉淀)/mol1233
解析本题的关键是搞清楚化学反应的先后顺序,即开始通入CO2时首先和什么物质反应,生成什么物质.不妨假设先和Na[Al(OH)4]溶液反应,得到
Al(OH)3沉淀又会溶于NaOH重新生成Na[Al(OH)4],故假设不正确.
然后确定CO2应先与溶液中OH-反应生成CO32-,随即与Ba2+反应生成BaCO3沉淀,据反应的定量关系CO2→2OH-→Ba2+→BaCO3,确定1 mol CO2最先与1 mol Ba(OH)2而生成1 mol BaCO3沉淀,然后1 mol CO2与2 mol NaOH反应但不生成沉淀,据此选项A正确.第三阶段的反应是1 mol CO2恰好与2 mol
Na[Al(OH)4]反应而生成2 mol Al(OH)3沉淀,综合三个阶段反应,当消耗3 mol CO2时恰好生成沉淀3 mol,对照选项,当通入第4 mol CO2时,将恰好与NaOH反应生成的1 mol CO2-3继续反应生成HCO3-,此时沉淀仍为3 mol,选项C正确.而当继续通入CO2时则将溶解BaCO3沉淀,使沉淀减少.D选项不正确.本题最终答案为AC.
4.数形结合法
数形结合是数学解题中常用的思想方法.化学试题经常出现图像问题,处理这类问题,常根据数与形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数与形的相互转化来解决问题,数形结合思想通过“以形助数,以数解形”,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有助于把握问题的本质,它是解题规律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结合.
例4(2015年高考广东卷11题)一定温度下,水溶液中H+和OH-的浓度变化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可能引起有c向b的变化
B.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为1.0×10-23
C.该温度下,加入FeCl3可能引起由b向a的变化D.该温度下,稀释溶液可能引起由c向d的变化
解析一定温度下,水的离子积为常数,其表达式为Kw=c(H+)c(OH-),本题相关图像源自数学函数f(x)=kxa(其中k>0,a<0,x>0)的图像,选项B描述内容依据图像上的b点计算,其横坐标与纵坐标的乘积为1.0×10-12,排除B项.而其余选项则可根据“数形结合”的思想进行判断.
本题图像是一定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变化关系图,升高温度,将促进水电离,使H+和OH-浓度均同倍数增大,整条曲线将向右上方平移,A项错误.而当加入FeCl3时,由于Fe3+的水解结合OH-促进水的电离,最终使c(H+)>c(OH-),但c(H+)与c(OH-)的乘积不变,函数图像由b点上移至a点是可能的,C项正确.而稀释c点碱性溶液,会导致c(OH-)减小,而c(H+)增大,但二者乘积不变,图像变化由c点上行,仍在图像上,d点是其他温度下的情况,排除选项D.
除了上述方法外,其他如关系式法、平均分子式法、逆向思维法、联想类比法、假设法、化归法、差量法、十字交叉法等,需要师生在平时的教学中多总结、多积累,形成这些方法的过程,也必然是化学思维能力有效提升的过程.
四、把握规范的表述
在平时阅卷中常常发现,很多学生Ⅱ卷的题目会做,但是由于不能规范表述,造成失分严重,十分可惜.Ⅱ卷答题时,规范的表述包括:恰当使用化学用语和专业名词且无错别字,元素符号的大小写分清,化学式角标准确、计算物理量不缺单位,分子式与结构简式不混用,化学方程式必配平、条件完整等等.
例如在专有名词的表述时常常出现下列错别字的情况:
“洒精灯、钳锅、法码、椎形瓶、溶量瓶、干躁、粹取、分留、溶化、熔解、兰色、化学健、化和物、氨盐、戌烷、乙稀、黄花反应、消化反应、油酯、笨黄酸”
再如,NH4+的检验方法规范的表述应该是:“取少量待测液注入试管,向其中加入适量NaOH溶液,加热,并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生成的气体,若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且使试纸变蓝,说明有NH4+,否则无NH4+.”阅卷中发现,竟有十多种不规范的表述而造成失分,归纳如下.
①“加入NaOH溶液……”,而不写明向哪里加.
②只说操作,不描述现象和结论.
③只说操作、现象,不说结论.
④操作描述中,缺少“加热”.
⑤缺少试纸检验环节.
⑥不说明试纸“湿润”.
⑦不说明试纸本身颜色.
⑧把试纸说成变“红色”.
…………
造成上述情况的出现,不是学生不会答问题,而是平时描述不规范,要求不严格造成的.教训很值得深思.
五、合理分配时间
考试时间是否够用取决于试题的难度、试题量以及应试者的学习水平.但是调查问卷显示,高达86%的学生认为考化学“时间比较紧”.究其原因,化学和其他学科不同的是,题给条件有时显性,更多的是隐性;选择题的干扰项有很大的迷惑性;题目的要求“貌似这样实则那样”;在众多的化学用语、仪器装置、图表信息的描述及考查中,稍不留神,审错题、看错要求的情况常出.审题环节很耗时,这就要求考试开始时加强时间观念,保持适度紧张,抓紧时间答题,避免前半场松散,后半场紧张.同时做到一遍做对,不强迫预留时间去检查,争取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所有试题做过一遍,过程中当放下则放下.只有合理分配好时间,才能提高得分效率.
考好化学,还要把握好其他应试策略.诸如“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说的是考试前物质准备和精神准备的重要性;而“胆大如虎、心细如发、波平如镜”——说的是考场情绪的积极和稳定的重要性;“考后减负用减法”—说的是每考完一科就完全的减掉一科的负担;而“做题三部曲”——说的是审题清、思考全、落笔实.教学中指导学生掌握握了这些实用的考试技术,就能发挥出应有的化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