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生本课堂的实施策略研究
2016-12-02福建省仙游县龙华中心黄霞伟
福建省仙游县龙华中心 黄霞伟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生本课堂的实施策略研究
福建省仙游县龙华中心黄霞伟
当前,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主要的教学内容,生本课堂是教学的中心手段。本文从综合性学习,生本课堂等角度进行阐述,根据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有效的建议和改善措施。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生本课堂问题措施
一、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生本课堂的概述
传统的语文教学仅仅是在语文的本科上,不能够有效地联系其他科目和学生生活中的经验,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的自觉性和创造性思维不能很好地发展,所以区别于传统的小学语文独立性状况,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有了一定的发展。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在语文的基础上,通过有效地结合学生生活中的阅历和现实状况,将知识更好地覆盖到学生的经历中,通过小学语文和其他科目的结合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生本课堂指的是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关键手段。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教育,教师的作用和价值体现在了传授知识上,这种教学模式往往不能够有效地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环境中。为了适应当前素质教育的发展,生本教育应运而生,渐渐地发展成为了当前教育环境中的主流模式。
二、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生本课堂实施存在的问题
从小语综合性学习生本课堂实施现状的调查中了解到,当前生本课堂实施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相关教师的思想不到位,不能够真正做到以生为本;缺少能够有效地保障综合性学习教学进行的相关制度;没有专门设定相关资料的人才;不能够与时俱进,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学校对综合性生本教育的关注程度不够;传统思想在阻碍着综合性学习生本课堂的实施等等。
从一些小学中选取100名教师进行调查,由于调查时教师出现问题只收到97份信息。
1.教师能否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你知道新课程改革要求以生为本的教学么?你是否树立了以生为本的思想?你能否做到真正的以生为本辅助学生呢?你了解以生为本在当今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么?你能否真正理解以生为本和以教师为主体的区别么?调查数据如下:
调查项目能否理解以生为本和以师为本思想的区别能 1 7 2 0 1 9 1 6否 8 0 7 7 7 8 8 1有没有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能不能在现实教学中做到辅助学生学习是否了解学生为中心的重要性
2.教师对综合性生本课堂的理解。
对教师的理解进行调查:你知道什么是语文综合性生本课堂么?你的理解是?你能否感受到当前的教学和以往的区别?大部分并没有感觉到有区别,仅仅只是认为上语文课而已。
对教师的调查数据
对学生的调查
3.对于教师专业知识的调查。
从这些教师中进行测试调查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力和水平,根据结果显示大部分的教师专业能力不足。
教师专业知识 强 较强 稍强 不足人数百分比% 3 20 49 23
4.学校相关的管理和制度以及重视程度。
调查学校的相关管理制度和重视的程度显示部分领导的思想还是较为传统,不能够做到与时俱进,缺少较为系统和全面的有针对性的管理制度,不能够真正地以综合性的生本课堂为教学目标。
三、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生本课堂的改善措施
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生本课堂的实施受到了相应的影响。针对于当前小学语文课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总结,得出了改善和解决当前存在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首先,改变传统的思想,树立正确的以生为本思想,真正做到以生为本的教学,教师侧面做到服务和辅助于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然后在以生为本的中心思想下,进行有效的综合性学习教学,合理利用现有的资源,开发和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性技能。此外,建立健全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根据学校的现有资源吸收先进的教学管理经验,真正做到从根本上以生为本。
例如:针对学校的相关人员进行思想教育,根据先进的思想教育,让相关人员的思想得以转变,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树立以生为本的现代化教育思想理念。根据学校当前的实际状况,制定有效合理的教学管理制度,吸收国内外先进的经验,强化和完善自身的教育管理制度,从根本上实现以生为本的综合性教学。
其次,还需要深入到当前课标的要求中,有效地设定和创造良好的教学模式。深入学习和掌握新课标的理念,从根本上理解新课标的内涵,从而能够更好地实现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生本课堂,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和素质教育的要求进行生本教育,进而全面培养学生综合性能力。
最后,相关的教师要与时俱进,跟上素质教育的步伐,积极参与现代化的培训和学习,高效地掌握当前教学的先进模式和经验,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进步。此外相关语文教师在进行备课、设计教学内容时更需要以学生为中心,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性,提高其兴趣,让其自觉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总而言之,发展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生本课堂的根本在于改变传统的思想,真正做到以生为本,将学生的综合性发展的重视程度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才能够有效地培养综合能力。
[1]黄伟、陈尚达.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与教学设计[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4.6
[2]常华锋.生本教学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