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国家印度高等工程教育的历史、困境与启示
2016-12-02巴特尔孙伦轩
陈·巴特尔, 孙伦轩
(1.南开大学 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天津 300350;2.内蒙古民族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内蒙古 通辽 028043;3.天津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天津 300387)
金砖国家印度高等工程教育的历史、困境与启示
陈·巴特尔1,2, 孙伦轩3
(1.南开大学 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天津 300350;2.内蒙古民族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内蒙古 通辽 028043;3.天津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天津 300387)
印度是金砖国家之一,凭借七所顶尖的理工学院,印度的高等工程教育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大跃进”式的发展也使其面临重重困境,总体质量堪忧。对于中国来说,同为处在追赶位置的发展中大国,印度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经验与教训,值得借鉴与反思。应在继续坚持“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基础上,从资金支持、人事管理、激励机制、质量评估等方面深化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
金砖国家;印度;高等工程教育;启示
一、印度高等工程教育的历史与成就
在金砖四国的高等教育类型结构中,印度工程教育引人注目,独具特色。印度的工程教育肇始于英国殖民时期。1947年印度独立之前,为了满足铁路、运河以及桥梁等方面土木建设的需要,殖民者分别在卢克里、加尔各答、库因地和浦那建立工程学院来培养土木工程师。这四所学校在1884—1885年里共有608名学生,每一所都曾培养出印度杰出的工程师。大约100年后,另外两所著名的大学:加大普洱工程技术学院和巴纳达斯大学得以成立。直到印度独立的时候,全国共有24所工程学院,在校生约2 570名[1]。
另一个重要的进步发生在独立前夕,1945年印度成立的萨卡尔委员会(N.R.Sarkar Committee)建议仿照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来建造印度的高等技术学院。这一设想催生了独立后的印度迅速在卡哈拉格普尔、孟买、马德拉斯、坎普尔和德里建立印度理工学院(IIT),并被议会提案成为国家核心机构。30年后,在古瓦哈提和卢克里(工程学院升级为大学)又成立了两所IIT,至此构成了印度国内第一梯队的七所顶尖理工学院。2008年和2009年,印度又分别兴建了四所IIT,构成第二梯队的八所理工学院,但发展尚不成熟,本科生招生量远小于前七所,硕士和博士尚处于起步阶段,如表1所示*Taking IITs to Excellence and Greater Relevance,Dr Anil Kakodkar Committee Report,2011。。在未来的几年里,当它们逐渐成熟,15所理工学院每年大学会招收15 000名本科生,10 000名硕士生和至少8 000名博士生。在第三梯队上,有大约20所地方工程学院(REC)和大量的州政府工程学院以及私立工程学院,使得印度的工科院校和学生快速增长(见表2)[1]。但是,很多低层次的工程学院都是为了满足印度的经济需要而草草建立的,没有足够的师资和基础设施,导致了教育质量上的巨大滑坡。
表2 印度工程学院的数量及招生数
凭借七所顶尖的理工学院,印度的高等工程教育取得了骄人的成就。2006年印度理工学院在全球科技类大学中排名第三,仅次于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大学伯克利分校。有调查显示,在硅谷新成立的企业中,有40%是印度人创办的,而他们当中的一半都毕业于印度理工学院[2]。依靠一流的工程师,印度在航空航天、原子能、生物技术、计算机和软件开发等方面发展迅猛。
二、印度高等工程教育的困境
(一)高水平工程师培养的乏力
印度理工学院培养的本科生堪称“世界一流”,原因在于:异常严格的入学考试(录取率只有1%~2%);基础扎实的课程;训练有素的教师;开放式的评估体系以及大学享有的高度自主权[3]。然而,与同是发展中大国的中国相比,其在校生中工科学生的比例要低得多。尤其是研究生,不到中国的1/10(见表3)[1]。此外,博士数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工程教育先进水平的良好指标,而印度在此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见表4)*Taking IITs to Excellence and Greater Relevance,Dr Anil Kakodkar Committee Report, 2011。。中国与印度人口相当,在2008年时却有4倍于印度的GDP和13倍于印度的工科博士,这表明中国近些年有目的的改革和行动克服了许多困难。
印度的IT产业在全球声名远扬,但很难想象印度每年培养的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博士少于50名。在印度,工科与理科博士的比例是1∶4,而日本则大于2∶1*Rama Rao, P., Higher Technical Education in India:Prospects,Challenges and the Way Forward.INAE Silver Jubilee Distinguished Lecture, New Delhi, 20 April 2012。。
表3 大学里工科生占在校生的百分比(2004年)
表4 工程教育中的博士数量
(二)出版物贡献率低下与专利数量较少
科技领域的出版物和专利是衡量一个国家在工程领域是否活跃的另一个指标。表5描述了5个国家在1999和2009年的出版数量及其占全世界的百分比*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dicators, USA, 2012。。2009年,印度在该领域的出版物只占全世界的2.5%,同时期中国有9.4%,美国有26.5%。从印度国内的学术机构作出的贡献来看,七所顶尖IIT贡献了5 378篇,占50%左右。但是,从上文中关于教师数目(2 943名)的数据可以看到,每两名教师的年均产量不到1篇。印度对顶尖期刊的贡献率不到1%,整个成果的80%来自少数10%的顶尖机构,因此其学术系统的其他部门都是低产出的[4]。在IT这个印度最擅长的领域,2010年全球科研产出中只有3.5%来自印度。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中国将接近一半(49.7%)的专利颁发给民间机构,而印度只有三分之一(32.3%)。2000年全球660 328件专利中,有18 414件来自学术机构(2.8%)。随着大学创新能力的加强,2005年842 744件专利中有42 368件来自学术机构(5%),5年间整体的专利数量增长了28%,而颁发给大学的专利数量增长率为130%*Derwant World Patent Index.http://scientific.thomson.com/news/newsletter/2006-11/8348934/。。中国大学的专利从2001年的10件飙升到2010年的260件,而印度在同期从5件上升到10件。1995年印度仅有9所大学参与专利研发,2000年增长到29所。在1999—2002年的315件专利申请中,有185件来自理工学院。这表明理工学院的专利研发能力还较弱。
表5 不同国家出版物和专利数量
(三)大学排名居低不上
印度高等工程教育的最大败笔是至今没有一所印度理工学院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在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的世界大学排名中,印度最好的理工学院排在了300~400名之间。而同为金砖四国之一的中国,有3所排在前200名,13所排在前300名,201所排在前400名。而美国则有17所排在前20名,27所排在前100名,89所排在前200名,110所排在前300名等*www.shanghai ranking.com/ARWV_statistics_2011.html Education Times, 5 September 2011; www.qs.com。。表6描述了5所印度理工学院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的位置*Education Times, 5 September 2011; www.qs.com。。从中我们可以看出2011年所有的IIT排名都在下滑,在2012年里,仍有3所IIT排名在继续走下坡路。印度是金砖四国中唯一没有世界排名前200名的大学的国家。而中国通过建设“985”、“211”工程重点大学,在同时期提升了中国大学的排名。北京大学从47到46再到44名,清华大学从54到47再到48名。QS世界排名中的前十名是6所美国大学和4所英国大学。前50名中,亚洲大学有3所在中国香港,3所在日本,2所在中国大陆,2所在新加坡和韩国,印度则没有大学入围。显然,印度大学在获得同辈大学认可的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表6 五所印度理工学院在QS排名中的位置
(四)总体的高等工程教育质量堪忧
虽然印度顶尖的七所理工学院曾培养出世界级的工程师,但每年能进入这些大学的学生少之又少。从表8中可以看出,严格的理工学院联合入学考试(JEE)将大多数学生挡在了理工学院(IIT)的门外,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进入了私立的工程学院*Rama Rao,P.,Higher Technical Education in India:Prospects,Challenges and the Way Forward.INAE Silver Jubilee Distinguished Lecture,New Delhi,20 April 2012。。15所理工学院的招生数在每年7 500人,仅占印度全国招生数的0.5%;30所印度国家技术学院(NIT)招生15 000人,占印度全国的1%,其他的一些重点大学也会大约招收17 500名工科生,占总数的1.2%。这三类学校每年招生的工科生总数在4 000人左右,占印度全国的2.7%。也就是说,少于3%的学生能毕业于这些精英大学,而超过97%的学生只能进私立大学。但是,印度的私立大学是印度高等教育“大跃进”式发展的产物,大多数受政客和商人的操控,有些甚至成为少数人的“产金庄稼”。由于缺乏有资质的老师,图书馆和实验室等基础设施的落后,极度有限的大学自主权等因素,私立大学的学生很难接受到高质量的教育。从这些数据来看,印度高等工程教育的总体质量令人堪忧。
表7 印度顶尖大学的招生量
三、印度高等工程教育困境的形成原因
(一)科技研发的经费匮乏
从表8中可以看出,印度用在科技研发上的经费支出少得可怜[5]。与其他国家相比,印度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工商业对科技研发的资金支持非常少。事实上,政府与工商业在经费分担上的比例与其他国家几乎相反。而政府在这方面的经费支出又大部分流向了政府所属的实验室(国防研究和发展组织34%;印度空间研究组织17%;原子能研究机构11%;农业研究委员会11%;科技和工业研究委员会9%以及科学技术部8%),仅有10%用在了其他部门[6]。印度非常渴望出台一些税收刺激政策来鼓励工商业投资科技研发,不仅可以增加用在学术研发上GDP总量,还可以通过创新成果来直接惠及国内社会,并培养更多训练有素的人力资源。
表8 各国的科技研发经费支出
(二)人才流失与师资短缺
经费的匮乏对精英人才的工资待遇、生活环境和研究条件产生致命的负面影响,曾一度使印度走向科技“殖民地”的边缘。最新的一个调查显示:印度在1964—2001年有三分之一的人才外流,大部分去了美国,近60万成绩优秀的毕业生到国外深造不归,4 000名资深的专家移民欧美[7]。有人认为出国的人只是一小部分而且人才流失是不可避免的,但他们没有意识到恰恰是1%的顶尖人才占有了90%的智力资源[4]。联合国的一份报告估计印度每年大概有100 000名专业人才流向美、欧、日等发达国家,致使印度每年损失约20亿美元。人才流失对印度理工学院的冲击巨大。这些大学培养出来的都是精英人才,基本都去了美国,再不济也去了东南亚,而留校任教的大多是非重点院校的“土博士”,对该校的教学和科研造成了负面影响。即使是这样,印度理工学院的教师短缺仍在25%以上,而且这个情况已经持续了很久。其他的大学,尤其是私立大学的遭遇则更坏。对于精英大学来说,博士学位和代表研究成就的学术成果是必不可少的,但许多其他大学则会放低这个门槛,招聘许多仅有硕士学位的教师。印度国内有学者指出,每年全国的工科学生招生量在1 500 000人,教师短缺在80 000左右(假设师生比是15∶1),这要求大概60 000人需要博士学位,另外25 000人需要硕士学位*Rama Rao, P., Higher Technical Education in India: Prospects, Challenges and the Way Forward. INAE Silver Jubilee Distinguished Lecture, New Delhi, 20 April 2012。。由于印度的私立大学是印度高等工程教育“大跃进”式发展的产物,不断增加的招生数和新建学院使教师短缺更加严重,直接对教育质量形成巨大冲击。
(三)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价值失衡
印度高等工程教育的总体质量令人堪忧,这与印度当代高等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是分不开的。一方面,印度政府通过选择性的资助精英型的印度理工学院,试图在工程教育的质量方面有所突破;另一方面,印度政府又放任私立学院肆意增长,试图在工程教育的数量方面有所成就。从形式上看,印度高等工程教育在过去30年当中确实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数量并举”,但实质上,由于忽视了私立工程教育的内涵式发展,致使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出现了价值失衡。这是因为:私立工程教育占到总体的80%,主要由大量的邦立及私立附属型学院承担。由于政府的公共经费有限,这些附属学院主要依靠学生的学费生存,使得他们必须压缩成本以增加在招生方面的竞争力。而与此同时,教育分流恰恰让大部分来自底层社会的学生进入这些成本低廉的附属学院,接受了质量相对较差的工程教育。虽然高等教育入学率的快速增长让许多普通家庭的学生获得了高等教育机会,但在印度理工学院和附属学院接受工程教育的结果显然不同,这因此损伤了印度高等工程教育系统的整体性功能。
四、对中国的启示与意义
印度高等工程教育近些年取得的骄人成绩,对我们有借鉴意义,而其面临的重重困境,则对我们有警示意义。在借鉴方面,首先,七所顶尖印度理工学院的精英教育在人才选拔、课程设计、教师聘用以及评估体系方面的诸多经验,值得我们去研究和学习。其次,印度发达的远程教育系统也值得我们效仿。印度在IT行业占据了巨大优势,通过开发宽带网络这种可控成本的渠道,可以将优质的资源投射到全国各地,这对于解决教师短缺和基础设施(如教室)不足的问题几乎是“革命性”的。我国近些年来在互联网方面取得的巨大进展,是在此方面可开发的巨大潜在资源。最后,要重视英语教育和国际交流。除了美国,印度是世界上说英语人数最多的国家,这为其尖端大学的国际交流奠定了基础。七所理工学院成为开放给国际留学生的门户,这不仅为大学增添了学费收入,更能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大学的多元性质,开阔学生的视野。教师之间的交流带来了大量的“学术红利”:合作出版物和专利的诞生。在世界逐渐变为地球村的时代,中国也必须要意识到,民族国家正在日益失去自己的边界,在教育和学术研究领域的国际伙伴日益重要。
印度高等工程教育带给我们更多的则是警示意义。事实上,在经费匮乏和人才流失严重的情况下进行“大跃进”式的发展,是其高等工程教育质量严重滑坡的主要原因。在我国,许多大学在扩招背景下出现的基础设施跟不上进度、 资源配置不足、 教师编制不够的现象屡见不鲜[8]。在资金方面,要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进程,加大对工程教育的资助力度。除了政府的支持,可以在工商业实行减税政策,鼓励私有领域的资金投资学术研发。在人事聘用方面,一方面要阻击“人才流失”现象,为“海归人才”回国创业开放“绿灯”,运用校友会等形式构建海外关系网,促进“人才流失”向“人才循环”的转变;另一方面要构建竞争性激励体系,鼓励高创新、高产出的教师,而达不到标准的教师则应该退出研究型大学的舞台。面对教师短缺的问题,要加强大学和工商业以及外界学术研发机构的合作。推行一定的财政支持和激励措施,包括提供科研启动资金;培养实验室和研究生助手等,吸引优秀的实践性人才到大学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尤其对于工程教育来说,这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格外重要。此外,要构建整体性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定期进行大学的质量评估,并使评估结果公开化和透明化,一方面为家长和学生选择合适自己的学校以及雇主选择合适自己的员工提供信息;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大学找准自己的位置,及时进行改进和革新。
[1]SINGH D V.In Profile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in India[M].Narosa,2010.
[2]MUKHERJEE A.Reverse Gear:Indian Talent ShunsUS[J].Economic Times,2008(4).
[3]NAYER A.Educating India[J].Science,2011(3):317.
[4]AGARWAL P.Indian Higher Edvcation.Envisioning the Future[M].Sage Publications,2009.
[5]MASHELKAR R A.Reinventing India[M].Sahyadri Prakasan,Pune,2011.
[6]BOURD K,THORNTON I.Our Frugal Future:Lessons From India's Innovation System[M].Nesta,July 2012.
[7]戴伟伟.印度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8]孙冬梅,孙伦轩.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危机[J].高教探索,2011(2).
(责任编辑 朱春花)
On the History, Predicament and Enlightenment of Higher Engineering Education in the BRIC Country India
CHEN Bateer1,2,SUN Lun-xuan3
(1.Zhou Enlai School of Government, Nankai University, Tianjin 300350, China; 2.Inner Mongolia National University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Tongliao 028043,Inner Mongolia, China; 3.School of Education,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7, China)
As one of the BRIC countries, India's higher engineering education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with seven leading polytechnics.However,this developmental type of "Great Leap Forward" also makes it face numerous difficulties,and influenced its overall quality.As the member of developing country,it's necessary for China to learn the experiences and draw the lessons from India on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ngineering education to deepen the reform from the aspects of financial support,personnel management,incentive mechanism and quality evalu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cultivation of "excellent engineers".
BRICs; India; higher engineering education; enlightenment
2016-08-12
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金砖四国’高等教育转型研究”(15YJA880005)的阶段性成果之一;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高等教育转型中的国家行为”(16YJC880068)
陈·巴特尔(1964- ),男,蒙古族,内蒙古乌拉特中旗人,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内蒙古民族大学特聘教授,主要从事教育与文化、教育管理、比较教育研究;孙伦轩(1987- ),男,安徽安庆人,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 管理学博士,主要从事教育管理学研究。
G519
A
1674-3571(2016)06-00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