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三个困惑问题的思考
2016-12-01崔建红
崔建红
洪劬颉老师日前在《教育研究与评论》杂志组织的“语文教学新视野”专题研讨中提出了三个问题:一是我们为什么要让学生学语文?二是我们拿什么为孩子的一生奠基?三是我们能否跟得上时代的步伐?笔者仔细琢磨这三个问题,发现自己并不能马上作出让自己满意的回答,这说明这三个问题至少对于笔者个体而言具有一定的探究价值。考虑到像笔者这样的普通教师不在少数,更注意到这是洪先生语文教育多年之后生成的三个问题,因此以这三个问题为契机思考语文教学的一些本源性问题,有助于形成新的认识。本文试以初中语文教学为例,谈谈笔者的浅见。
一、回顾初中语文教学出发点
语文教学需要寻找来时的路,需要回过头去看看当时的出发点是什么。这样的观点笔者以为是理性的。初中囿于应试久矣,需要思考当初进行语文教学的初衷。在此,笔者不想皓首穷经、寻根究底,只想从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角度,并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这里不妨从语文教材选编文本开始。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的语文收录了《幼时记趣》一文,这是清代作家沈复在《浮生六记》中的一段文字,“幼时记趣”为教材编写者所加。此文缘何入教材?难道仅仅因为其是一篇文言文,而初中学生又到了需要学习文言文的时候,两者恰逢其会?不尽然也!对于此问题的清晰认识,实际上就是对为什么要让学生学语文的一种回答。
笔者以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固然要积累工具性认识——七年级开始的文言文学习满足了这种工具性的需要,但更多的还应当是在工具性基础上的人文性认识的形成。《幼时记趣》并不具有相当的大道理,但其对作者幼时生活的描述确实别开生面——这是当下初中学生几乎不可能有的一种生活体验。更重要的是,对这种体验的描述有一种纤毫毕现的感觉,而这又是初中学生所不具有的一种文字运用能力。此外,文中所述之“神游其中,怡然自得”其实不仅仅是幼时的一种生活记趣,也应当是每一个生命个体对事物(至少是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的一种态度。从这个角度讲,这样一篇并不生涩的文言文,既能够满足学生的工具性需要,也能够满足学生的人文性需要,如果立足于这两点认识实施教学,学生必会有所收益。
由此亦可见,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应当是基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双重满足。当然,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角度描述,视角还是比较宏观的,具体到不同的文本中,寻找不同的意义,是确定语文教学出发点更好的选择。
二、语文如何为学生成长奠基
“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这曾经是一句感动了无数教育人的话语,但作为语文教学,应当从这种感性认识中走出来,需要去认真思考:学生终身幸福的基础是什么?不解决这个问题,谈何奠基呢?学生自入学时起,学的就是语文。那么很自然的一个问题就是:语文如何为学生的成长与终身幸福奠基?
语文本当是最有理想与情怀的学科,但今天的初中语文教师,早已经被应试的风霜打得体无完肤,绝大部分也都顺应应试这一“历史潮流”,将一篇篇优美的课文解剖得面目全非;毫无意义的机械背诵与默写,成为语文学习的主要任务;笔下之文的八股味越来越浓,所谓“虎头豹尾猪身”的作文技巧大行其道……如此语文教学,能够为学生的成长奠基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批判是为了重建,那么什么样的语文教学才能为学生的成长奠基呢?我们不妨来看《本命年的回想》一课的教学。笔者初读此文时曾有一问:一个年逾花甲的老人回忆的往事,对于初中学生能够有什么样的启发,能够引起他们多少共鸣?后来一想,不对。该文能入教材,一定还有我们未曾探究到的一面。在不看参考书的情况下,笔者从文化的角度进行了一些思考:文章开篇就提春节,文中描述了过年时的一些习俗,那我们在教学中是不是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所理解的过年习俗?想到这里,笔者以为本文最大的教学价值,正在于其给了我们一个重新认识民俗文化,重新建构乡土记忆的机会。于是在教学中,笔者将绝大部分精力花在这一方面,教学手段的运用服务于笔者所在地区民俗风情的呈现,家校沟通只是为了让学生的爷爷奶奶或爸爸妈妈为学生渗透一些过年的民俗认识,课堂上通过过年时家里的物与长辈的事,构建一幅长辈为家庭奋斗、家人对自己(学生)关爱的喜气洋洋的画。经过这番努力,学生眼中的过年,就不再只是新衣服与美食,更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感情,以及新年新希望的美好愿景。
这样的文化因素成为教学的线索,当是可以视作语文教学为学生的成长奠基的一种努力的。
三、初中语文教学的时代特征
若干年前,有人对语文教师作过这样评述:如果古人穿越到今天,一定不会熟悉今天的生活方式,而如果是古代的私塾先生穿越到今天的语文课堂,他一定能够掸掸身上的尘土,顺利地进行语文教学。这样的评价或许夸张,但确实也是当前语文教学的一种写照。笔者工作之初,听当时的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的讲课,感觉很有收获;可时至今日,再听其课,依然是那样的风格,简直毫无进步,更吊诡的是,由于其总能让学生考得很好,因而一直是当地语文教学的样板。
其实,语文教学固然有不变的传统,但也一定需要结合时代的特征,去满足学生的认知需求。如果语文教师本身就落后于时代,怎么能够指望学生在他的语文课堂上获得真知呢?
————————
参考文献
①洪劬颉:《语文在语文之外——我的困惑、思考与创新实践》,《教育研究与评论》,2016年第9期。
[作者通联:江苏如皋市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