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环境美德伦理探究

2016-12-01曹鑫茹

关键词:行为主体伦理学美德

曹鑫茹, 郭 辉

(南京林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环境美德伦理探究

曹鑫茹, 郭 辉

(南京林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

环境伦理学自诞生以来,一直以构建客观的自然价值和自然权利为主要任务,忽略了作为道德行为主体的人。面对这种人未到场的环境伦理学现状,学者们开始从美德视角研究环境伦理学。积极心理学是一种研究人类的积极力量和美德的心理学思潮,对伦理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借鉴积极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环境美德伦理强调发挥环境保护中的积极因素,特别是积极的人格品质,从而鼓励和影响人对环境的友好行为。

积极心理学; 美德; 环境伦理

任何一种道德行为都受到主体道德意识的内在驱动,环境保护行为亦是如此。传统的环境伦理学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作为道德行为主体的人,对人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角色、人类对待自然的行为都以消极谴责为主,忽视了对人类积极的道德意识、道德心理和道德动力的探索。环境伦理学当下遭遇的理论和实践困境表明,未来的环境伦理学研究需要从积极心理学角度介入,探索作为道德行为主体的人关爱环境的心理需要、保护环境的心理需求和实现环境改善目标的心理满足等积极的心理动机,为道德行为者保护环境的行为建构积极的心理基础,以积极的心理资源支撑道德行为人保护环境的行为。

一、当代环境伦理学的困境及环境美德的提出

随着环境危机的加剧,伦理学也从开始只关注人与人的道德关系转向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环境伦理学这门“绿色学科”应运而生。自20世纪初产生以来,环境伦理学形成了各式各样的理论。主要是在生物进化论和系统科学的理论基础上,在规范伦理学的向度内,以自然为逻辑起点,提出并论证大自然的内在价值,其他非人类存在物也具有内在价值及其权利,通过反思人类中心主义来打破人类传统的道德观念,从而要求人们敬畏生命,尊重自然。

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环境伦理学的发展一度陷入停滞状态。第一,道德主体的缺失。人们在对自然赋予权力和价值的同时忽略了“人”这一道德主体和实践主体。环境伦理学自产生起就是批判人类中心主义的,因此人作为保护环境的主体是缺失的。马克思表明“人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决定着他们之间的狭隘的关系,而他们之间的狭隘的关系又决定着他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1]。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归根到底是人与人的关系,环境问题终究是人与人的关系,即人与人的道德关系,所以说,人的道德品质在环境问题中是至关重要的。第二,道德主体差异性的忽略。环境伦理学就是从规范人的各种各样的行为来让人们保护环境,无论从理论还是成果上看都是属于规范伦理学的,因此也具备了规范伦理学的困境。“规范伦理的目标要寻求对所有主体普遍适用的规范,规范伦理向度的理论建构为追求其理论的普适性,往往用全称代词‘人类’‘我们’等作为规范使用的主体,实际上造成主体的虚无。”[2]第三,实践上,无法解决很多现实困难。对于很多破坏环境的行为,其后果都有滞后性和间接性。比如对于共有地的利用,每个人都是追求个体利益的最大化,而不会想到这样的行为会对他人和群体造成怎样的结果,这种情况下环境破坏的后果是由许多人甚至是他人来承担。这种“他律”起不到作用的时候,传统的环境伦理学并没有告诉人们有哪些品质可以“自律”。并且,“缺乏对现实的细致关注,更多的只是以浪漫主义的方式来争论动物的权利,来抒发自己悲天悯人的宗教情怀,来提倡荒野体验,来抽象地谈人与自然物的平等关系”[3]。因此,传统环境伦理学没有真正地从人这一道德行为主体入手,只是强调“人应该怎么做”,而没有告诉我们“如果我破坏环境的话,那么我们将会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需要一门环境伦理学来研究保护环境这一道德品质。

1983年托马斯·希尔发表论文《人类卓越的理想和保护自然环境》,他分析了以功利主义和道义论为基础的环境伦理学并不能解释破坏环境带给我们的道德不安,因为一个人对自然的态度可能与美德或人类卓越有重要联系。于是,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研究环境美德,关注“什么样的人会破坏环境”。环境美德伦理学是“将尊重自然和一种更广义的人类利益结合起来”[4],将尊重自然和保护环境当作我们开明的利己主义。环境美德伦理学把环境伦理学从研究非人类的内在价值转向研究“人”以及从优良个体的特征到整个人类的繁荣,为人们保护环境提供了更多的内在驱动力和心理动机。毕竟,“给出让人怦然心动的道德理由以及欣然接受的思维取径,才是伦理学的关键任务”[5]。

二、积极心理学对伦理学的影响

近年来,以塞利格曼和彼得森为代表的积极心理学兴起。积极心理学是“利用心理学目前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和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积极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6]。Kennon M. Sheldon等指出:“非常遗憾,心理学家对如何促进人类的繁荣与发展知之甚少, 一方面是对此关注不够, 另一方面, 更重要的是他们戴着有色眼镜妨碍了对这个问题的价值的认识, 实际上, 关注人性积极层面更有助于深刻理解人性。”[7]积极心理学以普通人为研究对象,研究的是人类最积极最美好的东西,如:积极的体验,如快乐、幸福感等;积极的个人特质, 如自我决定、智慧、创造力、美德等;积极的社会环境, 如社会关系、文化规范、潜能发展的家庭影响等[8]。具体说来,积极心理学个体上涉及积极的人格品质,在群体水平上涉及责任、利他、文明和关爱等公众品质。

“美德”通常是指人的好的、值得称赞的、应当如此的习性或品质。它一旦形成,就会是相对稳定并且习惯性的心理结构,美德是“一种好的品质,或者更特定地说是以卓越的(或足够好)的方式应对或响应各种事项的气质;美德是一种精神力量,有其自身的特质,同时又内含着现实社会的价值指引,人能够以卓越或足够好的方式来自处和处世”[9]。基于对人的美德和潜能的关注与研究,积极心理学提出了人类共同具有的6种核心美德,并在多种性格优势中选取了24种归纳到这6大美德中(见表1)[10]。

由此看来,积极心理学要求我们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人类的潜能和动机,致力于探索人性中的积极方面,开发人的潜能和创造力,研究人类的美德与力量,促进个人、社会和整个社会的繁荣和发展。积极心理学的产生,是心理学界的革命,也涉及了伦理学有史以来的人性争论。消极心理学与传统的规范伦理学一样,认为“人性恶”,着眼于以外在的清规戒律,来限制人性的恶;而积极心理学却如同美德伦理学一样,认为“人性善”,关注人类的内在的美好品质与积极力量,并且试图发扬这些品质以促进人类的繁荣。这样看来,积极心理学与美德伦理学在很多方面是一致的,并且,积极心理学为美德伦理学提供更有力的心理资源,使美德伦理学更加深入人心。

表1 积极心理学提出的6种核心美德及24种性格优势

一直以来,传统的规范伦理学主要是通过确立普遍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要求来要求人们普遍执行,是通过人的行为来判断“正确”或者“错误”,也因此而成为是以行为为基础的伦理学。其是以“义务感”为基本的道德心理,并且这样的“义务感”和“责任心”不可动摇,要求人们“服从”原则。可是,人们在了解并遵循了道德要求之后依然会问“为什么我应当这样做?”“为什么这样做是正确的?”显然,这样的伦理学忽视了对道德行为主体的情感和动机的关注,而伦理学缺乏了适当的道德心理,就无法支撑其提出的道德要求,也无法保证人们去遵循道德要求,尤其在一个道德要求与自己的利益诉求相冲突的情况下,人们会质疑“凭什么这样做是善的”。因此,规范伦理学强硬的道德要求或者道德义务并没有充分的心理根据来告诉人们“为什么要实现善”。对于任何一种道德行为,“不仅道德要求的有效建立需要伦理学认真把握行为者的心理状况,而且这些道德要求的真正履行,也依赖于行为者对它们的深刻理解和自觉认同”[5]。

由于伦理学家需要为自己的理论寻找行为主体的内在驱动力和心理考量,因而他们开始关注道德行为心理诉求。人们有了对伦理知识的道德认知,还需要一种心理诉求来驱动人们做出有利于自己和他人的道德行为,积极心理学视域内美德伦理学的复兴恰好解释了规范伦理学对行为主体心理上的忽视。首先,美德伦理本身就是研究人类内心品质的学说,美德就是人们的一种心理状态,美德伦理学所评价的对象是道德主体的品质和动机,是以行为主体为基础的伦理学,理解了人这一行为主体的完整性;其次,美德伦理反对规范伦理学的“应当”,反对“义务”,而承认人类的情感。“情感是人性中根深蒂固的一部分”,因此“善”的实现方式是根据行为主体而变化的,所以不能仅仅靠单一的“义务感”作为所有道德行为的心理动机,弥补了行为主体动机缺失这一现象。

三、积极心理学与环境美德伦理

罗纳德·赛德勒说:“伦理学的中心问题是:我们应该如何生活?一个完善的回答在形式上不仅包括我们应该怎么做而且包括我们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所以完备的伦理学看起来不仅需要关于行为的伦理——对我们对环境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指导——而且应该提供关于品格的伦理——提供关于环境我们应该做和不应该做什么的态度和意向。”[11]而环境美德伦理在本质上和美德伦理学是一致的,都是注重人们的内在品格的培养,教导人们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都是通过提升个人品质来追求至善。只是环境美德伦理学关注的是人对待自然的态度上体现出来的积极品质和善举。环境美德旨在通过道德途径,使人们将环境保护的理念内化为行为准则,自觉自愿保护环境,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我们需要建构一种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环境美德伦理学,即既有积极心理学提供充分的心理动机资源,又有环境美德来塑造一种对环境友好的积极品质,从而达到整个人类的繁荣。

首先,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环境美德关注人的道德主体地位。人是环境保护的道德主体和行为主体,传统环境伦理学认为一些高等的拥有意识的动物也是可以作为道德主体的,却忽略了人。在传统环境伦理学中,人的形象是被扭曲了的,在自然面前自大、狂妄、贪婪,不懂得节制,滥杀动物,完全不懂得关爱自然以及其他物种,这样的理论只是论证了“道德的自然”和“不道德的人”,对人的行为进行彻底的批判。这样的环境伦理是不足够指导人去保护自然的;而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环境美德关注人们的积极特质,强调人的价值和人文关怀,因此,以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资源的环境美德伦理把“人”放在至关重要的道德位置上,也关注了人的内在品质和卓越理想,在面对自然时人会表现出正面的、积极的品质,因为“人只有首先成为保护自然环境的人,将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视为人的一种不可或缺的美德,他才会认为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行为具有价值和意义,并产生自觉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道德行为”[12]。

其次,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环境美德研究人对环境的积极特质,积极的人格特质具有相对稳定性。马克·萨格夫说:“一个令人满意的环境伦理学必须不仅应涉及那些确定你要怎么样去做的评价,而且应确定你是什么样的人的评价。这一区别的含义是要认识到你的价值观及态度是你自身作为一个人的一部分。你的品格、素质、关系、态度、价值及信仰等一般地称之为个性的东西不是独立于你自身之外。你的品格不像一件衣服可随心所欲地穿上或脱下。另外,自我是由最根本的素质、态度、价值和信仰所确定的。这样,当环境哲学要求你改变对待自然的最根本的态度时,实际上是要你改变自己。”[13]很多道德规范是被人们熟知的,但是为什么在知道什么是善举之后却不会行其善?这就涉及到人们保护环境行为的自觉性和能动性。在积极心理学看来,积极的人格品质是可以通过学习获得的。我们可以运用伦理拓展主义将人们的美好品质扩展到自然界,例如人们对弱者仁慈,就也可以扩展到对动物仁慈;比尔·肖解释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为“大地美德”,因为利奥波徳认为的“善”是包括土壤、水和动物在内的整个生态系统的和谐、完整、稳定和美丽,并不只是简单的快乐,而是会把自己置身于生态共同体中,“像山那样去思考”,热爱生命共同体。总之,我们对自然表现出的敬畏和谦逊的美德等都是由品格引起的内心的“善”,这样的善举不是短暂的,而具有相对稳定性,一经形成,就会像传统的美德一样渗透进我们的思想,指导我们保护环境。

再次,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环境美德是为了实现人类卓越理想,是一种开明的利己主义。积极心理学认为的美德源自个体的内在力量,具有美德的人不是在损人利己,也不是损己利人,而是既关怀自我也关怀了他人[14]。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的人格存在两个独立的维度,即正性的利己特征及与他人的积极关系。从长远看来,保护环境的善举不仅是一种开明的利己主义,也是有利于他人的,有利于和他人的积极关系,有利于生态整体性的。托马斯·希尔的观点就是从探寻人类卓越理想这一思路出发的,他提出“谦逊”是人们最基本的美德;菲利普·卡法罗考察了3位具有环境美德的人物——梭罗、利奥波徳和卡逊。梭罗式的最重要的环境美德是“简单”,卡逊的美德观和希尔一样,都是“谦逊”。他们都认为环境美德伦理不只是为了我们自身的利益,也是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因此而获得积极人格特质,获得幸福感。对于拥有环境美德的人来说,他们赞美荒野、欣赏自然,自身也是从中获取了美感的。因此,环境美德是实现人类卓越理想的必经途径。

积极心理学反映了行为者在环境美德行为中的心理诉求,我们需要的不是“义务感”,而是出于“仁慈”,出于“爱”。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环境美德是人之为人的渴求性,是人关于美德和力量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体现,也是人类对于非人类共同体的宽容与尊重。

在伦理学的研究中,只有规范的伦理学是不完善的,传统的环境伦理学也是一样。对于行为好的规范必须建立在积极的心理诉求和价值基础之上,才能成为真正的“善”。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美德和人类的积极品质不是天生就有的,也不会通过某些规范而形成。因此,我们需要用积极的心理学思想唤起和培养潜在的环境意识,唤醒这种人与自然的内在情感关联,形成一种稳定的性格特质,使得环境保护变成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才能完成环境伦理学的使命,才能实现人类的卓越理想。

[ 1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2.

[ 2 ] 姚晓娜. 环境美德及其教育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38.

[ 3 ] 李培超. 自然的伦理尊严[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122.

[ 4 ] 托马斯·希尔. 人类卓越理想与自然环境的保护[J].郭辉,译.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8-26.

[ 5 ] 李义天. 道德心理:美德伦理学的反思与诉求[J].道德与文明,2011(2): 40-45.

[ 6 ] 李金珍,王文忠,施建农.积极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方向[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3): 321-327.

[ 7 ] SHELDON K M, KING L A. Why positive psychology is necessary[J].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1(56):216.

[ 8 ] SELIGMAN M E P, CSIKSZENTMIHALYI M. Positive psychology: an introduction [J].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0(55) : 5-14.

[ 9 ] 詹世文,汤清岚.美德的内在结构及其塑造途径[J].道德与文明,2009(3): 15-20.

[10] 克里斯托弗·彼得森. 积极心理学[M]. 徐红,译.北京: 群言出版社,2010:102-105.

[11] SANDLER R, CAFARO P. Environmental virtue ethics [M].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2005:2.

[12] 曹孟勤. 人性与自然: 生态伦理哲学基础反思[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8.

[13] 戴斯·贾丁斯. 环境伦理学:环境哲学导论[M].林官明,杨爱民,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56.

[14] 李友鸿,程肇基,梁凤华.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公民美德培育[J].求实,2012(10):77-80.

(责任编辑 何晓琦)

On Environmental Virtue Ethic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sitive Psychology

CAO Xin-ru, GUO Hui

(Institute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NanjingForestryUniversity, 210037,P.R.China)

Building the values and rights of objective nature has been always the major task since the emergence of Environmental Ethics, however, the human being, i.e., the object of moral behaviors has been ignored. Confronting the status of Environmental Ethics with no human in the context, scholars started to study Environmental Ethic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virtue. Positive psychology is a psychological thought of studying the positive strength and virtue of human, which significantly affects the researches of Environmental Ethics. Learning the latest research achievements from positive psychology, environmental virtue ethics stresses the bringing of positive factors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to full play, especially the positive personality traits of moral agents, so as to encourage and influence the people’s friendly behaviors towards nature.

positive psychology; virtue; environmental ethics

10.13931/j.cnki.bjfuss.2015100

2015-09-20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方环境美德伦理研究”(112XC008)。

曹鑫茹,硕士生。主要研究方向:环境伦理学。Email : 492262163@qq.com 地址:210037 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大楼。

责任作者:郭辉,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环境伦理学、生态哲学。Email: guohui@njfu.edu.cn 地址:210037 南京林业大学思政部。

B849

A

1671-6116(2016)-02-0022-04

猜你喜欢

行为主体伦理学美德
诚实是美德
实践音乐教育哲学中的伦理学意蕴探析
育人以“礼”·传承美德
“纪念中国伦理学会成立40周年暨2020中国伦理学大会”在无锡召开
论马克思伦理学革命的三重意蕴
美德威:让学习音乐更简单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
语文课程三维目标新解
网络政治参与相关问题辨析
助人为乐是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