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2016-12-01温成卓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昆明650203
温成卓,刘 红(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昆明 650203)
关于《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温成卓,刘红
(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昆明650203)
摘要:从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分析总结了课改前《液压与气压传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项目化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对《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进行了项目化教学总体设计。经过教学实践,提升了学生学习效果,证实了项目化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方向的正确性。
关键词:项目化教学;液压与气压传动;教学改革
1 课改前《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课堂理论授课占据主要部分,实训室实验教学较少。教学计划主要按书本教材目录内容进行编排,教材的知识结构类型体现了知识全面性、系统性、完整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但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技能的培养。(2)授课方法:主要以讲授法为主,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课堂的教学效果主要取决与教师的知识理解深度及课堂的带动能力。运用讲授法时存在课堂把控不够全面,教法单一等问题。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低,参与度低等问题。(3)考核方式:课改前考核方式为分为三部分,平时成绩占15%,主要考察出勤和上课回答问题情况;实验成绩占15%,每学期4课时实验课程,主要考核实验完成情况;期末理论成绩占70%,综合考查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考核重心在期末理论考试,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太注重平时表现,部分学生考期末突击通过本门课程的考核,不利于对本门知识和应用能力的提升。
2 项目化教学课改思路
(1)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教学过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增加课程效果评价环节,激励学生学习兴趣。(2)突出能力目标:以能力为本位,以能力目标为第一教学目标。(3)任务训练:选择明确的、恰当的工作任务驱动能力训练。(4)职业活动导向:教学生做的事一定是学生未来职业岗位上从事的工作。(5)项目载体:以合适的项目为载体训练能力、传授知识、培养素质。 (6)教、学、做一体化: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实现“做中学”和“做中教”,实施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7)渗透德育和外语教育。(8)渗透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价值观教育。
3 项目化教学总体设计
(1)总体能力目标:针对液压类职业岗位能力需求选取和制定本门课程内容,针对工作岗位的实际工作情况和条件选择“教学项目”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选用工程实际应用的液压泵、缸、阀等液压元件作为实践教学实验器材,通过对元件的拆装、绘制、检测等教学项目培养学生的液压元件组装、元件故障排查等能力。选用泵的性能测试实验台、调速回路性能对比实验台、可拆式模块化多回路系统设计实验台等作为实践教学实验平台,通过对压力控制、方向控制、速度控制液压回路的搭建和调试培养学生的对液压设备回路系统的调试、故障排查、售后维修维护能力。
(2)能力训练项目设计选择一个或几个贯穿整个课程的大型综合液压项目,作为训练学生职业岗位综合能力的主要载体,然后把综合项目分解为若干个子项目,项目的选择应具有实用性、典型性、综合性、可行性。本课程选取液压推料机液压系统回路设计、搭建、调试作为综合项目载体,分解为液压泵故障检测、方向控制回路调试等8个项目训练模块。以项目五—方向控制回路调试为例,能力训练项目设计如下:A:任务名称:方向控制回路认识。拟实现的能力目标:能够区别换向回路、锁紧回路;知道如何控制执行元件的起动、停止、换向。相关支撑知识:单向阀、液控单向阀、换向阀的作用和工作原理;常用基本换向回路单元。
训练方式手段及步骤:1、熟读本项目任务书(课外完成);2、课下收集整理资料;3、通过收集的资料,学习方向控制回路的工作原理;4、换向回路实验台操作演示,绘制回路原理图,讲述换向原理。结果(可展示):控制回路原理介绍ppt
B:任务名称:方向控制回路搭建。拟实现的能力目标: 能够根据液压系统原理图搭建连接系统回路。相关支撑知识: 各个元件、管件的连接方式,密封装置选择。
训练方式手段及步骤: 1、熟悉可拆式模块化多回路液压试验台;2、根据回路原理图,选择所需元件、管件和连接工具;3、回路连接;4、回路检查、考核。
结果(可展示): 搭建好的回路
C: 任务名称: 方向控制回路调试
拟实现的能力目标: 能够正确的启动液压设备;能够正确操作液压设备;能够调试液压设备的运行,排查系统故障。相关支撑知识:液压系统的故障诊断与分析;换向回路执行件动作控制调节方法。
训练方式手段及步骤: 1、检测液压设备,启动液压设备;2、建立系统压力,查看各表是否正常;3、调节方向控制阀,运行设备;4、观察回路换向、起动、停止是否正常,调试回路。5、通过观察各检测表,判断排查系统故障。
结果(可展示): 液压系统原理图
(3)考核方式设计。将整个学习过程作为本门课程成绩的考核过程,构建以能力为核心,以技能为重点,兼顾理论知识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实际操作技能、社会能力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考核成绩比例更加侧重于项目实施过程考核,其中理论考核占30%;项目过程考核占70%,包括自评、互评和师评。
4 项目化教学实施效果
课堂不再是“老师讲、学生听”的单一局面,学生在项目情景中获得了角色,成为课堂的主体。经过项目化教学实践,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明显提升,主要表现在:学习积极性高、兴趣浓厚;自主学习能力强;分工明确 各司其职 合作默契;知识、技能融会贯通;解决技术问题能力增强;能快速适应毕业后的岗位工作等。学生学习效果的改善证明了《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方向是正确的,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不断的完善项目化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芮菊芳.液压与气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曹燕.《液压与气压传动》项目化教学实施方案的设计与分析[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4).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6.11.215
基金项目:2015年度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青年骨干教师科研计划项目“液粘调速离合器摩擦片油槽结构性能研究”(2015QN04)。
作者简介:温成卓(1985-),男,教师,研究方向:流体传动与控制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