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公益林管护现状及改善策略探讨

2016-12-01王小兰

绿色科技 2016年1期
关键词:生态公益林管护经营

王小兰

(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碑庙镇林业站,四川 达州 635029)



生态公益林管护现状及改善策略探讨

王小兰

(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碑庙镇林业站,四川 达州 635029)

摘要:通过对生态公益林管护的相关调查资料进行收集、分析,基于生态公益林管护现状,提出了改善生态公益林管护的策略,希望能够对未来生态公益林的管护起到推动作用。

关键词:生态公益林;管护;经营;管理

1引言

在陆地生态系统中,森林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依托。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平衡性面临严峻的挑战,而随着人们生活质量与自身素质的提高,人们开始关注生态公益林的建设,因此做好生态公益林的管护对于强化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平衡性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2生态公益林管护现状

2.1尚有权属争议

由于部分地区的生态公益林存在权属的争议,尤其是提高效益补偿标准之后,争议更加明显,这样就很容易发生破坏林木、拒绝领取补偿款等不良事件。特别是对国营林场和周边农村的权属争议是最普遍的,一旦处理不好,很容易使具有争议的林木被砍伐,这样就会导致矛盾进一步激化,同时也会影响生态公益林管护事业的发展[1]。

2.2国家制定政策对商业性采伐的限制

在生态公益林区域中,由于偷伐、乱砍、滥伐等原因,很容易造成荒山荒地的出现,再加上国家对生态公益林商业性砍伐的政策限制,很少有人愿意承包荒山来造林,再加上农户的漠视态度,导致政策-荒山荒地-商户农户之间形成恶性循环。

2.3林地占用与生态公益林区冲突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原本的生态公益林规划同现实的经济发展之间出现了冲突,这样就会使规划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与局限性。如原本根据实际情况所规划的道路红线相对较窄,但是在开发区建成之后,林地的征用占用就会造成生态公益林与开发利用的相互重叠,导致生态公益林面积大量流失。

2.4补偿机制不够完善,欠缺公开性和透明度

在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下,无论是公益林的管护,还是公益林的发展,经济补偿都是其核心问题。目前,在政策标准上,我国依旧实行“一刀切”的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并未考虑到依据市场经济的核心原理来实施分类化补偿,这种粗放式、简约式的补偿标准导致补偿机制不健全,就算国家加大生态补偿,也无法满足标准,同时还会降低农户参与生态公益林管理的积极性。如在一个乡镇上,一般会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即便乡镇的公益林面积相同,其经济补偿标准也会产生差异。面对这样不公开发放补偿资金的形式,那些真正实施生态公益林管护的农户反而无法获得资金补偿。

2.5缺乏对生态公益林的监管

1.1 劳动力供大于求,需就业人口多,社会所能提供的有效岗位少。随着高等教育扩招,如今的高等教育已从精英式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型。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形成与完善,各国有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都面临着人事改革,其采取精简分流的方式取消了一些不必要的岗位,吸纳就业能力明显下降。

由于当前生态公益林的补偿标准还无法满足实际的要求,所以在管护方面很难激发农户的自觉性与积极性。所以在安排人员方面也无法按照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设置专职的护林员,导致森林资源破坏的行为无法被及时发现,制止就更谈不上。另外,个别护林员的科学文化素质偏低,忽略了生态公益林管理的重要性,导致森林火灾时有发生,公益林中出现大面积的废弃地,直接阻碍了生态公益林的可持续发展[2]。

3生态公益林管护对策分析

3.1基于经营权和所有权的产权制度基础上,分离经营权管理之中的管护责任

在日常的经营中,应将管护的责任分离出来,由集体负责进行统一的管护。按照经营权和所有权相互分离的原则进行林业产权制度方面的改革,同时,要保证林地的经营使用权依旧归属农户。这样一来,就不会对整体的经济收益带来直接的损害,将防火防盗的独立森林管护责任凸显出来,让集体进行承担,实现统一化的管护,不但可以避免因家庭管护带来的种种不足,同时也可以给予农户合理的经济补偿,避免农户因为森林被划分到生态公益林范畴而产生不满,确保其收入不会降低,这是稳定经营生态公益林的重要因素。

3.2完善的激励与民主监督机制

在开展生态公益林管理中,理想化的机制应该考虑到利益相关者的实际生存与发展需求,同时还要考虑到生态公益林责任与权益的共同分享,这样才可以调动成员参与到方案的制定、实施以及后续的评估过程中去。此外,理想化的经营管护应当具备民主的农户监督机制,这样就可以避免机会主义行为出现在生态公益林的保护之中,同时也会降低在森林资源利用上发生危害事件的几率,另外,通过紧密的人际关系,将各个公益林之间的新人培育起来,这是制止危害事件的主要手段,能有效约束偷盗砍伐等现象。

3.3充分合理的补偿及利益分配机制

3.4管护方法应针对不同类型的森林资源

就世界林业发展视角来看,我国整体的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水平还达不到国际平均标准。就调查显示,因为木材生产主导思想的约束,无论是理论方面,还是实践方面,中国相比发达国家都有着明显差异,导致整体的森林经营管理有所欠缺。目前,我国依旧沿用人力巡山管护的方式,无论是管理水平,还是技术水平,都无法满足要求[3]。

现阶段,虽然我国实施了分类化的经营管理,但是在经营管理中,生态公益林却没有建立与自身条件相符的管护模式。管护是生态公益林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只有通过管护,才能够将公益林的生态功能等级提高。另外,对不同的林种资源来说,在管理与管护方式上都有着根本的差异,所以要针对不同的森林资源做好相应的管护工作,如此才能实现最优化的管护资源配置。

3.5建立独有的生态公益林文化,尊重当地己形成的森林文化传统与习俗

文化传统指的是特定的人群或者是社会建立起来的信念、标准或者是行为。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各个民族文化都有相当长的发展时间,而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已经深深融入到不同群体的生活与生产方式之中,同时,对于其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会产生影响。所以,在生态公益林的管理之中,应充分尊重当地独有的地域性特色,能够认同当地的森林文化与习俗,懂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才能够让文化的传承性为生态公益林获得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公益林事业。

4结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国家对于生态公益林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因此,生态公益林的管护就成为生态公益林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手段。在未来生态公益林的发展之中,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研究、去实践的地方。在未来的建设中,我们要不断去探索新方法、新模式,方能使态公益林的管护更具科学性,让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

参考文献:

[1] 陈积雷.浅谈通什林场生态公益林管护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热带林业,2013(3):14~16.

[2] 黄连香,陈华伟.我国生态公益林管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现代园艺,2012(12):200.

[3] 张洁.公益林管护和经营制度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

仙人球的栽培

首先,栽培仙人球要选经蒸气消毒,排气、透气良好的砂壤土或石灰质砂土。至于花盆,宜选比植株大1~2cm透气好的粗泥盆。 栽培季节,如果是春季,在15℃以上时栽植。室内培养,冬季不低于5℃,夏季不超过37℃,且要注意通风。4~10月,干透浇水,浇则浇足。11月到次年3月为休眠期,应节制浇水。温度越低越应保持盆土干燥。 施肥方面,最好以腐熟的禽肥及骨粉为基肥,放在盆底或混入土内均可。可用腐熟人粪或饼肥水和腐熟鱼肥水交替使用作追肥。生长期半月内施1~2次肥,休眠期切忌施肥。根部损伤或腐烂,可切除后将无病部分另行扦插或嫁接。

——摘自湖北林业网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1-0037-02

作者简介:王小兰(1979—),女,四川通川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工作。

收稿日期:2015-11-19

猜你喜欢

生态公益林管护经营
安徽省进一步加强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后期管护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寒冷天气 咋管护羔羊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谈如何做好海伦市天然商品林管护工作
黄磊 爱需要好好经营
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资金分配问题研究
企业经营管理的成功之道——连锁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