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公益林下铁皮石斛栽培技术与效益分析

2016-12-01吴艺梅

绿色科技 2016年1期
关键词:铁皮石斛栽培技术

吴艺梅

(福建省安溪县林业局,福建 安溪 362400)



生态公益林下铁皮石斛栽培技术与效益分析

吴艺梅

(福建省安溪县林业局,福建 安溪 362400)

摘要:以晋江源头生态公益林地资源为依托,充分利用林下自然条件,进行了铁皮石斛林下种植技术研究,制定技术路线,筛选技术方法,提出了在安溪县桃舟乡吾培村开展阔叶树生态公益林中种植铁皮石斛,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和林荫空间,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建立林下种植中草药示范基地,为创新生态公益林经营管理新模式,增加林农直接效益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生态林;铁皮石斛;栽培技术

1引言

铁皮石斛(DendrobiumofficinaleKimura et Migo)为兰科多年生附生草本植物。茎直立,圆柱形,长9~35 cm,粗2~4 mm,萼片和花瓣黄绿色,长圆状披针形,长约1.8 cm,宽4~5 mm,花期3~6月[1],主要分布于中国安徽、浙江、福建等地。铁皮石斛的主要有效成分为总多糖、氨基酸、微量元素,具有生津、降血糖、增强机体免疫力、护肝利胆、强筋降脂、降低血糖、抑制肿瘤、明亮眼睛、滋养肌肤、延年益寿等作用和功效[2],属于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是我国重要的林药资源之一[3]。

2自然资源概况

铁皮石斛林下种植技术示范基地,位于安溪县桃舟乡吾培村境内的晋江源头水源涵养林保护区,北纬25°20′53″,东经117°43′49″。30林班06大班030小班,面积5 hm2,常绿阔叶林,立地类型属于中山地貌,气候为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一年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干湿分明。年平均温度18.5 ℃,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11.7 ℃,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9.3 ℃,极端最高气温可达33 ℃,极端最低温度-2 ℃,无霜期315 d。年平均降水量1 835.9 mm,5~6月最多,10月至次年2月最少;年蒸发量1 350 mm,年平均相对湿度72 %,全年日照时数1 502.1 h。区域森林资源十分丰富,林地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林地肥沃,是铁皮石斛林下仿野生栽培的适宜区。

3栽培技术

3.1苗木选择

铁皮石斛林下仿野生栽培苗木来源于福建省永春新新园艺有限公司组培驯化容器苗。苗高8~10 cm,顶芽饱满、生长健壮、根系发达、无病虫害的植株。

3.2种植方式

生态阔叶林林下种植铁皮石斛,按照其栽培载体不同,可选择树干捆绑栽培、吊盆栽培、苗厢栽培[4~6]。

3.2.1树干捆绑栽培

选择胸径10 cm以上、分枝多、树冠浓密、林下湿润、通风、树干适中、树皮疏松、有纵裂沟、易管理的枫香、栲树、栎树、青冈、旱冬瓜等阔叶树作为附主,开展林下铁皮石斛树干捆绑仿野生栽培种植。每亩选择80株树干进行捆绑,每株树干根据树干大小捆绑50丛,每丛2~3株,每亩8 000~12 000株。

3.2.2立体盆栽

选择遮阴度为70 %常绿阔叶林下,基质选择阔叶林“疏松、透气、漏水”腐殖土,并用苔藓覆盖为宜,种苗选择植株健壮,色泽嫩绿、萌发多、根系发达、无病虫害的植株,每盆种植5~7带有叶片的茎株进行盆种植,每株树吊4~6盆,每亩吊挂400~600盆,每盆2~3株,每亩8 000~18 000株。

3.2.3苗厢栽培

选择遮阴度为70 %常绿阔叶林下,基质选择阔叶林“疏松、透气、漏水”腐殖土,装入60 cm×40 cm×30 cm的苗箱,并用苔藓覆盖为宜,种苗选择植株健壮,色泽嫩绿、萌发多、根系发达、无病虫害的植株,每箱种植24丛,每丛2株,每亩种植300箱,每亩14 400株。

3.3田间管理

3.3.1温湿度

铁皮石斛生长最适温度为20~32 ℃,湿度60 %~90 %。高温时,通过安装自动喷雾系统,使用弱酸性或中性水,用喷雾来降温保湿;低温时,则需采取适当防护保温措施。

3.3.2追肥

在铁皮石斛生长季节,应根据生长状况应及时追肥,可选用腐熟的大豆、菜籽饼、过磷酸钙等加入河泥等混合物撒在根部,此外,可用0.1 %磷酸二氢钾进行根外追肥。

3.3.3整枝

每年春天萌发新芽前,结合采收老茎将丛内的枯茎剪除,并除去病茎、弱茎以及病腐根,栽种5~6年后视丛蔸生长情况翻蔸重新分枝繁殖[7]。

3.4铁皮石斛的病虫害防治

3.4.1石斛黑斑病

为害叶片使叶片枯萎,3~5月发生。防治方法:可用50 %的多菌灵1 000倍液喷雾1~2次。

3.4.2石斛炭疽病

为害叶片及茎枝,受害叶片出现褐色或灰色病斑,1~5月均有发生。防治方法:用70 %甲基托布津800~1 000倍液喷雾2~3次。

3.4.3石斛菲盾蚧

寄生于植株叶片边缘或背面,吸食汁液,5月下旬为孵化盛期。防治方法:可用生物农药海正灭虫灵3 000~4 000倍液喷雾杀灭,集中有盾壳老枝集中烧毁。

3.5铁皮石斛的采收加工。

3.5.1采收

每年春末萌芽前采收,采收时剪下3年生以上的茎枝,留下嫩茎让其继续生长[8]。

3.5.2加工

将采回的茎株洗尽泥沙,去掉叶片及须根,分出单茎株,放入85 ℃的热水中烫1~2 min,捞起,摊在竹席或水泥场上暴晒,晒至5成干时,用手搓去鞘膜质,再摊晒,并注意常翻动,至足干即可。

也可将洗尽的石斛放入沸水中浸烫5 min,捞出晾干,置竹席上暴晒,每天翻动2~3次,晒至身软时,边晒边搓,反复多次至去净残存叶鞘,然后晒至足干即可[9]。

4效益分析

4.1经济效益

铁皮石斛林下仿野生栽培,平均每亩种植15 000株,苗木2元/株,管理成本2元/株,每亩概算投资6万元。铁皮石斛鲜条采收10g/株·年,则亩产产量100kg,按1 000元/kg计算,其产值为10万元。扣除当年投资6万元,利润高达4.0万元/亩。铁皮石斛一次栽植可采5~6年,次年后只需投入人工管理费和适量肥料。铁皮石斛除了鲜条采收外,铁皮石斛叶、花也可采集,加工制成石斛茶,经济效益逐年增加。

4.2社会效益

铁皮石斛林下仿野生栽培技术,在保护、利用生态公益林的基础上,开展生态公益林下培育珍贵药材铁皮石斛,在提高产量和质量的前提下,不断完善以“科技示范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实现珍贵药材栽培产业化,为该县和泉州市生态公益林保护和创新效益树立典范。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繁荣农村经济,提供当地林农收入。项目实施调动林农种植珍贵药材积极性,增加当地经济实力,推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起到很好的带动示范和辐射作用,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4.3生态效益

利用独特的地理区位、气候条件与资源优势,严格按照中药材GAP要求组织生产中药材,在保护中药材地道性的同时,也很好地保护了当地野生中药材资源和生态环境;推广生态林下栽培种植铁皮石斛珍贵中药材,实现中药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中药材产业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实现生态林保护和林农增收的统一,提升珍贵中药材品质,其生态效益及其显著。

参考文献:

[1] 吉占和.中国植物志:第十九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85.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编写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3] 国家环境保护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4] 金银兵.铁皮石斛的生物学特性与开花授粉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5280~5282.

[5] 温明霞,聂振朋,林媚,等.铁皮石斛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研究进展[J].广西农业科学;2007(3).

[6] 明兴加,冯婷婷.中国石斛属植物种苗繁育技术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0(6).

[7] 袁正仿,张苏锋,远凌威.铁皮石斛高产优质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2004(2):49.

[8] 丁亚军,吴庆生,于力文.铁皮石斛最佳采收期的理论探讨[J].中国中药杂志,1998,23(8):458~460.

[9] 陈立钻,倪云霞,孙继军,等.铁皮石斛传统加工品与机械加工品的多糖含量对比研究[C].中国药学会.全国第六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2004.

文竹的整形

由于文竹生长迅速,小巧秀丽的外形往往不能持久,因此必须加以整形。现将方法介绍如下:1.盆控法:花盆与植株的大小比例应为1∶3.这样可限制根系的生长,保持株型大小不变。2.摘去生长点:在新生芽长到2~3 cm时,摘去生长点,可促进茎上再生分枝和叶片,并能控制其不长蔓,使枝叶平出,株形不断丰满。3.利用文竹的趋光性:适时转动花盆的方向,可以修正枝叶生长形状,保持株型不变。4.物遮法:即用硬纸片压住枝叶或遮住阳光,使枝叶在生长时,碰到物体遮挡便转茎或弯曲生长,从而达到造型的目的。

——摘自湖北林业网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1-0023-02

作者简介:吴艺梅(1978—),女,福建安溪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下中药材种植技术研究和林木良种推广工作。

收稿日期:2015-11-09

猜你喜欢

铁皮石斛栽培技术
仿野生环境人工种植铁皮石斛主要有害生物及防治对策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
昆明地区铁皮石斛人工栽培模式的发展和思考
铁皮石斛人工栽培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