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思考与实践

2016-11-30伦宗祥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6年8期
关键词:创新素质思考与实践培养

伦宗祥

【摘要】创新教育需要与此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改革传统的封闭型应试教育模式,适应现代化开放式教学模式是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所在。创新教学模式是在创新教育理论指导下,以民主合作教学关系为基础,以导向教学过程为主线,启发学生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为目标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培养 学生 创新素质 思考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8-0239-01

创新教育指的是通过对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使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能够善于发现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方法,掌握其中蕴含的基本规律,具备相应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教师必须要摆脱旧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树立适应创新教育要求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思想。这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所在。新的教学观把教学过程当做发现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探究精神的过程。让学生去参与教学过程,围绕着教师提出的问题,通过积极思考、互相交流、动手操作、合作探究,最终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从而培养学生创新素质。

创新教育需要与此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改革传统的封闭型应试教育模式,适应现代化开放式教学模式是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所在。创新教学模式是在创新教育理论指导下,以民主合作教学关系为基础,以导向教学过程为主线,启发学生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为目标的教学模式。

一、主动发展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通过自我理解、自我评价、自我总结的活动,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创新思维和提高创新能力。主动发展教学模式的课堂结构是“提出目标——启发、自学——讨论——质疑——再讨论——自我总结”。教学普遍采用主动发展教学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比如在执教小学五年级语文《荷塘旧事》一课时,我在深挖教材,抓住文章重难点的基础让学生围绕本课的阅读提示,放手让学生自学,抓住朗读这一重要环节,鼓励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大胆发言,说出对课文印象深刻的语句或词语,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有了自己独体的体会,谈起感受非常的自信,交流的氛围非常的热烈,这时的课堂中教师就是引导者,引导孩子们抓住文章的重点语句进行阅读与朗读,我们说语文课堂中无声为阅,有声为读。语文课堂中教师的作用就是如何引导学生在无声的阅与有声的读之间与文本进行良好的对话,建立良好的沟通平台,使学生的心灵能够走进作者的文章,贴近作者的思想;触动学生内心的琴弦。

另外,我们的课堂中还应该鼓励学生大胆的质疑,勇于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敢于提出有争议的问题,也许有的孩子提出的问题会与课堂教学的知识没有关系,这时的教师也不要马上否定,扼杀孩子的积极性,这时的我们是不是应该这样鼓励孩子,告诉他:你真棒,着这么短的时间里能想到这样棒的问题,还能不能请你围绕这节课的内容帮我们多想一些更好的问题供大家思考或者讨论呢?及时的、友好的鼓励与交流,是实现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前提,我想如果教师以这样的态度与学生对话,那么孩子的内心世界会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会体会到得到认可的幸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是一句说说而已的空话,教师要时刻记住一句话:“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我们的课堂之所以缺乏学生的热情,有的时候是教师扼杀了孩子们的创新意识,我们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完全忽视了学生的感受,忽视了学生在课上、课下中的创新思维的发光点。所以,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思维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大胆想、大胆说、大胆做,教师要做好孩子们的领路人,引领学生一点一点走上创新之路。在这条路上,教师是任重而道远的。

二、分组合作教学模式

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优中差均等分组,组成自主合作学习单位,在教学过程中努力运用启发式教学方式,引导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促进优中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提高,激发学生自我确认,自我完善和相互竞争的动机,可以形成学生与他人合作的心理承受能力。如在执教小学二年级语文识字课时我的采用了这样的做法,把不同层次的学生恰当的分成一组,在小组学习中以优待后,小组同学互帮互助,及时鼓励落后同学的点滴进步,让他感受到在这个集体中自身的存在感,体会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成就感,让孩子感到我能做好,同学们都是我坚强的后盾,发挥集体的作用,从外在到内在改变每一个学生,让孩子们感到集体的力量,体会合作的力量是无穷的,使学生的内心世界得到阳光的普照。

三、系列化活动教学模式

在节日和不同季节,按照统一主题或统一内容,不受40分钟教学限制,以不同形式和方法,灵活多样地进行系列化教育,推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四、实践性教学模式

在教学活动中多给学生提供操作、观察、感知、体验等机会和条件,在学生亲自体会的基础上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五、开放式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走出课堂,通过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充实教学内容。

我们的系列化活动教学、实践性教学、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应用与实践,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把创新的意识带人到生活实践中,在生活中去发现、去创新、去实践。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好好的思考,我们要给学生创设一个怎样的育人环境,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还要有哪些新的突破,能够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有创新的意识,这也是我们在工作中要不断思考,不断实践,不断积累的新课题。

那么,创新教学模式应该具备目标、激励、自主、创新等基本因素。课堂的教学目标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导向。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过程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师生双边活动的理论支持与依据,确立符合教学实际的目标上好一节课的关键所在。

良好的激励机制是上好课的前提。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需要认识和情感共同的发挥,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和探索欲望,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自主性是课堂教学的中心。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是受教育者。教师的教学影响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积极配合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创新素质首先是教师的教学模式要创新,课堂教学方式要创新,教学方法也要创新,教师首先要有创新的意识才能在教学中的处处向学生渗透创新意识,我们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的情感、意识与能力。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这都需要作为教师的我们付出辛劳的汗水,因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我们所有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的归宿。

参考文献:

[1]刘宝书李蝶娜.小学创新教育实践探索[J].创新教育实践研究,2009(2).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组.第十节创新意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2012(2).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新素质思考与实践培养
新课改下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功效研究
创新教育在大学成功素质教育中的实施
生物活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实践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文言文教学进行思维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数学解决问题策略教学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