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述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2016-11-30杨景龙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6年8期
关键词:美育数学教学小学

杨景龙

【摘要】小学学段是孩子的启蒙教育时期,该学段的孩子个性品质开始萌芽,逐渐形成相对稳定性格特征,良好的美育教育有利于塑造孩子健全的人格,培养孩子高尚的审美情趣。

【关键词】数学教学 小学 美育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8-0225-02

数学作为一门研究数量关系和图形关系的特殊学科,重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的能力,表面上看数学是一门比较枯燥的学科。然而数学家断言: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数学作为最富创造性的学科,其中所蕴含的美妙和奇趣,又是其他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媲美的。由此可见,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巧妙地渗透美育,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揭示数学中蕴含之美,发挥数学学科“于无声处润物”的美育功能,继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已经成为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正在努力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

下面结合多年的教育实践,就如下几点试述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教育,与广大教育同人探讨交流:

一、巧妙提炼小学数学教育中的美育因素,适时引导学生欣赏数学中所孕育的美

数学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硕果,它以其特有的方式——定义、公式、法则、符号以及运算推理等形成一种神奇的艺术形式来彰显美,因此数学中的图形、结构和形式无不彰显着数学中美的要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巧妙运用数学教学的美育平台,不仅可以使学生充分体验到美的享受,还可以收获知识,启迪智慧,促进“德”与“智”的协调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遵循数学学科的本质特征,将空间位置关系、数量关系、推理论证过程及运算规律作为数学教学中体现美的平台,不失时机的利用数学的美育因素,创造性地使用文本,将文本中静态的内容变得更加生动、鲜活起来,彰显出数学的对称美、符号美、想像美等特征,展示人类文化的多姿多彩与神奇魅力,引领学生融入美的广阔空间,领略数学中的美,欣赏数学中的美。

如在《对称图形》这一节的教学时,先以学生感兴趣的食物或熟悉的生活情境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让学生在生活实际中欣赏数学的对称美。如秋天的树叶、梅花鹿的鹿角、翩翩起舞的蝴蝶、小伙伴的体型等等,让学生初步感知这些图形的基本特征是左右两边都是一样的,进而初步建立“对称”的认知。然后再列出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和五角星等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几何图形中所蕴藏的对称美。最后,引导学生学会判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学会画对称轴,从而逐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得到对对称美的理解、感知。并利用数学对称美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审美欲望,使对称美所具有的文化特性浸染于学生的心灵,以达到“以美启智,寓智于美”的教育目的。

二、适时组织开展数学美育实践活动,大胆引领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数学的美

数学之美主要是借助于微妙的数学语言来彰显的,其特点在于抽象的理性形式中包含着极其丰富的美育内涵,具有一定的隐现性和间接性。在小学数学教学的美育中引导学生实现对数学美的追求,更要使他们逐步体验到数学之美,从直觉体验到知觉认知,再从知觉认知到理解感悟,从而真正让孩子领悟到数学美的真谛。而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薄弱,在实践教学中需要教师通过大量生动的感性材料给学生以具体的直观形象思维体验,从而化静为动,变抽象为具体,使学生对于数学美有了理解。加之带领学生参与实践,亲历体验数学美形成的过程,使学生从数学的显性美提高对数学隐性美的认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而形成数学美感。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美育的渗透应以开展数学美育实践活动为基础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数学的神奇魅力,从而获得更为真实的审美体验。

如为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之应用美,在《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应用题》的教学中,我设计了如下实践活动来开展数学美育教学。

师:今年王阿姨家的大葱获得了大丰收,可是王阿姨却在为大葱的事儿发愁呢。同学们想知道王阿姨愁什么吗?

师:有位商人要将王阿姨家的大葱全部收购,大葱一共600斤,每捆可装20斤,每捆大葱商人付12元购买,后来他答应付给王阿姨350元,王阿姨却不知道合算不合算,聪明的你能否帮王阿姨算算呢?

生:通过对数学除法知识的运用,得出了正确的答案,孩子们脸上都露出喜悦之情。

这样,教师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把教学内容与实践生活有机结合,让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更深刻的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之美,从而理解数学的价值所在。

三、引导学生巧妙掌握数学美的内在规律,激发学生大胆的创造数学之美

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美育的渗透,教师往往采用“从感知到体验再到创造”的规律去实现美育。因此,数学美的创造是数学美育工作的深化。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提供学生创造美的契机,激发学生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体验解决问题途径多样性的快乐。从而在创造的过程中学会用数学的眼光、数学的思维和方法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体会到创造美的价值,从而达到数学审美的最高要求――应用数学美和创造数学美。

参考文献:

[1] 郑学.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美育[J].数学周刊, 2013、8.

[2] 徐华.美育维度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探析[J]. 教育科研与实践, 2015.6.

[3] 张梅.小学数学美育初探[J].基础教育,2015、3.

[4] 徐祥杰.小学数学教育中蕴含之美[J].课程教育研究,2014.12.endprint

猜你喜欢

美育数学教学小学
浅谈美育对特殊儿童的影响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美育教师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