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培养护生的人文精神

2016-11-30马扬眉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6年8期
关键词:护生高职语文人文精神

马扬眉

【摘要】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培养护生的人文精神,让护士人文精神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引导护生树立“以人为本”的护理观。本文立足于语文教材和语文实践活动,从培养护生的护理信念、审美修养、护理文书写作能力、交际能力、创新能力等五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职语文 护生 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8-0162-02

近年来,我国护理事业发展迅速,很多医院把护理事业推向了新的台阶,护理技术的正确使用、护理程序的有效实施,患者的身心满足都需要护士人文精神加以保证,因此,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培养护生的人文精神显得相当重要。语文学科具备人文教育特征,主要体现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依据学情,从道德情感、心理个性、品德意志等方面培养具有极高精神文明的学生,实现既定的教育、人文教学目标。而人文精神注重人的发展和完善,强调人的价值和需要,关注生活世界存在的基本意义,并且在现实生活中努力实践这种价值、需要和意义的精神。简言之,人文精神就是以人为本,或者说是人文关怀。

其中护理与人文的关系最为密切,护理最直接地关系着人的生命、健康、生活质量,最具人性化精神,注重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随着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更要求护士“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对患者进行人文护理,体现人文关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学科的自身发展,给护理的内涵和护理的理念带来了重大变革,护理的中心不单纯是疾病,而是人。

因此,让学生具备人文精神是现代医学模式和优质护理模式对护士的必然要求,利用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优势,在语文教学中培养护生人文精神,让专业和人文二者结合,以人文素质培养为基础,提升护生职业能力。

一、护理信念的培养

护理信念指要求我们以患者为中心,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尽我们最大的努力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而随着医学模式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更要求护士不仅要有专业技术能力,而且还要有良好的人文精神。

针对时下医院部分护士护理信念动摇和薄弱的状况,加强护生的护理信念培养就刻不容缓。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于海生的《她把护士变成了天使》,老师对文章讲解,介绍南丁格尔的童年、青年、成年几个人生重要阶段,让学生体会护理是一种神圣而辛苦的职业,护士是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守护神,选择护士这个职业,就要一生为之奋斗,矢志不渝。在课文讲解过程中,再贯穿南丁格尔誓言,让学生树立起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奋斗目标。可以这样说,人文精神是建立护理信念的基石。再如:历史上有“医乃仁术”、“仁者爱人”之说,孙思邈的《大医精神》“人命至重,贵于千金”“夫大医之体,欲得澄神内视,望之俨然”,这篇文章论述了医德和修养两个问题。学生通过学习,知道学医的人一定要“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帮助学生树立“普救含灵之苦”的志向。

在语文教学中通过老师对文章的讲解,帮助学生领会文章的深层内涵,培养仁爱之心,培养护理信念,更要求护士不计得失,用工作中的一言一行践行着无私奉献的精神,守护人们的健康。

二、护生审美修养的培养

护理与文学结合可以使人变得更美,而护理与文学有着共同的研究对象——人,共同的研究目的——美。护士审美修养是指通过美学理论的学习,在护理实践活动中自觉地进行自我锻炼、自我培养、自我陶冶。语文教学中对于护生审美修养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1.内在美:热爱本职工作,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心

通过语文教学中的各种活动,让学生真正懂得,敬业,即责任心,是对学业或工作专心致志;乐业,即趣味,不仅乐意去做某件事,而且从中领悟出趣味来。《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演讲的演讲词,文章从敬业和乐业两方面进行论证,勉励人们对自己的职业要有责任心和兴趣,端正职业态度;除此,利用5·12护士节这个良机,在班级中进行《敬业与乐业》的演讲比赛,让学生围绕护理这一专业展开论述,畅谈自己对护士这个职业的看法和感受,让学生树立坚定的信仰,培养学生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心。

如:鲁迅《父亲的病》,作者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阅读分析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表现,学生可清楚看到这些庸医缺乏责任心、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给人看病只为了身外之物——金钱,缺少了医生最起码的人文精神,为使学生再深层次了解人文精神在医护工作中的重要性,接着为学生讲解周国平的《唤醒医生的人文精神》,通过老师和学生的互动,让学生知道艺术素质追求的是美,信仰追求的善,人文素质追求的是爱,医学即使科学也是人学,就像原文中写到的“医生与生命的关系最为密切,善良应该成为医生最重要、最基本的品质。责任心是医护人员职业素质的要求,护士高度的责任心,需要护士怀着对护理事业的热爱,秉承大医精诚的精神。

(二)外在美:护士职业形象美的体现

在语文教学实践活动环节,可以设计《护理职业淡妆修饰》或者《护士基本礼仪训练》等活动,从学生的仪表规范、行为、举止、规范职业用语进行训练,由3至5名老师组成评价组,对学生的护理礼仪进行考评。礼仪护理使护患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合作的桥梁,改善了护患关系。患者亲切感加强的同时,也使护理人员加深了对护理职业礼仪服务的认识。

就如南丁格尔所说:护士必须达到内在美和外在美得完美统一,护士其实就是没有翅膀的天使,是真善美的化身。

三、护理文书写作能力的培养

随着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开展,填写各类护理表格成为了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的内容,而且护理记录在临床中有重要的作用它是信息载体、可以研究资料、可当教学资源、可用为考评依据、可当法律依据。提高护生护理文书的写作能力显得相当重要。人民卫生出版社《语文应用基础》于叔杰、张谷平主编,第八单元医卫文书第四课《护理记录》,为我们介绍护理工作中常用的体温单、医嘱单、病室报告、护理记录单的写作要求,要及时准确、规范完整、简明扼要、字迹清楚。课后,带学生到我校的附属医院实地参观各个科室的护理记录单的正确写法。并布置课后作业,老师提供内容错误的《病室报告》和《护理记录单》让学生进行修改,提高学生护理记录的写作水平,为今后记录病人病情以及实施护理措施等奠定良好的写作基础。

四、护生交际能力的培养

护士在工作中,要和各式各样的人打交道,上下左右的关系显得至关重要,一个具有人文修养的护士必须懂得交流艺术,学会人际沟通。但我校农村学生比例较大,少数民族学生人数较多,在校学生中,每5个学生中,就有2个少数民族学生,来自农村的学生羞涩、胆小、缺乏自信、内心封闭,所以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就迫在眉睫,老师可以给学生介绍护士与患者、护士与患者家属、护士与医生、护际之间的人际关系,并教给学生人际交往的技巧和方法。在通过到附属医院进行实地参观和学习,积累一定的经验后,在班级里进行“角色扮演”活动,由患者倾诉患病感受和护理请求,护士在交谈中练习沟通中的“开场、倾听、提问、阐释”技巧,由患者给护士评分,选出沟通之星。当然,沟通能力不是一学就会,只有在人际沟通的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才会掌握交流艺术。

五、 护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时代的呼唤,是护理发展的必然,当今医院护理理论、护理模式、护理技术、护理器材等都在创新,护士想要长远发展,必须要有创新精神,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当讲到(美)查理斯·爱迪生《我的父亲爱迪生》一文时,除了重点给学生介绍爱迪生敬业、奉献、探索、创新的精神外,更主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把收集的矿泉水瓶、酸奶瓶、纸板箱、鞋带、破蚊帐等废弃物品带到教室,以3人或5人为一组,共同合作完成废物加工改造,学生经过创新,可以制作出蚊帐改造的婚纱、酸奶瓶改造的花瓶、袜子加棉絮改造的布偶。在教授专业医学知识的基础上,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让护生学会质疑、提问、寻找漏洞等思维方式,为做一名适应现代护理需要的创新型临床护士做准备。

参考文献:

[1]段逸山. 医古文.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年.

[2]卢艳兰.新加坡高等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

[3]张秋玲. 语文教学设计——优化与重构.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年.

猜你喜欢

护生高职语文人文精神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如何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培养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的自信
高职语文教学中“大国工匠精神”渗透研究
护生职业认同感及在校教育策略
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策略探讨
背负十字架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