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BL在成人医学教育医学影像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2016-11-30胡芳李涛晏桂华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6年8期
关键词:医学影像学成人教育实践教学

胡芳+李涛+晏桂华

【摘要】目的:把PBL教学法用于成教学生医学影像学实践教学,评价其教学效果。方法:选取135名成教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两组分别进行传统实践教学法和PBL教学法,比较其实践考核成绩。结果:两组实践考核成绩比较,实验组的总成绩、临床资料分析、影像描述和诊断意见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值均<0.01)。结论:PBL教学法用于成教学生医学影像学实践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法。

【关键词】成人教育 医学影像学 实践教学 PBL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8-0148-02

影像诊断是临床医师需要兼备的基本功,成教学生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带教教师需要在有限的学时内,培养其缜密的影像诊断思维能力,对医学影像学实践教学带来了不小的挑战。经过不断摸索,我们基于成人教育学生的学情,在实践教学中引入PBL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培养学生的影像诊断思维能力,提高了医学影像学实践教学质量,达到了预期目的。

一、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选取2013级临床医学专业成教1、2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实践课授课分14组,共135人,小组分组按学号顺序分配。随机抽取7组为对照组,共68人,男生人数35人,女生人数33人,采用传统的实践教学方法授课,另7组为实验组,共67人,男生人数 35人,女生人数32人,采用PBL教学方法授课。上述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组间各项参数均衡性良好,具有较好的可比性(P>0.05)。

2.研究方法

对两组学生进行相同内容实验,一次4学时,每次实践1~2个系统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实践教学法,阅读普通影像片结合多媒体阅片,老师先讲解各张影像胶片,学生自行阅片,老师答疑。各组由同等资历的老师带教。

实验组采取PBL教学法,方式为把每一组学生约9-10人,分为三个学习小组,每小组约3-4人,每个小组分配3~4个典型病例,每个病例都附有完整的临床资料及同一病人的x线、CT及(或)MRI胶片,每个病例设置4个问题。每个小组拥有一台阅片灯,一块小黑板,选择一位经验较丰富的学生作为主持人,随着设置的问题,步步深入分析病例,形成完整的诊断思路,得出合理的诊断意见。

如,周围型肺癌阅片,提供临床资料,周围性肺癌的X线、CT片各一套。第一步:提供临床资料:老年,男性,多年吸烟史,声嘶,咳嗽,咯痰,痰中带血丝,无胸痛。问题一:根据临床症状,我们可以考虑哪些疾病?可以选择哪些影像学检查方法?首选是哪种?得出结论后,进入第二步:提供X线片,问题二:该片的异常在哪里?分别描述其位置、大小、数目、形态、边缘、密度、周围结构变化,总结后,提出第三个问题:进一步可以选择什么方法?为什么?进入第三步:提供CT片,描述病灶的位置、大小、数目、形态、边缘、密度、周围结构变化并进行总结。第四步:梳理诊断思路,形成诊断意见。问题四:结合临床、影像表现,可以形成哪些诊断意见?进一步检查的优势在哪里?最后总结诊断思路,回答问题,形成实验报告。

3.评价指标

(1)实践考核:考核内容为影像阅片。共2个病例,提供临床资料和影像资料,每个病例50分,总分100分。考核内容包括临床资料分析(20分)、影像描述(20分)和诊断意见(10分),要求影像描述简洁、客观,结合临床资料分析思路清晰合理,诊断要求准确、全面。

(2)该学期实践课结束后,组织组长开展座谈会,反馈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

4.统计学处理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实践考核各项成绩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1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实践考核成绩

两组实践考核成绩比较,实验组的总成绩、临床资料分析、影像描述和诊断意见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临床资料分析实验组为32.99±4.83,对照组为27.81±3.20,影像描述分别为33.93±3.26和25.96±3.03,诊断意见分别为18.85±1.25和13.96±3.03,总成绩分别为85.76±4.83和67.72±7.45,各项成绩两组之间比较t值分别=16.713、9.461、14.710、12.292,P值均<0.01),说明新的实践教学方法比传统的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好。

2.座谈会反馈结果

实践课程结束后,组织小组长进行座谈会,结果表明PBL教学模式更受学生欢迎,表示教学形式新颖,其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影像诊断思维能力的培养,学习效果好。

三、讨论

1.成教学生医学影像学实践教学学情

成教学生年龄普遍偏大,其知识层次、结构参差不齐。其医学影像学基础知识薄弱,教学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效果欠佳。在实践教学环节我国大多数高等院校仍沿袭传统的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缺乏成人教育的针对性,在短时间内集中形成影像诊断思维是比较困难的。

2.PBL教学法及教学效果

经典的PBL教学模式已成为当代颇具影响的教学模式。目前PBL教学法已经在国内的临床医学教育中得到较广泛应用,其优势已报道很多,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1-3] PBL 教学法的最大优势在于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它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通过在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学生积极查找与问题相关的资料,形成自己对问题的看法,进而通过相互交流讨论,使学生对问题的答案获得统一认识,通过这一过程,不仅能有效的掌握理论知识,更能培养学生临床逆向思维能力。

3.PBL教学法在成人高等医学教育医学影像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1)培养学生影像诊断思维能力:成教学生通常有一定的临床诊断能力,工作中过于依赖影像科医生的诊断报告,自身缺乏影像分析能力,PBL教学模式以典型案例为载体,以问题为引导,结合临床资料观察分析图像,巩固知识点并灵活应用于实践,辅以教师点评,触类旁通,从而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影像诊断思维。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PBL教学法以问题导学法加以典型图片,将实践教学变成了病例大讨论,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就被长时间地吸引到寻找答案的学习活动上来,最重要的是学生们在读片的学习、讨论和分析过程中,对临床各学科相关知识的理解进一步深化,将被动接受知识点变为主动学习,明显活跃了教学课堂的气氛和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3)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PBL教学中学生以发现者、探索者面对所提出的问题,通过学习和思考来解决问题,提高其独立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另外,课堂讨论还可以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如文献检索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总结、归纳知识的能力,与他人沟通、团结合作的能力等。

(4)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授课教师对每一次实践课都要有严谨、详实的课堂设计,挑选具有代表性和针对性的案例,设计课堂问题。另外,如何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参与的意识,需具备一定的组织与管理能力,可锻炼教师的教学能力。

(5)不足:在对病例选择、问题设置方面需进一步探讨、论证;成教学生的理论知识参差不齐,在进行交流讨论时,理论知识较强的学生占主导地位,久而久之,基础较薄弱的学生会失去兴趣,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低,造成教学效果两极分化。

目前,PBL教学在成教学生的医学影像实践教学中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今后我们将致力于更科学地设置教学内容,解决教学效果两级分化的问题,研究如何结合网络教学平台,增加与学生在课余的交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索精神,将这一科学的教学模式发扬光大,为医学教育服务。

参考文献:

[1]周荣琼,周作勇,胡世君,等.PBL教学模式在动物寄生虫学教学中的应用[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8(1) :127-130.

[2]邓波,谭群友,王如文,等. PBL教学模式在胸外科进修生理论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教育,2012,41( 21) : 2226-2227.

[3]张海涛,钟秋玲. PBL与LBL教学法结合在血液内科临床见习中的尝试[J]. 西北医学教育,2010,18( 3) : 616-618.

[4]冯翔,王志农,景在平.PBL教学模式在血管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教育探索,2008,3(11):309-310.

猜你喜欢

医学影像学成人教育实践教学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医学影像学教学模式探讨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医学影像学教学模式探讨
对比剂肾病中西医诊治的研究进展
ERP系统在成人教育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分类分层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成人教育工作中的实践探索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微课教学在成人教育中的实践与思考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