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北地区湿地生态恢复保护及可持续利用发展对策
2016-11-30王岩峰
王岩峰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林业局,山东 滨州 256600)
鲁北地区湿地生态恢复保护及可持续利用发展对策
王岩峰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林业局,山东 滨州 256600)
摘要:指出了湿地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与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独特联接地带,具有特殊的生态功能。阐述了湿地生态发展的现状及湿地恢复保护的原则、目标,并从水系恢复、严格控制水污染、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保护、综合管理等角度提出了具体的恢复保护措施,以期为湿地生态系统性的可持续利用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系统; 可再生资源; 生态恢复保护; 生态价值; 可持续利用
1引言
湿地是生命的摇篮、地球之“肾”、水禽恬静的乐园、物种的基因库。鲁北地区作为典型的温带湿地生态系统,区域内河流纵横交错,生物多样性丰富,因此,保护湿地对生态资源具有重要意义。但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湿地生态系统资源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害,湿地发展不容乐观,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保护与利用湿地已刻不容缓。
2湿地生态发展现状
2.1生态系统稳定性受到环境污染的威胁
鲁北地区湿地区域中以农业为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较低,但农药、化肥的使用却对水体、土壤造成了不可忽视的污染,使水体出现富营养化问题,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过度增加,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出现了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同时,在区域较大的水系中,来自黄河、徒骇河等上游的污水及水系周边村庄生活污水和固体垃圾污染,使湿地系统的稳定性受到了严重威胁,湿地退化现象日趋严重,尤其是靠近村庄周边的河流和坑塘,由于垃圾倾倒与填埋,湿地已变成“干地”,湿地面积不断萎缩,每年消失的坑塘达百余个。
2.2生物多样性结构不尽合理
从生态系统多样性层面而言,鲁北地区湿地具备森林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以及湿地生态系统,是典型的在人类干扰下的局部生态类型。从物种多样性层面而言,湿地内动植物类型相对丰富,有植物123种、动物59种,多数植物为盐碱地植物,动物多为迁徙动物;从作为动物栖息地的植被群落的构成来看,平原区农作物植被类型所占比例较大,人工林也存在树种单一、抗病虫害能力较差的缺点,植被群落不够完善,生态系统不够稳定。
2.3生态系统受到人类活动干扰
鲁北地区为平原地区,湿地内部除了村镇建设外,整体上未受现代城市化的侵扰,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不断升级,生态系统完整性还是受到了不同程度干扰。一方面表现在村镇自身建设强度的加强,对湿地环境的破坏,造成了湿地的整体分割;另一方面表现在区域性设施(如公路、高压线等)的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分割,影响着湿地生态的完整稳定性。
2.4湿地管理的行业基础不完善
目前我国缺少专门的湿地保护法律法规,湿地管理机构和制度不健全,湿地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管理涉及多个政府部门和行业,不同部门因对湿地保护、利用和管理的目标与利益不同,很容易对湿地保护管理产生影响,再加上管理资金大部分没有列入各级政府财政计划,使许多保护项目难以实施,即使已建立起的湿地公园,也因缺乏资金而导致保护措施管理不到位,可持续发展受到一定影响。
2.5湿地保护意识与宣传不到位
湿地保护是一项新兴的社会事业,宣传与教育还处于初始阶段,普及力度、广度和深度都远远不够。由于长期对湿地生态功能作用的忽视,导致群众对湿地保护的意识不高,甚至个别群众只顾眼前利益,在湿地范围内进行挖塘、开垦、围网等农渔活动,严重破坏了湿地资源。在林业部门进行的一次社会科普调查问卷中,有87.5 %的群众不知道湿地,更谈不上了解其功能和保护意识。
3湿地恢复保护原则及目标
3.1湿地恢复保护原则
3.1.1生态学原则
要求根据生态系统的演替规律分步骤分阶段进行恢复,并根据生态学和生物多样原则构建生态系统结构和生物群落,使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处于最佳利用和最优循环状态,达到水文、土壤、植被、生物的同步和谐发展。
3.1.2可行性原则
湿地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在获得最大效益的同时,将风险降到最低程度,必须充分分析论证环境的可行性和技术的可操作性。
3.1.3完整性原则
完整的生态系统富有弹性,能自我维持,承受环境压力及变化,并保持在一定的自然变化范围内正常运转,湿地恢复手段应尽量兼顾各生态过程,全面完善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尽快恢复退化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3.1.4景观美学原则
湿地具有多种功能和价值,不但表现在生态环境功能和湿地产品的用途上,而且具有美学、旅游和科研价值,因此在湿地恢复保护中,特别注重对美学的追求,美学是湿地价值的重要体现之一。
3.2湿地恢复保护目标
3.2.1恢复湿地自然水系
通过采取一系列工程措施来疏通湿地范围内的水系,让区域水体得到流通,从而达到净化水体,恢复湿地自然水系的目标。
3.2.2恢复湿地生物多样性
通过湿地生物多样性恢复工程使湿地内的多种生物形成复杂的食物链,提高湿地的净化能力,为鸟类提供丰富的生存空间,对物种的保存和物种多样性的保护发挥重要作用。
3.2.3恢复湿地景观
在湿地水体沿岸增加景观节点设计,通过人工截流、湿地植物配置来培育湿地生物群落,通过改善周边生态环境、创造水体景观,来增加休闲游憩空间,发挥湿地的多种功能和效益。
4湿地可持续利用发展对策
4.1恢复水系,打通区域水循环
鲁北地区湿地水体连通性较差,通过水系连通和梳理对破坏的湿地进行有效的恢复和治理,实现水系的连通和水体的流动。具体包括河道疏浚和水系梳理等内容。
4.1.1河道疏浚
地表基底是生态系统发育和存在的载体,基底不稳定就不可能保证生态系统的演替与发展。疏浚渠系是用机械或人工的方法挖深拓宽河道,清除污染底泥,增加泄洪能力、改善水环境。疏浚工程主要包括2方面内容:一是将河道内的淤泥用机械或人工的方法加以挖除,即挖泥;二是将挖出的泥沙加以妥善处理,即抛泥。以清除污染底泥、改善水环境为目的的疏浚,至少应将污染层的底泥全部挖除,挖泥时应采取措施减小底泥搅动后的扩散范围,防止底泥中的污染物释放到河水中,造成二次污染;底泥运输过程中应设专人巡视排泥管线,避免因泄漏造成污染;底泥脱水过程中,应对渗滤水进行处理,防止渗滤水进入水体和土壤,污染自然水体和地下水。
4.1.2水系梳理
湿地内水源不一,有地表径流、季节性洪水等,通过机械整理等措施打通水系,保留和梳理鱼塘、沟渠等与河流连接,形成人工沟通的湿地水体大循环系统,使水系连通“活”起来,形成河、溪、堤、湾、塘等多种水体连接形态,延伸水资源流通链,在水运动中增加湿地的自净和外净化综合能力。
4.2严格控制水体污染,保护水生态环境
水作为湿地的重要资源,必须加以重点进行保护,主要是进行垃圾清理,改善水质,建设水质监测网络,对水进行全方位动态保护。
4.2.1垃圾清理
根据人类活动密度和村落的位置合理设置密闭式垃圾收集站,定点定时由专人将各处的垃圾收集后,送往垃圾中转站,针对农村生活垃圾少、堆放分散等问题,要加强监督管理,开展生活垃圾的集中处理。
4.2.2水质改善
湿地的水质净化功能通常可以分为物理净化和生物净化两个方面。物理净化过程主要是悬浮物的吸附沉降,生物净化过程主要是营养物和有毒物质的移出和固定。水质净化要借助一系列不同形态的水体、植物类型和生物工程技术,通过五个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净化水质:①预沉池,沉淀固体悬浮物;②通过竖向设计,形成多处跌水,起到曝气作用;③经过一系列植物床、植物塘,利用植物根系的吸收和吸附作用,去除水中的部分有机物和富营养物;④经芦苇塘、香蒲塘生物群落,再次沉淀、吸收污染物质;⑤净化后的水体通过沼泽缓冲区流入河流中。
4.2.3水质监测网络建设
在湿地河流上游入水区和拦河坝区设置采样点,全面掌握湿地水质情况。水质检测项目除对总磷、总氮、重金属等常规项目的检测,还包括底泥、底栖生物的检测等。通过合理布置水质监测采样点位,可以全面、准确地获得水质监测数据,再通过对数据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及时掌握湿地水质的变化动态,为湿地水质净化方案提供充分的科学依据。
4.3保护野生动植物,做好栖息地生境建设
野生动植物是湿地的“精灵”,有了野生动植物,湿地生境才五彩斑斓。对湿地环境的建设,主要是植被恢复、封滩造林、招引鸟类等。
4.3.1植被恢复
营造陆地(包括乔木林、灌木丛)、水生等不同的栖息地类型,可以为不同生活习性的动植物提供更好的栖息场所。陆地林带以保护现有植被为主,结合现有林地进行调整改造,可以减少外围干扰因子对湿地的扰动。水中植物有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漂浮植物和沉水植物等,不同习性的湿地植物可以创造不同的生境,为鱼类、虾、蟹等生物提供丰富的饵料,也能提高湿地的自我净化能力。
4.3.2封滩造林
由于人类行为,湿地外围区域的植被已经受到严重干扰,因此需要通过封滩造林工程减缓湿地退化的速度,把一些生长状况较差、植被稀疏的湿地保护起来,采用自然恢复为主、栽种树木为辅的方法,结合一定的生物措施和工程手段进行生态修复,减少人畜对自然植被的破坏,从而有效促进植被和物种恢复,抑制湿地功能的退化。
4.3.3招引鸟类
通过改善食物和栖息环境,招引鸟类前来停歇和筑巢,招引方法包括人工喂食、悬挂鸟巢、增加植物群落等。在鸟类觅食困难季节,组织开展喂养野鸟活动,选择鸟类停歇密集的区域,放置鸟类所需食物和饮用水;在野外悬挂人工鸟巢,为鸟类提供适宜的繁衍栖息条件。
4.4加大宣传保护力度,整合湿地综合管理
宣传是湿地管理的“喉舌”,要做到宣传、研究、资金、人才齐上阵,全方位做到可持续发展。
4.4.1鼓励全社会参与湿地保护
湿地保护需要民众的广泛参与,开展湿地保护宣传教育需要全社会提高认识,环境保护部门、学校、新闻媒体都应参与到湿地保护宣传工作中来,加大对湿地保护意识和资源忧患意识的宣传教育,营造保护湿地资源的良好氛围。
4.4.2加强基础研究构建保护与利用规划
要构建起湿地保护与利用的相对完善的规划体系,明确规划各阶段的衔接关系和工作内容,为规划以及后续行动奠定工作基础;同时政府、院校以及有关技术部门应当加强对湿地的研究,从生态、植物、环境工程、经济效益、社会关系等多方面,深入探讨得出科学结论并应用到湿地保护中。
4.4.3建立健全湿地保护管理机构
充实专业管理人员,建立隶属于林业部门的专业性强、职能全面的保护管理机构,强化湿地保护管理制度及技术攻关,明确责任主体,着重加强制度执行和责任落实力度,兼顾湿地保护与利用。
4.4.4加大湿地保护资金投入
通过地方政府主导,争取国家投资、捐赠、基金等多渠道、多元化、多层次的湿地保护资金投入机制,应发挥政府投资的主导作用,县级政府应将湿地保护资金列入财政预算,确保湿地保护行动计划的实施;同时积极建立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使湿地保护管理措施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孙志高,牟晓杰.黄河三角洲湿地保护与恢复的现状、问题与建议[J].湿地科学,2011(2).
[2]黄新.浅谈湿地保护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J].农技服务,2016(2).
[3]秦毓茜.析中国湿地存在的问题及保护对策[J].科技创业月刊,2006(6).
[4]马振.加强水生态保护与修复为全面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基础[J].中国水利,2013(15).
收稿日期:2016-04-05
作者简介:王岩峰(1972—),男,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技术推广与应用方面的工作。
中图分类号:X1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0-013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