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城市群网络化空间格局优化研究
2016-11-30肖哲涛郝丽君
肖哲涛 郝丽君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建筑学院,河南郑州450046)
中原城市群网络化空间格局优化研究
肖哲涛 郝丽君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建筑学院,河南郑州450046)
本研究将视角定位在中原城市群空间格局优化上,运用相关交叉学科,分析研究中原城市群空间格局的相关问题。课题首先剖析城市群的基本问题,在系统研究我国成熟城市群建设的基础上,提出中原城市群多中心网络化空间的发展模式和空间尺度、网络流体系和空间组合模式。课题还以郑州都市区为例,进行专项研究,为中原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证支持。
中原城市群;网络化;空间格局;优化策略
1 引言
城市群发展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阶段性表现。中原城市群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989贾杰民[1]和1992年王发曾[2]对中原城市中原城市群区域的发展关注和研究。1996年《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纲要》顺利完成,由此中原城市群成为学者研究的焦点[3](张丹等,1997)。进入21世纪,王发曾、张占仓、苗长虹对中原城市群展开研究(王发曾,2003;张占仓,2005;苗长虹等,2006),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原城市群成果渐丰并走向多元化,中原城市群的产业集聚[4-6](张莉萍,2015;万宇艳,2015;杨子江,2015)、生态环境耦合[7](崔木花,2015)、水资源承载力[8](吴泽宁,2015)、空间性质[9](苗长虹,2015)、中原经济区经济联系网络空间格局[10](潘少奇,2014)、城际客运流[11-13](刘正兵,2014,2015)等各个方面都已纳入到中原城市群的学者研究视野之中。
总而言之,关于中原城市群网络化空间格局的研究非常有限,学者们提出的多是中原城市群多中心空间格局的初步设想[14-17],对中原城市群道路交通网络、网络型区域开发模式、空间结构偏转、空间互补功能、交通要素流动进行分析较多。但是,从产业专业化发展,道路交通和互联网构成的空间网络去综合研究中原城市群的多中心空间发展格局相对较少。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经验的基础上,从中原城市群产业空间和网络空间的研究视角辨析和构建网络化空间格局优化发展模式。
2 中原城市群格局演化趋势分析
2.1城镇人口方面
随着产业的发展,中原城市群的城镇人口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加之沿海产业内迁至中原城市群等内陆腹地,外出务工人员纷纷返乡涌入中原城市群一线城市,促使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人口规模稳步增长,尤其是一线重点城市,其余二线城市处于一个人口相对均质发展的态势。但总体而言,首位度高的城市其人口规模序列还有很多提升空间,其影响带动力仍需进一步提高。核心城市的发展促使了人口更多的往核心城市聚集,这样中原城市群中的二三线城市人口增长就趋于缓慢,总体在空间上处于碎化态势。大城市权重加大,位序稳定,大量虹吸周边人口,小城市根据产业不同位序变化复杂。
2.2经济发展方面
根据2015年统计年鉴内的中原城市群各城市GDP值显示,郑州洛阳的GDP值较高,但是其总量在整个中原城市群中的比例不到50%,与武汉在武汉城市圈中的GDP比重相比还差10个点以上,武汉接近60%,可见中原城市群增长极核还不明显,郑州、洛阳、许昌和开封的中心作用还应加强,形成多中心带动发展的网络空间格局。人均GDP郑州市辖县市排名靠前的居多,比如荥阳,比郑州市人均GDP还高,这表明中原城市群中县市城市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整体上经济发展水平在其空间分布上极核化并不严重,而是呈现了显著的多中心空间格局。从二、三产业分布来看,中原城市群二、三产业的产值和比重极核化弱,而是呈现整体区域的多中心结构,第二产业中心集中在郑州、洛阳和许昌,三产集中在郑州和洛阳。第二产业和城市资源密切相关,第三产业和城市政治地缘密切相关,比如,郑州既是省会又是历史文化名城,其第三产业发展潜力就十分巨大。
2.3社会发展方面
从社会发展看,中原城市群各城市人均支配收入差距小,等级差距不明显,生活水平基本一致。中原城市群按照城市百人公共图书馆藏书指标看,郑州的民生设施相对较高,其百人公共图书馆藏书指标远大于其他城市。从道路交通设施来看,经过“十一五”的村村通和“十二五”的国省道建设。中原城市群交通网络得以完善,促进了新型城镇化的居民生活质量,城市吸引力不断提升。从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使用人数来看,郑州增长比中原城市群其他城市要快得多,信息时代的优势没有体现,互联网推广普及空间较大。
总之,中原城市群空间结构既有极化现象,但是又整体处于相对均质的状态,城市群发展正在向理想结构迈进。同时,中原城市群空间结构呈现单核弱化,多中心爆发的状态。各节点城市呈现均质碎化状态,而中心城市郑州和洛阳等,尤其是郑州处于弱核牵引状态[18]。
3 中原城市群多中心网络化空间发展模式研究
3.1产业耦合角度
中原城市群中贯穿主要中心城市的产业轴带在城市群的发展中已经初具规模,已经形成一条南北带状产业条带状产业轴带区,这条轴带北联新乡、焦作和济源的大部分地域,南通许昌、平顶山和漯河。但是,由于中原城市群整体而言的第三产业发展落后,除了在节点城市郑洛汴新的核心区域发展程度较高外在其余县市空间上分布多呈现碎片化。从产业耦合的角度,结合中原城市群产业集聚的多中心发展格局和产业轴带发展现状,应加强产业的耦合,促进各区域的经济联系,为构建城市群多中心城市功能提供经济基础。产业耦合下的经济互动联系促进了中原城市群城市间形成新的,大尺度空间的经济耦合网络,促进城市群空间格局优化。
3.2交通“流”角度
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以及各种要素之间“流”构成了城市之间的联系,同时形成网络联系体。对于交通流而言,中原城市群已经形成的交通网络铁路、高铁、国道和航空网络,中原城市群交通网络已经构成四通八达的网络体系。道路交通方面,围绕郑州、洛阳和许昌三个中心城市的其他城市与其之间的道路交通可达性相对较低,所以在中原城市群基于交通流的道路网络空间格局优化中应积极构建联系融贯各级城市的中原城市群交通网络;而铁路而言,在中原城市群中,大部分人群密集的城镇地区,几乎都能被铁路1小时服务范围所覆盖,总体呈“面状”特征。但是,在现实中,铁路受到火车时间节点限制,其服务区域就会缩水。中原城市群中郑州是交通枢纽的地位不容置疑,郑州既是中原经济区的交通枢纽,也是全国层面的交通枢纽。同时其他中心城市,洛阳市、新乡市、许昌市、漯河市也有枢纽功能,在网络化空间格局优化中应尽量避免其轨道交通的局限性,通过交通联系优化其空间格局的中心地位。
3.3互联网络“流”角度
信息化在中原城市群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必须重视,信息流对中原城市群网络化空间格局的优化作用十分明显。通过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研发,在城市群城市中经过时空压缩推动,促进了城市群产业发展和市场运行,也激活了城市文化创新,进而提高城市群中各个节点城市的空间关联耦合,形成新型城市群整合实力,提高城市群的竞争力,促进城市群整体全面发展。
3.4功能整合
中原城市群多中心网络化空间发展模式中已经存在三个既有中心——郑州、洛阳和许昌,三个中心城市形成的“中心-外围”发展区域在中原城市群中应该对其功能进行多中心内聚和网络式外联的深度整合发展。具体而言:以郑汴新焦形成的中心区域,通过功能的协调整合,依托郑州的极核基础聚集发展并走向扩散辐射状态,对周边城市产生强力带动作用;以洛济为中心的发展区域,通过功能深度整合,围绕经济发展水平的县市,比如偃师、新安、济源,形成中原城市群专业化发展的典范城市区域,突出产业特色,成长为中原城市群专业化产业极核;以许昌为中心的许平漯区域,通过功能的深度整合,促进工业的分工发展,同时依托高铁形成网络枢纽,促进网络要素的循环运转,进而促进其成为中原城市群的中心枢纽城市。
3.5社会与文化政策整合
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郑州、开封、洛阳、许昌均能找到古代国都城市的渊源。中原文化根深蒂固,已经深入中原人民的民族特征、文化心态、社会心理和行为方式中,深深影响着中原城市群的经济活动。在城市文化被经济全球化发展快速捆绑的今天,通过文化链整合被产业分工细化的碎片化产业链,具有重要意义。社会文化生活可以在空间上高效整合由于快速发展形成的各种空间“流”,团结人群,赋予强有力的发展生命力。
当然,社会生产方式对于城市群的发展影响在深度和广度上会超越区域地理条件,所以中原城市群的发展必须放在社会政治经济的时代背景下去思考。比如近期国务院批复的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及河南自贸区,给中原城市群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好时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河南省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示范基地。主要依托郑州、洛阳、新乡3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河南自贸区由郑州、开封、洛阳三个片区组成,是国家在河南省的区域性自由贸易园区,因此,在中原城市群区域中能形成具有较强辐射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创新高地
4 中原城市群空间尺度、网络流体系和空间模式研究
4.1中原城市群空间尺度优化
4.1.1综合性空间区域划分。根据中原城市群网络化空间格局发展的基础和地域差异,进行空间尺度划分,首先,要能有效保证空间组织对各个城市的现实指导性;其次,有利于中原城市群网络化空间格局发展策略的制定。在对中原经济区社会发展模糊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中原地区交通网络组织,可将中原城市群地区划分成四个圈层,第一层次:郑州都市圈;第二层:以郑州都市圈为中心,以开封、新乡、焦作为次中心的圈层,第三层以许昌、平顶山、漯河为中心,第四层级以洛阳、济源为中心,各个层级涵盖其他县市区域。
4.1.2类型化区域划分。中原城市群网络化空间发展具有地域、时空差异性,资源禀赋差异性,城市发展能动性的阶梯性或地域性,因此,应采用不同的空间开发与建设模式。根据中原城市群网络化空间的现实基础动力,可以中原城市群划分为基于城市化发展的区域、基于城镇化发展的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和生态控制区域四大类中原城市群网络化空间类型,并对不同类型的区域采取因地制宜的网络化空间组织模式,最终通过多元方式推动中原城市群网络化空间的形成与生长。
第一,基于城市化发展的区域。主要是城市化水平较高、人口密度较大的区域,比如郑州都市区,该类型区域强调生产生活方式、产业链组织、市场流通、劳动力流通、信息共享、大地景观等深度开发建设。
第二,基于城镇化发展的区域。空间上距离中心城市较远,是区域型增长极建成区向外空间拓展的主要区域。
第三,城乡协调发展地区。这是介于城镇化发展区和生态控制区之间的过渡地带,是“三农”的集中地带,是中原城市群最为广泛的乡村地带。
第四,生态控制地区。生态控制地区是保障中原城市群城乡经济社会活动可持续发展,基于生态安全而划定的需要永久性禁止或限制开发的生态基础设施区域,是最重要的生态涵养地区。
4.1.3引擎型层级增长极选择。在推进中原城市群网络化空间发展的过程中,首先,要根据区域整体发展需求及各城乡聚落点的基础发展条件,选取具有增长带动作用的引擎元胞,构建中原城市群网络化空间发展的层级增长极网络体系,并明确各层级增长极的战略定位、发展规模、职能分工和建设重点等,促进区域内中原城市群网络化空间基本单元的有效形成及其联系空间、层级空间结构的有机耦合。其次,要构建各引擎增长极之间的生产、生活要素及其信息的高效传递机制,促进各种流在中原城市群各个城市之间的合理流动,扩大层级增长极的作用腹地,促进区域规模经济、集聚经济的协同发展。最后,对需要发展而发展条件相对不足的区域,要加大扶持力度,通过区位再造,网络化层级增长极的极化、扩散、乘数和溢出等带动中原城市群城乡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不断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的实现。中原城市群网络化空间从总体上可形成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以郑州、洛阳、开封、许昌等为中心的区域型增长极的基本空间单元;第二个层次是部分生产能动力较强的重点县(市)为核心的次区域增长极的基本空间单元;第三个层次外围空间单元。
4.2中原城市群网络流体系联系空间建设
4.2.1物化联系空间建设。中原城市群网络化空间优化的基础和前提是各个城市之间的联系,交通运输的物化联系十分重要,关系到区域内的城乡资源的高效流动。因此,应打破既有的行政、部门和地域限制,整合优化中原城市群内部所有的交通工具、交通设施和交通信息等交通资源,构建中原城市群各层级引擎元胞之间全程连续化、信息化、快速化、高效化和无缝化的区域一体化运输体系,提高区域交通运输水平,促进城乡发展的总体效率与效益,实现城乡可持续发展。
4.2.2软质联系空间建设。信息化是新的社会生产力,不断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交往与思维方式等,也愈发影响中原城市群网络化空间发展的时空格局。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应与中原城市群网络化空间的城市聚落点的等级、空间结构等相匹配。中原城市群区位突出,应以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为依托,建设成层级增长极的网络节点,促进信息网络体系的完善,加强中原城市群各城市空间体之间的软质联系,强化增长中心与所在区域之间的信息共享,促进中原城市群网络化聚落空间的良性演化。具体可以:通过建立中原城市群电子政务平台,实现中原地区的信息融合与资源共享;通过建设工农业生产技术信息网络,推进信息与工农业发展的融合,促进中原城市群农业现代化、产业化、信息化发展;通过建设移动交易和移动支付系统,营造灵活的商业发展环境(文小森,2014)18,同时,建设网络化空间优化的交通及物流信息系统,助力中原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元素的便捷高效流通。
商贸服务业也是软质空间的重要组成,关乎中原城市群网络化空间中城乡居民的生产及生活大计,应促进中原地区城乡商贸服务业的协调发展,加速推进商贸服务业的转型升级,加快实现市、县(市)商贸消费市场的联动发展。
4.3中原城市群空间组合模式
合理有序的城乡空间结构将会促进中原城市群网络化空间的一体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中原城市群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目前仍处于“点轴”式发展阶段,可分别从顺应城市群发展规律和适应行政现实操作两个方面提出不同的发展模式。
4.3.1总体空间组合模式。“廊道组群”网络化空间组合模式:廊道系指由交通、经济产业、生态、信息网络等组成的复合化多功能联系通道。“中心组团+卫星群落”辐射带动型网络化空间组合模式:中心组团是指区域内较为发达的大型城乡增长综合体;卫星群落是沿廊道分布在中心组团外围的群落空间。
4.3.2行政空间组合模式。“引擎型”城镇及高密度城镇组团空间组合模式:基于层级增长极的引导,选择重点城镇,依托区位优势、人口规模优势等成为中心服务型城镇组团,形成“中心服务型村落—外围分散聚落”一体化的网络化空间组织模式;对整个市域,则在若干组团发展基本空间单元的基础上形成空间群落,以实现市域内部的良性高效发展,并进一步促进上一层次网络化能效空间体系的形成。县市域城乡空间组合模式:可以形成独立的城镇组团基本空间单元、城镇基本空间单元、飞地型产业园区类基本空间单元,也可以是多个空间单元组合成空间发展群落,在推进整个县市域的网络化空间进程中,空间组织的有效边界不强求与县市域的行政边界重合,而是通过自下而上的城镇和县市域网络化空间的优化组织与自上而下区域城乡发展网络化空间建设之间的博弈来形成中原城市群网络化能效空间的有序生长。
5 郑州都市区专项研究
5.1从城市到区域——强化区域中心
5.1.1增强郑州在中原城市群中的区域合作,构建郑州都市区成为国家经济格局战略支点。郑州都市区处于国家“三横、两纵”的城镇发展轴交汇点上,是国家综合性交通枢纽,具有承东启西和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在区域空间发展上,郑州都市区应融合长三角,互补环渤海湾,错位武汉城市圈,带动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缩小地区差距,推动国家空间统筹发展。
5.1.2以郑州都市区为中心,通过“三化”协调引领中原经济区发展。中原经济区虽已明晰了圈层式空间发展模式,但紧密层各城市与郑州的联系仍显薄弱,应进一步加强郑州都市区的中心引领地位。
5.1.3携领区域发展,实现紧密核心层一体化。以郑州为中心的紧密核心层实现功能互补、交通一体、产业链接、服务共享、生态共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辐射带动能力强、经济联系紧密、城市层级分明、体系结构合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开发型城市群。根据各城市发展特点和其在中原经区、紧密核心层内的职能分工,对郑州和其他8个城市的发展引导如下:郑州:国家中心城市;洛阳:机械、化工、新材料为主的中原经济区副中心城市;开封:旅游、轻工业为主的综合型服务城市;新乡:机械、电器为主的综合型服务城市;许昌:轻工、机电、新能源为主的综合型服务城市;济源:旅游、能源环保为主的特色城市;焦作:能源、化工、机械为主的综合型工业城市;平顶山:能源、化工为主的综合型工业城市;漯河:食品工业、电子信息为主的综合型服务城市。
5.1.4加快郑汴同城化建设,提升郑汴都市区综合竞争力。郑州都市区与开封市区、开封县、尉氏县共同构成郑汴都市区发展空间,随着郑汴新区的开发建设以及河南自贸区的设立,该区域城镇形成连片发展之势,逐步向同城化迈进,形成郑州都市区主导,其他区域积极融入的协调发展态势。通过郑汴一体化空间格局的构建,加快推进郑汴都市区同城化建设,以河南自贸区建设为契机,重点推进郑汴新区建设,最终实现道路交通、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的共建共享和产业布局及分工协调发展,提升郑汴都市区综合竞争力。
5.1.5整合空间资源,做大做强都市区。根据上层次区域空间发展分析,结合都市区现状发展实际情况,确立郑州都市区主导发展方向为向东、向南发展。规划整合都市区内空间资源,实施西联东进、北优南拓、内调外固的空间发展策略,通过“聚核、延轴、布团、网点、连廊”的空间布局手段,架构承载千万级人口规模的开放型空间格局。
5.2从枢纽到陆港——打造国际陆港
5.2.1国际客、货运核心空港:推进航空枢纽网络结构调整、强势航空联盟构建,布局国内客货运枢纽机场、国际货运门户机场,促进国际航空运力集中、航权及空域资源储备,参与国际航空枢纽布局竞争,形成国际航空枢纽机场。
5.2.2国内客运中枢:在双十字铁路网络基础上,完善铁路、高速公路支线网路,构建米字形快速交通网络,郑州作为中原经济区对外接驳点,与长三角区域、环渤海湾区域重庆都市圈、西安经济圈以及西南昆明口岸经济圈直接联系,强化经济区间互动支撑。
5.2.3快速交通网络全覆盖,建设中原经济区交通中心:完善区域城际轨道交通、快速通道网络,有效辐射核心圈层中心城市,人员、物流的积聚,为提升枢纽地位、发挥积聚效益提供基本推动力。
5.2.4建设中部地区最大的信息服务港:强化铁路、公路与航空系统衔接,提供国内、国际到港客货流、运力组织等信息,实现客运一票制、货运大整编,提高综合运输服务水平,增强枢纽功能,建设集物资集散、会展、交易一体化的信息服务港,最终形成中西部参与国际竞争的接入点。
5.3产业战略:从制造到创造——发展现代产业
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建设国家现代农业先导区;从传统制造到高端制造,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基地;从传统商贸到资源配置,建设国家现代物流业中心;生产性和消费服务业并举,建设现代服务业中心。
5.4从实力到魅力——建设国际文化名城
郑州地区作为华夏文明起源地和重要传承地,其建设华夏文明重要传承区,是保护中华文明发展的脉络的历史责任,也是郑州都市区进入世界文化城市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6 结语
中原城市群研究在整个中国城市群研究中还处于新兴阶段,各种研究视角在不断交流碰撞,网络化空间格局的研究正好可以耦合产业研究,交通研究和社会及研究,有效避免对中原城市群理解的片面性,值得政府和学界持续关注。
[1]贾杰民,席荣珖.河南城市发展模式与经济布局总体构想[J].地域研究与开发,1989(2):1-2.
[2]王发曾,袁中金,陈太政.河南省城市体系功能组织研究[J].地理学报,1992(3):274-283.
[3]张丹,王建军,席捷.中原城市群与郑州大都会建设的战略思考[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7(1):24-29.
[4]张莉萍.中原城市群产业集聚与城市化的耦合效应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5(7):52-57.
[5]万宇艳.中原城市群与产业群耦合发展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5(3):7-11、16.
[6]杨子江,张剑锋,冯长春.中原城市群集聚效应与最优规模演进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5(3):61-66、72.
[7]崔木花.中原城市群9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J].经济地理,2015(7):72-78.
[8]吴泽宁,高申,管新建,曹建成.中原城市群水资源承载力调控措施及效果分析[J].人民黄河,2015(2):6-9.
[9]苗长虹,胡志强.城市群空间性质的透视与中原城市群的构建[J].地理科学进展,2015(3):271-279.
[10]潘少奇,李亚婷,高建华.中原经济区经济联系网络空间格局[J].地理科学进展,2014(1):92-101.
[11]刘正兵,刘静玉,何孝沛,王发曾.中原经济区城市空间联系及其网络格局分析——基于城际客运流[J].经济地理,2014(7):58-66.
[12]刘正兵,丁志伟,卜书朋,王发曾.中原城市群城镇网络结构特征分析:基于空间引力与客运联系[J].人文地理,2015(4):79-86.
[13]刘正兵.中原城市群空间结构效应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5.
[14]史雅娟.中原城市群空间格局的多中心网络化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3.
[15]高友才.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多中心多层次城镇网络构建研究[J].中州学刊,2012(1):50-54.
[16]史雅娟,朱永彬,冯德显,等.中原城市群多中心网络式空间发展模式研究[J].地理科学,2012(12):1430-1438.
[17]刘立平,穆桂松.中原城市群空间结构与空间关联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6):164-168.
[18]文小森.电子商务专业实验的管理平台研究与开发[D].西安:西安石油大学,2012.
Optimization Research on Networking Spatial Patterns of Central Henan Urban Agglomeration
Xiao Zhetao Hao Lijun
(School of Architecture,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Zhengzhou Henan 450046)
In this paper,the study is positioned in the spatial pattern optimization of central Henan urban agglomeration,using relevant cross-disciplinary,analyzes the issues related to the spatial pattern of central Henan urban agglomeration.First,the subject analyzes basic problems of urban agglomeration,based on the systematic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mature urban agglomeration,proposes the development model,spatial scales,network flow system and space combined mode of multi-center network space in central Henan urban agglomeration.The subject also takes Zhengzhou metropolitan area as an example to conduct special research,providing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support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entral Henan urban agglomeration.
central Henan urban agglomeration;networking;spatial patterns;optimization strategy
TU982.21
A
1671-0037(2016)08-17-5
2016-7-13
2015年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优化中原城市群空间格局研究”(2015B198);2016年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原城市群网络化空间格局优化研究”(2016-gh-107);2016年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基于教育信息化的低年级建筑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16A880007);2017年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生态郑州GIS视角下绿地网络格局研究”(2017-ZDJH-121)。
肖哲涛(1979-),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城乡规划与设计;郝丽君(1976-),女,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建筑与风景园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