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大学体育的社会责任
2016-11-30杨辉
杨 辉
论当代大学体育的社会责任
杨辉
(重庆工商大学体育学院,重庆400067)
大学生体质持续下降成为大学体育功能弱化关注的重点,也是大学体育社会职能缺失的表现,但实际上,大学生体质因素只是大学体育社会责任的一个方面。那究竟何谓大学体育社会责任,大学体育为何要承担社会责任,大学体育应该承担哪些社会责任,以及大学体育怎样承担社会责任等这些问题是需要得到厘清的基本理论问题。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推理方法,分别就大学体育社会责任的定义、大学体育承担社会责任的原因、大学体育社会责任的内容以及大学体育社会责任实现的路径进行了分析。认为:大学体育社会责任是指大学体育作为传播体育文化为教育目的的组织,以大学的社会职能为引领,充分发挥大学体育的社会职能,旨在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责任;从大学社会责任视角、大学体育价值与大学体育社会义务三方面分析了大学体育承担社会责任的原因;从提升人口素质、推进国家体育事业发展、参与社会价值观建设与文化传承与创新4个方面分析了大学体育社会责任的内容,并根据这四方面的内容提出了相对应的实现大学体育社会责任的路径。
大学;大学体育;社会责任;社会职能
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依然呈下降趋势,使大学体育的功能受到质疑。虽然大学体育不仅仅只体现增强大学生体质的功能,但大学体育成效的官方社会公示内容只有体质状况数据,成为学校体育社会关注的重点。虽然,作为社会关注的是学生个体的体质,但作为大学体育的“内部”人群除了要反思社会关注的重点,同时也应该深入探索大学体育的功能与社会职能,建立大学体育的社会责任意识。唯有如此,才能进一步体现大学体育的社会价值,提升大学体育的社会地位,这对改善当前大学体育的困境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大学体育社会责任方面的研究成果极少,对大学体育社会责任的相关理论构建欠缺,本文通过收集社会责任研究、教育社会社会责任研究、体育教育功能与价值研究等多方面的相关成果,运用文献资料研究和逻辑推理的研究方法,对大学体育社会责任的相关理论问题进行初步探索,以抛砖引玉,希望引起更多研究者对大学体育社会责任问题的研究兴趣。
1 何谓大学体育的社会责任
早期的社会责任研究是在企业领域内开始进行探讨的。1953年,美国学者霍华德·R·鲍恩(HowardR.Bowen)出版了《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一书,宣告了现代企业社会责任观念的开始,并由此开始了一场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大辩论。古典的社会责任观点主张管理当局惟一的社会责任就是利润最大化,支持这一观点的有比如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米尔顿.弗里德曼。而社会经济学观点认为管理当局的社会责任不只是创造利润,还包括保护和增进社会福利。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罗宾斯博士在管理学一书中将社会责任定义为:企业追求有利于社会的长远目标的一种义务,它超越了法律和经济所要求的义务。这一定义主张一个组织要遵守法律,并追求经济利益[1]。显然,不管是早期还是近年来对社会责任的定义来看,社会责任的界定一直都是在建立在经济学视角上来讨论的。但社会责任这一概念如果出现不同学科领域,显然其内涵是不同的。但经济学上的社会责任讨论却为社会责任的概念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从经济学关于社会责任的内涵来看,至少我们发现社会责任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追求社会目标,体现社会职能。而社会目标是社会对于个人或者组织的一种社会需求,体现的是个人或者组织的一种社会职能。
随着社会责任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社会责任研究的领域开始逐步扩大,社会责任这一社会科学概念开始受到不同社会领域、组织的重视,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概念来探索某些领域、组织的深层次问题,当然关于大学社会责任的研究也必不可少。大学社会责任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以哈佛大学前校长德里克.博克、斯坦福大学前校长唐纳德.肯尼迪为代表。20世纪90年代末,大学社会责任问题开始引起国内学者的关注。
大学是从事高等教育的场所,同时也是一个社会组织。如果按照社会组织的存在形态来划分,大学就是一个教育组织。大学体育如果按照教育体系来看,它只能被看作是大学教育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不能视其为一个组织。虽然大学体育是在大学组织下实施的大学教育内容,但是大学体育教育的实施是依靠大学体育的组织机构来完成的,大学体育在大学组织下有自己的组织机构——体育学院(系、部),具有组织的属性,所以本文将大学体育作为一个组织来研究其社会责任。
大学体育有自己的历史使命,也有自己独特的功能。从以上关于社会责任的观点综合来看,大学体育社会责任体现的是大学体育的社会职能,追求的是大学体育长远的社会目标。但实际上大学体育社会责任建设最后的结果就是大学体育在实现社会目标的同时也促进了大学体育组织自身的发展。大学是传播与探索高深知识、培养社会需求人才的组织,最终目的是使人类社会不断获得进步与发展。大学体育是大学知识传播的属文化,同样也肩负着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使命。
综合以上分析,笔者试给大学体育社会责任下个定义:大学体育社会责任是指大学体育作为传播体育文化为教育目的的组织,以大学的社会职能为引领,充分发挥大学体育的社会职能,旨在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责任。
2 大学体育为何要承担社会责任
大学体育社会责任理论的提出是对大学体育社会本质的探索,研究大学体育社会责任是对大学体育社会职能的探索。深入挖掘大学体育在社会中的作用,有助于对大学体育社会地位提升。诚如美国哈佛大学校长的德里克·博克所说:“如果大学想充分认识自己在当今社会中的真正作用和目的,那它就必须审视自己的社会责任”[2]。那么,大学体育承担社会责任的具体原因是什么呢?可以从大学社会责任对大学体育的应然要求、大学体育本身内涵目的性所规定的价值诉求、大学体育社会获取应承担的社会义务3方面来理解。
2.1大学社会责任对大学体育的应然要求目前国际社会与各国大学公认的大学社会责任的内容与实践主题,主要包括保证高等教育的公平、质量与社会适切性,探索知识并将知识应用于社会,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与可持续发展等[3]。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大学体育社会责任内容与大学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首先,大学体育必须保证大学体育教育的质量。体育的教育质量是以目标的达成程度为衡量的标准,在大学体育教育中应该主要体现在学生身体素质水平、体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反馈结果、学生体育文化素质等方面。其次,大学体育在探索体育科学知识并将其应用于社会的水平。在这点上更多考量的是大学体育对体育科学知识的创新,比如体育锻炼的创新原理、方法、手段、身体评估等方面科学知识,甚至也应该包括体育新器材的开发与应用,再有就是大学体育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在这方面应该体现出大学体育促进科技发展、促进社会体育发展。因此,实则大学的社会责任已经包含了大学体育的社会责任,大学体育社会责任是大学社会责任的具体实践与具体体现。
2.2大学体育本身内涵目的性所规定的价值诉求大学承担社会责任是由大学社会职能确定的,大学社会责任的实现是通过大学功能的实现来完成的,如果大学功能没有得到发挥,大学的社会职能价值也难以体现。现代大学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功能,后来,将文化传承创新作为现代大学的第四大功能。四大功能实现是大学组织的主体—教师和学生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此过程中大学通过知识的传承、探索、创新并应用于人类社会来得到最终体现。大学以人类的发展进步作为自身的追求,大学自身的逻辑与大学社会责任的价值目标具有内在一致性,大学存在的合理性在于它能符合社会的需要[3]。大学体育作为大学教育内容的一部分,它的存在同样也是由社会的需要来决定。
大学通过课程形式对学生实施教育过程,是大学社会责任实现过程的教育基础,大学课程是大学社会责任履行的实践形式,同时也承担着大学社会责任。大学体育是大学德、智、体教育体系中的体育课程,同样也在发挥着现代大学的四大功能。大学是培养人才的场所,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能称其为人才,这从我国高等教育指导思想中不难发现。所以,大学体育是大学人才培养的教育内容,体现了大学的人才培养功能。大学体育教师是我国体育科研的主要群体,体现了大学体育的科学研究功能。大学体育教育的对象—学生走向社会,大学体育价值得到社会体现,同时大学竞技体育为国家培养后备人才、与社会互动促进体育事业发展,这体现了大学体育服务社会的功能。大学体育课程向学生传播体育文化、体育实践中的文化创新等体现了大学体育的文化传承创新功能。因此,从大学功能与社会需要来看,大学体育的价值内涵本身就承担了社会责任。
2.3大学体育社会获取应承担的社会义务现代大学接受大量的公共财政支持,大学体育也同时在接受着这些公共的财政支持。这些财政支持的来源来自于社会,来自于人民的纳税。如果大学体育在接受这些来自于社会的公共财政支持的同时又不能尽到自己教育责任的社会义务,比如大学生体质一直持续下降状况的发生现象,仅仅是学生自己造成的吗?笔者以为,作为大学体育组织主体的大学体育教学管理机构以及体育教师有不可推诿的责任,是否应该反思自我的社会责任意识。大学体育在接受公共财政的支持,体育教学管理机构在接受大学的财政投入,体育教师在接受国家财政的工资待遇和大学的薪酬,是希望大学体育能够保证体育教育质量、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全面素质发展的人才。因此,大学体育在接受公共财政支持的同时应该尽到教育的责任,主动承担社会义务,培养社会需要的健康人才。
3 大学体育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既然大学体育应当承担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那大学体育究竟应该承担哪些社会责任呢?只有明确了大学体育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的内容,才能将学校体育的社会功能和社会职能体现出来,学校体育才能就其内容进行建设与发展。从体育在现代社会的功能体现以及大学体育的功能体现综合来看,大学体育至少应该承担包括人口素质、体育事业发展、价值观建设和文化传承与创新4个方面的社会责任。
3.1提升人口素质的责任人类社会的进步是靠人来推动,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实施者。所以,人口素质对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中国人民大学刘铮教授在《人口理论教程》一书中,把人口素质定义为“人本身具有的认识、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4]。什么是人口素质,简单地说就是指人口的质量。从人口素质的定义不难发现,其实人口素质实际上就是人口体、智、德的素质,这与我国素质教育的思想是一致的。换句话说,教育的根本功能就是提升人口的素质,其中的身体素质提升就是对体育教育本质功能的表达。
大学的核心功能是对人的教育,教育是一个综合性而又复杂的活动过程,任何一门学科的教育除了要体现其本质功能外,也就是实现学科教育的基本目标外,还应该体现学科的育人功能。如果我们仅仅将提升人口的身体素质简单理解为增强体质的话,体育教育在提升人口身体素质的功能就会被窄化,显然,这与体育教育作为一种以身体活动形式为载体的“教育”是不相符合的。从社会责任的视角结合体育的功能来看,现代大学体育在提升人口素质方面应该包括增强身体素质、健全人格和培育学生体育精神3方面的教育责任。
3.1.1增强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通常指的是人体肌肉活动的基本能力,是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肌肉工作中的综合反映。身体素质一般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方面的素质。身体是人存在的重要基础,也是人体工作、生活的行动基础。梅洛·庞蒂说[5]:世界的问题,可以从身体的问题开始。人的存在是以身体的存在为基础,人们观察世界、改造自然是靠身体去执行,所以,世界一开始出现的任何问题都与身体有关。福柯也指出[6]:任何一个源起及其重构,任何一个社会历史事件,都在身体上面留下烙印和标志,因而身体的历史形塑过程,实际上就是各种历史事件的有形档案库,也是各种历史事件的物质见证。不难看出身体对于人类社会进程的意义。大学体育是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关乎身体文化教育的活动,不管是对于大学生未来进入社会的工作贡献程度还是人类社会的身体文化演进都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大学体育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方面对于社会来说是具有责任的。
3.1.2健全人格人格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重要特征之一。《现代汉语词典》对人格的解释是:“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个人的道德品质;人的能作为权利、义务的主体的资格”[7]。在心理学中,还经常运用“个性”一词表达人格的概念,我国的《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卷》中就有人格即个性的提法。健全的人格是当代社会人们必须具备的心理基础,否则,就会与社会产生一定的隔阂,使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生存质量降低,甚至出现社会心理的异化而导致“痛苦”。体育教育是促进身体和心理协调发展的教育活动,对于健全个体人格具有重要的作用。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提出了著名的完全人格说,后来改为健全人格说,他认为:“健全人格要包括四育,即体育、智育、德育、美育”。而对于体育促进人格发展有精辟的论断:“完全人格,首在体育”。而关于体育与德育的关系,他坚持体育的基础地位:“凡道德以修己为本。而修己之道,又以体育为本。忠孝,人伦之大道也。非健康之本,无以行之。于国家亦然。一切道德皆非羸弱之人所能实行者,苟欲实践道德宣力国家,以尽人生之天职,其必自体育始矣!”同时,他也认为:“有健全之身体,始有健全之精神,所以发展体育对于一个民族和国家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8]。同样,在2001年教育部下发的《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关于体育课程性质中就写明体育课程是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健全学生人格是当代大学体育的社会责任之一。
3.1.3培育体育精神 体育精神是体育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指人们在体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以健康快乐、挑战征服、公平竞争、团结协作等为主要价值标准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9]。体育精神培育不但能形成实现人的自我精神娱乐世界,同时也是促进人的社会化的重要手段。体育通过身体活动的参与实现人身体的自由与开放、丰富充实着现代人的情感生活,从而感受健康与快乐。体育的参与过程同时又以培养现代人的竞争意识、主体意识来实现人的社会化。
除了这些体育精神以外,体育教育还具备培养学生勇敢的精神。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他的体育思想中就专门论述过体育教育是培养人勇敢品质的活动。他说:习惯上教育大致可以分为四种,即读写、体育、音乐和有些人加上的绘画。读写和绘画知识在生活中有许多用途,体育锻炼有助于培养人的勇敢”[10]。所以,在推进欧洲文明的演化中,勇敢一直发挥着行为方面的重要作用。在欧洲的教育中,体育发达,贯穿古今,从不偏废。而中国自从秦汉开始重文轻武以来,体育就被“扼杀”在这种社会环境中,甚至时至今日也难以改变。如果说这仅仅是对中国体育发展的阻碍,还不如说是遏制了中华民族的勇敢精神。所以,一个民族不能缺少勇敢精神。体育教育既然具有培养勇敢精神的作用,对于民族发展又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大学体育教育理应培育学生的勇敢精神。
3.2推进国家体育事业发展的责任高校体育属于学校体育的范畴,也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大学体育不仅是高校教育的需要,也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发展体育运动的通知》中指出:“重点抓好学校体育,把学校体育作为体育事业的战略重点”。说明学校体育对体育事业的发展的地位与作用。大学体育是以大学的责任与使命指导下的教育活动,大学的社会职能决定了大学体育所应承担的社会义务。那么,大学体育在推进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究竟应该表现在那些方面呢?笔者认为,从宏观上应该表现在竞技体育、社会体育以及体育科研推动3个方面。
1)大学体育应成为国家竞技体育人才支撑的高地。大学所具有的资源优势为大学发展竞技体育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比如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政策支撑、充足的经费支持、强有力的科研人员、丰富的训练资源等。1987年国家教委下发了《关于部分普通高校试行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的工作通知》,这标志着在学校体育中寻求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途径开始实施,也就是被我们今天称为体教结合模式培养的最初。综观发达国家竞技体育的发展经验,体教结合是竞技体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比如世界竞技体育强国的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斯坦福大学、南加州大学分别有100多人获奥运金牌、200多人获奥运奖牌,3所大学的竞技水平在美国和世界上都没有其他任何一所大学能够与之比肩。在51强中,还有其他多所大学也在奥运会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11]。反观中国,真正以高校自己培养的高水平运动员在奥运会赛场上获得金牌的更是凤毛麟角,这应该是当代中国大学竞技体育应该反思的问题。竞技运动与教育的结合是必然趋势,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曾说:“21世纪各大洲竞技发展仍不平衡,走院校化道路将是总趋势”。
2)大学体育应促进社会体育事业的发展。大学体育属于我国体育形态的一种,属于学校体育的范畴。如果以社区的概念来观察,大学也属于社区的一部分。美国大学认同“学校的伟大使命在于其对所在社区的服务功能”,那么,大学体育也同样应该发挥对所在社区的体育服务功能。我国社区体育存在诸如社会体育指导员缺乏、锻炼资源稀少等问题,大学体育资源正好可以弥补社区体育资源缺乏的困境,为大学周边的社区提供良好的体育资源。大学体育资源能为社区体育提供社区体育指导员、能为社区居民提供体育锻炼场所、能与社区建立体育合作关系等多种社会服务。大学体育资源来自于国家与社会的支持,理应为社区居民提供社会服务,理应成为社会体育资源缺乏困境下的资源补偿地。唯有如此,大学体育才能在资源供给层面支持社会体育事业的发展,实现大学体育的社会责任。
3)大学体育科学研究应成为推动体育事业发展的主要科技力量。大学体育科研的主要人群是大学体育教师,大学体育教师是我国体育科研的主要人群,也就是说,我国的体育科研成果主要来自于大学。既然已经明确了大学体育科学研究是我国体育科研的主要力量,而科学研究又是体育事业发展的助推器,那为什么还要探讨此问题呢?但笔者更想探讨的是大学体育科学研究应用于社会的效果问题。由于大学体育科研受到诸如为了晋升职称、学术虚名、评优评先等名利思想的影响,使体育科研的本质目的异化,导致体育科研的质量大打折扣,滥竽充数者居多,这又何谈推动体育事业发展呢?因此,大学体育科研群体只有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加强体育科研能力,深入社会中去发现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践,而不是闭门造车、脱离现实。惟有如此得出的研究结论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体育事业发展,真正实现体育科研服务社会的责任。
3.3参与社会价值观建设的责任价值观是一种相对稳定的价值观念,是人们在行为实践中对事物的价值认识和价值判断。价值观对于个人和社会都具有重要作用,个人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道路;社会倡导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发展模式[12]。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
体育精神折射出了体育的价值标准,这些精神文化所体现的价值与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是一致的。体育精神的内涵主要包括“人本精神、英雄主义精神、公平竞争精神、团队精神”。它们分别反映了体育在“健康快乐、挑战征服、公平竞争、团结协作”这4个方面的价值标准[9]。以公平竞争为例,体育公平竞争的精神与核心价值观中的公正所表达的思想是一致的。没有人会否定当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竞争意识是当代人生存必备的主体意识。由于中国讲究社会关系不良观念的长期存在,影响了人们公平竞争的环境,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之一。公正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就是要建立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在竞争中也应该体现社会的公平竞争。体育具备这种精神,大学体育教育对学生应该进行公平与正义的教育,培养大学生公平竞争的意识,为未来社会的公平正义环境打下社会基础。另外,大学竞技体育赛事应该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中运行,不管是全国性的大型大学体育赛事还是省市级、校级体育赛事,甚至是小到班级等不同级别的赛事,都应该坚持竞赛的公平,为不同大小的“社会”人群灌输,感受公平、公正的意识。这才是大学体育的正能量,才能向社会展示正确的体育价值观,达到培育民众公平公正意识的目的。所以,大学体育虽然没有刻意追求参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建设,但坚守体育精神,用体育精神文化的实践向社会展示体育价值观,实际上已经参与到了社会价值观的建设中。
3.4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责任现代大学不仅仅是以传授高深科学文化知识、以教学为中心的教育活动场所,大学更是文化发展与繁荣的重要阵地,肩负文化传承与创新。西班牙著名思想家奥尔特加在《大学的使命》著作中提出大学的三项使命:文化传授、专业教学、科学研究和新科学家的培养[13]。文化的传授不是简单以课本知识作为呈现,还包括文化的创新。从古代文化到现代文化的演进中可以看出,文化的种类、数量越来越多,就表明有新文化的不断出现,新文化就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结果。文化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也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大学社会责任所实现的社会目标是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与可持续发展,大学的文化功能肩负着社会文化使命。一般说来,大学的文化使命主要包括推进先进文化建设、整合多元文化、培育和谐文化、推动文化创新等内容[14]。尤其是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大学作为文明传承、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达,信息传播技术越来越发达,文化全球化的趋势锐不可挡。文化全球化对于人类社会来说是一件好事,因为我们可以享受来自不同国家、民族优秀的文化。但文化全球化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好,能推动本国文化的快速发展,但全盘接受、高度崇尚,又有可能湮没本国民族的优秀文化(也包括优秀的民族体育文化),使本民族文化出现危机,导致文化安全的问题。中华民族泱泱五千年的文明,有许多优秀的民族文化,以文化传播为重要阵地的大学,有承担民族优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社会责任,这也是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社会需求赋予大学的文化责任。
4 大学体育如何承担社会责任
4.1确立大学体育的使命使命是人们对组织之社会责任的主观赋予,是人们对组织必须承负的社会责任的一种认定,亦是人们对组织应有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和价值追求的明确表达。有时它通过组织的宗旨、目的抑或理想具体表现出来[15]。任何社会组织不论其大小都应当有自己的使命,并在使命确定的基础上确定组织的目标和任务。使命所表达的是组织应该做什么的问题,对组织的目的具有定向作用,也是组织工作的方向与目标。使命的确立同时也具有驱动作用,能使组织使命的完成始终保持理性的行动。
大学体育作为一个组织,同样也应该有自己的使命。当前大学体育的主要指导思想是“健康第一”,这也可以说当代中国大学体育的理念,似乎也是我国大学体育应该承担的教育责任与社会使命。但健康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与实践体系,一直以来的“健康第一”的学校体育思想并没能阻止学生体质下降的趋势,是指导思想出了问题还是具体实践出了问题。影响学生健康的因素比较复杂,单靠大学体育能否完成学生健康的目标,值得怀疑。国家教育政策与社会都期待大学体育来实现学生健康的目标,将大学体育促进学生健康当作大学体育的唯一目标,大学体育事实上是不能承受其之重的。王占春曾说:“健康并非体育的唯一目标,而且体育也担当不起健康的全部目标”[16]。所以,我国大学体育理念有待进一步完善。大学体育使命是对大学体育理念的定位,定位不准确,势必影响实施。大学体育使命应该由不同的大学、大学体育组织自己来确立,只有不在国家政策、规定下被动承担,才能更好地提高大学体育的积极性,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于大学体育的需求,真正实现大学体育的社会责任。
4.2建立大学体育社会责任实现的机制保障大学体育组织的运行有其自身的结构体系,但大学体育是否能够实现既定的功能、目标以及社会职能,仅靠大学体育组织的“道德理性”显然是不够的,必须建立一套大学体育社会责任实现的治理机制与约束机制。大学体育的使命与理念作为反映大学体育的思想文化,从提出到很好的履行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换句话说,大学体育社会主体责任意识的塑造与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比如当代大学体育的主题思想是“健康第一(以其合理性存在为基础)”,但大学生的体质状况监测依然呈下降趋势。这实际上就反映出“健康第一”思想作为大学体育思想在大学体育的主体责任意识没有得到很好的履行,有大学组织责任感的缺失,也有大学体育具体运行组织的践行力度不够。当道德理性缺乏而导致大学体育功能异化,侧面也反映出机制建设的缺失。良好的机制不但会促使组织的良性运行,也会使组织的主体责任意识得到良好的塑造。大学体育要实现社会责任,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机制,比如社会舆论监督机制、学生体质状况社会公示制度、大学体育评估机制、大学生需求表达机制、学术不端防范机制、大学体育社会合作机制、大学体育资源社会共享机制等。从而,才能使大学体育在教育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领域增强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更好地体现大学体育的社会职能。
4.3加强大学体育与社会的互动大学体育除了本身的教育责任实现来完成大学生的体育教育功能之外,要实现大学体育的社会责任还应该加强大学体育与社会的互动。教育责任只能体现教育功能的达成,使大学生走向未来社会的教育价值体现大学体育的社会责任,但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要求大学加强与社会的互动来实现其社会责任,而且也得到普通的认同。
大学体育是大学的一部分,大学的社会职能决定大学体育的社会职能价值。大学体育作为大学的教育内容之一,一直在大学里承担着体育教育的责任,与社会的互动较少,大学体育的社会职能没有得到完全体现。虽然,教育责任也是大学体育的社会责任之一,但大学体育社会责任的内涵与价值要求大学体育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大学体育有人才优势、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应该为社会提供体育指导、提供体育资源、创新科学的体育锻炼理论与方法,也应该加强与体育产业部门的科研合作、加强与社区体育的合作与互动来充分实现大学体育的社会责任。要达到这些社会目标,还必须深入认识大学体育的功能和大学的社会职能,改变大学体育墨守校园的观念。观念是一种意识形态,意识是行为的心理基础。只有观念改变,行为指向才更加清晰,才能在大学体育实践中更好地履行大学体育的社会责任。
4.4弘扬民族优秀体育文化文化作为一个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写照,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和精气神,是这个民族凝聚力、团结力和创造力的象征,是一个民族的思想归宿和价值依托[17]。文化是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世界各国人民在历史的长河中创造了世界各民族优秀的文化,使世界文化变得丰富多彩,为人类社会提供了多样化的精神世界的食粮。体育文化是世界文化体系中的一种文化形态,有深厚的历史基础,从初级形态到如今形态,基本上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到现在的整个历史进程。当今世界的体育文化已经成为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化,与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发生着重要的关系,体育文化建设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的文化建设内容。
中华民族体育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是反映中华民族在体育行为方面的文化传统与文化精神,也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生成、演进的发展逻辑,在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史中有重要的地位。作为以知识的保存、传授、传播、应用和创新为教育目的的大学,在弘扬民族优秀体育文化上有责无旁贷的社会责任。原教育部副部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也在撰文中写道:弘扬中华文化是我国大学的历史使命[18]。
大学体育究竟应该怎样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体育文化呢?首先应该通过培养民族体育文化自觉,认识、了解自身的体育文化传统,系统研究、传承、弘扬民族优秀的传统体育文化,成为民族体育文化自觉的倡导者。然后就是将民族体育文化作为体育教育课程内容,用课程知识的传授提高大学生对民族优秀体育文化的认知,比如开设民族传统体育选项课、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文字与图片展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表演、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来让当代大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丰富文化内涵的民族体育文化。相信在意识引领与具体的文化传播实践上,中华民族的优秀体育文化一定能够在未来大放光彩。
[1][美]斯蒂芬·P·罗宾斯,玛丽·库尔特.管理学(第7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15-116.
[2][美]德里克·博克.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杜会贵任[M].徐小洲,陈军,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1.
[3]康乐.试论大学社会责任[J].中国高教研究,2012(4):26-29.
[4]刘铮,李竞能.人口理论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115.
[5]汪民安.身体的文化政治学[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192.
[6]高宣扬.福柯的生存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41.
[7]颜琪.大学人文教育与人格塑造:困境与出路[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科版),2014,43(3):138-144.
[8]蔡元培.蔡元培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9]黄莉.中华体育精神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10]亚里士多德全集(第8卷)[M].苗力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273-274.
[11]薛文标,王萍丽,陈沧渊等.美国世界一流大学竞技体育主要特征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46(9):68-72.
[12]史瑞杰.价值观建设与大学的社会责任[J].高校理论战线,2011(11):54-57.
[13]徐小洲.论奥尔特加的大学改革观[J].比较教育研究,2000(6):40-45.
[14]任祥.大学的文化使命[N].人民日报,2010-10-15.
[15]眭依凡.大学使命:大学的定位理念及实践意义[J].教育发展研究,2000(9):18-22.
[16]毛振明,赖天德.解读中国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著名专家、学者各抒己见[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17]于文夫.中国梦的文化内涵与文化走出去战略[N].光明日报,2014-5-24(7).
[18]周远清.弘扬中华文化是我国大学的历史使命[J].高等教育研究,2008,29(4):1-3.
Views on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YANG Hui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67,China)
The decrease of college Students’ physical ability becomes a priority on the weakening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function, it also shows that social function is lacked. However, the decrease of college students’ physical ability is only a p art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There are some questions should be answered, such as what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is, why university sports should afford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e university sports should undertake thes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how to fulfill university sports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definition, the reasons, the content and the paths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It finds that: university sports social responsibility refers to sports cultural organization for the purpose of education, social function of university for the lead, give full play to the social function of university sports, to promote social progress and human responsibility; this study analyzes why university sports should afford social responsibility from three aspects such as the university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university sports value and university social obligations sports; it also analyzes the content of college sports social responsibility from four aspects such as an elevated quality of the population, the promotion of national sports development, participation in social values, construction and cultural heritage and innovation and proposes path in realizing college sports social responsibility.
university; phys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social responsibility; social functions
G807
A
1004-7662(2016)01-0056-07
2015-12-28
2015年重庆工商大学教育教学与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5226)。
杨辉,副教授,研究方向:学校体育学与体育社会学。